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機床工具工業(yè)協會組織編制的《機床工具行業(yè)“十二五”發(fā)展規(guī)劃》(以下簡稱規(guī)劃),已經通過由工業(yè)和信息化部組織的專家審查及論證,于2011年7月由工業(yè)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yè)司正式對外發(fā)布,并開始在全行業(yè)組織實施落實。
規(guī)劃從行業(yè)現狀、面臨形勢、發(fā)展思路、重點產品與技術、主要任務、保障措施等六大方面展開論述,強調了機床工具行業(yè)在“十二五”期間應重點完成的任務和應實現的目標。規(guī)劃對中國機床工具行業(yè)“十二五”期間的發(fā)展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規(guī)劃中肯定了“十一五”期間機床工具行業(yè)取得的成就:主要經濟指標高速增長、形成一批骨干企業(yè)(集團)和一批高新技術企業(yè)、企業(yè)自主創(chuàng)新成果顯著、結構調整取得較大進展、企業(yè)固定資產投資高速增長、國際化經營有了新進展。但是,也提出了目前行業(yè)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主機大而不強、數控系統和功能部件發(fā)展滯后、高檔數控機床關鍵技術仍有較大差距、產品質量穩(wěn)定性仍需進一步提高、制造服務業(yè)尚未形成、行業(yè)整體經濟效益偏低。
規(guī)劃從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兩個方面對“十二五”期間的發(fā)展進行了預測。預計“十二五”期間我國機床工具市場消費額將平穩(wěn)增長,平均年增長率將超過10%,到2015年,年消費額將近8 500億元左右。出口仍將保持平穩(wěn)、持續(xù)增長,預計到2015年機床工具產品出口總額將達到110億美元左右。
規(guī)劃提出了我國機床工具行業(yè)“十二五”期間工作的指導思想:以科學發(fā)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發(fā)展方式為主線,以結構戰(zhàn)略性調整為主攻方向,走“兩化融合”新型工業(yè)化道路。抓住行業(yè)發(fā)展的重要戰(zhàn)略機遇,以發(fā)展數控機床為主導、主機為龍頭、完善配套為基礎,重點突破數控系統和功能部件薄弱環(huán)節(jié),加快高檔數控機床產業(yè)化。依托科技重大專項,堅持科技進步和自主創(chuàng)新。加強創(chuàng)新人才隊伍建設,提升企業(yè)核心競爭力,推動我國由機床工具生產大國向強國轉變。并提出四大戰(zhàn)略:培育核心競爭力戰(zhàn)略、自主創(chuàng)新戰(zhàn)略、兩化融合戰(zhàn)略、精心創(chuàng)品牌戰(zhàn)略。
到2015年機床工具需要完成以下綜合目標:機床工具行業(yè)實現工業(yè)總產值8 000億元;數控機床年產量超過25萬臺,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70%以上(按銷售額計);機床工具行業(yè)全年出口額達到110億美元,其中機床出口占40%以上;全行業(yè)平均工業(yè)增加值率達到30%;全行業(yè)單位工業(yè)增加值能耗比“十一五”末降低10%;重點企業(yè)研發(fā)費用投入占銷售收入比例超過4%。
“十二五”期間將把四大主機(金屬切削機床、金屬成型機床、鑄造機械、木工機床),功能部件和機床附件,中高檔數控系統、切削刀具及量具量儀,磨料磨具、超硬材料及制品作為重點發(fā)展產品。把基礎、共性技術研究,以及關鍵技術研究作為重大技術研究內容。
規(guī)劃明確提出,要全力實施六大工程,轉變行業(yè)發(fā)展方式,確保完成“十二五”發(fā)展目標,為實現未來10-15年戰(zhàn)略目標打下堅實基礎。這六大工程包括:結構調整工程——加快發(fā)展方式轉變、技術創(chuàng)新工程——支撐和引領行業(yè)發(fā)展、兩化融合工程——提升“高端制造”水平、品牌建設工程——擴大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綠色制造工程——發(fā)展低碳循環(huán)經濟、人才培育工程——增強持續(xù)發(fā)展能力。
