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良娟,周 揚
(1.武漢軟件工程職業(yè)學院,湖北 武漢430070;2.武漢職業(yè)技術學院 外語學院,湖北 武漢430074)
多媒體技術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嚴良娟1,周 揚2
(1.武漢軟件工程職業(yè)學院,湖北 武漢430070;2.武漢職業(yè)技術學院 外語學院,湖北 武漢430074)
隨著科技的進步、教育的改革,傳統(tǒng)“填鴨式”的英語教學模式已經(jīng)不能很好地適應現(xiàn)代英語教學的需要。多媒體教學是現(xiàn)代教育采用的最先進的教學手段,已廣泛應用于英語教學中,它有很多的優(yōu)勢,但使用不當,也會帶來問題。在英語教學中應合理使用多媒體,提高英語教學效率。
多媒體技術;大學英語教學;優(yōu)點;存在問題
近年來,多媒體技術極大地豐富了教學手段和內(nèi)容,在高等院校的英語課堂中得到了比較廣泛的應用,并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然而,和許多新生事物一樣,多媒體技術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也帶來了一些問題,很多教師、學生在面對它的時候也產(chǎn)生了一些困惑。如何利用多媒體技術的優(yōu)點,跳出多媒體技術應用的誤區(qū),使其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真正發(fā)揮功效,是擺在每一個英語教學工作者面前的課題。
(一)有利于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彼鳛閮?nèi)驅動系統(tǒng)中積極活躍的心理因素,對于學習起著“催化劑”的作用。良好的學習情景是學生獲取知識的前提和基礎,它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保持其學習興趣,并使這種興趣維持整個教學活動的始終。然而,目前高校中大部分學生恰恰缺乏學習英語的興趣,即使一部分英語成績比較好的學生也都是因為“形勢所迫”才不得不努力學習英語。究其根源,主要是因為他們認為英語學習的過程十分枯燥,毫無樂趣可言。 多媒體技術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可以提供聲音和畫面,創(chuàng)設情景,使學生產(chǎn)生一種要學習英語的激情。通過多媒體組合,為教學實踐、語言技能的培養(yǎng)提供了能夠視聽模仿的大量語言素材,創(chuàng)造出新穎、有趣、活潑的語言環(huán)境,打破了單一的教學模式,把抽象、枯燥的內(nèi)容化靜為動、化虛為實、化難為易、化乏味為有趣,這樣靈活多樣的現(xiàn)代化教學方式激發(fā)了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提高了語言的交際能力。比如筆者在講授《大學英語》第8單元 Is honesty going out of style?時,給學生播放了憨豆先生在考場上偷看鄰桌試卷的一個電影剪輯,其搞笑的畫面令學生捧腹大笑,我適時提出了一個問題:Have you ever peeked at your neighbour’s test paper during the exam?學生們是暢所欲言,不僅談到了作弊的原因,并且談到了目前一些考試的弊端以及如何阻止各種作弊現(xiàn)象的產(chǎn)生。
由此可見,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極大地豐富教學手段和內(nèi)容,優(yōu)化了課堂教學結構和過程,把一些抽象、枯燥的內(nèi)容化為生動有趣,使得教材內(nèi)容得以直觀再現(xiàn),圖文并茂、形象生動地創(chuàng)設優(yōu)美的情境,做到有物有意,使學生置身其中,以激發(fā)他們學習英語知識的濃厚興趣,引發(fā)他們的思考;同時重點易于突出,難點易于突破,極富表現(xiàn)力,易于學生掌握。這樣利用多媒體課件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學生探索新知的欲望非常強烈,他們帶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濃厚的學習興趣,積極主動地開始新知識的學習。若這樣長此以往地運用,多媒體以其真實感和趣味感刺激學生思維,學生的思維也隨之流暢。
