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嬌 嬌, 孫 鍵, 金 鳳 燮, 魚 紅 閃
( 大連工業(yè)大學 生物工程學院, 遼寧 大連 116034 )
人參(Panax ginseng C.A.Meyer)為五加科人參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按其品質(zhì)情況及產(chǎn)地和生長環(huán)境不同,把人參分為野山人參、園參和高麗參3個品種[1]。現(xiàn)代藥理研究發(fā)現(xiàn),人參有抗心律失常,抗衰老的作用,近年來的研究還發(fā)現(xiàn)人參的有效成分還具有抗腫瘤作用[2]。人參皂苷是人參中主要有效成分, 具有人參的主要生理活性,具有極高的藥用價值和應用前景。
人參皂苷C-K在天然的人參中并不存在,是其他二醇型人參皂苷在腸道內(nèi)的降解產(chǎn)物和最終吸收形式,人參的許多生物學活性是由該化合物引起的,特別是抗衰老、改善記憶、抗腫瘤等方面都體現(xiàn)了良好的藥效[3]。人參皂苷Rb1在人參中的含量較高,大約1%~3%,它和稀有皂苷C-K具有相同的母環(huán)結構。因此,可通過酶法將人參皂苷Rb1C-3位的兩個—Glc鍵和C-20位的一個—Glc鍵水解,得到稀有皂苷C-K。目前,國內(nèi)在這方面的研究較少。本研究采用實驗室前期工作中篩選得到的Absidiasp.G8r菌株,該菌種通過液態(tài)發(fā)酵可得到一種人參皂苷糖苷酶,該酶能夠水解人參皂苷Rb1生成稀有皂苷C-K,作者首先對這種人參皂苷糖苷酶進行了分離純化,然后對該酶的性質(zhì)和水解作用進行了研究。
菌種Absidiasp.G8r,由大連工業(yè)大學生物與食品工程學院菌種保藏室提供;薄層層析板Silica;人參皂苷Rb1、Rd、F2、Compound K(C-K)等標準品,實驗室自制。
1.1.1 培養(yǎng)基的制備
液體發(fā)酵培養(yǎng)基的制備:
(1)稱取100 g人參粉和300 mL水倒入燒杯中,文火加熱,熬煮7 h,加熱中注意補水。
(2)待冷卻后,紗布過濾,濾液于7 000 r/min下離心10 min,取上清液,補水至200 mL制成人參浸出液。
(3)取人參浸出液12 mL加入10°的麥芽汁48 mL,再加40 mL水補齊到100 mL,制成人參皂苷糖苷酶液體發(fā)酵培養(yǎng)基,121 ℃濕熱滅菌,待用[4]。
1.2.1 微生物的液體發(fā)酵及粗酶液的制備
取制備好的培養(yǎng)基100 mL,接菌2~3環(huán),并置于28 ℃恒溫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4~5 d。
將培養(yǎng)好的發(fā)酵液,在8 000 r/min下離心15 min,取上清液在磁力攪拌條件下加入適量硫酸銨粉末調(diào)飽和度至75%,放入冰箱4 ℃下靜置12 h后,在13 000 r/min下離心20 min。棄上清液,將沉淀用20 mmol/L pH 5.0醋酸-醋酸鈉緩沖液溶解后,倒入透析袋中,在緩沖液中透析24 h。透析結束后,在13 000 r/min下冷凍離心10 min,上清液即為粗酶液,放人冰箱內(nèi),保存?zhèn)溆肹4]。
1.2.2 人參皂苷糖苷酶的分離純化及分子質(zhì)量的測定
取8 mL粗酶液,采用DEAE-Cellulose DE52陰離子交換柱(2.0 cm×10.5 cm)進行分離純化[5],最后得到純化后的人參皂苷糖苷酶。
將得到的樣品處理后,采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法[6],進行酶的純度與分子質(zhì)量檢測。