在規(guī)劃的最后,從六個方面說明了推進行業(yè)健康發(fā)展的保障措施,包括:優(yōu)化市場環(huán)境、支持功能部件產業(yè)發(fā)展、加大技術改造資金投入、完善進出口政策、推進中小企業(yè)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和強化統籌協調機制。
2011年上半年,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增加值同比增長14.3%;其中,一季度增長14.4%,二季度增長14%,4、5、6月份分別增長13.4%、13.3%和15.1%。
輕工業(yè)生產平穩(wěn),重工業(yè)增速略有放緩。上半年,輕工業(yè)增加值同比增長13.1%,增速與一季度持平;重工業(yè)增長14.7%,比一季度減緩0.2個百分點。6月份,輕、重工業(yè)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13.9%和15.6%。
高耗能行業(yè)生產增速略有加快。上半年,六大高耗能行業(yè)增加值同比增長12.6%,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4個百分點。其中,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yè)增長11.2%;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yè)、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yè)和非金屬礦物制品業(yè)分別增長12%、9.4%和19.1%;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yè)增長15.1%;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yè)增長9.9%。
工業(yè)品出口增勢趨緩。上半年,工業(yè)品出口交貨值同比增長19.1%,比一季度回落1.8個百分點;其中,4、5、6月份分別增長20.1%、14.9%和16.3%。輕工、紡織總體保持較快增長水平。輕工、紡織行業(yè)出口交貨值分別增長21.5%和19.6%。電子行業(yè)出口增速大大低于工業(yè)整體增速。電子行業(yè)出口交貨值增長13.7%。機械行業(yè)出口保持平穩(wěn)增長。機械行業(yè)出口交貨值增長24.8%。
2011年3月4日,由“高檔數控機床及基礎制造裝備”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課題立項支持,武漢華中數控股份有限公司和華中科技大學國家數控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聯合研制的全數字總線式華中8型高檔數控系統,在湖北省武漢市通過由湖北省科技廳組織的科技成果鑒定。鑒定委員會一致認為:該項成果已接近國際高檔數控系統的先進水平。
鑒定會期間,專家委員會認真聽取了課題組的工作報告、技術報告、檢測報告和用戶報告等,審閱了相關鑒定資料,到車間實地了解華中8型系統產品生產、功能測試與性能驗證的實際情況,一致認為華中8型高檔數控系統具有以下3個創(chuàng)新點:(1)嵌入式一體化硬件結構,實現了NC與PC一體化,顯著降低了系統功耗,提高了可靠性;(2)基于多種CPU的高檔數控裝置硬件平臺和LINUX實時操作系統,完成了多種操作系統內核的改造和裁剪,實現了系統硬件可置換,軟件可跨平臺的功能;(3)模塊化、層次化的開放式數控系統平臺,系統二次開發(fā)功能強大?!叭A中8型”高度開放性的技術平臺,對機床廠和用戶個性化產品開放、對特殊用戶工藝集成開放,對大學的創(chuàng)新性技術開發(fā)研究開放,有助于在全國形成共同研究、應用和推廣國產數控系統的舉國機制。今年的展會上,許多機床制造企業(yè)展出配置該款華中數控系統的中、高檔機床都贏得了全場矚目。
2011年5月14日,由東方電氣集團東方汽輪機有限公司、北京勝為弘技數控裝備有限公司、武漢華中數控股份有限公司和華中科技大學承擔的“高檔數控機床及基礎制造裝備”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課題所研制的“大型葉片型面加工六坐標聯動數控砂帶磨床”,在四川省德陽市通過了由中國機械工業(yè)聯合會組織的科技成果鑒定。鑒定委員會一致認為:所研制的大型葉片型面加工六坐標聯動數控砂帶磨床、數控系統、加工工藝及編程軟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創(chuàng)新性突出,總體技術達到同類產品的國際先進水平。
