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1937年前后中共對哥老會政策的演變

        2011-08-15 00:43:25姜建芳
        成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1年2期
        關鍵詞:抗日

        姜建芳

        (長安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 ,陜西西安 710064)

        1937年前后中共對哥老會政策的演變

        姜建芳

        (長安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 ,陜西西安 710064)

        中共長征到達陜北以后,為圖生存及抗日救國,積極聯(lián)合哥老會。以后隨著形勢的發(fā)展,對哥老會的政策有所變化,但中共不僅沒有取締或消滅哥老會,而且采取寬容、聯(lián)合和改造的策略,與敵對勢力爭奪哥老會,表現出中共對民間秘密結社組織的爭取和利用,顯示了中共當時海納百川的政治策略和統(tǒng)一戰(zhàn)線政策的威力。

        哥老會;團結爭取 ;聯(lián)合改造

        哥老會,又稱洪門會或幫會,是清代以來起源于四川的民間秘密結社組織。相傳為明末遺老顧亭林創(chuàng)自清康熙或乾隆年間,其政治目標是“興漢滅清”,其社會基礎主要是廣大貧窮破產的無業(yè)游民,也包括一部分知識分子。他們?yōu)閼稓埧岬纳姝h(huán)境,在“興漢滅清”的旗號下,逐漸灌輸進“打富濟貧”、“扶危救困”、“互相幫扶”的俠義精神。這種游民互助團體為生計所迫,常常打家劫舍,成了社會的破壞者。因而越是在社會動蕩、矛盾激化時,其反社會、反政府的力量就越大。正因為如此,在近代歷史上,革命黨人鎮(zhèn)壓并解散過它,國民黨人也利用并改造過它。那么。中共在民主革命時期又是如何對待哥老會的呢?根據現有的材料看,對這一課題的研究尚不充分。本文擬就1937年前后中共對哥老會政策的演變做一分析論述,以求教于該領域的專家學者。

        一中共對哥老會的團結與爭取

        (一)團結爭取哥老會的原因

        1、為實現抗日救國的目標。中共中央長征到達陜北之時,恰逢日本帝國主義制造華北事變,妄圖吞并全中國,愛國學生發(fā)起“一二·九”運動,全國抗日情緒普遍高漲。為此,1935年12月17日至25日,中共召開瓦窯堡會議,通過了《中央關于目前政治形勢與黨的任務決議》,指出,在日本帝國主義大舉侵略中國,中華民族面臨亡國滅種的生死關頭,“黨的策略路線,是在發(fā)動、團結與組織全中國全民族一切革命力量去反對當前的主要敵人——日本帝國主義”,“不論什么人,什么派別,什么武裝隊伍,什么階級,只要是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都應該聯(lián)合起來開展神圣的民族革命戰(zhàn)爭,驅逐日本帝國主義出中國,……只有最廣泛的反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 (下層的與上層的),才能戰(zhàn)勝日本帝國主義。”[1](P609-610)這就在全國人民面前,第一次豎起了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旗幟。《決議》明確指出:一切反日反賣國賊的分子,不論他們代表哪一階級、哪一政治派別、哪一社會團體、哪一武裝隊伍,都可以加入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這又為中共聯(lián)合包括哥老會在內的幫會組織和其他各種社會力量共同抗日奠定了思想基礎。

        接著,1936年4月25日,中共中央向國民黨、青年黨、全國青幫、紅幫、哥老會、理門等全國各黨各派各團體各幫各業(yè)發(fā)出了《為創(chuàng)立全國各黨各派的抗日人民陣線宣言》,指出:“不管我們相互間過去有著怎樣的沖突與斗爭,然而我們都是中華民族的子孫,我們都是中國人,抗日救國是我們共同的要求。為抗日救國而大家聯(lián)合起來,為抗日救國而共赴國難,是所有我們中國人的神圣的義務?!盵2](P760)是年6月,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李立三還在蘇聯(lián)秘密會見了來蘇出席第二十屆國際勞工大會的中國勞動協(xié)會負責人、上海青紅幫頭子杜月笙的門徒朱學范,并答應了他提出的雙方聯(lián)合抗日的主張。眾所周知,青紅幫的社會名聲遠不及哥老會,既然中共敞開懷抱接納了青紅幫,那么,聯(lián)合哥老會共同抗日就更是成了中共建立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重要組成部分。

