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秋梅
[古詩《游園不值》教學片斷]
一、激趣導入
二、自讀詩文
三、理解詩意
師:同學們讀得比老師還棒。你們從詩中讀懂了什么呢?
生:我讀懂了“一枝紅杏出墻來”。就是說有一枝紅杏從墻里伸到墻外來了。
師:對,大家一起來看課文的插圖,畫中的杏花開得多艷呀,它已經越過了墻頭。
生:我讀懂了“春色滿園關不住”,滿園子里的春色非常美,關也關不住的。
師:對,這句淺顯易懂,表述方式和現(xiàn)在的一樣。
生:我讀懂了“小扣柴扉久不開”中的“小扣”是指輕輕地敲門。
生:我知道柴扉就是指柴門。
生:我讀懂了“久不開”的意思就是說很久也沒有人來開門。
師:為什么很久沒有人來開門呢?
生:可能是主人不在家吧。
生:也許主人在睡覺,沒有聽見敲門聲。
……
師:看來同學們都理解了這句詩?,F(xiàn)在你們明白為什么“小扣柴扉久不開”了吧,你們能用“因為……所以……”這樣的句式來回答嗎?
生:……
四、領悟詩情
師:詩人滿懷喜悅去朋友家觀賞美景,結果卻沒有碰到主人,現(xiàn)在你們知道《游園不值》這個題目的意思了嗎?
生:“游園不值”就是指想去朋友的花園游玩,結果卻沒有碰到主人,撲了個空。
師:對,詩人興致勃勃地來,卻撲了個空。你們想,他此時的心情怎樣?
生:他肯定是非常失望。
生:他感到非常掃興。
生:……
師:詩人游園卻沒有遇到主人,本來十分掃興,無意抬起頭,卻發(fā)現(xiàn)了“一枝紅杏出墻來”。這枝紅杏給詩人帶來意外的驚喜,不由得發(fā)出感嘆“滿園春色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讓我們帶著這種感情,一起再讀古詩。
學生練習朗讀古詩。
五、品評詩文
師:詩人葉紹翁很巧妙地把自己一次游春的經歷用凝練的詩句描繪出來,表達了他對春天美景的喜愛之情。讀了這首詩,你最喜歡詩中的哪句?
生:我喜歡“一枝紅杏出墻來”一句,這句話告訴我們春天已經來到了,紅杏已經綻放出美麗的花朵,向人們報告喜訊呢!
師:“一枝紅花杏出墻來”還有更加形象的說法嗎?
生:探出墻來,想看看外面的春色,比比誰最美。
生:竄出墻來,因為怕主人發(fā)現(xiàn),悄悄地跑出來。
生:躍出墻來,急著留住詩人,想來慰藉詩人掃興的心情。
生:……
六、拓展學習
師:剛才,我們一邊學習,一邊揣摩,一邊讀書,一邊體會,不僅學懂了古詩,而且還把古詩讀得有滋有味。大家愿意試著用這種方法再學習一首描寫明媚春光的古詩嗎?
師:出示朱熹的《春日》
生:齊讀。
師:同學們可以通過多讀,多揣摩的方法,反復練習讀古詩,看誰能用最短的時間學會它。
生:讀詩,小組討論交流。
生:老師,我有個問題,我不理解“泗水”的意思。
生:“泗水”是一條河。
生:為什么識得東風面,不是西風面或者南風面?
師:你很會動腦筋,學習貴在有疑,你們知道為什么嗎?
生:冬天一般刮西北風,夏天刮東南風較多。
生:我明白了,作者寫東風是因為春天,現(xiàn)在的季節(jié)正好是春天。你們看到刮的是東風,紅旗往西面飄。
師:……
師:在詩歌的百花園中描寫春光的詩歌還有很多,下面請大家邊觀賞春光,邊想想你還能回憶有哪些描寫春天的古詩?
生:杜甫的《絕句》。
生:白居易的《憶江南》。
生:賀知章的《詠柳》。
……
師:現(xiàn)在,你最喜歡朗誦的是哪一首詩,請大家自己背誦。
生:背誦。
教學反思:
一、張揚個性,揚起自信的風帆
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是教師、學生、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在這一程中,教師要珍重學生的獨特感受、體驗和理解,因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美國著名學者蘇珊·朗格說:“在社會學科中,沒有正確的答案,只有不同的答案?!眱?yōu)秀的文學作品,從來不會把話說盡,而是給讀者的再創(chuàng)造留下了廣闊的空間,對同樣的作品,不同的讀者,因為生活體驗,學識水平,性格品位等的不同而會有不同的理解,正所謂“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二、品悟詩意,展示靈動的想象
古詩文體有著其特殊性,每一字,每一詞都體現(xiàn)了詩人錘煉語言的高超技藝,只有認真品悟詩意,才能真正透視其詩歌深層意蘊,“詩人胸有境,入境始于親”讓學生真正領悟詩情,體悟詩境的前提必須是學生進行過深入的思考之后,對詩歌的理解才能透徹,體悟才能更加深刻。學生在理解“一枝紅杏出墻來”,學生對“出”的理解“伸出”“探出”“竄出”“躍出”可以感受到學生的想象隨處閃著靈動的光輝。學生在這一再造想象之后,師生逐漸進入了詩歌所描述的意境之中,并自然而然生發(fā)出熱愛春天的美好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