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玉英
(肇慶科技職業(yè)技術學院,廣東 肇慶 526040)
《網頁設計》一體化教學模式初探
梁玉英
(肇慶科技職業(yè)技術學院,廣東 肇慶 526040)
《網頁設計》是一門實用性和實踐性很強的課程,為了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教學效果,縮短學校人才培養(yǎng)與社會實際需求之間的差距。在《網頁設計》課程教學中采用一體化教學模式,探討了實施一體化教學的條件,并且提出了具體的實施方案。
網頁設計;一體化教學;職業(yè)教育
《網頁設計》這門課程的特點是實用性和實踐性強,很多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專業(yè)和電子商務專業(yè)都開設了《網頁設計》這門課程。對于高職學生,要學習好這門課程,不僅要掌握基本網站設計理論,更重要的是要具備良好的動手能力。如何培養(yǎng)適應社會要求的高技能型和高技術應用型人才,我院積極開展人才培養(yǎng)模式改革,努力探索具有鮮明高職特色的“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下面談談一體化教學模式在《網頁設計》教學過程中的應用。
著名教育家陶行之說過:“在做中學才是真學,在做中教才是真教。”基于工作過程的“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正是奉行了這個樸素的教學原則。[1]所謂一體化教學,是指以實訓場地作為學習的主要場所,教師采用邊講邊做的方式,最終形成知識、技能、勞動產品三種教學成果的教學模式,一體化教學過程要以能力為本位,在技術上、方法上和過程貼近企業(yè)的崗位需求。學生在做中學,在學中做,在完成具體任務的過程中學習新的知識和新的技能,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得到了充分的發(fā)揮。同時,由于學習的過程與崗位工作過程保持一致,提高了學生處理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積累了一定的工作經驗,形成良好的職業(yè)素質。一體化教學是高職教育所具備的,而且正在實踐探索之中。[2]
2.1 一體化教學與傳統(tǒng)教學的區(qū)別
一體化教學是一種理論知識講解和實訓并重的教學模式,它是以一定項目為載體,創(chuàng)設一種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情境,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起組織、協(xié)調、引導的作用,實現(xiàn)教、學、做三合一的教學方法,從而打破了理論課、實訓課的界限,將某門課程的理論教學、實踐教學、實訓操作融于一體,教學場所直接安排在實訓車間,師生相互交流,理論和實訓交替進行,直觀和抽象交錯出現(xiàn)的教學模式。而傳統(tǒng)《網頁設計》的教學方法是理論學習加上機實踐的兩段式教學,即先在多媒體教室講理論,再到機房上機,或者理論教學由一個老師負責,實操由實習指導老師負責學生在多媒體教室里只能欣賞式的學習,被動接受知識,存在部分學生上課打瞌睡、發(fā)呆等現(xiàn)象,在機房實踐時,往往只是模仿老師的實例進行操作,在理論講授時,學生對抽象的知識似懂非懂,課后遺忘率高,因此,到了實訓時,大部分往往忘記操作步驟,不知如何著手,只好等老師輔導,另一方面,教師要輔導的學生多,學生只好坐著等待,造成的局面是學生上機時浪費時間,老師要機房內忙過不停,部分漸漸失去學習興趣,而教師長期從事教育教學工作,沒有進入企業(yè)體驗生活,無法及時把握 IT業(yè)的脈搏,技術更新滯后,致使畢業(yè)生愁找不到與專業(yè)對口的工作,用人單位愁在應聘者中找不到適用的人才。
2.2 一體化教學的條件
為了解決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脫節(jié)的問題,進行教學改革是必然的,一體化模塊式采用以就業(yè)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改革,從教學實施性計劃、教學大綱、教材的選用、教案的編寫、教學方式、教學手段、教學過程、師資轉型等方面進行改革。實行一體化教學,必須具備以下教學條件:
(1)教師一體化。授課教師既要豐富的教育理論和專業(yè)理論知識,又要有過硬的操作技能和實踐經驗,即老師要充當導師和師傅兩個角色。
(2)教室一體化。傳統(tǒng)的理論教室、多媒體教室或計算機實訓室是獨立的,不能滿足一體化教學的需要,因此,必須將傳統(tǒng)的教室改造為一體化教室,一體化教室能同時實現(xiàn)理論教學、小組討論和實訓功能的教室,教室能充分運用多種媒體創(chuàng)設與項目、案例、問題、任務相關的學習情境。
(3)教材一體化。選用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教材,或者根據(jù)學校實際情況編寫校本教材。
