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王瑾珂
城市住宅價格波動的因素研究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王瑾珂
近年來,我國經濟持續(xù)快速增長,城鎮(zhèn)化水平提高,居民的住房需求不斷增大。與此同時,我國取消了福利分房制度,并建立以市場為主導的房地產供求機制,房地產業(yè)發(fā)展迅猛。房地產市場供需體制構成了我國房地產價格體系的基礎。但同時,住房價格也隨之上漲,并出現過高、過熱的現象。過高的房產價格抑制了居民的有效需求,阻礙了房地產業(yè)的長期健康發(fā)展。
研究城市住宅價格波動,首先要對本文所研究的城市住宅價格的范圍進行限定。
在國內,城市住宅包括商品房、經濟適用房和廉租房等,其中商品房又包括普通商品房、高檔商業(yè)公寓、別墅等。經濟適用住房是指已經列入國家計劃,由城市政府組織房地產開發(fā)企業(yè)或者集資建房單位建造,以微利價向城鎮(zhèn)中低收入家庭出售的住房,是具有社會保障性質的商品住宅。廉租房是指政府以租金補貼或實物配租的方式,向符合城鎮(zhèn)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且住房困難的家庭提供社會保障性質的住房。經濟適用房和廉租房的價格或者租金是由國家指導建立的,不受供求機制的影響,因此都不在本文研究范圍之內。而高檔商業(yè)公寓、別墅都是為了滿足較高收入群體對住宅的需求,加之商住兩用公寓和別墅的土地使用年限與普通商品房不同(商業(yè)、旅游、娛樂用地使用年限為40年,而普通商品房為70年),與占我國絕大多數的普通商品房需求相比不具有代表性和可比性,其價格同樣不屬于本文的研究對象。
綜上,本文所研究的城市住宅價格范圍是具有70年土地使用權,城市新增的普通商品房價格(下文中簡稱商品房價格)。
我國商品房價格的波動具體表現為持續(xù)的價格上漲和由于宏觀經濟、行業(yè)政策或者企業(yè)自身等原因引起的間歇性價格微調(下降)。2010年4月17日,國務院國發(fā)[2010]10號文件即《國務院關于堅決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的通知》出臺,標志著我國新一輪政策調控的開始,這勢必影響商品房的供求關系。本文,筆者利用經濟學中供求關系理論,從商品房的需求、供給兩方面出發(fā),分析導致商品房價格的波動因素。
1.影響商品房需求的因素。
(1)宏觀經濟因素。GDP與商品房價格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我國幾十年GDP的穩(wěn)定持續(xù)增長導致了居民消費指數CPI的上漲,而適度的CPI上漲又能促進GDP的增長。隨著CPI持續(xù)上漲且缺少其他投資渠道,普通居民為了財富保值,增加了對商品房的需求,進而引起商品房價格上漲??梢哉fCPI持續(xù)上漲是商品房需求增大的直接因素之一。
(2)相關政策制度。政府通過運用合理的金融政策和稅收政策,滿足普通居民對商品房的剛性自住需求,并減少以投資為目的的投機性需求。金融政策對需求的影響主要表現在政府為建立合理的房屋供應體系,充分運用貸款利率和貸款數量兩種信貸手段,針對不同的收入階層所需的住房標準制定相關政策。例如加大對自住型面積在90m2以下的住房需求的貸款支持力度,上調對第二套及以上住房的貸款利率,或者在適當的情況下限制對此類住房消費的貸款。
稅收政策的調整對房地產市場具有重要的調節(jié)作用。在現階段商品房價格居高不下的情況下,通過征收住房持有環(huán)節(jié)的物業(yè)稅,會使房屋的投資價值下降,有助于抑制非理性和投機性需求,并穩(wěn)定商品房價格,保障中低收入家庭的正常住房需求。
(3)人口因素。在我國,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城市人口不斷增加,城市居民對住房的需求也不斷增加。一方面,居住水平提高會導致住房需求量增加,尤其是居民平均居住面積的增加,加大了住房需求;另一方面,城市人口增長及家庭規(guī)模的變化導致住房需求量增加?,F在住房需求的主力軍是21世紀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人口,這個年齡段的人口家庭規(guī)模普遍是三口之家的小家庭或丁克家庭甚至單身家庭。一般說來,隨著家庭規(guī)模逐步縮小,即大家庭分解為小家庭,住房需求就會增加。
(4)心理因素。消費者心理因素對需求的影響主要包括心理預期、傳統(tǒng)住房觀念等。首先,住房是生活必需品,當居民預計住房價格未來要上漲時,會增加住房需求。此外,中國人歷來對土地和住房很重視,“有土斯有財”、“安土重遷”等傳統(tǒng)觀念深入人心。對“居者有其屋”的理解不僅僅是居住,而且是擁有房產,這也會增加住房需求。
2.影響商品房供給的因素。
(1)土地政策。面對當前商品房價格居高不下,明顯超出普通居民承受能力的情況,經過一系列土地政策制度的出臺,國家宏觀經濟調控已初顯成效。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速度及房地產投資增長速度已明顯下降,住宅市場局部過熱的現象得到有效緩解。另外,由于土地政策的收緊,導致商品房供應量減少。
(2)開發(fā)成本及利潤率。商品房開發(fā)成本包括建筑安裝工程成本、銷售費用、財務費用以及管理費用。其中一項或幾項成本增加會導致總體開發(fā)成本上升,在國家收緊銀行個人住房信貸、預計開征物業(yè)稅的環(huán)境下,商品房的有效需求減少,房地產企業(yè)的利潤率下降,進而影響到商品房的供給量的降低。
(3)宏觀及行業(yè)政策。我國現階段是通過房地產稅收、財政補貼、銀行信貸和政府投資等財政政策對房地產供給進行調節(jié)。調低房地產稅率,可以起到促進該行業(yè)投資、增加房屋供給的作用,反之會起到減少房屋供給的效果。而財政補貼、銀行信貸和政府投資與房地產稅收的作用正好相反。政府可以運用這些政策調節(jié)商品房的供給量。
綜上所述,通過理論上分析商品房市場中需求、供給各自的影響因素,在由房地產供需體制構成基本的房地產價格體系下,各因素通過影響房地產市場的供求關系進而影響房地產價格,這些因素構成了影響商品房價格波動的因素。本文的不足之處在于,沒有進行各因素與商品房價格影響程度,以及各因素之間相互影響的關聯度進行分析,有待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