1.2.3 酶活力的測定
用0.02 mol/L pH 5.0醋酸-醋酸鈉緩沖液分別溶解人參皂苷 Rb1、Rd、F2,制成質(zhì)量濃度均為5 g/L 的標準品溶液為酶作用的底物。
在酶性質(zhì)研究中,以人參皂苷Rb1為底物生成人參皂苷C-K的酶活力測定:取0.1 mL 人參皂苷Rb1標準品溶液,加入酶液0.1 mL,在30 ℃溫度下,反應22 h后,加入水飽和正丁醇0.2 mL,終止酶反應,經(jīng)振蕩、分層后,取上清液10 μL作薄層層析檢測,展開,顯色后立即掃描并復印。應用Band-scan工具軟件,對TLC圖譜進行產(chǎn)物含量分析[7]。
酶活力的定義:在30 ℃下反應22 h后,每小時生成1 nmol人參皂苷C-K所需的酶量即一個酶活力單位。
相對酶活力:底物轉化成產(chǎn)物的轉化率。
在酶反應過程研究中,以人參皂苷Rb1為底物生成Rd的酶活力測定:取0.1 mL人參皂苷Rb1標準品溶液,加入0.1 mL酶液,于30 ℃下反應8 h,然后用0.2 mL水飽和正丁醇終止反應,進行產(chǎn)物含量分析。酶活力的定義:在30 ℃下反應8 h條件下,每小時生成1 nmol人參皂苷Rd所需的酶量即一個酶活力單位。
以人參皂苷Rd為底物生成F2的酶活力的測定:取0.1 mL人參皂苷Rd標準品溶液,加入0.1 mL酶液,于30 ℃下反應10 h,然后用0.2 mL水飽和正丁醇終止反應,進行產(chǎn)物含量分析。酶活力的定義:在30 ℃反應10 h條件下,每小時生成1 nmol人參皂苷F2所需的酶量即一個酶活力單位。
以人參皂苷F2為底物生成C-K的酶活力的測定:取0.1 mL 人參皂苷F2標準品溶液,加入0.1 mL酶液,于30 ℃下反應8 h,然后用0.2 mL水飽和正丁醇終止反應,進行產(chǎn)物含量分析。酶活力的定義:在30 ℃反應8 h條件下,每小時生成1 nmol人參皂苷C-K所需的酶量即一個酶活力單位。
1.2.4 薄層層析(TLC)
人參皂苷糖苷酶的酶反應結果采用TLC法進行檢測,展開劑為V(氯仿)∶V(甲醇)∶V(水)=7∶3∶0.5;顯色條件:噴10%的H2SO4水溶液,然后在105 ℃下加熱10 min顯色。
1.2.5 酶性質(zhì)的研究
研究純化后得到的人參皂苷糖苷酶的酶反應條件。測定酶反應的pH值、酶反應的溫度、金屬離子對酶反應的影響。
1.2.6 酶水解作用的研究
分別取人參皂苷糖苷酶與底物人參皂苷Rb1各100 μL,于30 ℃下反應2、4、6、8、10、12、14、16、18、22、24、36、48、60、72 h。結果用TLC進行檢測。
如圖3所示,時間同步電路從北斗/GPS接收機接收兩路信號,分別是串口(或網(wǎng)絡)數(shù)據(jù)信號以及秒脈沖信號。鑒于雷達系統(tǒng)內(nèi)部電磁環(huán)境復雜,存在高電壓、大電流設備,會對授時數(shù)據(jù)信號和秒脈沖信號的傳輸產(chǎn)生干擾。工程設計上,分別從硬件和軟件兩方面采取措施,避免和濾除干擾,對授時數(shù)據(jù)和秒脈沖信號加以保護。
1.2.7 酶反應的動力學常數(shù)Km及最大反應速度Vmax
首先配制不同濃度的底物溶液。將酶液與不同濃度的底物溶液等比例混合后在pH 5.0、30 ℃條件下反應,反應結束后對酶活力進行測定,根據(jù)測定結果,采用Lineweaver-Burk作圖,得到米氏方程、最大反應速率、米氏常數(shù)。
