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景鵬,史 巍,鞠彥忠,馬 力
(東北電力大學建筑工程學院,吉林 吉林 132012)
教育部2001年頒發(fā)的《關于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提出,本科教育要創(chuàng)造條件積極推動使用英語等外語進行雙語教學[1]。
雙語(Bilingual)是指在某個國家或地區(qū)有兩個或兩個以上民族同時存在,兩種或兩種以上文化共存,可能或必須同時運用兩種語言進行交流的情形。
雙語教學是將母語以外的另外一種語言直接應用于語言學科以外的其他學科的教學,使專業(yè)知識的獲取與第二語言的學習同步。在雙語教學中,學科知識獲取是主要目的,同時也給學生創(chuàng)造學習和使用第二語言的空間,使學生在掌握專業(yè)知識的同時,盡可能多的使用需要掌握的第二語言。
目前我國實施雙語教學主要是以英語作為手段,通過雙語授課、采用英文原版教材或雙語教材、借鑒國外先進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學習專業(yè)知識,加深學生對專業(yè)課程的認知和學習,并使其具備國際交流和合作的能力,實現(xiàn)綜合素質的提高。高等院校實施雙語教學有利于提高高等教育國際化進程和國際競爭力,是當前我國加入WTO以及國際交流與合作日益頻繁背景下高等教育培養(yǎng)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復合型人才的必然選擇[2-4]。
由于英、美等許多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在科技、文化、軍事、經(jīng)濟等眾多領域處于世界領先地位,因此英語作為準世界語言的地位短期內不會改變。國際上許多國家和地區(qū)都實行雙語教學,比如香港、新加坡、印度等,這使他們的教育能夠迅速獲得和分享先進的國際教育資源和理念,提高教育水平。
我國要對外開放、與國際接軌,除了需要大量的英語專門人才外,還需要更多的能夠用英語進行口頭和文字交流的各類專業(yè)人才。高等院校在這方面的人才培養(yǎng)上負有重要責任。
雙語教學的目標是培養(yǎng)一種思維方式和學習方法,在師生互動中展開的新的教學模式,既不同于普通的外語教學,也不同于母語進行的專業(yè)教學。通過雙語的教與學架設一座由母語專業(yè)知識體系到外語專業(yè)知識體系的橋梁,使學生在學習專業(yè)知識技能的同時能實現(xiàn)外語能力過關,形成促使學生專業(yè)知識與英語能力相互補充的雙語教學模式。
力學系列課程是大學工科專業(yè)的核心專業(yè)基礎課,總學時數(shù)大、學生人數(shù)多、覆蓋專業(yè)面廣,是我校土木工程、給排水、工程管理、機械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等多個專業(yè)的技術基礎課。就土木工程專業(yè)而言,力學課程一方面以高等數(shù)學、大學物理為基礎,另一方面,它又是諸多后續(xù)課程如鋼筋混凝土結構、建筑抗震、結構設計等多門專業(yè)課的基礎,為后續(xù)課程提供必需的基礎知識和計算方法,在課程設計、畢業(yè)設計以及工作中反復用到,在整個課程體系中處于承上啟下的核心地位。
力學課程中涉及的詞匯,是自然科學與應用技術中最常用的詞匯,論述方式與流行的科技文獻十分貼近,這些特點使力學課程在雙語教學上領先于其它公共課、基礎課和專業(yè)課。據(jù)初步調研,目前已有包括清華大學、同濟大學、天津大學、東南大學等多所國家重點高校開展了力學課程雙語教學的試點,另有多所院校正積極籌備參與。
由于雙語教學開展時間不長,加之認識與定位不同,各校做法迥異,實踐中暴露出很多問題??傮w來說關于力學課程雙語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研究目前尚處于起步摸索階段,很多問題函待解決。
省屬高校與國內重點院校相比,在雙語教學的師資配備和學生素質方面有較大差距,如何探索出適合省屬高校校情的力學課程雙語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提升人才培養(yǎng)質量,加強我省高等教育國際競爭力,是教學改革的出發(fā)點和根本目的。
以力學系列課程中的結構力學為試點,在土木工程專業(yè)的部分班級進行了3輪雙語教學嘗試,探索適合省屬高校校情的雙語教學模式和方法。
雙語教材是雙語教學質量的保證。精選并參考了多本優(yōu)秀國外原版全英語結構力學教材和國內出版的雙語結構力學教材,如《Solid Mechanics》(Ward J.P.)、《Solid Mechanicsandit’s Application》(Gladwell G.M.)、《Fundamental of Solid Mechanics》(Salah)、《結構力學》(雙語,武漢理工)等,作為雙語教材和輔助教學資料。分析其教育理念、教學思想、內容體系及闡述方法等特色,分析中外教材差異,在吸取有益成分同時關注并限制原版教材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
在試點教學中嘗試:一是采用中文教材,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對重要的詞匯和概念進行雙語補充;二是選擇國外一流水平大學出版的原版經(jīng)典外文教材;三是同時采用中文教材和英文原版教材,并配以一定數(shù)量的英文選讀資料。