《網頁設計》課程主要以下兩個特點:
3.1 應用性強。網頁設計屬于計算機類課程的范疇,所列知識與現(xiàn)實生活密切相關,是一門市場急需,受學生歡迎的應用性課程。
3.2 實踐性強。網頁設計是一門操作性很強的計算機課程,它強調學生的操作能力,掌握網站策劃與建設、網絡信息處理與發(fā)布提供基本的技術支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理論上的許多知識,如果單憑課堂講或者演示操作是遠遠不夠的,學生只有通過親自操作,解決在操作過程中碰到的問題,才能在實際操作時熟練應用各種工具。[3]
通過對網頁設計課程特點的分析,不難看出,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不適合操作性的課程。
4.1 培養(yǎng)一體化老師
一體化教師既要有較高的理論水平,又要具備專業(yè)實踐經驗,要把握專業(yè)發(fā)展前沿,了解專業(yè)發(fā)展動向,掌握專業(yè)的新技術,并將期及時充實到教材中。這樣才能使學生滿足社會需要,跟上時代發(fā)展步伐。由于工作的特殊性,教師難以到生產第一線真正參加生產和管理工作,就算曾經在企業(yè)工作過的專業(yè)老師,由于離開了企業(yè),對一些新技術也不能及時掌握,只能通過理論講授。
對于一體化教師的培養(yǎng),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1)參加高技能人才培訓。學校制訂教師繼續(xù)教育計劃,鼓勵教師參加各種形式的專業(yè)技技學習培訓。
(2)參加競賽和職業(yè)考核。鼓勵教師通過參加技能競賽來提高自身的技術水平。以“雙師型”為目標,組織教師參加技師技術等級訓練與考核,使教師向技師、高級技師的方向發(fā)展。
(3)下企業(yè)鍛煉。由人事部門做好教師下企業(yè)學習的計劃,由就業(yè)辦聯(lián)系企事業(yè)單位,根據(jù)教師的水平,安排教師在相應的工作崗位參與工作。
4.2 一體化教室建設
傳統(tǒng)網頁設計課程的教室分為:多媒體教室和計算機實訓室,學習過程通常是:老師在多媒體教室進行理論講解、演示操作,在上機實訓時,學生到計算機實訓室,由于在多媒體教室講了的操作步驟,上機房操作時,學生通常會忘記操作,老師在輔導要逐個指導學生操作,這樣做不但老師累,學生由于得不到老師的及時指導,大部分時間都在等待中浪費了,教學效果不佳。這種理論加實踐的教學場地安排,與以培養(yǎng)操作技能為主的高職教學不相適應,不符合高職學生形象思維的智力特點,因此要打破理論課與實踐課地點分離的傳統(tǒng)授課模式。建造標準的一體化教室往往需要大量的資金,對于計算機類課程一體化教育的改造,可以采用這兩種方式:第一種方式是在計算機房中加裝投影儀和幕布,使計算機房同時具有多媒體教室的功能,上課時老師一邊講授軟件的操作方法和步驟并通過投影儀把操作步驟演示給學生看,學生一邊就可以在自己的計算機上進行操作,實現(xiàn)邊講邊練;第二種方式是在計算機房的計算機網絡中加裝多媒體網絡教室控制軟件,通過軟件的方式,用教師機控制學生機,把教師機的屏幕演示內容投射到各學生機的屏幕上,這個功能也可以實現(xiàn)老師邊講解,學生邊操作的目標,這樣教師就可以隨時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操作訓練穿插進行,這種教學活動可以更好地將知識與技能緊密聯(lián)系,增強學生的直觀體驗,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的目的。在這樣的學習情境中,學習處在一個真實互動的學習環(huán)境中,有助于促進學生獲得對一個知識領域的生成性理解,有助于幫助學生實現(xiàn)對自我學習行動的反思 教師在這樣一個學習情境中對學生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難點問題和失誤,能及時地做出積極反應,幫助學生修正自我建構的路徑和方向,因此,建立在現(xiàn)代行動體系教學基礎上的教學場地建設,是事半功倍的。
4.3 一體化教材建設
目前的《網頁設計》教材大多數(shù)偏重于學科體系邏輯結構的陳述,許多《網頁設計》教材中的操作教學內容就像軟件說明書一樣,只是按菜單講解各個命令有什么作用,怎么操作等,大多沒有實際的典型的案例,十分枯燥,由于案例缺乏系統(tǒng)性,很多學生對即使操作踐過了,也不知如何應用到實際工作中去。一體化教學對教學設備的依賴較高,因此,可以組織教師或高技能人才,編寫既能滿足學校教學需求,又能受到企業(yè)認可的一體化課程教材。在教材編過程中要改革現(xiàn)行教材的寫法,精心編寫一些典型的,基于實際工作過程和情景的案例,運用案例將學生帶入到實際工作過程中去開發(fā)案例式一體化課程的關鍵在于設計案例,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教師要根據(jù)教學大綱和教學要求設計案例,案例必須典型,要能涵蓋課程的相關知識點,并且要把相關知識點作適當?shù)拿枋龊徒忉尅?/p>