        2、為站穩(wěn)腳跟,求生存發(fā)展。由于哥老會是中國歷史上遺留下來的不滿當時統(tǒng)治的知識分子與所謂“下層社會”結合起來的違法的群眾組織,因此,直到中共到達陜北止,它一直沒有取得當權者所應允的合法地位。1936年夏,中共長征到達陜北時,只剩下了三萬人,還將繼續(xù)遭受著國民黨軍隊的重兵圍剿,生存處境十分艱難。盡管中共與前來圍剿的東北軍通過秘密溝通,實現了事實上的停戰(zhàn),但此時中共認識到自己勢單力孤,不迅速建立盡可能廣泛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不僅無法抵御日本帝國主義的武裝侵略,就連自身的生存都成問題。因此,化敵為友、廣交朋友就是中共身處絕境時唯一的生存之道。而遍布陜北的哥老會組織,自然也就成了中共不容忽視的一支重要力量。

        (二)團結爭取哥老會的措施

        1、發(fā)出宣言指示,制定聯(lián)合措施。1936年7月15、16日,中共連續(xù)發(fā)表了《中華蘇維埃中央政府對哥老會宣言》和《中央關于爭取哥老會的指示》,明確表達了對哥老會的聯(lián)合及友善態(tài)度。

        《宣言》首先指出了哥老會興漢滅清、打富濟貧的行為代表了廣大勞動階層的利益,接著又指出其在辛亥革命和陜北革命中的貢獻,包括陜北革命家謝子長、劉志丹等紅軍領袖都早已加入了哥老會,充分說明了哥老會的革命性和正義性。《宣言》特別指出,哥老會“歷來是代表民族志士及廣大農民與勞苦群眾的組織,始終受政府軍閥官僚的壓迫,被目為‘下等人’,被污為‘盜匪’,而不能公開存在。哥老會所遭受統(tǒng)治階級的待遇,同我們所遭受的待遇,實是大同而小異?!覀儽舜酥g的觀點主張都相差不遠,我們的敵人及我們的出路更完全相同。因此,現在更以至誠特向全國哥老會的全體弟兄們宣言,不管我們過去互相間有過怎樣的誤會與不滿,我們現在都應該忘卻拋棄,我們要在共同的抗日救國的要求下聯(lián)合起來,結成親密的、兄弟的團結,共抱義氣,共赴國難。這是你們的神圣義務,也是全中國人民的神圣義務!”[3](P51)

        該《宣言》站在同情和理解的角度為哥老會仗義執(zhí)言,充分肯定其正義性和所受待遇的不公正性,接著便明確指出其與中共主張的一致性,最后順理成章地指出在日寇侵華的危急關頭,雙方“共抱義氣,共赴國難”的可能性和重要性。

        為了爭取、團結哥老會,《宣言》還特別指出:“蘇維埃政府是全中國被壓迫人民的政府,凡屬被國民黨政府摧殘和通緝的人民,我們負招待和保護之責。因此,哥老會可以在蘇維埃政府下公開存在,我們更設有哥老會招待處,以招待在白區(qū)立不下腳的英雄好漢、豪俠尚義之士。我們希望、我們要求、我們歡迎各地、各山堂的哥老會山主大爺、四路好漢弟兄都派代表來或親來與我們共同商討救國大計,我們是在熱烈地等待著、歡迎著你們!我們高呼:發(fā)揚哥老會過去革命的精神!哥老會和全中國人民團結起來打日本、興中華!中華民族解放萬歲!”[3](P51-52)

        這份署名中華蘇維埃人民中央政府主席毛澤東的《宣言》,代表的是中共高層領導人的態(tài)度,這為中共公開聯(lián)合哥老會、化敵為友、共同抗日救國打下了基礎。