將發(fā)酵培養(yǎng)后得到的粗酶液采用DEAE-CelluloseDE52離子交換柱層析進行分離、提純,用自動部分收集器對洗脫液進行收集,采用鹽梯度細化、把純化的酶液回收重新上柱等技術手段,對酶液進行反復的純化,最終得到提純的人參皂苷糖苷酶,經(jīng)SDS-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法蛋白檢測,結果見圖1。計算出人參皂苷糖苷酶的分子質(zhì)量約為72 ku。
圖1 人參皂苷糖苷酶的SDS-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圖
2.2.1 pH對酶反應的影響
在30 ℃下,反應22 h,反應pH 分別為2.2、3.0、4.0、5.0、6.0、7.0、8.0、9.0、10.0時測定剩余酶活力,得到酶的最適pH曲線。
將酶液分別在pH 2.2~10.0條件下,室溫放置30 min后,酶反應在最適pH 5.0、30 ℃的條件下進行,對剩余酶活力進行檢測后,得到酶的pH穩(wěn)定性曲線。結果如圖2所示。由圖2可以看出,在pH 5.0時,人參皂苷糖苷酶的酶反應轉化率達到最高,相對酶活力在pH 3.0~7.0達到50% 以上,而相對酶活力在pH 小于3.0或大于7.0時都有明顯減退。因此,確定該酶的酶反應最適pH為5.0,在pH 3.0~7.0酶活力相對穩(wěn)定。
圖2 最適pH及pH穩(wěn)定性曲線
2.2.2 溫度對酶反應的影響
在20~80 ℃下將酶液分別熱處理30 min,然后迅速冷卻到室溫,處理后的酶液在最適的測活體系(pH 5.0,30 ℃)中檢測剩余酶活力,確定酶的溫度穩(wěn)定性,結果如圖3所示。
圖3 最適溫度及溫度穩(wěn)定性曲線
由圖3可見,隨著溫度的升高,酶活力逐漸增大,在30 ℃ 下的酶反應,酶活力達到最大值;溫度繼續(xù)升高,酶活力迅速下降,在80 ℃下的酶反應,酶活力幾乎完全喪失。因此,確定人參皂苷糖苷酶的最適酶反應溫度為30 ℃,在20~60 ℃ 下酶的穩(wěn)定性較好。
分別取人參皂苷糖苷酶與底物人參皂苷Rb1各100 μL,于30 ℃下反應2、4、6、8、10、12、14、16、18、20、22、24、36、48、60、72 h,TLC結果如圖4所示。由圖4可知,酶反應開始,隨著時間的進行,人參皂苷Rb1逐漸減少,生成Rd;大約10 h, Rd逐漸減少,生成F2;在18 h,F(xiàn)2逐漸減少,生成C-K。反應72 h后,幾乎所有的人參皂苷Rb1都被水解。所以人參皂苷糖苷酶水解人參皂苷Rb1的過程為Rb1→Rd→F2→C-K。結構圖如圖5所示。由圖5可知,整個酶反應的過程是單個酶的多步反應。人參皂苷Rb1、Rd、F2、C-K具有相同的母環(huán)結構,在C-3、C-20位連接不同的糖苷鍵,該人參皂苷糖苷酶先水解Rb1C-20位的(1-6)Glc鍵,生成Rd;再水解Rd C-3位的(1-2)Glc鍵,生成F2;再水解F2C-3位的Glc鍵,最后得到C-K。
圖5 酶水解Rb1生成C-K的轉化過程圖
以Rb1為底物,配成不同濃度S,取100 μL酶液與不同濃度的底物溶液,在30 ℃ 下反應8 h后,測定酶活力,酶活力的定義:在30 ℃反應8 h的條件下,每小時生成1 nmol人參皂苷Rd的酶量即一個酶活力單位。依據(jù)測定結果,采用Lineweaver-Burk作圖,結果如圖6所示。由圖6可見,依據(jù)測定結果,得到米氏方程:1/V=6.436/S+0.656,最大反應速率Vmax=1.524 mmol/(L·h),米氏常數(shù)Km=5.495 mmol/L。以Rd為底物,配成不同濃度S,分別取100 μL酶液與不同濃度的底物溶液,在30 ℃ 下反應10 h后,測定酶活力,酶活力的定義:在30 ℃反應10 h的條件下,每小時生成1 nmol人參皂苷F2的酶量即一個酶活力單位。依據(jù)測定結果,采用Lineweaver-Burk作圖,結果如圖7所示。