鑒定會期間,專家組深入到東汽生產現場,實地了解機床和數控系統的使用效果、運行情況。由此,專家組一致認為該機床有以下3個創(chuàng)新點:(1)研制了中空C軸、BC雙擺頭結構、砂帶浮動機構和砂帶快換裝置,提高了砂帶磨削的剛性,實現了葉片隨形拋磨和強力磨削一體化,形成了可移植的砂帶磨削功能單元的模塊化,在國際上具有獨創(chuàng)性和先進性;(2)自主研制了六坐標聯動數控砂帶磨削國產專用高檔數控系統,實現了三回轉、三直線的六軸聯動數控插補控制、小線段樣條擬合、雙驅同步控制和磨削壓力控制技術,系統運行穩(wěn)定可靠,滿足了復雜葉片的多軸聯動控制要求;(3)自主研發(fā)了葉片六坐標聯動數控砂帶磨削加工工藝編程軟件,實現了六坐標聯動雙矢量編程算法、加工參數優(yōu)化和仿真、后置處理等功能,提高了編程的智能化水平,實現了自動編程與自動加工。
近日,全國機械工業(yè)三十次雙代會慶?;顒颖碚么髸谌嗣翊髸寐≈嘏e行,漢江機床有限公司巾幗絲杠班經中機質協推薦,全國總工會批準,授予“全國工人先鋒號”班組。漢機公司現任巾幗絲杠班班長許婷出席大會并上臺領取了獎牌和證書。
漢機公司巾幗絲杠班是一個生產型班組,成立于2001年12月,現有員工28人,其中高級工11人,中級工17人,成員主要由在職女工組成,承擔著滾珠絲杠副裝配和質量檢驗工序。班組成立以來,月裝配量人均實現了從40副到150副的跨越式發(fā)展。在創(chuàng)高產的同時,注重提升產品品質和實物管理,追求質量效益最大化,通過不斷深入地在班組內開展QC活動,先后提出合理化建議、技術革新和攻關項目20多項?!敖韼浇z杠班”全體職工嚴把產品質量關,多年來產品質量抽查合格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出廠產品返修率控制在1%以內,用戶滿意度率達到95%以上。
“巾幗絲杠班”嚴格按照IS09001-2000版質量體系標準的要求作好班組質量管理工作。在推行質量認證的過程中,以“6S”管理強化規(guī)范員工的行為,嚴格執(zhí)行“三按、三檢、三不放過”的加工及檢驗制度,在“完善質量體系、竭誠服務用戶、創(chuàng)造民族品牌、追求四個一流”的質量方針指引下,堅持開展“監(jiān)督上道工序,保證本道工序,服務下道工序”的“三序管理”和對于流入裝配的不合格品進行逆向追查,使各工序之間形成了封閉式的自我約束和相互監(jiān)督機制。她們還通過“三查”抓好過程控制,嚴格“三不”管理操作,做到不合格產品不裝配,不合格產品不流轉,不合格產品不出班組,并與技術部門共同修訂了工序作業(yè)指導書,使之更切合實際指導員工操作。
為進一步提高小組成員的生產技能,“巾幗裝配班”還組織開展了一些質量競賽活動。例如定期進行技術交流,互相學習,取長補短。持續(xù)開展 “質量零缺陷崗位競賽”、“質量信得過崗位競賽”來實現“苦練內功樹品牌,品質提升創(chuàng)效益”的宗旨;堅持每周一次質量分析會,與技術、質量、生產部門共同制定存在問題的改進方案,努力提升班組管理水平。
正是在“巾幗裝配班”全體員工持之以恒的努力下,近年取得的業(yè)績和突出成就得到了陜西秦川機床工具集團公司領導及各級工會組織的認可,現已成為集團公司班組建設的一面旗幟:2008年,巾幗絲杠班榮獲機械工業(yè)推行全面質量管理30年明星班組、全國機械工業(yè)優(yōu)秀質量信得過班組一等獎、全國優(yōu)秀質量信得過班組;2009年,獲全國機械工業(yè)優(yōu)秀質量信得過班組一等獎;2010年,獲全國機械工業(yè)優(yōu)秀質量信得過班組一等獎、全國優(yōu)秀質量信得過班組。
(本刊特約信息員 李秀國)
武漢市政府與中國兵器工業(yè)訪華團公司正式簽署《戰(zhàn)略重組武漢重型機床集團有限公司協議》。據了解,此次重組方案中,武漢市國資委將其持有的武重集團的股權無償劃轉給中國兵器集團,由此變身為央企控股企業(yè)。
中國兵器集團是中國國防現代化建設的戰(zhàn)略性基礎產業(yè),去年該公司主營業(yè)務收入達2 360億元。此次由兵器集團控股,武重集團獲得強大的支持,未來發(fā)展前途更是一片光明,有望加快邁入世界重型機床的第一陣營。
根據規(guī)劃,兵器集團確保武重集團2015年銷售收入達到80億元以上,并力爭突破100億元;確保重型裝備集團2015年銷售收入突破300億元以上,力爭達到500億元。本次重組完成的同時,兵器集團將整個武重集團等公司,在東湖高新區(qū)注冊設立中國兵器工業(yè)集團公司重型裝備集團,在此基礎上,兵器集團將逐步整合在國內的其他企業(yè)、資源進入重型裝備集團。
