孟慶春
毛澤東一生中也有一些普通人的愿望,這些愿望讓我們看到他作為普通人的人性光輝。
想要教書或當新聞記者
毛澤東是一個農民的兒子。從他個人來說,并沒有想到他會成為中國無產階級政黨的領袖。
我們可從一份調查表上看到毛澤東對教育、對當教員的熱衷。1921年年底,已經是共產黨員的毛澤東在補填“少年中國學會會員終身志業(yè)調查表”時,在“終身欲研究之學術”欄中,鄭重地填寫了“教育學”三個字;在“終身欲從事之事業(yè)”欄中,填寫了“教育事業(yè)”四個字;在“將來終身維持生活之方法”欄中,填寫了“教育事業(yè)之月薪報酬及文字稿費”;在“備考”欄中,填寫了“所志愿之事業(yè)現時還只著手準備,預備三年或四年后個人須赴國外求學,至少五年,地點在俄,后回國從事所欲辦之事業(yè)”。
從這份調查表中可以看出,毛澤東對從事教育事業(yè)不僅目標堅定,而且有著清晰的、具體的實施計劃。這個志愿對毛澤東的一生有著重要的影響。當他成為一名職業(yè)革命家和黨的領袖后,還曾多次談到自己當教師的志愿。
1965年1月,毛澤東與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漫談時說過,他的生涯是從做小學教員開始的。當時他沒有想到打仗,也沒有想到成為共產黨人。然后,斯諾作了一番議論:他像我(斯諾自稱)一樣,多少是個民主人士。后來——他有時也感到奇怪,是哪些原因偶然湊合的結果,他才變得有志于建立中國共產黨。不管怎樣,事情的發(fā)展是不以個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毛澤東還想當一名新聞記者。雖然沒有實現這一愿望,但他對記者職業(yè)的鐘愛非同一般。
新華社成立七十周年前夕問世的《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為新華社撰寫的新聞作品》,集結了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鄧小平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許多新聞作品,其中五十八篇是毛澤東撰寫的。
解放戰(zhàn)爭期間新華社播發(fā)的《中原我軍占領南陽》、《我三十萬大軍勝利南渡長江》、《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別了,司徒雷登》、《將革命進行到底》、《丟掉幻想,準備斗爭》、《唯心歷史觀的破產》等著名篇章,都出自毛澤東的手筆。
新中國成立后,已是五十多歲的毛澤東還在為新華社寫稿。這就是:關于中蘇建交的新聞稿、關于駁斥美國時任國務卿艾奇遜造謠的新聞稿、關于中國人民志愿軍向平壤進攻的新聞稿、關于平壤解放的新聞稿、關于將開城地區(qū)劃為中立區(qū)的新聞稿等。
曾經參加過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報道的新華社記者成一老先生回憶說,毛澤東一天為新華社寫兩三篇稿件也是常有的事,猶如一位十分勤奮的新聞記者。他寫新聞稿不僅速度快,而且準確、鮮明、生動。一次,毛澤東寫完稿之后,曾幽默地問旁邊的新華社工作人員:你們說誰是最好的新華社記者?大家都發(fā)出了會心的微笑。
退休后當個大學教授
1957年4月,以伏羅希洛夫為首的蘇聯(lián)最高蘇維埃代表團來我國進行友好訪問,毛澤東對伏羅希洛夫說:我一天也不能離開工作崗位,不能斷。情況天天都在變化,離開了就不了解,工作就會受影響,出差錯。復雜,太復雜了。我不想干了,太復雜。伏羅希洛夫怔了怔,急忙說:“這么大的問題,還是要慎重考慮……”
毛澤東說:“當主席太復雜,麻煩人。我是想退下來當個大學教授?!?/p>
“那怎么行!誰能代替了您呢!”伏羅希洛夫語氣中肯,神情焦急。
毛澤東說:“我們黨內有很多人才,他們已經成熟,無論資歷、聲望和能力,都不比我差。他們是可以勝任的?!?/p>
毛澤東雖是玩笑之詞,但也反映了他多年來的愿望。
