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 艷 邱 春 任金梅
湖北醫(yī)藥學院附屬太和醫(yī)院(湖北十堰 442000)
丹參注射液結合針刺治療冠心病心絞痛48例
詹 艷 邱 春 任金梅
湖北醫(yī)藥學院附屬太和醫(yī)院(湖北十堰 442000)
目的 觀察丹參注射液結合針刺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臨床療效。方法 將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常規(guī)應用西藥治療,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丹參注射液靜滴,配合針刺內關、神門、心俞、膻中。均以4周為1個療程。結果 治療組臨床療效及心電圖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結論 丹參注射液結合針刺治療冠心病療效滿意。
冠心病 心絞痛 丹參注射液 針刺
冠心病心絞痛是臨床常見病、多發(fā)病,影響人類的健康,越來越受到重視。我院2009年9月-2011年3月運用丹參注射液聯(lián)合針刺的方法治療冠心病心絞痛,效果滿意?,F(xiàn)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觀察病例76例,均符合WHO冠心病診斷標準[1]。排除急性心肌梗死及其他心臟病,重度心肺功能不全,嚴重心律失常合并中度以上高血壓者,或有出血傾向者,肝腎功能不全及妊娠、哺乳期婦女。按隨機雙盲原則分為兩組。治療組48例,男性 27 例,女性 21 例;年齡 42~80 歲,平均(59.60±6.50)歲;病程6個月至22年,平均8.00年;穩(wěn)定型心絞痛33例,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16例。對照組28例,男性16例,女性12例;年齡48~76歲,平均(60.20±7.10)歲;病程 8個月至 20年,平均 7.50年;穩(wěn)定型心絞痛18例,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10例。兩組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療方法 對照組常規(guī)應用西藥,予以口服消心痛片10mg,每日3次;腸溶阿司匹林片25mg,每日1次,必要時予含服硝酸甘油片,或硝酸甘油針10mg加入0.9%氯化鈉注射液250mL靜滴。治療組加用丹參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靜滴,每日1次。針刺內關、神門、心俞、膻中,得氣后留針30min,針用平補平瀉法,每日1次。兩組均以4周為1個療程,1個療程后評定療效。
1.4 療效標準 同等勞累程度不引起心絞痛或心絞痛發(fā)作減少85%為顯效;減少50%~85%為有效;減少50%以下為無效,心絞痛發(fā)作增加為加重。心電圖恢復正常為顯效;心電圖缺血性ST段在治療后回升0.5mm以上,但未至正常水平或主要導聯(lián)倒置T波變淺達50%以上或T波由平坦變?yōu)橹绷橛行?;治療后心電圖與治療前基本相同為無效。
2.1 兩組心絞痛療效比較 見表1。結果與治療組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P<0.05)。
表1 兩組心絞痛療效比較(n)
2.2 兩組心電圖療效比較 見表2。結果示治療組療效亦優(yōu)于對照組(P<0.05)。
表2 兩組心電圖療效比較(n)
冠心病屬于中醫(yī)學“胸痹”、“真心痛”、“心痛”的范疇,為本虛標實之證,胸痛為標,氣虛為本。多由年老體虛、心氣不足、氣虛血瘀、心脈瘀阻所致。病因病機為脈陽微陰弦、上焦陽氣不足、氣虛血瘀、陰邪乘虛居于陽位。心氣不足則鼓動無力,血不能運行于脈,不通則痛。治療上以活血化瘀、補養(yǎng)心氣為主。
丹參具有祛瘀止痛、活血通經、清心除煩的功效[2]。藥理學研究證明丹參中含有脂溶性的丹參酮類成分和水溶性的酚酸類成分,具有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心肌營養(yǎng)血量,提高組織從微循環(huán)血管中攝取氧的能力,從而增加組織耐低氧能力,對氧自由基具有清除作用,可抑制脂質過氧化反應,明顯減慢氧化脂蛋白的電泳遷移率,具有保護心肌細胞的作用。此外丹參注射液可明顯降低血漿黏度,提高紅細胞的變形能力,有助于改善微循環(huán)障礙,防止微血栓形成[3]。因而無論從藥理還是從臨床實踐來說,丹參注射液的使用有助于冠心病的治療。而針刺取穴,選擇心包絡穴內關、原穴神門、背俞穴心俞、氣會穴膻中。可調補心氣而止痛,助心陽、寧心安神、定悸。諸穴合用共奏活血祛瘀、理氣化痰,補益心氣之功[4]。從臨床觀察結果可見,治療組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療效顯著。在整個治療過程中,亦未發(fā)現(xiàn)不良影響,故對于冠心病心絞痛的患者有效,值得在臨床中推廣運用。
[1]WHO.缺血性心臟病的命名及診斷標準[J].中華內科雜志,1981,20(4):254.
[2]雷載權.中藥學[M].5 版.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5:205.
[3]呂蘭熏,孫喜才.常用中藥藥理[M].西安:陜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189.
[4]陳樹林.內關,心俞與心臟相關的神經基礎[J].中國針灸,1999,16(12):33.
R541.4
B
1004-745X(2011)11-1854-01
2011-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