2011年7月6日—8日,全國機械工業(yè)第三十次質量信得過班組和質量管理小組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漢川機床多獲好評,總經理杜立群獲得“全國機械工業(yè)質量管理活動杰出領導者”稱號;公司的H2裝配車間龍門裝配組獲得“全國機械工業(yè)優(yōu)秀質量信得過班組”稱號;大型高速直聯主軸質量攻關QC小組、數控鏜主軸箱降噪工藝攻關QC小組獲得“全國機械工業(yè)優(yōu)秀質量管理小組”稱號。
作為陜西省的樣板企業(yè),近日,漢川機床等20家企業(yè)被陜西省工業(yè)和信息化廳確定為兩化融合百戶典型企業(yè)示范工程第一批典型示范企業(yè)。此次被選定的兩化融合典型示范企業(yè)將在信息化、技術改造等項目建設及典型案例應用、經驗推廣、人才培訓等方面得到陜西省工信廳的優(yōu)先扶持。
(本刊特約信息員 張建恒)
近日,GF阿奇夏米爾在中國模具重鎮(zhèn)——廣東東莞舉行家用電器模具制造解決方案技術研討會,近百位模具制造商參加。這是GF阿奇夏米爾專門針對某一行業(yè)推出的以“解決方案”為主題的技術研討,為廣大的客戶提供了全面、貼近、從實際生產和需求出發(fā)的技術建議和指導,受到廣泛贊譽。
本次技術研討會名為“瑞士GF阿奇夏米爾加工中心與電火花技術的融合應用”,通過介紹GF阿奇夏米爾加工中心和電火花的成熟技術,全面展示其標準模具生產中穩(wěn)定、快速、通用性的解決方案。在模具加工這一整體的過程中,精度是相互影響的,前道加工是后道加工的基礎。因此,機床之間的相互配合就尤為重要。本次技術研討會特別介紹了GF阿奇夏米爾的兩臺機床——MIKR0N HEM 系列和F023UP,這兩臺機床能實現完美配合并達到精度一致。以加工充電座模具為例,首先使用配備了轉速達14 000 r/min的主軸的MIKR0N HEM800進行毛坯材料硬塑料模具鋼的預銑工作。充電座模具分型面對加工要求很高,MIKR0N HEM能夠保證它的精度和表面光潔度。然后,MIKR0N HEM800再進行銅電極的加工,達到表面粗糙度Ra<0.5 μm,與預銑工件表面粗糙度、輪廓精度一致,是隨后再度用火花機成型加工的基礎。最后,充電座模具用F023UP進行成型加工。F023UP使用混粉加工,對這種超過了180 cm2的大面積工件,混粉加工相對傳統加工加工速度更快,表面光潔度更高,這也是其他品牌同檔機床所不能企及的。通過實例展示,MIKR0N HEM 800和F023UP相互配合,能夠很好地達到充電器模具的加工要求。同時,這一配備兩臺機床、多種技術融合的解決方案也帶給客戶操作、管理和維修保養(yǎng)的便利。
據悉,GF阿奇夏米爾還將于9月8日在東莞再次舉行模具制造解決方案技術研討會。
10年前,海德漢在EM0展會上首次推出的iTNC 530在今天已廣泛運用于模具加工和大批量生產中。2011年,海德漢又開發(fā)了一套全新的TNC數控系統,并將于今年的EM0 2011上首發(fā)。TNC 640是海德漢第一個同時允許用戶在銑床上進行車削加工的銑削數控系統,也就是說它能夠完成復合加工任務。與所有其他TNC數控系統一樣,用戶不需要重新學習。使用全新TNC 640數控系統時,已有的知識全部有用,它與銑削加工編程一樣,也用簡易語言編程所有車削加工程序。車削功能全部基于已有知識,許多海德漢車削數控系統中的循環(huán)全部在全新TNC 640數控系統中,因此用戶可以繼續(xù)使用通過現場充分驗證的車削功能。
TNC 640的用戶界面進一步改善,用戶編程時更靈活,功能顯示更完善,狀態(tài)信息更明了;TNC 640引入了全新控制系統設計,今后,TNC以及MANUALplus和CNC PIL0T車削數控系統都將配備現代化的不銹鋼面板;鍵盤面和顯示器邊框全部用防指印設計,清潔更容易;全新的19英寸彩色平板顯示器引人注目,是TNC 640的標配設備,也是iTNC 530的選裝設備;全新TS 460和TT 460是第一批用紅外線或無線電發(fā)送觸發(fā)信號的測頭,不需換測頭,因此,用戶可得到更大傳輸范圍(無線電)和更快信號傳輸速度(紅外線)。
以“節(jié)能增效之旅”為主題的西門子節(jié)能卡車全國巡展近日在北京正式啟動,卡車將在未來1年內到達全國100多個城市,全面展示西門子在工業(yè)和基礎設施領域的集成能效解決方案。
來自政府、企業(yè)、行業(yè)協會及國際組織等各界人士出席了啟動儀式。西門子股份公司管理委員會成員、工業(yè)業(yè)務領域首席執(zhí)行官魯思沃博士(Prof. Dr. Siegfried Russwurm)出席了此次活動并表示:“與其他工業(yè)化國家一樣,節(jié)能已經是中國的當務之急。西門子全球能源管理助力中國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同時提供節(jié)能解決方案,使客戶與合作伙伴逐步收回投資。今天的西門子節(jié)能方案鑄就客戶明日的收益?!蔽鏖T子東北亞區(qū)工業(yè)業(yè)務領域總裁吳和樂博士(Dr. Marc Wucherer)對中國政府提高工業(yè)企業(yè)能源效率的舉措表示贊賞,并指出,“今天啟動的‘節(jié)能增效之旅’體現了西門子致力提高中國工業(yè)用戶能效,為中國的節(jié)能做出實質性貢獻的決心和能力?!?/p>