(2)案例要具有實踐性和情景性,要與現(xiàn)實中的工作過程相吻合。
(3)案例應具有針對性,教師應針對學生的接受能力來選擇或設計教學案例。
(4)最好還具有生動性,比如可以用一個故事情景把案例串聯(lián)起來,這樣學生在學的時候就好像自己在扮演情景當中的一個角色在完成任務,增加了趣味性,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5)案例必須成系統(tǒng),在整個課程教學過程中用到的大部分案例之間應該相互聯(lián)系,前后連貫,由易到難地編排。為了提高學生的技能水平,除了精心編寫教學案例以外,還要設計大量供學生進行上機操作的案例習題庫,讓學生在大量的上機練習中不斷強化網頁設計軟件的操作技能。[4]例如:在《網頁設計》教材中,案例采用班級網站為例,班級網站的各個頁面采用不同的布局方法進行布局,頁面元素的插入涵蓋Dreameweaver的知識點,通過班級網站的站點的建立、上傳、布局、美化、完善、更新等,系統(tǒng)地掌握網頁設計的知識。在實訓過程中,采用項目教學法,要求學生分小組完成某一企事業(yè)單位的網站。
4.4 一體化教學文件書寫
在“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下講好一堂課,主要包括課程內容選取以職業(yè)需求為目標,課程突出能力培養(yǎng)為目標,課程主要載體是項目或任務等;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理論、實踐一體化,以職業(yè)資格為課程標準,這就要求教師要教課,不要教書;要設計,不要照本宣科;要應用,不要單純知識;要能力,不要單純理論。
(1)教案是教師教學設計的集中體現(xiàn)
教案是教師開展教學的方案設計,是體現(xiàn)教育教學理念的過程,他最能體現(xiàn)出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個性,教案是教師組織教學活動的藍本,教案設計在教學中的地位,猶如設計藍圖對大廈的作用。所以,教師要設計,不要照本宣科,主要體現(xiàn)在教案的設計上,教案是教師教學設計的集中體現(xiàn)。
(2)項目書和指導書是學生主體角色實現(xiàn)的重要保證
在“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下,學生“做中學,學中做”,學生成為整個教學活動的主體,項目是教學活動的載體,為了保證學生能順利完成項目等,除了教師的“教”外,必須給學生提供一些必要的輔助工具,任務書和指導書等就是屬于這樣一種工具。
(3)課件集中體現(xiàn)了教師“教”的技藝
課件是教師“教”的最主要工具,教師通過課件展示了整個教學活動過程,講解各種知識點,教師“教”的技巧與個性主要通過課件來表達。
4.5 評價體系改革
傳統(tǒng)的教學一般都是通過期末考試來評價學生學習效果和老師教學效果,這種一考定成績的評價方法的缺點是顯而易見的,傳統(tǒng)的考試時間一般為120分鐘左右,單憑這個時間不能客觀地檢驗學生的學習情況。評價體系可以改為在每次實訓過程,即教師在指導實訓進行實時跟蹤和評價,對發(fā)現(xiàn)的問題馬上糾正,在教的過程中及時點評,在點評之余完善教的內容和教的方法,讓學生和老師在發(fā)現(xiàn)問題、改進問題的循環(huán)中不斷得到提升。學生期末考核成績由平時的實訓項目綜合得分組成。
《網頁設計》采用一體化教學模式后,學生學習的目的不是為了獲得學分,而是真正掌握了一門技能,具備了網站的維護和開發(fā)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團隊協(xié)作能力都得到了明顯的提高。由于實施一體化教學的時間不長,作為一名教師,在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過程中,要不斷思考,從中發(fā)現(xiàn)問題,要不斷地總結,并在教學中加以改進。只有這樣,才能豐富教學做一體化的內涵,提高教學質量。
[1] 楊紅,周琳.淺談“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在計算機類課程中的應用[J]. 黑龍江生態(tài)工程職業(yè)學院學報.2010,2.
[2] 王慶紅.“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 巴音郭楞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8,4.
[3] 王曉紅,周立.《網頁設計與制作》課程教學改革[J]. 北京聯(lián)合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6,4.
[4] 姜太源. 職業(yè)教育學研究新論[M]. 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
G71
A
1008-7427(2011)06-0024-02
2011-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