        為徹底解除哥老會成員的后顧之憂,中共中央在《宣言》的第二天(7月16日),又發(fā)出了《中央關于爭取哥老會的指示》,明確指出:“目前我們對于哥老會的策略,是在爭取哥老會?!薄吨甘尽吩俅沃厣?“凡屬在國民黨統(tǒng)治下非法的群眾團體,蘇維埃負有招待與保護的責任”,“允許哥老會在蘇區(qū)內公開存在,并招待與起用在國民黨區(qū)域內一切被壓迫的江湖好漢、英雄豪杰之士”。[3](P53-54)

        《指示》與《宣言》的不同之處,在于除了對哥老會成員進行宣傳與鼓動工作之外,還專門強調了爭取哥老會的具體方式方法。如:“(甲)注意物色與哥老會有關系的人物,最好是從前曾經參加過哥老會的同志或革命群眾,首先同哥老會中的龍頭大爺,特別是豪俠尚義之士,進行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談判,并傳達蘇維埃對于哥老會的態(tài)度。(乙)鼓勵與幫助哥老會中進步的優(yōu)秀的分子,利用開山堂等方法,取得某一地區(qū)的哥老會的領導權,使他們擔負起轉變哥老會為革命的群眾組織與領導群眾參加革命的任務,吸收其中最可靠的分子加入共產黨。(丙)選擇干練的同志直接加入哥老會,去從內部進行工作,使哥老會轉變?yōu)楦锩娜罕娊M織,或爭取其中廣大的群眾到革命方面來,特別注意于這一工作同白區(qū)白軍工作與利用公開活動的聯(lián)系。(丁)對哥老會中有威望的龍頭大爺以及一切舊道德、舊習慣或宗教儀式,應采取慎重的與耐心的態(tài)度,在工作過程中逐漸的使之改良進步。”[3](P54)

        為使哥老會真正轉變?yōu)楦锩娜罕娊M織,1936年10月18日,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張聞天又專門指示:“……各種封建的秘密結社(如哥老會、青紅幫等)……只要是有組織的群眾團體,我們就應該進去工作?!盵4](P121-122)中共還向全黨發(fā)出通知,要求“在創(chuàng)造西北大聯(lián)合中,黨必須特別嚴重地提出爭取哥老會的問題。黨必須教育自己的同志,清楚地了解我們對于哥老會的這一策略,并在實際工作中實現之”。[5](P53-55)

        在以上政策的指引下,中共對哥老會的統(tǒng)戰(zhàn)工作迅速展開。

        2、參與會黨活動,幫助改造發(fā)展。中共還非常重視哥老會的各種組織活動,經常派黨員干部參與其中,尤其是開山堂儀式。開山堂,是哥老會擴大組織、招收新會員的入會儀式。由于這是哥老會的一項重要的組織活動,蘇維埃政府總是在必要的時候,派遣有一定級別的領導干部前往參加,并從物質上給予幫助,為的是廣招哥老會的“十輩弟兄”、“同路好漢”。這樣既顯示出中共的重視,還可借機宣傳中共的政治主張和抗日的重要意義,使他們在抗日反賣國賊、反對苛捐雜稅、打富濟貧、鏟除貪官污吏等旗幟下團結起來,成為革命武裝的重要組成部分。

        由于哥老會成員中很多都是流氓無產者,為生活所迫,難免有雞鳴狗盜行為和土匪惡習,對此,中共一改過去統(tǒng)治階級認為他們是“社會的蟊賊”、“人群的敗類”、“人人得而誅之”的傳統(tǒng)觀念,指出他們是在剝削制度壓迫下,走投無路,為生計所迫才“逼上梁山”、“鋌而走險”的,這“不是他們的本意,而是現社會統(tǒng)治階級的罪惡,與得不到無產階級的政治領導權所致?!盵3](P55)正因為如此,中共提出,要正視其客觀現實,不可幻想一下子就改變其寄生性質及落后的思想習慣,必須要經歷一個耐心的教養(yǎng)時期。但是,包容并非不講原則、一味遷就,對那些被反革命野心家及軍閥官僚帝國主義所利用、破壞抗日戰(zhàn)線、進攻蘇區(qū)的哥老會反動分子,則必須要堅決鏟除之。此外,針對哥老會內部制定的殘酷刑法,中共也在蘇維埃法律的框架內進行了修改和限制,要求其不得私用肉刑或死刑等“嚴刑峻法”來對付自己的會員。在蘇維埃法律面前,不論是哥老會的弟兄,還是共產黨員,都一律平等。