北京成為此次全國巡展向公眾亮相的第一站。節(jié)能增效卡車展示了西門子的能源管理技術、服務及實踐應用案例??ㄜ嚬苍O置有7個展示模塊,用以演示西門子全集成節(jié)能解決方案。通過節(jié)能卡車的展示,參觀者能夠了解到西門子的產品、系統、解決方案和服務是如何進行整合并支持能源管理流程。此外,卡車還提供有一個虛擬模塊,采用簡單明了的自動講解向導功能,展示工業(yè)和基礎設施中的能效管理。為挖掘工業(yè)生產中蘊含的節(jié)能潛力,西門子將能源管理分為3個階段:識別、評估和實現,并在每個階段提供相應的技術、產品及服務進行支撐,從而提高能源使用和管理效率,以更少的資源來實現更大的價值回報。
2011年7月6日,三菱電機自動化中心于上海市虹橋舉行了盛大的落成典禮。上海市政府、日本三菱總部、中國代理商以及VIP客戶等共計300多位重要嘉賓參加了此次典禮,現場氣氛熱烈,眾多嘉賓對三菱電機菱動客戶體驗館所帶來的全新互動體驗印象深刻。
三菱電機自動化產品的技術和服務伴隨著產品逐漸滲透到中國的各行各業(yè)。客戶可以在三菱電機自動化中心1~9層的菱動體驗館中通過實體機器的整合操作與演示,進一步了解三菱電機各個產品的優(yōu)良特性與整合價值。菱動客戶體驗館秉承“全面服務、客戶為先”的宗旨,以客戶的想法與需求為出發(fā)點,主動為客戶著想,解決客戶所關注的技術與服務問題。菱動客戶體驗館展現的“3D服務”理念,是三菱技術支持、技術服務與銷售的全方位統一,讓客戶充分體驗直觀、互動、多樣的三菱電機特色服務,共同分享全面成功的經驗。
這是一場空前榮耀的盛典,由此開始三菱電機自動化全新的企業(yè)戰(zhàn)略——由抽象轉變?yōu)榫唧w的互動體驗,讓客戶了解三菱電機自動化的核心理念,為客戶提供最適合的整合解決方案,降低綜合成本以創(chuàng)造更多價值。
由中國內燃機工業(yè)協會主辦,山高刀具(上海)有限公司承辦的“內燃機關鍵零部件加工新技術培訓班”于2011年7月26日-29日在山高刀具上海培訓中心隆重舉行,學員大多來自于國內的內燃機主機及零配件廠商。中國內燃機工業(yè)協會常務副理事長邢敏在開班儀式上向學員介紹了該培訓班的行業(yè)專家及重點專題,并希望學員們通過為期4天的培訓班學習,能夠在內燃機關鍵零部件加工領域汲取更多新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并充分運用到各自的生產工作中。山高刀具(上海)有限公司市場總監(jiān)王魄表示山高力爭為各位學員提供最佳的后勤保障工作,使他們在滬學習的4天時間里,獲得最佳的培訓效果。
此次內燃機關鍵零部件加工新技術培訓班上,邢敏理事長發(fā)表了《內燃機行業(yè)發(fā)展需要先進技術裝備保障以及我國內燃機“十二五”發(fā)展規(guī)劃要點》的主題演講,得到了學員的高度重視,他們都希望通過學習邢理事長的演講報告,能夠把握住未來幾年內燃機行業(yè)的發(fā)展趨勢。除了邢理事長的精彩演講以外,培訓班還榮幸地邀請到了中國刀具協會常務理事達世亮,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教授陳明,他們分別做了《切削加工系統工程在汽車發(fā)動機制造中的應用》及《精密復雜刀具設計與應用》的主題演講,學員們紛紛表示受益匪淺。
山高刀具(上海)有限公司技術總監(jiān)王瑋為各位學員介紹了《汽車發(fā)動機缸體缸蓋加工效率提升的探索與實踐》,山高的技術專家候喜峰以及兩位外籍專家Henrik Sandqvist和Marco Andreani分別做了《曲軸凸輪軸銑削加工應用》、《CBN/PCD加工應用》和《孔加工應用》的演講,使學員們普遍反映此次培訓班的內容非常完整和充實。而在山高刀具制造(上海)有限公司舉行的現場切削演示更是錦上添花,讓學員們觀摩了先進的切削水平和創(chuàng)新技術。
此外,主辦方還組織學員們參觀了位于嘉定安亭的上海大眾發(fā)動機廠和山崎馬扎克機床(上海)有限公司。
2011年8月,臺達推出一款智能型伺服ASDA-M,這是繼上半年隆重推出CP2000變頻器、ASDA-A2-L系列伺服、精小強悍的HMI等產品后,臺達再續(xù)新品熱潮。
