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與其有錢,不如值錢
很多人一輩子有兩個追求:一個是有錢,一個是值錢。
值錢是個人價值的體現(xiàn),有錢的人不一定值錢。比如,我們常常會看到一些“富二代”腰纏萬貫,但除了揮霍什么都不會,這樣的人“分文不值”。但值錢的人早晚會有錢,因為值錢的人都有足可夸耀的某種能力。憑借這種能力,他不僅可以安身立命,還能積累財富。
一個人與其有錢,不如讓自己變得值錢。值錢的人才能體會到什么叫成就感。這種成就感來自于自己付出努力之后得到的某種收獲。收獲越大,成就感就越大。現(xiàn)在,很多父母以愛的名義為孩子今后的人生準(zhǔn)備好了一切,可謂用心良苦,但事實上卻剝奪了孩子的奮斗空間,也因此剝奪了孩子原本能夠體會到的幸福。我們在中國的“富二代”身上常常能看到這種情況。
一個人是不是值錢,有一個轉(zhuǎn)折點(diǎn)。大學(xué)畢業(yè)的時候,你急于找工作,這個時候是你求別人,你的個人價值尚未得到體現(xiàn),此時的你還沒有個人價值。當(dāng)你踏上某一工作崗位時,因為對工作內(nèi)容尚不熟悉,需要央求別人來教你,這個時候你也不值錢。
之后,通過不斷的努力,你成了某一領(lǐng)域的專家或非常出色的管理者,這個時候,老板會給你升職加薪,別的單位會千方百計來挖你。這個時候,你才算真的值錢。
一個人不斷努力的過程就是讓自己不斷值錢的過程:值錢之前,是你求別人;值錢之后,是別人求你。我把值錢前后的這一轉(zhuǎn)變叫作“價值轉(zhuǎn)折”,也就是一個人的個人價值從量變到質(zhì)變的過程。但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我這里說的“別人求你”,不是因為你有權(quán),而是因為你有能力。假如你碰巧有能力而且有權(quán)力,那就該一心一意當(dāng)好人民的公仆,誠心誠意為人民服務(wù),千萬別讓人民天天求你。這個時候,不管你多么值錢,都得離錢盡量遠(yuǎn)點(diǎn)。
(文/俞敏洪 據(jù)《中國企業(y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