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珍
支氣管肺炎是我國兒童最常見的疾病,尤其多見于嬰幼兒,發(fā)病率高,死亡率占嬰幼兒各種死亡原因之首。鑒于嬰幼兒肺炎呼吸道分泌物多,痰不易咳出,肺部體征消失緩慢,炎癥擴散而導致病情加重,臨床主要表現(xiàn)以發(fā)熱、咳嗽、氣促、肺部中細濕啰音為特征,嚴重者常并發(fā)呼吸衰竭和心率衰竭,迅速控制肺部炎癥是治療的關鍵。
1.1 一般資料 采用回顧性研究方法,選取我院兒科近年來住院患兒100例,均符合嬰幼兒支氣管肺炎診斷標準,臨床表現(xiàn)均有發(fā)熱、咳嗽、氣促、雙肺聞及中細濕啰音及肺部X線相應改變。隨機分為治療組合對照組各50例,兩組患兒的年齡、性別、病情程度及治療前病程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5)。
1.2 治療方法 兩組均采用綜合治療,常規(guī)控制感染支持及對癥治療。治療組給予鹽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療,(小于兩歲者每次7.5毫克,2~4歲者每次10毫克,4歲以上每次15毫克,每日兩次)。治療中觀察并記錄發(fā)熱、咳嗽、氣促好轉(zhuǎn)及消失時間,肺部干濕啰音消除時間。
1.3 療效評價 治療5 d后對患兒療效進行判斷:①治愈,體溫正常,咳嗽、氣促消失,肺部啰音消失,胸片恢復正常。②好轉(zhuǎn):體溫正常,咳嗽、氣促減輕,肺部啰音明顯減少,胸片好轉(zhuǎn)。③無效:發(fā)熱、咳嗽、氣促、肺部啰音、胸片無變化。
1.4 結果 50例嬰幼兒支氣管肺炎患兒經(jīng)鹽酸氨溴素注射液治療5 d后與對照組比較,治療組治愈29例,好轉(zhuǎn)19例,總有效率94.1%,兩組經(jīng)統(tǒng)計學分析,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支氣管肺炎為小兒呼吸系統(tǒng)常見病,冬春季節(jié)及季節(jié)變化時多發(fā),嬰幼兒期易患本病,可能與此期小兒免疫力低下及呼吸道解剖特點有關,小兒氣管支氣管較成人短且狹窄,黏膜柔嫩,血管豐富,軟骨柔軟,因缺乏彈力組織而支撐作用差,因黏膜腺分泌不足而氣道干燥,纖毛運動較差而清除能力差,易于感染,感染時易致粘液阻塞呼吸道,且嬰幼兒咳嗽反射弱,痰不易咯出,可引起肺不張或肺氣腫。支氣管肺炎主要癥狀為發(fā)熱、咳嗽、氣促、喘憋,重癥常伴心率衰竭,神經(jīng)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癥狀嬰幼兒癥狀尤為明顯。因此,使臨床癥狀體征迅速改善,血氧分壓明顯增高,顯得尤為重要。鹽酸氨溴索具有粘痰排除,促進及溶解分泌物的特性,它可促進呼吸道內(nèi)粘稠分泌物的排除及減少粘液的滯留,因而顯著促進排痰,改善呼吸癥狀,患者粘液的分泌可恢復至正常狀況,咳嗽及痰量顯著減少,呼吸道黏膜表面上的活性物質(zhì)因而能發(fā)揮其正常的保護功能,起到防止肺部損傷的作用,降低肺泡表面張力,改善肺通氣和呼吸功能,促進肺炎的恢復,減少炎癥介質(zhì)的釋放,減輕肺組織的炎癥反應,松馳氣管和支氣管平滑肌,保持呼吸道通暢,同時,鹽酸氨溴索有協(xié)同抗生素的作用,使抗生素的肺組織(血漿)濃度比值上升,縮短抗生素的治療時間,增加抗生素在氣道內(nèi)的藥物濃度,兩組患兒在治療期間未見明顯不良反應,鹽酸氨溴索注射液運用于支氣管肺炎患兒可以明顯改善患兒的咳嗽、氣促、喘憋癥狀,較快恢復患兒的通氣功能,通過本組病例觀察,鹽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療支氣管肺炎療效好,安全可靠,無不良反應,能加快支氣管肺炎患兒的炎癥消散,減少肺炎的并發(fā)癥,促進患兒早日康復,縮短住院時間,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朱科明,鄧小明.沐舒坦對呼吸系統(tǒng)的保護作用及機制.上海醫(yī)學,2000,2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