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 東
(鹽城景山中學 江蘇 鹽城 224002)
從2009年5月起,江蘇省動真碰硬地實施并貫徹執(zhí)行了“五嚴”規(guī)定,各學校加班加點擠占學生的課余時間的情形幾乎絕跡。各個學校為了提高自己的辦學水平,從提高課堂效益著手想了很多方法,磨課就是其中非常有效的方法之一。
從百度百科上得知:把各人的教學經(jīng)驗集中起來打磨某一教學內(nèi)容并進行反復推敲試講的過程叫做 “磨課”。而我個人認為所謂磨課,就是讓個人的小智慧與集體的大智慧在備課過程中相互碰撞中產(chǎn)生火花,生成比以往更成功、更有效的課堂教學過程,是教學效益的最大化的體現(xiàn)。
磨課活動的開展,給許多教師提供了互動交流的機會,以往的教研活動往往是一節(jié)公開課,注重的是課上完后教師的參與,主要是對這節(jié)課的達成效果進行評價,對上課教師而言有收獲,而對其他教師而言收獲不大。而現(xiàn)在的磨課形式讓每一位教師在上課的前期準備時能夠參與其中,讓每個人都有了發(fā)表自己的見解的機會,特別是對上課教師而言,以往是投師無門、問師無路,只能閉門造車,不能及時發(fā)現(xiàn)自身的優(yōu)缺點,專業(yè)成長較慢,而現(xiàn)在通過磨課這個平臺,既可與同行分享教學中成功的喜悅也能與同行探討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困惑,在思維的碰撞過程中提升了自己的專業(yè)水平和業(yè)務(wù)能力。而參與備課的其他教師也能通過參與課的設(shè)計使自己能夠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揚長避短、查漏補缺、提高自己。在教師的互動交流中,由于是同一學科教師間對教材和知識點的把握較準,理解起來也就更為深刻。因此在一起總能找到共同語言,無論是討論或是交流氣氛尤為熱烈,教師間的關(guān)系也變得更加融洽。
對上課的教師而言,磨課能聽到各個教師對同一問題的不同見解,能得到多角度、全方位的指導。教師本人也會就如何沉穩(wěn)、有序、巧妙地把握好課堂,把自己多年的教學成果展示在同行們面前,如何不在眾多的老師面前把課上砸而丟了臉,在不停的思考。這無形中既給了教師壓力,也給了教師不斷鉆研、不斷提升自己的動力。
對參與磨課的其他教師而言,磨課也是一個洗腦的過程,因為通過磨課的交流與討論會使自己對同一教學內(nèi)容有新的認識,通過與其他參與教師的討論交流也能及時更新有些陳舊甚至落后的教學思想和理念,使自己在新形勢下能夠不落后于課程改革前進的步伐。
九年級化學的磨課到底磨什么呢?筆者結(jié)合九年級化學人教版上冊第六單元 《課題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嘗試著進行了以下幾個方面的打磨:
磨課的首要環(huán)節(jié)是磨教學目標是否符合新課改理念,是否符合課標要求,是否考慮了學生的認知水平,是否便于檢測。九年級化學學科新課程標準要求從“知識與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來體現(xiàn)對未來社會公民科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就本課題如何設(shè)定適合學生自身特點的教學目標呢?筆者和同事是這樣打磨的:
開始設(shè)計的教學目標:
1.讓學生了解二氧化碳氣體的實驗室制取原理;
2.讓學生通過二氧化碳的探究實驗來歸納氣體制取的一般思路;
3.通過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探究,激發(fā)學生探究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動手能力。
這一教學目標的設(shè)定是按教材的內(nèi)容安排的,但大家在討論時感覺這樣的目標有些大,不易操作和檢測,通過多次討論最終確定設(shè)計如下目標:
1.2.3 AnnexinV/PI流式細胞儀檢測細胞凋亡 將對數(shù)生長期的NCI-N87細胞制成懸液,按5×103個/ml接種于6孔板中,共設(shè)6組,每組設(shè)3個復孔,向各實驗組分別加入含濃度為4、8、16、32mg/ml槐耳培養(yǎng)液,處理24h。對照組加入含0.1%DMSO培養(yǎng)基。檢測前用PBS洗滌細胞2次,按照說明書進行以下操作:每管加入5μl的AnnexinV和PI復合染液和500μl結(jié)合緩沖液,避光染色20min后,進行流式細胞儀檢測,分析槐耳處理后的細胞凋亡百分比變化。
1.通過對氧氣制取的復習使學生知道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研究思路;
2.通過進行探究活動了解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應原理和制取裝置;
3.使學生初步學會二氧化碳的制取、驗證、驗滿等操作;
4.通過學生自己設(shè)計裝置、動手實驗等方法,激發(fā)學生參與問題探究的積極性。
這樣設(shè)計既充分考慮到學生的知識基礎(chǔ)和接受能力,也充分考慮到此年齡段學生好奇心較強的心理特征,在完成相關(guān)目標的學習后,對目標達成的檢測也較好操作。
