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華雄
實踐經驗證明,采用CBR值表征路基土的強度,對上路床的填料提出了限制的條件,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路面底面以下0 cm~30 cm的路床填料CBR值應大于8,下路床及其下面的填土,也都給出相應的規(guī)定值。當路基填料達不到規(guī)定的最小強度時,應采取摻合粗粒料,或換填,或用石灰等穩(wěn)定材料處理,并不規(guī)定對其他等級公路鋪筑高級路面時,也要采用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的規(guī)定值。
當前路基施工,普遍采用了大噸位的壓路機,碾壓效果有了明顯的改善,對于提高路基土的壓實度起了很好的作用。規(guī)范規(guī)定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路面底面以下80 cm~150 cm部分的上路堤其壓實度必須不小于95%,對其他等級公路當鋪筑高級路面時,其壓實度亦應按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的標準采用。此外,還增加了對路堤基底的壓實度不宜小于93%的規(guī)定。如在我省某國道主干線二級專用公路施工中,路面設計標準為高級路面,因而從路基開始,所有的檢驗標準均采用一級公路驗收標準。
對于填土大于8 m,填筑前進行強夯基底處理,路基每填筑2 m采用重錘夯實進行加強。強夯采用1 000 kN/m,夯擊能以梅花形夯擊,采用1.6倍錘徑左右的點距。第一遍夯擊1號主夯點,第二遍夯擊2號的主夯點,第二遍與第一遍的間隔時間為5 d。夯擊單點同時滿足下列條件時止夯:a.最后兩擊的平均夯沉降量不大于5 cm;b.單點夯擊次數第一遍不小于4擊,第二遍不小于5擊。
填土小于2 m段:坡腳3 m以內原地面,采用重錘夯實,夯擊能大于600 kN/m,以最后一擊沉落量小于2 cm控制單點夯擊次數。挖方部分10 m以內,路基超挖0.8 m,壓實后換填30 cm砂礫;填方部分10 m以內,坡腳3 m以內原地面采用重錘夯實,夯擊能應大于600 kN/m。
路基填挖交界處地面坡度陡于1∶2.5的路段鋪設土工格柵。土工格柵采用雙向GSL35/PE規(guī)格,符合交通部行業(yè)標準《交通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土工格柵》的規(guī)定。
成孔按設計要求,選用沖擊法施工,經檢驗合格后向孔內分層填入篩好的符合要求的填料,并分層夯實至設計標高。如發(fā)現地基土質與勘察資料不符,立即停止施工,待查明情況或采取有效措施處理后,方可繼續(xù)施工。雨季或冬季施工,采取防雨或防凍措施,防止石灰受雨水淋濕或凍結。
根據設計圖紙路基頂層表面用50 cm~80 cm厚6%石灰土處理,石灰土封層采用路拌法施工。
3.1.1 一般要求
1)邊坡須平整、穩(wěn)定,嚴禁貼坡。縱坡按設計要求施工,溝底平整,排水暢通,無阻水現象,并按設計要求將水引入排水系統。2)邊溝、排水溝、截水溝等各種水溝的漿砌片石工程應咬扣緊密,嵌縫飽滿、密實,勾縫平順無脫落,縫寬一致。3)各種水溝的位置、斷面、尺寸、坡度、標高均應符合設計要求。
3.1.2 主要施工技術措施
1)急流槽的縱坡應按設計要求進行施工,同時應與天然地面坡度相配合。2)急流槽做成粗糙面,以減少沖刷;接頭用防水材料填塞,密實無空隙。3)急流槽的砌筑應使自然水流與涵洞進、出口之間形成一個過渡段,基礎嵌入地面以下,其底部按要求砌筑抗滑平臺并設置端護墻。4)路堤邊坡急流槽的砌筑,應能為水流入排水溝提供一個順暢通道,路緣石開口及流水進入路堤邊坡,急流槽的過渡段應連接圓順。
3.1.3 防護工程施工方法、工藝及技術措施
本標段防護工程主要包括:漿砌片石擋土墻、護面墻、拱型骨架防護、2 m護面墻+植草、片石護坡、護腳等。
1)材料要求:單塊片石厚度不得小于15 cm,卵形薄片風化剝落的片石不得使用。配制砂漿的水泥必須是合格產品,且儲存期不得超過3個月,砂采用潔凈的中粗砂,拌合用水是經檢驗合格的水。
2)施工方法:擋墻主要采用人工施工為主,個別地段的基坑采用挖掘機配合人工進行開挖作業(yè)。施工時,原則上與路基土方平行交叉作業(yè)。路塹地段,先在塹頂用地范圍內把截水溝作好,以排除地表水對邊坡的沖刷,待邊坡開挖成型后立即進行邊坡防護工程的施工。
3)主要施工技術措施:a.基坑開挖符合設計標高和尺寸,地基承載力符合設計要求。若發(fā)現地質情況與設計不符合時,提出處理措施后報監(jiān)理工程師批準。溝槽與其他建筑物的自然、圓滑連接,做到外表美觀順直。基坑開挖完成并報監(jiān)理工程師檢查合格后,進行基礎圬工的施工。b.在砌筑時,均采用擠漿法操作,拌制水泥砂漿嚴格計量,每個工點有專人負責計量工作,嚴格按照施工配合比配料。砌體的砂漿強度、平面位置、斷面尺寸、平整度、坡率、砌縫等符合要求,砌體表面平順、圓滑、砂漿飽滿且勾縫均勻、平順、無脫落現象,無通縫、三角縫、瞎縫、疊砌、貼砌和浮塞。c.砌筑基礎的第一層砌塊時,如基底為土質,則可直接坐漿砌筑;如基底為巖層或混凝土時,則將其表面清洗、濕潤后,再坐漿砌筑。d.擋墻分段跳槽開挖,及時砌筑墻身,墻身無水平通縫,側溝與擋墻砌成整體。砌體分內外層砌筑時,先砌外層,后砌內層。內外層砌塊相互咬接,連成一片,嵌縫飽滿密實。定位行列和轉角石,選擇形狀較為方正以及尺寸較大的片石,石塊長短相間,交錯排列,上下石塊的豎縫符合要求。e.按設計要求設置泄水孔和沉降縫(沉降縫兩端豎直、平整、不交錯或接觸)。墻背與坡面必須密貼。f.加強砌體的養(yǎng)生工作,確保工程質量。
當邊坡高度不大于4 m時,采用光面爆破,不做防護;當邊坡高度大于4 m小于15 m時,只做2 m高護面墻;當邊坡高度不小于15 m時,采用2 m護面墻加格賓網進行防護。格賓網采用熱軋鍍鋅鋼絲,綠色聚乙烯保護層,網格尺寸為8 cm×10 cm,格賓鍍鋅鋼絲直徑大于2.6 mm,抗拉強度不小于400 MPa,鋼絲網線成分及技術指標執(zhí)行GB/T 15939-94,鋼絲保護膜抗拉強度不小于26 MPa,伸長率不小于240%。錨桿采用直徑為16 mm的螺紋鋼筋,長度、間距均為2 m,釘在格賓網六邊形的中心,梅花形布置。格賓網鋼絲搭接長度為10 cm,我們盡最大努力搞好公路建設,為祖國的公路事業(yè)奮斗。
[1] 趙 嘉,劉 坤.淺談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與方法[J].山西建筑,2010,36(12):271-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