        (三)團結爭取哥老會的成效

        由于政策正確、措施到位,中共對哥老會的政治化工作成效顯著,到處都成立了哥老會招待所,其會員也都分得了土地、糧食、牲畜、房屋。蘇維埃政府下的哥老會招待所,成了哥老會有利的組織方式。它不但招待蘇區(qū)內的龍頭大爺,也招待國民黨區(qū)域的英雄好漢,幫助那些沒有職業(yè)的哥老會弟兄參加生產,成家立業(yè),還根據他們的意愿,分配其到蘇區(qū)革命團體或到白區(qū)去進行革命工作,盡一切努力給他們以生活的保障與工作的出路。他們解除了破產失業(yè)的痛苦,取消了一切政治上的壓迫,這使他們更加擁護中國革命,因此紛紛加入了蘇區(qū)內各種革命團體。最重要的是,1936年10月,哥老會在陜北志丹縣正式成立了江湖抗日救國會,并建立了自己獨立領導的江湖抗日救國軍。在其影響下,各地也相繼建立了江湖抗日救國會分會。這一切均得到了中共的允準和支持。這樣,為了抗日,哥老會變成了政治化的組織,為中共影響下的抗日武裝力量的擴大做出了貢獻。

        二 中共對哥老會政策的演變

        隨著形勢發(fā)展的變化,自1937年起,中共對哥老會政策發(fā)生了變化,這離不開當時的大背景,也與很多具體的歷史事件密不可分。

        (一)中共早有解散哥老會的計劃

        中共改變對哥老會的政策并不突兀。這要往前推到1936年7月16日下發(fā)的《中央關于爭取哥老會的指示》。該指示雖然充分強調了對哥老會的爭取和保護,但首先指明哥老會“是中國許多秘密結社 (如青紅幫、禮門、三合會、紅槍會)中之一,是中國歷史遺留下來的許多不滿意當時統(tǒng)治的知識分子 (如明末遺老,清時不得志的文人,富有民族思想與急公好義的有志之士)與所謂‘下層社會’結合起來的違法的群眾組織”。接著,又明確指出其兩面性,即在“代表民族利益與群眾利益 (如主張興漢滅滿、打富濟貧、反對貪官污吏等),舉行反對統(tǒng)治階級的斗爭時,它們常常盡著革命的作用。但它的思想與組織形式,帶著極濃厚的保守的、迷信的、封建的與反動的色彩。因此,它又時常為反革命的野心家與軍閥官僚所利用、收買,而成為反革命的工具。這是他們得不到無產階級領導時所必然產生的結果”。[3](P53)正因為其“違法”性,蘇維埃政權才看到了它的兩面性。要聯(lián)合的是它革命性的一面,要取消的是它的“保守的、迷信的、封建的與反動的”一面。為此,在這份《中央關于爭取哥老會的指示》中特別提出,在蘇維埃政權下,哥老會的弟兄都分得了必要的財產,解除了破產失業(yè)的痛苦,取消了經濟剝削和政治壓迫,大多數還都加入了蘇區(qū)內各種革命團體,這樣,“像過去那樣的哥老會也自然消失了它存在的基礎,因此,也沒有必要再從各方面集合哥老會的會員,成立哥老會的單獨組織”。[3](P54-55)說明當時中共已經意識到了解散哥老會的必要性,認為僅僅利用好蘇維埃政府下的哥老會招待所這個最有利的組織方式,就能團結、帶領、改造好哥老會。只是由于當時的環(huán)境,中共在陜北立足未穩(wěn),為了生存,需要結納各路英豪以尋求支持,過早解散哥老會組織,無疑自我樹敵,因此才沒有立即把解散哥老會工作提上日程罷了。但是,這一認識,已經為后來中共對哥老會政策的轉變埋下了伏筆。