圖6 人參皂苷糖苷酶的Lineweaver-Burk圖
Fig.6 Lineweaver-Burk plot of ginsenoside-glyosidase
圖7 人參皂苷糖苷酶的Lineweaver-Burk圖
由圖7可見,依據(jù)測定結果,得到米氏方程:1/V=6.07/S+1.106,最大反應速率Vmax=0.904 mmol/(L·h),米氏常數(shù)Km=5.488 mmol/L。
以F2為底物,配成不同濃度S,取100 μL酶液與不同濃度的底物溶液,在30 ℃ 下反應8 h后,測定酶活力,酶活力的定義:在30 ℃反應8 h的條件下,每小時生成1 nmol人參皂苷C-K的酶量即一個酶活力單位。依據(jù)測定結果,采用Lineweaver-Burk作圖,結果如圖8所示。
圖8 人參皂苷糖苷酶的Lineweaver-Burk圖
由圖8可見,依據(jù)測定結果,得到米氏方程:1/V=11.661/S+2.254,最大反應速率Vmax=0.447 mmol/(L·h),米氏常數(shù)Km=5.176 mmol/L。
通過對Absidiasp.G8r菌株的液體發(fā)酵培養(yǎng),得到了一種能夠?qū)⑷藚⒃碥誖b1水解,生成稀有人參皂苷C-K的人參皂苷糖苷酶。該酶的蛋白分子質(zhì)量約為72 ku,酶反應的最適pH值為3.0,在pH 3.0~7.0酶活力較穩(wěn)定;最適酶反應溫度為30 ℃ ,在20~60 ℃下酶活力穩(wěn)定性較好。該酶水解人參皂苷Rb1生成稀有皂苷C-K的過程是單個酶的多步反應,酶首先水解Rb1生成Rd;大約在8 h,酶水解Rd生成F2;在18 h,酶水解F2生成C-K。并對整個過程的酶反應動力學進行研究,最大反應速率分別為1.524、0.904、0.447 mmol/(L·h),米氏常數(shù)分別為5.488、5.176、5.495 mmol/L。以上研究結果為今后研究酶法水解人參皂苷側鏈糖基,制備高活性皂苷,提供了理論依據(jù)。
[1] 張樹臣. 中國人參[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2:12-17.
[2] 陳英杰,王紅燕,徐綏緒,等. 人參化學成分及其抗癌抗心率失常構效關系的研究[J]. 中國科學基金, 1995(4):46-48.
[3] 竇德強,靳玲,陳杰英. 人參的化學成分及藥理活性的研究進展與展望[J]. 沈陽藥科大學學報, 1999, 16(2):15-17.
[4] 張妍,金鳳燮,魚紅閃. GS0202菌產(chǎn)人參皂苷糖苷酶的酶性質(zhì)研究[J]. 食品與發(fā)酵工業(yè), 2009, 35(4):16-19.
[5] 北京大學生物系生物化學教研室. 生物化學實驗指導[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4:240.
[6] 李建武,余瑞元,袁明秀,等. 生物化學實驗原理和方法[M].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4:216.
[7] YU Hong-shan, MA Xiao-qun, GUO Yong, et al. Produc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ginsenoside-β-glucosidase[J]. Journal of Ginseng Research, 1999, 23(1):5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