(二)有利于生動的展現(xiàn)文化背景知識。無論是英語還是漢語,社會、文化背景知識都是語言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種語言從方方面面反映了一個民族的文化,因此,只有具備了充分的文化知識,才能很好地理解語言材料并進行語言溝通。由于受時間和空間的局限,學生所能親身經(jīng)歷的語言背景和環(huán)境是十分有限的。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有效地解決這個問題。為了達到這一目標,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造文化語言環(huán)境,使學生自覺或不自覺地體驗異國文化氛圍,讓學生獲得較為直觀的知識,在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在講授《新編實用英語2》第二課Capital city時,筆者收集了世界各國著名首都及其著名建筑的圖片向同學們介紹,這樣通過集中的畫面提供豐富多彩的情景,如重歷史畫面、展示日常風情、特別慶祝節(jié)目等等,都可以通過計算機模擬得以實現(xiàn)。同樣在講授《高職高專英語》第8單元The Chinese bowl時,隨著周杰倫的《青花瓷》這首旋律優(yōu)雅的歌曲緩緩響起,畫面中展示了一些古董文物,包括曾引起國際關注的圓明園被掠奪文物獸首的拍賣,從而給學生介紹了sauction及其相關的知識,這些都能夠幫助學生理解背景知識,掌握語言,最終能更好地理解文章。從而加強了教學效果,活躍了學習氣氛。
(三)運用多媒體,“視聽”更生動,更有利于提高課堂效率。教育家贊科夫說過:“教育方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心理需要,這種教學就會變得高度有效?!辈扇「鞣N教學措施不僅活躍課堂,創(chuàng)造良好的氣氛,而且激活學生的思維,激勵其學習動機,使師生的教學得到促進,課堂教學過程得到優(yōu)化,利用多媒體獨具的聲,光,電的特點,學生們置身于自然的情景和言語交際的環(huán)境之中。通過視聽去感知,體驗,參與教學,逐步提高正確,靈活運用語言的能力。認知心理學研究表明,人類一生中有94%的信息是通過視覺和聽覺獲得的。其中88%通過視覺,12%通過聽覺獲得,由此可見視覺器官是人類最重要的獲知器官。學生在學習同樣材料時如能將視覺、聽覺同時使用,比單用聽覺學習效果會明顯得多。而計算機網(wǎng)絡向學生提供多重感官的綜合刺激,產(chǎn)生一種豐富多彩的人機交互方式。它不僅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還能使聲音與圖像在極短的時間內(nèi)傳輸、儲存、提取或呈現(xiàn)出大量的語言、圖片、動畫等。
(四)計算機網(wǎng)絡可以提供及時反饋
在計算機輔助英語教學的過程中,很多教師擔心在“教師——學生——教材——媒體”組成的新型教學模式中,教師無法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效果。實際上,傳統(tǒng)的教學效果反饋形式周期長,評價不準確,而計算機網(wǎng)絡輔助教學,就可以極快、極好地解決反饋問題。教師可以將考查題目設計在網(wǎng)絡軟件中,在需要得到反饋信息時,“授權”給網(wǎng)絡上的每個學生;學生獲得一定的“權限”后直接在計算機中完成答題;教師可以通過“教師機廣播系統(tǒng)”及時監(jiān)視網(wǎng)上任何一位學生的答題進程和正確率,進而在全體學生完成試題瞬間,迅速掌握學生答題正確率、每個人的正確率、全班的正確率,從而完全整、正確、及時地接收教學效果反饋信息。教師再根據(jù)不同情況,適時采取相應的教學對策,來彌補或再提高。
英語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掌握語言知識,更要讓學習者提高使用語言,運用語言獲取并正確地反饋信息的能力。然而,英語老師在多媒體外語教學實施的過程中碰到了很多問題或困難,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多媒體教學優(yōu)勢的正常發(fā)揮,使這一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的效果大打折扣,也阻礙著多媒體外語教學的進一步推廣與運用。
首先,英語多媒體課件制作"成本"太大,加大教師的備課任務。盡管如今的網(wǎng)絡資源非常豐富,英語課件所需的比較理想的資料的收集還是相當費時的,各種媒體效果設計時的耗時更多。另一方面,多媒體輔助教學的關鍵在于課件。離開課件,再好的硬件設施也只能成為擺設的花瓶。因而課件必須充分展現(xiàn)教師的教學風格。所以在設計課件腳本的過程中,教師應親自創(chuàng)作,自然地把自身的風格融入到課件中,體現(xiàn)自己的教育思想,又讓學生易于接受,而不因使用多媒體了,把本來簡明的,非要搞得花里胡哨、“枝葉”繁雜。這樣只能使學生滿頭霧水,不知所措,也就背離了多媒體輔助教學的“輔助”的本意,更弱化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主導作用。