        (二)西安事變后的形勢變化導致中共改變對哥老會的政策

        西安事變后,隨著事變的和平解決和蔣介石的口頭承諾,內戰(zhàn)局面基本結束,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正逐步形成。尤其是盧溝橋事變以后,國共兩黨為聯(lián)合抗日,捐棄前嫌,再次攜手。這樣,伴隨著陜北根據地局勢的相對穩(wěn)定和響遍全國的抗日呼聲,中共聯(lián)合的對象隨即擴大,哥老會迅速變成了中共統(tǒng)一戰(zhàn)線旗幟下的地方的小股勢力。國共兩黨為了民族利益,自然會將目光轉向全國,盡最大努力去聯(lián)合國內各黨各派及各人民團體,組織起浩浩蕩蕩的抗日力量去保衛(wèi)中華民族的生存權益。此時的哥老會,在中共眼里,就已經顯得有些微不足道。在這種背景下,中共將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工作重點轉向其他勢力集團,輕視甚至是忽視哥老會都是很自然的事情。

        (三)“周恩來勞山遇險事件”成為中共轉變對哥老會政策的催化劑

        1937年春夏之交,發(fā)生了“周恩來勞山遇險事件”。在這一事件中,周恩來一行遭到了土匪的襲擊。該事件成了中共轉變對哥老會態(tài)度的催化劑。

        據參與剿匪的中共剿匪部隊司令吳臺亮回憶,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1937年5月,周恩來與張云逸等一行為了與國民黨談判途經西安前往南京,在到達延安城南部,今甘泉縣勞山地區(qū)時,遭到了土匪的襲擊。周恩來雖然躲過了土匪的襲擊安全到達西安,但其參謀等共9人遇難。事件發(fā)生之后,邊區(qū)黨委會增派兵力,將200余名土匪剿滅。[6](P110-118)后經突擊審查,得知,這些據稱被國民黨利用的政治土匪,恰恰正是哥老會勢力。該事件直接導致了中共對延安地區(qū)哥老會活動的限制。隨即,在延安七里鋪成立的哥老會組織中華江湖抗日救國延安分會被政府解散,政策向限制蘇區(qū)內哥老會公開活動的方向發(fā)展。

        (四)中共對哥老會政策的變化

        1937年7月15日,恰恰是中共下達爭取哥老會的指示一周年之時,中共陜甘寧邊區(qū)黨委又下發(fā)了新的指示,即《陜甘寧邊區(qū)黨委關于哥老會工作的指示》。該《指示》對以前的內容作了很大程度的修改。首次提出要對“特區(qū)”和“友區(qū)”的哥老會采取區(qū)別對待的政策。一年前的《指示》對哥老會的革命性給予了肯定的評價,并提出對其進行政治動員,但并沒有提及它在蘇區(qū)和白區(qū),即“特區(qū)”和“友區(qū)”的差異。這次新的指示卻將哥老會區(qū)分為白區(qū)和蘇區(qū),明確指示將哥老會的革命性作用限制在白區(qū),對蘇區(qū)的哥老會則更多地關注其封建性、落后性和成為反革命工具的可能性。更重要的是,對白區(qū)哥老會的政策也發(fā)生了很大的改變。以往的政策是利用并發(fā)展,新的指示則僅僅要求在白區(qū)內以哥老會原來的力量為基礎開展工作,并且不再發(fā)展其勢力,而是爭取和分化。