在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完全采用英文原版教材,對大二的學生而言容易讓學生很快失去信心和學習熱情,因為學生本身對其專業(yè)課的內容就需要下功夫學習,再加上專業(yè)英語句子很長,結構復雜,學習困難,容易產(chǎn)生厭學情緒。還有些學生會由于受到基礎知識條件和理解能力的限制,花費過多時間導致與其它課程沖突。
采用中文教材和英文原版教材相結合,引導學生閱讀英文原版教材,同時配以一定數(shù)量與教學內容緊密相關的英文選讀資料。這樣,在專業(yè)知識的學習上既有所側重,又可以開闊學生思維,效果較好。
學生英語水平差距較大,根據(jù)授課對象不同和教學內容的難易,隨時調整雙語教學英語講授的比例。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英文講授時間從少到多,逐漸增加。
為避免因學生一時難于理解而影響教學效果,采取過渡式雙語教學方法,而不是全部課程都用雙語講授。針對結構力學課程內容特點,選擇內容相對簡單易懂的內容和章節(jié),如課程中涉及的名詞、術語、定理、靜定結構內力分析等作為雙語教學試點,難點和重點以及不易理解部分用中文講授,這樣可將學生由于對雙語不適應而影響學習效果的負面因素降至最低。對英文授課的部分增加答疑輔導時間,鞏固雙語學習效果。
進行了不同英語比例如100%、50%、30%、10%英語比例的雙語教學,通過對學生學習效果和意見、建議的反饋分析,對于省屬高校,力學課程雙語教學英語比例在30-50%之間較為適宜。
雙語教學開展時間短,相關教學經(jīng)驗不多,教師英文講授常常停留在英文教材的書面表述上,缺乏對教材內容的深入分析,影響雙語教學效果。
只有教師外語水平不斷提高,專業(yè)理論基礎扎實,才能吃透外文文獻資料的內涵,充分吸收其精華,充實自己的講義,并在講課中正確把握理論教學和外語教學的深度和進度,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這對大多省屬高校的專業(yè)課教師是個挑戰(zhàn)。
雙語教學教師備課時間和精力大大增加,教師自身要努力專研,自覺收集、學習、總結外文資料,提高雙語教學水平。同時學校應在可能條件下資助中青年專業(yè)課教師到國外學習和進修,或者組織雙語教學研討班,加大雙語教學師資培訓力度。
鑒于我校師資情況和學生外語能力,結構力學雙語試點只在部分班級開設,按照學生英語能力和專業(yè)基礎情況,通過自愿選擇組建試點班,實行分層次、分階段雙語教學,及時反饋、總結教學中的經(jīng)驗和問題,保證教學效果。謹慎穩(wěn)妥的推進雙語教學。
在雙語教學方法上,課堂板書、雙語多媒體教輔課件、講課、作業(yè)及批改、試卷等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雙語的比例以及應達到的要求,相關的制度及考核方法,須制定行之有效的方案。
教學過程中對雙語教學章節(jié),通過精心設計課前預習、英文課堂討論、英文提問與回答、課下檢查等方式,加強師生雙向互動,增強信息反饋,逐步調整推進,提高雙語教與學的效果。
為確保雙語教學效果,學校應建立健全對雙語教學激勵和約束的規(guī)章制度。授課教師應有良好的英語表達能力和豐富的學科知識。達到標準,開設雙語教學;效果良好,給予適當獎勵;達不到標準或教學效果較差,撤消雙語教學。系、院、校教學管理部門應該加強對雙語教學各環(huán)節(jié)的檢查、約束和監(jiān)督,確保教學效果。
力學課程是大學工科的重要專業(yè)基礎課,其教學質量好壞直接關系后續(xù)課程的學習。
以結構力學為試點,進行分層次、分階段的雙語教學實踐與探索,對力學雙語教學的現(xiàn)狀和特點、雙語教材優(yōu)選、雙語比例、師資配備、雙語教學模式和方法、雙語學習效果等幾個關鍵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和分析。探索適合省屬高校校情的雙語教學模式和方法。
在學生中進行問卷調查,通過信息反饋可知,大多數(shù)學生對雙語授課持積極的支持態(tài)度。通過雙語授課,學生不僅加深了對課程基本概念和理論知識的學習,而且掌握了準確系統(tǒng)的英語表達和思維方式,提高了專業(yè)英文的閱讀能力和自學能力,提升了綜合素質。雙語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的獨立查找和閱讀中英文專業(yè)文獻的能力將為日后工作打下良好基礎。
[1]教育部.關于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Z].北京:教育部,2001.
[2]張旭明.結構力學雙語教學的研究與實踐[J].高教探索,2007(6):110-111.
[3]郭彥華,鞏偉平等.結構力學多媒體雙語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河北工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25(2):90-91.
[4]俞理明,袁篤平.雙語教學與大學英語教學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5,26(3):7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