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振倫 周保定 康青樂
頸椎病是由頸椎退行性變(頸椎骨質增生)、頸椎間盤突出、頸椎間關節(jié)病變引起的脊髓神經、血管及周圍軟組織損傷的一組臨床癥侯群,是臨床常見病、多發(fā)病,嚴重者影響患者的生活、工作和勞動。其常見癥狀:頭暈、頸部硬痛、上肢或手指麻木、疼痛、沉困無力;重者眩暈難忍、惡心、嘔吐。目前臨床絕大多數(shù)頸椎病患者認從非手術治療,患者通過行星狀神經節(jié)阻滯并口服醋氯酚酸片和根痛平顆粒取得良好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所有入組病例均為門診患者,共62例,其中男41例,女21例;年齡38~64歲,平均48歲;伴有單側上肢疼痛、麻木者48例,雙側者13例。病程最短1 d,最長3年。X線平片表現(xiàn)頸椎排列不整齊,寰椎椎節(jié)不對稱17例;頸型9例,神經根型13例,椎動脈型5例,脊髓型5例,交感神經型8例,混合型8例,頸椎增生3例;椎間孔縮小變形13例,頸椎生理性弧度變直或后突3例。CT或MRI掃描頸椎間盤突出16例,相應椎管狹窄和骨性椎管狹窄者10例。
1.2 診斷標準 參照《中醫(yī)病癥療效標準》;①頸肩背疼痛伴上肢放射痛,頸后伸時加重,咳時誘發(fā),夜間痛。②頸棘突旁壓痛,叩頸試驗、椎間孔擠壓試驗、臂叢神經牽拉試驗陽性,上肢肌力減退。③x線檢查頸椎生理屈度改變,椎間隙變窄,鈎椎管節(jié)增生等,頸椎CT或MRI掃描可見1個或多個頸椎間盤突出、膨出、項韌帶鈣化、相應椎管狹窄和骨性椎管狹窄者等。④除其他疾病如骨折、脫位、結核、腫瘤及風濕性疾病等。
1.3 療效評定標準 參照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頒布的《中醫(yī)病癥療效標準》[1],并加以量化,滿分20分。根據(jù) (A頸肩臂疼痛;B上肢麻木;C椎側彎,頸部受限,活動誘發(fā);D頸部壓痛、椎間孔擠壓試驗、臂叢神經牽拉試驗,E頸肩上肢肌力下降等)癥狀和征輕重程度分為4級(無、輕、中、重)。無者為4分,輕者3分,中者2分,重者1分。治愈:治療后達到20分,顯效:治療后達到總分比原來提高6-10分,好轉:治療后達到總分比原來提高1~5分,無效:治療后達到總分比原來降低或不變。
1.4 治療方法
1.4.1 星狀神經節(jié)阻滯 患者行星狀神經節(jié)阻滯前空腹入治療室,均采用前側入路氣管旁穿刺法?;颊呷⊙雠P位,保持頭正中位,口微張開,常規(guī)消毒鋪巾后,患者氣管旁和胸鎖乳突肌前緣胸鎖關節(jié)上方兩橫指(環(huán)狀軟骨水平)處,左手食指和中指將胸鎖乳突肌和頸總動脈推向外側,右手持帶7號注射針的注射器垂直進針觸及第6頸椎橫突后稍退少許,回抽無血、無氣、無液后注入0.15%布比卡因10毫升,平臥觀察30 min,無異常反應后離院。1次/d,5次為1療程;對于雙側癥狀較重者,2次/d,雙側交替進行阻滯,阻滯成功以被阻滯側出現(xiàn)霍納綜合征為準。
1.4.2 藥物治療 口服醋氯酚酸片100 mg(河南省濮陽市仲億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2次/d;口服根痛平顆粒(北京京鐵華龍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生產)12 g,2次/d。
所有患者隨訪六個月后,其頸椎功能評分比較:治療前(11.13±6.25),治療后(18.36±2.77),其頸椎功能評分有提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按照上述療效評定標準,全組62例病例中治愈32例,顯效17例,好轉11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8.4%。