        這種情況直接導致了中共對蘇區(qū)哥老會政策的轉變。比如,新指示明確提出:停止開山堂、辦香堂、放公事、立馬頭的辦法,取消哥老會的招待處,取消哥老會公開活動的機會,使之不要擴大。這些政策與以往的利用開山堂爭取哥老會的方法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因為,以前周恩來就曾高度評價開山堂是爭取哥老會的有效方式,現在,這種方式幾乎是戛然而止。從此,蘇區(qū)內部不再考慮對秘密結社之類的舊式組織進行政治動員的問題了,而是由爭取轉向了分化和瓦解。以后,雖然中共仍想通過在哥老會工作方面有經驗的黨員,試圖在白區(qū)利用哥老會來組織人民大眾,但是,哥老會的活動受到了限制,中共再也沒有發(fā)出過支持哥老會開山堂和允許哥老會公開活動的任何文件。

        三 政策轉變以后的中共與哥老會

        (一)政策轉變以后中共對哥老會的寬容和聯(lián)合

        需要說明的一點是,中共雖然改變了對哥老會的政策,由積極聯(lián)合到限制活動,卻從來沒有制定具體措施或出臺文件來取締哥老會,而是繼續(xù)對其包容和聯(lián)合,其成員也從未因是哥老會分子而被監(jiān)禁或遭遇其他不公平待遇。

        1938年8月12日,中央在關于抗戰(zhàn)中地方工作的原則指示中,要求各地黨組織“在日寇占領區(qū)域及其側后方,發(fā)動廣泛的游擊戰(zhàn)爭……組織各種合法團體 (如在家禮等)以組織群眾”。[2](P855)這里所說的“在家禮”,又稱“家禮”或“家理”,是青幫的另一種稱謂。同年11月,黨中央在關于晉綏工作的決定中又再次要求:“對于綏遠一般的土匪及哥老會,都應爭取他,聯(lián)合抗日,避免與之對立,使為日寇所用”,對那些頑固持反動立場的土匪哥老會成員,“如果他損害群眾利益,不能爭取,在群眾的要求與支持下,可以消滅他”。[7](P178)也就是說,只有對那些罪大惡極引起公憤的土匪哥老會,才會應群眾的要求予以殲滅,對占大多數的普通會員,則必須持聯(lián)合態(tài)度。與時此同,中共還通過國統(tǒng)區(qū)《新華日報》發(fā)表《哥老會是抗戰(zhàn)的力量》的署名文章,向全國宣傳支持和聯(lián)合哥老會的政策。為此,綏遠地區(qū)的青紅幫、哥老會等民間組織的上層人物深受感動,他們“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以實際行動積極支援抗戰(zhàn)。

        對各地哥老會成員的退會情況,中共也采取了相當溫和的策略。新指示只是指出:已經退出哥老會的弟兄,使之堅決脫離,還未退出的,在自覺自愿的條件下,使之退出。也就是說,從未發(fā)生過強迫他們退會的行為。1941年,中共關中分委關于哥老會工作的指示,也要求在處理從事反革命活動的哥老會會員時,務必縮小打擊面,不要牽連其他未參加敵對活動的哥老會成員,“要注意不得引起普通會員的恐慌?!盵8](P229-230)

        (二)哥老會參與“三三制”政權

        在各地的“三三制”政權中,也總有哥老會成員參與其中。甚至很多地方由于沒有民主黨派,或者民主黨派人數太少,為達到“三三制”的要求,出現了“將哥老會看作是一個黨派的傾向”。[9](P23)中共基層黨政對“三三制”認識的不充分,又更加助長了這一傾向,甚至在地方黨政干部中出現了將“三三”制解釋為共產黨1/3、國民黨1/3、哥老會1/3的情況。哥老會不但參與了政權,而且在政權中還占了三分之一的比例。統(tǒng)計結果表明,邊區(qū)級、縣級、鄉(xiāng)級等各級參議會中越是下級,哥老會所占的比重越大。部分沒有將哥老會當作黨派對待的地方,其成員雖然被分在無黨派人士之中,但備注欄中也顯著標出此人為哥老會成員,以突出其身份,引起重視。這使哥老會的政治地位得以提高,勢力隨之大增,并逐漸受到了基層黨政的重視,在很多中共領導的政治活動中,哥老會都成了中共重點邀請的對象。這表明哥老會在中共的政策轉變之后,依然在蘇區(qū)內公開存在,并占有著無可否認的社會比重。