當時,新中國已經進行了“五大運動”(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鎮(zhèn)壓反革命、“三反五反”和知識分子思想改造運動)和過渡時期的“一化三改”(國家工業(yè)化和對農業(yè)、手工業(yè)、資本主義工商業(yè)的改造),紛繁的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的事務纏身,使毛澤東已經拿不出較多的時間進行研究學問了,所以他在與蘇聯(lián)客人談話過程中,流露出“當個大學教授”的愿望。
當大學教授,既可以教書育人,還可以有時間著書立說。對這兩者,毛澤東一生都有極大的興趣。毛澤東一生都在著書立說,但他總覺得自己做得還不夠。他對知識和學問的興趣廣泛,對哲學、歷史、文學、自然科學等都有濃厚的興趣。但這一切,都要花費時間,或許只有在大學這個自由而又學術空氣濃厚的地方,才能更好地讓思緒馳騁開來。如果在大學里,他完全有可能寫出或編出更多更好的讀物來。
毛澤東一生似乎一直對教師這個職業(yè)抱有濃厚的興趣。在成為職業(yè)革命家之前,他曾經在湖南當過小學教員。從事革命活動后,毛澤東也不斷講課,從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到抗日軍政大學,從魯迅藝術學院到中央黨校,他都講過課。用毛澤東自己的話說就是:“我歷來最樂于做的事情就是當教員?!蔽覀內粲矛F在的語言表述的話,當教師既是他的情趣所在,更是他的長項、優(yōu)勢所在。后來在“文化大革命”中林彪給他封了“四個偉大”(偉大導師、偉大領袖、偉大統(tǒng)帥、偉大舵手)時,他說,他只要“導師”一詞,其他統(tǒng)統(tǒng)去掉。事實上,毛澤東在黨和國家的領導崗位上一直沒有退下來,因種種原因他也不可能退下來,所以他“想退下來當個大學教授”的愿望沒能實現。
到密西西比河游泳
1959年3月的一天早上,毛澤東在東湖邊上會見了作家安娜·路易斯·斯特朗。這次,斯特朗是跟黑人朋友杜波依斯夫婦一塊兒來武昌看望毛澤東的。毛澤東跟斯特朗說,這是自延安那次談“紙老虎”以來,他第一次接見美國朋友。毛澤東請大家坐下之后,談笑風生。
毛澤東十分欽佩杜波依斯91歲高齡,身體還如此健康。毛澤東說:連我也感到上年歲了,但我還有精力,人也健壯。我每年還能暢游長江,也在中國其他河域里暢游過,還希望多游一點。如果你們三位不反對的話,我想在密西西比河里游泳。但我估計另外三位,杜勒斯先生、尼克松先生和艾森豪威爾先生,可能要反對。杜波依斯回答毛澤東:“正相反,這三位很可能想見到你在密西西比河里游泳,尤其在河口附近游?!?/p>
“真的嗎?如果這樣的話,我便近日內動身出發(fā),就算是位旅游者好了。我不談任何政治問題,只在密西西比河里游泳。如果艾森豪威爾先生允許的話,我倒還想看看他打高爾夫球呢?;蛟S我再去醫(yī)院探望一下杜勒斯先生。”毛澤東笑著回答。
杜波依斯說:“這可能會給杜勒斯一擊。”
毛澤東回答道:“這遠非我去的用意,我非常希望杜勒斯先生能康復。作為美國國務卿,他對我們很有用。同時,他對美國人民、對全世界勞動人民都有用?!?/p>
抗戰(zhàn)勝利后外界紛紛傳說毛澤東要去蘇聯(lián)養(yǎng)病,美國人對此當然十分敏感。針對這種謠傳,毛澤東特地要周恩來帶話給馬歇爾說,如果要出國的話,他愿意先到美國去看看,因為那里有很多東西可以學習。消息轉達給馬歇爾,當時他非常高興,表示要立即向杜魯門總統(tǒng)報告??上М敃r美國政府在推行“扶蔣反共”政策,使中美之間的交往隔絕了二十多年。
十幾年后,毛澤東又對日本客人說想到日本留學。20世紀70年代,日本外務大臣大平正芳訪問中國,毛澤東在中南海他的寓所里接見了大平正芳。毛澤東說他在學日文,隨即半開玩笑地說,他想到日本留學。
毛澤東這些半真半假的玩笑之詞,多少反映了他晚年的志愿和抱負。一次,毛澤東與王海容談話時說:“我學英語是為了研究語言,用英文和漢文作比較。如果有機會,還準備學點兒日本語。”他人到晚年,雄心不減。但是,在他與斯特朗和杜波依斯夫婦講這番話的時候,是1959年的3月,我國經歷了“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經濟形勢嚴峻。毛澤東此時怎么能走出中國呢?倘若,他當時能有機會到這些發(fā)達國家看一看,或許會對中國的經濟建設有更新的認識。
(摘自《名人傳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