頸椎病是嚴重頸椎退行性變性疾病,頸椎病的癥狀是由于頸椎神經根、脊髓受壓或化學物質(生物活性物質釋放的組織胺、磷脂 A2、P物質、前列腺素等)的產生和釋放[2],使局部循環(huán)障礙、組織水腫、產生無菌性炎癥化學刺激所致,同時還有研究證明:頸椎病患者血液處于高粘滯狀態(tài),從而導致微循環(huán)障礙或血液呈濃、粘、聚集狀態(tài),使組織處于慢性缺血缺氧狀態(tài),引發(fā)體內自由基代謝紊亂而發(fā)病。
目前頸椎病多采用非手術治療方法為主,傳統(tǒng)的牽引、推拿、按摩等物理療法顯效慢且療效不顯著[3];有采用頸部硬膜外腔阻滯治療者,效果較好,但風險大,技術要求高,一旦出現(xiàn)意外傷害,后果極其嚴重。采用星狀神經節(jié)阻滯療法,操作簡便,用藥品種單一且濃度較低,使阻滯部位節(jié)前和節(jié)后神經纖維功能受到抑制,分布區(qū)的交感神經纖維支配的血管運動、腺體分泌、肌肉緊張、支氣管收縮及痛覺傳導受抑制[4],從而消除或阻斷各種原因所致的損傷性刺激,解除血管痙攣,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阻止退行性變發(fā)展,消除非細菌性炎癥,達到止痛和改善肢體活動功能,減輕或消除臨床癥狀的目的。醋氯酚酸是一種新型滅酸類非甾體類抗炎藥,能降低炎痛部位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具有顯著抗炎解熱鎮(zhèn)痛作用,本品與同類藥物比較具有治療指數(shù)高,潰瘍指數(shù)的特點。
中醫(yī)理論認為頸椎病屬于痹癥范疇,中年以后肝腎不足、筋骨失養(yǎng)、慢性損傷、氣滯血瘀、感受外邪、閉阻經絡、氣血運行不暢,導致肌肉筋骨疼痛、麻木、伸屈不利等癥狀,治療多以活血化瘀、疏通筋絡。根痛平是由葛根、白芍、紅花、乳香、沒香、沒藥、桃紅、伸筋草、續(xù)斷、狗脊、牛膝、甘草等12味中藥制成。方中葛根升陽、解肌、宣通督脈之氣,善治項背經睮不利,是中醫(yī)治療項背痛的要藥;白芍、甘草有柔筋緩急之功效;紅花、乳香、沒藥、桃仁能活血祛瘀、消腫止痛;伸筋草、續(xù)斷、狗脊、牛膝補肝腎,強脊祛濕;諸藥合用能活血祛瘀、祛風除濕、舒筋活絡?;钛ńj除痹藥物有助于頸神經根周圍組織充血水腫、炎癥的消退,減輕或解除神經的刺激,擴張血管,減少血管租力,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環(huán),達到治療目的。
本組采用星狀神經節(jié)阻滯療效顯著,不良反應小,操作簡便,患者依叢性高,但仍有一部分患者,有一定不良反應發(fā)生,需要做好搶救準備,更需精心操作,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星狀神經節(jié)阻滯治療頸椎病的療效與分型及患者的發(fā)病年齡及病程有關。同時應用醋氯酚酸和根痛平顆??擅黠@提高療效。
星狀神經節(jié)阻滯同時口服醋氯酚酸和根痛平顆粒是治療頸椎病的有效方法。
[1]中醫(yī)藥管理局.中醫(yī)病癥療效標準.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186.
[2]崔幸琴,丁瑞云.頸痹靈配合手法、牽引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的療效觀察.頸腰痛雜志,2007,28(4):348.
[3]劉文植,卿恩明.星狀神經節(jié)阻滯治療頸椎病83例療效分析.四川醫(yī)學,2009,30(3):393-394.
[4]陳旭,劉慧.星狀神經節(jié)阻滯的機制及應用.華西醫(yī)學,2005,20(1):17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