        四 中共與敵對勢力爭奪哥老會

        抗戰(zhàn)進入相持階段后,根據形勢的變化,中共迅速調整策略,與敵對勢力爭奪哥老會。1940年12月25日,中共下發(fā)了《中央關于哥老會青幫工作的初步指示》,指出哥老會和青幫“同是封建社會的產物,所以也和歷史上其他一切秘密結社一樣,不能不帶有濃厚封建的宗法的及迷信的色彩,這表現在哥老會及青幫組織均有嚴格的復雜的等級與頭目制度,這種封建的落后的組織形式,正是便于野心家利用的條件”。例如,日寇利用其進行漢奸陰謀活動,國民黨頑固派也盡一切力量拉攏哥老會,但“其目的主要的不是為了爭取哥老會及青幫積極參加抗戰(zhàn)工作,而是為了把哥老會及青幫變成他們特務工作的工具,利用他們來進行‘防共反共’活動及壓制民眾的進步運動”。因此,“爭取哥老會及青幫大部分人士積極參加抗日,成為目前統(tǒng)一戰(zhàn)線與民眾運動中重要的任務之一”。[10](P566-567)

        《初步指示》對如何爭取哥老會及青幫抗日制定了具體的政策:

        甲、在抗日民主根據地內,黨的政策,是“在政治上提高他們,以達到在組織上同化他們于革命進步團體之內的目的”,由于哥老會及青幫群眾均獲得了解放,并參加了各種群眾組織及抗日工作,故這類組織“即無存在的余地”,“但不應采取過激的或過早的辦法”去解散它甚至消滅它,從而“造成會幫群眾與革命組織的對立”,“而應使之自然的死亡”?!皩Ω缋蠒鄮头肿訁⒓痈锩婈爢栴},黨不采取拒絕的態(tài)度,但不宜把他們單獨編制,而應采取個別吸收的辦法,以便易于影響及教育他們”。

        乙、在游擊地區(qū),黨的政策是,“尊重他們的人員組織及武裝力量,在一切可能范圍內,盡量避免與其對立,以免推動他們投到日寇及頑固分子方面去,同時在某種可能限度內,予以某些實際行動,以吸引他們傾向我們,……逐漸爭取他們走上抗日的道路”。

        丙、在淪陷區(qū),黨的工作方針是“打入其內部,進行長期的埋伏工作,爭取地位,積蓄力量,以待時機”。

        丁、在國統(tǒng)區(qū)大后方,黨要“爭取哥老會青幫廣大人士同情抗日,以致參加到抗日陣線中來”,同時利用哥老會“反清復明”、“打富濟貧”、“濟困扶?!啊ⅰ盎ハ鄮椭钡瓤谔杹硖岣咚麄兊拿褡逡庾R,啟發(fā)他們的階級覺悟,關心他們的生活,教育他們勞動致富,創(chuàng)造條件逐步轉化他們。為此,必須挑選曾經加入過會幫的黨員,認真培訓,打入內部,站穩(wěn)腳跟,并“依靠他們在哥老會及青幫內部外部開展廣泛的活動”。[10](P568-571)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哥老會作為民間秘密結社,并非政黨,也不追求掌握國家政權,它所企求的只是與現存的權力謀求共生。中共長征到達陜北以后,為謀求建立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以及自身的生存,通過對這股社會勢力的吸收來構筑自身的權力體系并鞏固、發(fā)展自己的隊伍。由于哥老會具有兩面性,中共在尋求支持、合作乃至吸納其進行抗日活動的過程中,也一直沒有停止對其教育和轉化的工作,即便在自己勢力充分壯大并站穩(wěn)腳跟的抗戰(zhàn)時期,也未去取締甚至消滅哥老會,而是容忍了哥老會的存在,并團結它,改造它,繼續(xù)聯(lián)合其共同抗日。這充分體現了中共海納百川的政治胸懷,也顯示了中共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政策的巨大威力。

        [1]《中共中央文件選集》(9)(1934-1935)[C],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86.