其次,大信息量是多媒體組合的基本原則,雖然電教媒體信息量大,具有跨時空、跨地域的特點,可變平面教學為多元化、立體化教學,但儲存在電教媒體中的有非線性特點,使用不當會給人一種“大雜燴”的感覺,雜亂的信息量越大對課堂教學的干擾也越嚴重,有時使用不當,會使整堂課失去意義。如果過多過濫運用多媒體教學,就會喧賓奪主,違背了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宗旨,使學生在課堂上走馬觀花,無意注意過多而導致課堂教學流于形式,未能由表及里,更談不上真正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比如,課堂上大量的聽說練習,只強調(diào)了學生視聽等感官要求,忽視了讀寫過程。不合理使用使教學效果適得其反。制作課件過程中,有些教師過分追求媒體技術的效果展示,而忽視教學效果的實現(xiàn)。多種媒體的介入導致視覺、聽覺的混亂,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多媒體課件使課堂的環(huán)節(jié)過分地程序化,影響教師課堂靈活發(fā)揮,不利于教師及時把握課堂即時的最貼近學生生活的語言情景開展語言教學。
再者,孤立或單一的使用多媒體,沒有形成“導入-反饋”的完整教學形態(tài),過多過濫地使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會造成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主導作用得不到充分體現(xiàn),削弱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甚至產(chǎn)生依賴性。這種刻意地追求現(xiàn)代化,過多過濫地使用多媒體,英語課變成多媒體課件展示課,教師就成了“放映員”,就會帶來過猶不及的后果。有些教師為了體現(xiàn)教學手段的現(xiàn)代化,在一堂課中盡可能多地使用計算機多媒體。甚至誤認為,多媒體用得越多,學生參與率就越高,所教授的語言材料越易于讓學生掌握,效率就越高。比如:有些教師用英語課堂上常用的五步教學法,于是他在revision環(huán)節(jié)上用,在presentation環(huán)節(jié)上也用,practice,drill和consolidation等環(huán)節(jié)都在用;一會兒用powerpoint展現(xiàn)這個片段,一會兒用flash來呈現(xiàn)那個片段,跑上跑下,不斷切換,忙得不亦樂乎。從表面上看,學生的興趣很濃,但實際上變成了老師搞“雜耍”,學生看熱鬧。事實上,學生在這樣的課堂上的無意注意過多,教學信息在傳遞過程中的干擾過大,學生對語言素材的獲取量相當有限,導致學生在有限的課堂上缺少語言訓練的時機,即使有所訓練,也很不足。所以,筆者認為在引入或呈現(xiàn)(presentation)這幾個環(huán)節(jié)我們可以多用些,在其它環(huán)節(jié)少用一些。但是不論在哪個環(huán)節(jié)使用多媒體,教師都應抱定一個目標,那就是我們之所以要使用多媒體,是為了挖掘教材中的情景語言點,是為了“活化教材”,創(chuàng)造真實的情境,使學生在用英語思考、用英語表達的“海洋”中學會“游泳”。
最后,多媒體課堂對硬件、軟件有一定的要求,計算機系統(tǒng)中必須裝有運行正常的音頻、視頻播放設備。設備的故障或教師的操作失誤有時影響教學的正常進行,甚至導致教學過程的中斷,影響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使教學任務不能如期完成。這些問題的存在證明高校英語教師在多媒體技術應用的理論化學習方面還有很遠的路要走。
21世紀是信息時代、知識經(jīng)濟時代,需要具有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人才,而這就要求我們廣大高校英語教師及時更新觀念,適應時代的發(fā)展,進一步深化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掌握最新的現(xiàn)代教育技術,熟練掌握現(xiàn)代化的多媒體技術,把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有機整合起來,優(yōu)化英語課堂教學,充分利用計算機網(wǎng)絡輔助英語教學,拓寬學生學習英語的渠道,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能力,掌握英語學習的有效方法,全面提高學生綜合英語素質。
[1]何克抗.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和[M].北京師范大學.
[2]張劍平.計算機輔助教育[M].浙江師范大學,1999,(9).
[3]鄭夫揚.恰當應用多媒體,提高課堂教學效率[M].江蘇省.
[4]王太昌.現(xiàn)代教育技術對教學過程各要素的影響[A].中國電化教育[C].19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