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亮 尹大寬 唐友才
瀘州具有種植釀酒專用糯紅高粱得天獨厚的氣候、土壤、品種以及栽培技術條件。近年來隨著高檔白酒市場發(fā)展,瀘州糯紅高粱生產已遠遠不能滿足名優(yōu)白酒企業(yè)的需要。瀘州糯紅高粱是瀘州傳統(tǒng)種植的常規(guī)高粱,生產上一般只收獲一季高粱。如何在有限的土地資源上實現(xiàn)瀘州糯紅高粱規(guī)?;S產栽培,探索瀘州糯紅高粱再生二次結實是一條可行的途徑。通過采取提早播種育苗、提早定植、提早采收、采收前提早合理施肥、注意防治再生高粱炭疽病及蚜蟲等措施,經2010年在瀘州老窖有機高粱科研基地多點試驗表明,瀘州本地糯紅高粱同樣具有雜交高粱一樣的再生二次結實能力,且再生二次結實高粱平均畝產達到113kg。本試驗結果為今后進一步探索瀘州本地糯紅高粱再生二次結實打下了基礎。
供試品種為瀘州糯紅高粱——青殼洋高粱。
試驗設在瀘州市江陽區(qū)黃艤鎮(zhèn)瀘州市農科所有機高粱原種基地和瀘州市江陽區(qū)通灘磚房有機高粱科研基地。
1.設施栽培提早育苗 為了達到提早高粱苗定植時間,試驗采用塑料小光棚增溫育苗,育苗時間為2月25日。播種前將青殼洋高粱種子置于35℃左右溫熱水中,加1%食鹽殺菌浸種催芽24小時后進行播種。播種后注意小光棚內噴水保濕,及時除雜草,當后期棚內氣溫超過30℃注意及時揭膜通風降溫,加強苗圃地管理。
2.提早定植 試驗用高粱苗于3月底4月初達到3~5葉苗期,此時是瀘州地區(qū)春雨季節(jié),移植高粱苗易成活,緩苗期短,生長整齊,提早移植的高粱生長健壯。瀘州地區(qū)糯紅高粱生產上常規(guī)定植時間一般為4月下旬,本試驗提早了25天左右,為后期提早成熟、提早采收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
3.第一季高粱提早采收 再生二次結實試驗高粱第一季于7月28日采收,從2月28日播種到7月28日采收全生育期為150天。由于提早了播種時間和定植時間,所以采收期較常規(guī)高粱生產提前近半個月。提前采收并及時砍倒高粱稈,宿留再生高粱離地1~2個生長節(jié)上方3cm處倒稈。第一季青殼洋高粱獲得平均畝產260.2kg。
4.采收前提早合理施肥 試驗于7月22日畝施“神農牌有機生物菌肥”150kg,試驗地高粱為“雙二 0”(1 尺=33cm,下同)種植模式,行株距為66cm×33cm,窩植雙株,畝植高粱6000株,平均每窩施用有機肥為25g。施肥后及時覆土保持肥效,以使再生高粱抽生健壯。
5.病蟲害防治 瀘州糯紅高粱再生二次結實主要病蟲害為蚜蟲、螟蟲和炭疽病,而其中炭疽病所造成危害更為嚴重。因此,有效防治炭疽病、蚜蟲、螟蟲是獲得再生二次結實的關鍵。2010年我們應用煙堿水、沼氣石灰液防治高粱蚜蟲,取得了十分顯著的防效;但對炭疽病防治時間偏遲,從而一定程度影響了再生二次結實高粱產量。
6.第二季高粱采收 本試驗瀘州青殼洋高粱于7月28日倒稈至11月10日第二次采收,再生高粱生育期為104天。
通過對青殼洋高粱進行再生二次結實試驗,測得瀘州本地青殼洋高粱第一季獲得畝產為260.2kg,再生第二季高粱測得平均畝產為113kg,全年二季共計為373.2kg/畝。通過試驗可以看出,瀘州本地糯紅高粱同樣具有雜交高粱一樣的再生二次結實能力,而取得再生二次結實豐產的因素中,種植時間、合理施肥及對再生高粱病蟲害進行有效防治是取得豐產的關鍵技術,有待我們做進一步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