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鵬
人事檔案是我國人事管理制度的一項重要特色,它是個人身份、學歷、資歷等方面的證據,是記載人生軌跡的重要依據。國企人事案是國家人事檔案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國有企業(yè)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給國有企業(yè)人事檔案工作增加了新的挑戰(zhàn)。
人事檔案管理模式應向開放式管理變革
隨著國有企業(yè)體制的與時俱進,人力資源制度也相繼經歷了多次改革,與此相關的人事檔案工作,若還按照舊的那一套人事檔案管理方式,就無法適應當今企業(yè)發(fā)展的要求。
一是由于企業(yè)人事檔案已經減弱了政治化、神秘化的程度,檔案的內容大多是關于其業(yè)績、專長、愛好等經歷經驗的記載,值得保密的內容不多。
二是企業(yè)人員的“干部本位”思想逐漸淡化并趨于消失,政治身份級別看得并不重要。特別是企業(yè)用人人員變動日益頻繁,加上用工性質構成逐漸復雜,不可能也不必要嚴格按照干部、職工等級由組織和人力資源部門分開管理。
三是企業(yè)的發(fā)展離不開人才,無論考核、選拔和任免合格或優(yōu)秀管理人才、技術人才,還是招聘大學畢業(yè)生,都不能忽略人事檔案的利用。利用者類型、利用用途的多樣性,導致對人事檔案內容、載體、傳遞方式等方面需求的多樣性。那些與個人生活和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人事檔案,經常會被組織和個人查閱利用,但它們的要求不完全一樣,呈現出多種多樣的需求。
信息技術和互聯(lián)網絡的突飛猛進,改變了企業(yè)人事檔案管理和服務方式,完全可以實行集中開放式管理模式,將不屬于個人隱私內容的人事檔案上網,采用網絡化管理和服務方式,使人事檔案管理部門與外界的人才信息能夠進行開放的交流。
人事檔案管理制度應健全與完善
國有企業(yè)人事檔案的性質要求人事檔案工作必須嚴格按照規(guī)章制度來辦事,以免出現不必要的麻煩。建立健全人事檔案管理制度,使檔案工作有規(guī)可循,有章可依是非常必要的。
一是遵循《材料歸檔制度》。新形成的檔案材料應及時歸檔,歸檔的大體程序是:首先對材料進行鑒別,看其是否符合歸檔的要求;其次,按照材料的屬性、內容,確定其歸檔的具體位置;再次,在目錄上補登材料名稱及有關內容;最后,將新材料放入檔案。
二是遵循《檢查核對制度》。檢查與核對是保證人事檔案完整、安全的重要手段。 檢查的內容是多方面的,既包括對人事檔案材料本身進行檢查,也包括對人事檔案保管的環(huán)境進行檢查。 檢查核對一般要定期進行。
三是遵循《轉遞制度》。轉遞制度是關于檔案轉移投遞的制度。檔案的轉遞一般是由工作調動等原因引起的,轉遞的大致程序如下:取出應轉走的檔案;在檔案底賬上注銷;填寫《轉遞人事檔案材料的通知單》;最后包裝、密封。 在轉遞中應遵循保密原則,一般通過機要交通轉遞,不能交本人自帶。另外,收檔單位在收到檔案,核對無誤后,應在回執(zhí)上簽字蓋章,及時退回。
四是遵循《查閱利用制度》,明確人事檔案利用的方式和方法,以保證人事檔案的安全性和真實性。檔案一般不外借,如必須借出使用時,要說明理由,經過主管部門負責人批準,并嚴格履行登記手續(xù),限期歸還,不得擅自轉借他人。對檔案材料嚴禁涂改、圈劃、抽取、撤換。
重質量,抓管理,人事檔案工作人員要以制度來維護管理,以管理來保證質量,切切實實做好管理工作,讓人事檔案工作走上科學化、制度化的軌道。
加強人事檔案管理隊伍建設
人事檔案管理隊伍要不斷提高綜合素質,做到知識化、年輕化、專業(yè)化。按照與時俱進、科學發(fā)展的要求,人事檔案管理隊伍建設仍存在需要加強和改進的問題。一是人員配備嚴重不足,有的甚至沒有明確的管理人員,或者兼職人員主要精力不在檔案管理上。二是人事檔案管理隊伍整體素質不高,有的檔案管理人員在政治上原則性不強,業(yè)務不熟悉,工作不踏實,應付了事。三是部分人員工作不安心,缺乏奉獻精神,影響了檔案管理的質量。為此,我們應該注重加強檔案管理隊伍建設。
首先,注重在人事檔案管理隊伍中不斷注入新鮮血液。要適時調配或招聘具有相關專業(yè)知識、技術和技能的人才充實檔案管理隊伍。要敢于使用具有專業(yè)理論知識和專業(yè)技術特長的年輕同志。
其次,注重保持人事檔案管理隊伍的相對穩(wěn)定。人事檔案工作政策性、保密性和連續(xù)性強,因此,從維護人事檔案工作的長遠利益考慮,加強檔案人員的思想政治工作,解決他們的實際問題,使他們安心本職工作,以維護隊伍的穩(wěn)定。
最后,要重視對人事檔案人員的繼續(xù)教育。一是注重實用性。應結合工作實際需要和未來的發(fā)展趨勢,與實際工作緊密配合,講究實效。二是拓寬知識面。為適應崗位發(fā)展的需要,必須拓寬知識面,學習技術,學習相關領域的知識,開闊視野,增長技能,以適應本業(yè)務最新發(fā)展的動態(tài)。
(作者單位:河南煤業(yè)化工集團鶴煤十礦組干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