新課程標準要求,教材是教學的參考,我們要學會用教材來教,而不是教教材。人教版新教材是先呈現(xiàn)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取原理,然后探究氣體的制取的一般思路,坡度較大,學生不易接受,如何讓學生較輕松進入正題,我們在磨課過程中進行了深入的討論,最后決定從復習氧氣的實驗室制法入手讓學生先回憶出氧氣的制取的原理、裝置并分析選取裝置的原因,進而歸納出一般氣體的制取思路,再由一般氣體的制取思路來分析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取的原理和裝置。通過復習氧氣的驗證、驗滿的依據(jù)和操作方法來探究出二氧化碳的驗證、驗滿的操作,讓整個教學過程的流程流暢起來。
在重難點的突破上,力求不露痕跡,通過學生的回憶、歸納整理舊知,通過教師的點撥、學生的嘗試來導出新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滿足了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人教版新教材沒有界限分明的學生實驗和教師演示實驗,本節(jié)課的實驗就是一個二氧化碳的制取裝置,如果依據(jù)教材進行演示實驗,學生完全是個看客。在磨課的過程中為了改變這一現(xiàn)狀,我們將實驗進行重新設(shè)計,安排如下:
1.用教師提供的儀器完成兩種方法制取氧氣的裝置連接(氯酸鉀制氧氣和過氧化氫制氧氣)。
2.從教師提供的藥品中選出能夠制取出二氧化碳的藥品,并進行相關(guān)反應,觀察現(xiàn)象(教師將學生沒有學過的反應事先給出相關(guān)的化學方程式)。
3.根據(jù)相關(guān)知識選擇制取二氧化碳時所要用到的儀器,并說明選擇的理由。
4.選擇最適合制取二氧化碳的藥品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氣體,并通過回憶氧氣的檢驗和驗滿的方法和原理來嘗試對二氧化碳進行檢驗和驗滿操作。
這樣的設(shè)計既提高了學生的思維品質(zhì),也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讓學生主動參與到知識的探究之旅中,在積極主動的氛圍中學到知識。
作業(yè)是鞏固已學過的知識和預習未學知識的必要手段,是不可或缺的。如果只是機械的重復的作業(yè)與練習,會使學生疲于應付,反而失去應有的作用。我們在本課題的作業(yè)設(shè)計上開始是沒有作業(yè),后來感覺沒有及時鞏固不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就設(shè)計了幾個實驗裝置圖讓學生分析、改錯、選擇,總體感覺有些亂。最后經(jīng)過多次討論打磨了如下作業(yè):
1.從下列幾組藥品中選擇最適合制取二氧化碳的藥品( )
A.碳酸鈉和稀鹽酸
B.大理石和稀鹽酸
C.大理石和稀硫酸
D.大理石和濃鹽酸
2.從下列儀器中選出可以用來制取二氧化碳的儀器( )
3.下列幾套裝置都可以用來制取二氧化碳,分別說說每套裝置的特點。
(1) (2) (3)
4.利用下圖來制取二氧化碳時操作步驟是 ______,有哪些注意點?
我們設(shè)計了上面4個題目的意圖是:第一題是對二氧化碳制取的原理的鞏固,讓同學還要知道為什么不選其他三項的原因;第二題對二氧化碳制取的裝置的鞏固;第三題是對二氧化碳制取裝置進行深層次的分析;第四題是對二氧化碳操作步驟和注意事項的鞏固。通過這4道題對本課題的內(nèi)容進行教學反饋,重難點得到了體現(xiàn),教學效果也能一目了然。通過課后對學生的調(diào)查反饋,這樣的課學生是歡迎的并且也是高效的。
在磨課的過程中,上課的教師需要集中集體的智慧,聽取他人的意見和建議,但整個教學的設(shè)計必須以自己為中心,不能人云亦云,不能跟著別人的感覺走。因為你有不同于別人的教學風格,對于所設(shè)計的課而言,你肯定有自己獨特的課堂設(shè)計的主線,如果一味全盤照搬別人的方法、盲從別人的做法,勢必會喪失自我,很難有好的教學效果。但也需要注意在磨課時不能固執(zhí)己見、一意孤行,對于別人明擺著的好建議要虛心采納。
在化學學科的集體磨課過程中,參與的教師很多,教師們考慮較多的還是教學目標、教材、教學重難點、實驗、作業(yè)的處理方法,很少考慮學生的特點,但上課教師本人不能忘記學生的最終成長才是教育教學的終極目標。教師應該在集體磨課的基礎(chǔ)上根據(jù)本班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有選擇地進行取舍,尋找出更適合本班學生易于接受的方式方法來組織教學活動。
總之,磨課是打造精致課的過程,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的保證,也是提高教師專業(yè)素質(zhì)的有效方法。雖然這一過程很漫長,很枯燥,容易讓人想放棄,但在新的教學改革的氛圍中,在一線教師的共同努力下,通過磨課,磨掉了我們落后的教學觀念,磨掉了腦中陳舊的教學方式,磨出了高效的教學效果,還是非常鼓舞人心的,這也為我們自身精彩的教學人生書寫出了濃重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