        [2]《六大以來》(上冊)[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3]《中共中央文件選集》(10)(1936-1938)[C],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85.

        [4]張聞天選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5]《中共中央文件選編》(第12冊)[C],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1.

        [6]吳臺亮.周副主席勞山遇險前后[A].政協(xié)陜西省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陜西文史資料選輯》[7][C],陜西人民出版社,1980.

        [7]《中共中央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文件選編》(下冊) [C],北京:檔案出版社,1986年版.

        [8]《關中分委關于哥老會工作的指示》(1941年5月16日),隴東統(tǒng)戰(zhàn)[N].

        [9]張幫英.《建立鄉(xiāng)級三三制政權的幾點意見》,西北中央局:《黨的工作》(第一期)[C],1941年7月5日;

        [10]《中共中央文件選集》(11)(1939-1941)[C],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86.

        On Evolution of the CCP’s Policy on the Society of Brothers around1937

        J iang J ianfang
        (School ofMarxis m of Chang’an University,Xi’an 710064,China)

        Having arrived in the northern Shaanxi through the Long March,The CCP united the Society of Brothers positively in order to survive,resist Japan and save the nation.W ith the development of situation the CCP’s policy on the Society ofBrothers changed,but the CCP didn’t ban or eliminate the Society ofBrothers;instead,she took the strategy to tolerate,unite,and transfor m it so as to vie with the hostile forces for it.This has shown the efforts the CCP made to strive for and take advantagesof the folk secret societies and organizations and the might of the CCP’s political policy and united front policy to contain all the powers.

        D25

        A

        1004-342(2011)02-05-05

        2010-11-23

        姜建芳 (1965—),男,長安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

        猜你喜歡
        抗日
        抗日小英雄楊楊
        抗日烽火燃燒在太行山上
        彭明治馳騁抗日戰(zhàn)場
        文史春秋(2020年1期)2020-03-16 13:13:36
        鹿伏嶺的抗日槍聲
        文史春秋(2020年1期)2020-03-16 13:13:36
        抗日英雄萬全策
        文史春秋(2017年11期)2018-01-23 05:21:54
        抗日英烈馬威龍
        文史春秋(2017年12期)2017-02-26 03:16:14
        爺爺的抗日
        小說月刊(2015年7期)2015-04-23 08:59:11
        陂孝禮抗日民主根據地的創(chuàng)建
        軍事歷史(1996年2期)1996-08-21 02:38:30
        白崇禧與抗日游擊戰(zhàn)
        軍事歷史(1995年4期)1995-08-21 02:18:22
        周恩來在山西抗日前線
        軍事歷史(1995年4期)1995-08-21 02:18:20
        粉嫩极品国产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aⅴ成人精品无吗| 蜜臀av性久久久久蜜臀aⅴ| 久久中文字幕乱码免费| 久久久久久人妻一区二区无码Av| 亚洲白嫩少妇在线喷水| 成人丝袜激情一区二区| av潮喷大喷水系列无码| 国产美女一级做a爱视频| 偷拍美女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亚洲综合色区一区二区三区| 中国农村妇女hdxxxx| 国产一级免费黄片无码AV| 在线观看女同一区二区| 色翁荡息又大又硬又粗视频| 一本一道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 97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久| 青青视频在线播放免费的| 欧美奶涨边摸边做爰视频 | 久久久久久成人毛片免费看| 久久精品午夜免费看| 香港三级日本三韩级人妇久久| 国产精品国三级国产av|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久久第一次|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中文视频| 国产免费二区三区视频| 亚洲精品无amm毛片| 成年女人A级毛片免| 国产精品高清免费在线|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aⅴ| 国产精品 高清 尿 小便 嘘嘘| 亚洲综合色婷婷七月丁香| 97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久99久精品免费视频热77| 国产自拍91精品视频| 中文字幕无码毛片免费看| 99热这里只有精品69| 国产午夜激情视频在线看| 国产精品99精品久久免费|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成人| 一区二区亚洲 av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