ASDA-M伺服系統是一款由臺達整合全球最領先資源研制而成的產品,可以廣泛適用于點膠機、XYZ Table、龍門機械、機械加工產業(yè)、自動化機械手臂、CNC加工等行業(yè)中。這款全新的ASDA-M屬于三軸合一智能性伺服,既可作為個別獨立的三臺伺服驅動器,亦可視為三軸補間的運動控制器,力求真正滿足用戶的多層次需求。
ASDA-M伺服系統包含兩個功率段:第一個是750 W,每軸200~750 W,總功率范圍200 W×3(600 W)~750 W×3 (2.25 kW);第二個是1.5 kW,每軸1~1.5 kW,總功率范圍是1 kW×3(3 kW)~1.5 kW×3(4.5 kW)。其主要優(yōu)勢如下:(1)內建運動控制器與順序邏輯控制器:讓系統的控制實時性更佳,軸間切換順序與應用的效益更好;(2)多軸同動補間功能:在運動控制上能發(fā)揮強大的操控性、命令同步性更佳;(3)進階的龍門同步控制:豐富的三軸控制信息在內部交換,提升龍門同步控制的性能與效率;(4)靈活的內部位置編程功能:PR模式提供各軸99點,提升規(guī)劃多點連續(xù)路徑的能力,可中途改變終點位置與加減速控制及改變路徑速度達到變速效果,動態(tài)瞬間合成運動命令,支持多種的位置命令等;(5)實時可靠的高速運動控制網絡:臺達DMCNET通訊速率高達20 Mbps,搭配臺達HMC,透過DMCNET網絡架構,可擴充M系列伺服的控制范圍;(6)豐富多樣的PR控制模式,例如:35種原點復歸模式、程序跳轉模式、參數寫入模式、兩軸圓弧插補模式、多軸直線插補模式、三軸螺旋插補模式、速度向量改變模式、單軸位置速度控制模式等等9種模式。
此外,ASDA-M多功能驅動器還具備三軸同動功能和三軸插補功能,三軸同動功能使得軸與軸間的軌跡命令與反饋位置直接進行內部實時交換,不再有延遲,同時軸與軸間的軌跡命令具有相依性,不再是個別的運動。而三軸插補功能可實現三軸進行直線插補、圓弧插補、螺旋插補,以及進行連續(xù)路徑插補。
京瓷株式會社(以下簡稱“京瓷”)在德國的全資子公司Kyocera Fineceramics GmbH(以下簡稱“KFG”)為進一步強化在歐洲地區(qū)的機械工具事業(yè),與丹麥的機械工具制造銷售公司Unimerco Group A/S(以下簡稱“Unimerco公司”)簽訂了股權轉讓協議(簽約主體為Unimerco Group A/S的所有個人股東),并于2011年7月11日正式受讓Unimerco公司的全部股權,將其轉為旗下全資子公司。
此次受讓Unimerco公司全部股權,將對KFG在歐洲主要地區(qū)擴大銷售網點以及加強京瓷產品的銷售力度產生積極的影響。尤其,Unimerco公司主推的高品質、高精密度非標整體型硬質合金刀具的新加入,將推動集團全面步入航空領域、能源領域以及北歐特有的木工產業(yè)等具有巨大發(fā)展前景的眾多領域,這將進一步擴大公司業(yè)務范圍。KFG的小山社長表示,“Unimerco公司與京瓷在企業(yè)文化上有著很多共同之處,如珍惜員工、全員參與經營等,我們將結合雙方優(yōu)勢,為更加推進在歐洲的機械工具事業(yè)而不懈努力”。Unimerco公司的首席執(zhí)行官(CE0)Kenneth Iversen也表示,“此次能夠加入京瓷集團感到非常高興。我們雙方將齊心協力,共同推進全球化業(yè)務,努力為客戶提供滿意的產品”。另外,由Unimerco公司的集團公司——U n i m e r c o Fastening公司全力打造的Tjep品牌打釘機、釘、壓縮機等產品也將被納入京瓷的新業(yè)務范圍中。該業(yè)務在歐洲市場取得了快速發(fā)展,今后將繼續(xù)以建筑市場為主、努力拓展全球業(yè)務。
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對機械工具在高精密度加工、高速加工等性能方面的要求不斷提高。今后,京瓷將充分發(fā)揮Unimerco公司所帶來的協同作用,進一步強化和鞏固工具事業(yè),繼續(xù)以滿足客戶的不同需求為己任,為不斷提高生產力做出自己的貢獻。
作為中國變頻器產業(yè)的專業(yè)制造商,英威騰在驅動領域變頻控制技術上擁有著成熟的經驗,據英威騰低壓產品線總監(jiān)介紹,經過近十年的快速發(fā)展,英威騰掌握了成熟的矢量控制技術、各行業(yè)專用變頻控制技術,并在國際領先的四象限控制技術上率先取得突破。Goodrive300變頻器是其在低壓領域的又一創(chuàng)新力作。
Goodrive300是一款定位中高端市場的通用型高性能開環(huán)矢量變頻器產品,它可應用于控制異步電機和同步電機,與同類產品相比,產品的可靠性和環(huán)境適應性大大加強,在客戶易用性和行業(yè)專業(yè)化設計方面,也有更優(yōu)異的表現。
