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榮
我愛礦山
□李建榮
兩年前,我是一名中學(xué)英語教師。走出校門后,我又重新拾起手中的筆,開始與漢語文字打交道。一篇篇礦工生活、礦井新聞報道的完成,使我生疏的筆頭又逐漸變得“圓潤”起來。
記者節(jié)那天,我被評為霍州煤電集團2010年度優(yōu)秀新聞工作者。這幾天,幾位同事讓我寫寫自己的感受。我默默地想:我原以為自己在井上,礦工在井下,之間有一段距離不可逾越。然而,在礦山兩年,我每天都有新的收獲,也讓我深刻地感受到了礦工的辛苦與堅強,體會到了班組團結(jié)的力量,還有礦工忘我奉獻的拼搏精神。我忽然間發(fā)現(xiàn),礦工離我很近。我不知道中國的電能中有多少是由煤炭燃燒而成,我卻知道所有的煤炭不是從天而降,是礦工用辛勤的汗水換來。我想用一句美麗的語言表達我的感受,說出礦工的不平凡,可是《辭?!泛汀对~源》中都沒有恰到好處的語言,只有我與礦工朝夕相處產(chǎn)生的共鳴有滋有味地奏響了四季的贊歌。
從進入礦山的第一天起,我就在《山西焦煤報》和《霍州煤電報》上領(lǐng)略了學(xué)識淵博的大記者們報道礦山安全生產(chǎn)、職工生活、企業(yè)文化的風(fēng)采,使我這個礦區(qū)“土記者”愛上了礦區(qū)宣傳工作。在接下來的工作中,我不斷地充實自己,一步一個腳印地在摸索中前行。在編輯們的栽培下,在老師和同事們的呵護下,我用手中的筆記錄著礦山的“黑臉漢子”與“煤女”。我喜歡記錄身邊可敬可愛的兄弟姐妹——煤礦工人,我想用手中的筆使這群勤勞、善良、耿直的煤礦工人變得鮮活,用筆將他們“送出”礦山。
兩年來,我行走在礦區(qū)的每個角落,采寫了許多人物通訊和新聞稿件。一次去區(qū)隊,我走進采煤一隊辦公室,發(fā)現(xiàn)一位職工拿著報紙一直盯著我,我愣住了。后來他說:“我們采一隊張占國的報道是你寫的嗎?”我點點頭?!拔医o你推薦一人,你能不能寫寫他?”他開始竹筒倒豆子似的給我講他的班組及他的工友,他說他和他的工友覺得我寫得還行,所以他才熱情地向我推薦。職工的認可,使我覺得自己這個礦山“土記者”還真有些成就感!
此后,一篇篇安全生產(chǎn)、礦區(qū)新貌、典范人物的通訊報道與新聞在《當(dāng)代礦工》《山西焦煤報》《霍州煤電報》等報刊上刊登,我也受到了很多礦工的尊敬。當(dāng)我走在他們身邊的時候,他們總會熱情地招呼我,并主動給我提供寫作素材。礦工們的認可、信任與尊敬給我的寫作注入了不竭的動力,他們的感人事跡是我創(chuàng)作的動力源泉。我愛礦山,更愛身邊可敬可愛的煤礦工人!我將努力用最優(yōu)美的語言把他們的高尚融入詩行,用最美麗的話語表達他們的平凡。
山西焦煤集團白龍煤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