Goodrive300不僅參數性能更優(yōu)異,只需要進行不脫負載靜態(tài)自學習,就可以達到很高的驅動性能,如果能夠動態(tài)自學習的話,參數會更精確,獲得更好的電機驅動效果。實現了真正的全驅全能,自如隨心,對電機的適應性更廣,無論何種電機,只要需要變頻調速,Goodrive300都可以直接驅動,使用戶在不經意間感受非凡。Goodrive300產品設計在體積上遠小于同功率的產品,此外,Goodrive300還設計了卡槽式安裝、穿墻式安裝等多種安裝方式,可適用于更多的0EM行業(yè)。在用戶格外關注的產品品質上,Goodrive300有著更為嚴格的要求,全系列產品都能夠達到C3的工業(yè)級EMC標準,全系列通過TUV-CE認證,成為國內首個加貼TüV -Mark標記的變頻器產品。Goodrive300已經在一些典型客戶中開始批量使用,從近幾個月的用戶使用情況來看,系統運行良好,達到了設計的控制效果,得到了用戶的普遍好評。
據了解,英威騰借深圳“大運會”的東風,8月底正式推出了Goodrive300變頻器。
德國HARTING是一家以生產和銷售各種電子、電機連接器為主的全球性公司,產品主要應用于軌道交通、能源工業(yè)設備、各類機床、自動化設備、專業(yè)電源及通訊等領域。
Han?GND (Han Ground)是HARTING用于位勢均衡的創(chuàng)新型解決方案。通過該創(chuàng)新的連接器系列,首次在可拔插設計中應用接地系統。HARTING連接器在電氣和系統布線的應用已有多年經驗,技術亦漸趨成熟。在堅硬的IP 65塑料外殼中的單極連接器專為10~35 mm2之間的多股線連接而設計,可選擇卷曲終端或軸向螺絲式終端。不需使用專有工具,就能將電線連接到軸向螺絲式終端上。如使用簡易螺絲刀,則連接更快,簡單和牢固。使用附加的鎖止組件,保證連接器結合緊密,預防意外開裂。該方案的優(yōu)點是調試快,不出錯;設計精密,節(jié)省空間;有著簡潔的塑料外殼,是首個實現位勢均衡的可插拔連接器。
Harting生產的har-port系列能額外為以太網及USB提供服務接口。har-port 可通過外界(新的服務接口連接到開關柜及控制終端上)連接控制裝置和工業(yè)計算機接口。由于harport結構緊密,設計精美,也可作為會議桌或高級工作臺的最佳通信接口使用。僅需要使用一個中心固定螺母,即可將該組件固定到一個尺寸為22 mm的標準化圓形面板開孔中,該孔也可用來做各種類型的工業(yè)控制開關。該產品系列由1/10千兆以太網,A型USB 2.0和3.0的服務接口組成。實干型配件包括只可于授權后方能使用的接口權限使用保護蓋,密封蓋和日后安裝的標簽保持器。以上組合形成一套完整的新HARTING 系列產品。
德國易格斯的新品推出速度著實讓人瞠目結舌。這里面有重新設計的,也有取得新突破的,更有易格斯首次搭配供應的。
在過去幾十年里,易格斯“E6”系列拖鏈廣泛用于全世界那些高速和高加速度,并要求極其安靜和低噪音的電纜防護中。另外,此款拖鏈還是追求耐磨和低磨損的首選,例如滿足無塵室應用的需要(最高可達到IS0一級-IPA)。新推出的第二代“E6.1”拖鏈,具有更窄的外廓,且更輕,兼之更加模塊化可快速實現延長和縮短;其橫桿可以從內外半徑兩個側邊打開115°,而無需完全拆卸(當然,如果需要,也可以實現完全卸掉);它的內腔更加光滑,從而延長其中管線的使用壽命,更有利于保護電纜;采用了內外鏈接搭配,為用戶帶來了新的應用可能,如實現小型旋轉運動和S形運動。
滑動軸承系列產品也是易格斯近期有所突破的領域。一款新型免潤滑免保養(yǎng)重載型滑動軸承——“iglidur Q2”突破了注塑軸承在重載應用方面的限制,采用了全新的材料組合,從而可成功取代數百萬需要潤滑油脂的金屬或復合軸套。經過易格斯研發(fā)中心的測試表明,在76 MPa軸向負載的情況下,“iglidur Q2”耐磨性提高2~5倍,這使得“iglidur Q2”更適用于重載,并具有長使用壽命。
新型的“DryLin E SAW-0630”直線系統具有小巧、緊湊、極輕和安靜的優(yōu)點,易格斯為之搭配了一個NEMA17步進電機。這是易格斯第一次供應搭配電機的直線驅動器。該款直線驅動通過梯形或長螺紋絲杠進行驅動,其單元的幾乎所有部件都由工程塑料或鋁合金制成,所以該系統非常輕。小型電機NEMA17具有卓越的性價比,精確和簡單操作的優(yōu)點,是“DryLin”直線驅動的一個很好的附件。這種搭配模式源于易格斯“低成本,快速交貨,完全解決方案”的承諾。
API(美國自動精密工程公司)全新一代激光跟蹤儀Radian是繼T3激光跟蹤儀之后又一杰出力作。Radian激光跟蹤儀以API公司最新研發(fā)的INN0V0智能測量系統平臺為基礎,使激光跟蹤儀的功能更強大,表現更卓越。其具有如下特點:
(1)I-Vision靶球自動鎖定功能,使得Radian激光跟蹤儀具有自動跟蹤鎖定靶球的功能。測量時,操作者可將注意力集中在待測物上,而不必擔心斷光、接光的問題。因為具備I-Vision功能的Radian激光跟蹤儀會自動鎖定靶球,即便斷光,也會自動搜尋到靶球的位置并迅速將激光束對準靶球的中心進行跟蹤。I-Vision功能具有超過30°的工作范圍。
(2)Self-Diagnostics自我診斷功能,可使Radian激光跟蹤儀在工作中實時向操作者顯示其自身的工作狀態(tài),從而徹底排除微震、升溫、光強不足等因素給測量工作帶來的影響。
(3)ADM-Maxx,較上一代ADM絕對測量系統表現更加卓越,在測量中可提供更高的精度、更出色的穩(wěn)定性,以及更遠的有效測量范圍。
(4)Shake to Drive靶球召喚功能,Radian激光跟蹤儀支持多靶球測量操作。當操作者需要讓跟蹤儀從一個靶球轉移到另外一個靶球工作時,只需手持新的靶球對著Radian激光跟蹤儀搖動,Radian的智能測量系統就會自動識別并將激光束發(fā)射至新的靶球進行跟蹤測量,真正做到人性化操作。
(5)在INN0V0智能測量平臺的支持下,Radian激光跟蹤儀已具備對靜態(tài)、動態(tài)圖像進行捕捉的功能,可對測量過程進行全方位的記錄,為用戶提供了極大的幫助。
(6)Activity Advisor智能顧問功能,具備此功能的Radian激光跟蹤儀會自動監(jiān)測儀器的狀態(tài),并在預熱完畢、氣壓過大、溫度過高或儀器需要校準等狀況出現時向操作者發(fā)出提示。
(7)Smart Check靶球認定功能,在開始測量工作之前,Radian會自動對所使用的靶球進行搜索、認定,以確保操作人員有效、迅速地完成測量工作。
(8)Radian激光跟蹤儀支持多靶球識別功能,一臺跟蹤儀可使用多個靶球進行工作,并在不丟光的基礎上輕松進行靶球的切換,真正實現智能測量。
2011年7月8日,Delcam編程標準化專家研討會暨新產品發(fā)布會在東莞長安國際大酒店隆重召開,約120位來自各企業(yè)與院校的嘉賓出席了此次會議。本次會議通過軟件編程、控制系統、機床等各方面進行多角度分析,解答了如何為企業(yè)提高加工效率和質量的問題。
此次會議,邀請到了Delcam Plc資深技術工程師Kevin Bird先生和廣州德慷公司技術經理楊書榮先生,分別就“Delcam PowerMILL編程效率與質量分析”、“PowerMILL2011新功能應用”、“一鍵式策略編程”、“自動化編程和人性化拓展工具”以及“Delcam機器人加工技術的應用與實例”等5方面內容進行了詳細介紹。
其中,Delcam PowerMILL2011新的功能與完善包括:殘留模型功能增強,降低了刀具損耗費用,加快了加工速度;固定刀軸角度,改善了零件表面加工質量,縮短了加工時間;新的智能選取和刀具路徑變換等自動化工具;獨立的切入和切出進給率設置,改善了刀具壽命,提高了加工質量;新添CAD功能,使CAM加工編程更加流暢。
Delcam PowerMILL2011新添的多個全新的5軸加工功能,自動化程度更高,同時毛坯控制也得到極大完善,得到了與會嘉賓的一致肯定,并希望能夠得到進一步的體驗。此外, Delcam機器人加工技術的應用也引起了眾多嘉賓的濃厚興趣。會議過程中,與會嘉賓紛紛就大家關心的技術問題與Delcam工程師展開了熱烈討論。
C i m a t r o n集團近日宣布CimatronE10版本經過幾個月的成功測試后正式發(fā)布。
CimatronE10版本整體性能超過了所有老版本,在提高整體設計與加工質量的同時,型腔模設計、五金模設計和加工制造的速度大幅度得到提高。升級將會影響到整體交付時間,尤其是使用CimatronE的CAD/CAM一體化解決方案的客戶成效更為顯著,縮短了型腔模和五金模的設計時間以及NC編程和加工的時間。
CAD的更新提供了更為強大的功能,包括專門用于工模具行業(yè)的新內置運動仿真器,提供先進的運動學分析。五金模制造者將使用到更為簡單、直觀的料帶設計工藝以及自動化程度更高的模具設計功能。型腔模制造者們將會發(fā)現E10增加了前所未有的分模線以及帶有倒扣的曲面和分模完成的曲面分析功能,在設計工作開始的最初就避免了設計缺陷。
CAM更新功能的后臺計算和增強的多核處理極大地提高了編程效率。加工時間縮短,粗加工策略有了重大提升,增加了新的精加工策略——螺旋銑。
隨著CimatronE10的發(fā)布,Cimatron集團還推出一個新的產品CimatronE SuperBox,并且正在申請專利。SuperBox是一個刀路計算任務卸載和處理加速設備,可大大縮短NC編程時間,根據測試報告,SuperBox可為用戶節(jié)省85%的編程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