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祥
作文最能體現(xiàn)語文綜合素質,也最能體現(xiàn)人的綜合素質。因此,在作文的命題、測試和評價上一定要充分顯示作者的個性。
所謂個性,主要指文章中體現(xiàn)出來的作者獨有的個人特色和個人風格,從而將他的文章和別的作者的文章明顯地區(qū)別開來。
文章中的個性,總的來說是由作者長期的生活環(huán)境,所受的教育熏陶和由此而形成的氣質、個性決定的。拿知名作家來說,孫犁作品樸實、充滿歡愉的詩意,與他植根平原,受白洋淀水鄉(xiāng)生活風情的熏陶有關。趙樹理作品樂觀、淳厚,與他長期生活在山西太行山麓,受那里的民風民俗影響分不開。我們同學文章中的個性,則和自己的生活地域、家庭狀況、個人成長環(huán)境有密切聯(lián)系。文章獨特的個性正是作者個人氣質和性格的反映。有個性,才有特色,才有創(chuàng)新??梢?,個性對于文章寫作是極其重要的。
首先,個性是文章應該具有的屬性,世界上找不到兩個性格完全相同的人。每個人都以自己獨特的存在方式和表現(xiàn)方式把自己與別人區(qū)別開來。文章作為個體對客觀世界的主觀反映形式,必然要打上作者思想性格的烙印。但多數(shù)同學由于教學中的程式化訓練,從而把寫作變成照葫蘆畫瓢的機械性操作,寫作喪失了自我,文章何來個性?這就完全背離了寫作作為個體精神勞動的本質,扼殺了文章中應具有的個性化屬性。
其次,個性是文章超過創(chuàng)新的最高藝術價值所在。布封有段名言:“只有寫得好的作品才是能夠傳世的;作品里面所包含的知識之多,事實之奇,乃至發(fā)現(xiàn)之新穎,都不能成為不朽的確實保證;如果包含這些知識、事實和發(fā)現(xiàn)的作品只談論些瑣屑對象,如果它們寫得無風致、無天才、毫不高雅,那么,它們就會是湮沒無聞的。因為,知識、事實與發(fā)現(xiàn)都很容易脫離作品而轉入別人手里,它們經更巧妙的手筆一寫,甚至會比原作出色些哩。這些東西都是身物,風格卻是本人?!边@里說的風格,相當于我們說的個性化。文章中別的東西都來自身外,別人也能模仿和超越,惟有作為個性特征的風格來自個人,無法模仿,因而是最可貴的。
再次,個性是工作者在藝術上成熟的標志。一般作者在寫作的初始階段,大都擺脫不了模仿和從眾。無論寫什么東西,首先想到別人是怎么說的,于是出現(xiàn)了文章的群體化的弊病。隨著寫作實踐的增多,作者逐漸意識到,那些好的文章作品,發(fā)出的都是作者自己的聲音,而自己也開始有了擺脫條條框框束縛,用自己的聲音說話的理念和愿望,并在文章中有所嘗試和體現(xiàn)。這時,個性特征便顯示出來了。隨著寫作活動的深入,進一步體會到,在文章寫作中有意地強化個性色彩,張揚個性特征,不但文章變得新穎、獨特、生動精彩,而且寫作活動也顯得更加自由,個人潛能更易充分釋放,聰明才智更能充分發(fā)揮。這時,寫作便由必然王國進入自由王國。
作文需要個性,那么,作文個性化的標準是什么呢?筆者認為,就是學生能自主地寫作,寫真實的文章,寫出的文章有所創(chuàng)新?!白灾鳌?、“真實”、“創(chuàng)新”是作文個性化的基本內涵。
自主,就是學生寫自己想寫的內容,選用自己喜歡的表達方式,不受過多的外部干擾,重視獨立思考。當然,中小學寫作教學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有其內部的規(guī)律,學生要按照一定的步驟,有條不紊地學習寫作的有關知識,通過大量的練習掌握寫作的技能。一篇作文常常是在規(guī)定的時間和地點完成,這與自主地寫作并不矛盾。教師確定的寫作題目總有一定的寬度,不會把寫作內容規(guī)定得過于具體。自主寫作反對的是要求過于具體,過于死板,學生沒有選擇的余地;反對的是讓學生生硬模仿;反對的是只準歌頌,不準批評。
真實,就是說真話,不說假話,所謂真實,就是寫自己的真實想法和看法。當然,說真話并非怎么想就怎么寫。人的一些下意識是不能都寫進文章的。寫到文章里去的是想好了的內容,是經過認真思考的。所以,寫作與思維訓練是緊密相聯(lián)的。還有,寫隨筆、日記與命題作文也不完全一樣。隨筆、日記多寫自己的事情,屬于個人隱私,得不到允許,別人不能看。而命題作文是給大家看的,適當有些夸張、虛構、潤色是允許的,但基本上應該真實。求真既是作文的準則,也是做人的準則;作文和做人,在求真這一點上是一致的。
創(chuàng)新,就是大膽質疑,敢于突破舊的條條框框;就是獨立思考,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就是善于采用新的表現(xiàn)方法。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一旦被激活,就能閃現(xiàn)出耀眼的光芒。最近幾年的高考作文命題,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發(fā)表新的見解,對促進學生作文個性化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個性是人的素質的總和,如思想道德個性,情感個性,哲理認識個性等。人的個性是多方面的,多層次的,多角度的,作文中應該凸現(xiàn)這些個性。比如思想道德個性。作文是寫作者個體素質的展示載體,我們不應提倡寫作的矯揉造作,甚至為了求得符合制式標準而削足適履。人是世界上最高級、最復雜的動物,其思想道德屬性不可能完全相同,進步的、保守的乃至反動的,高尚的、低俗的乃至惡劣的都以其具性化形式存在于人的舉止言行之中。如果我們在作文中要求每個寫作者都依照命題者的規(guī)范矯飾甚至扭曲、抹殺自己的個性,那么,我們的作文就永遠不可能是富有個性意義的創(chuàng)作,而只是同一種規(guī)程制約下的技術加工。又如情感個性。近幾年,作文特別是高考作文已開始關注這方面的問題,為學生作文真實地展露情感個性提供了舞臺。
學生的個性是很豐富的,作文教學要密切關注學生隨時迸發(fā)出的個體性思維火花,使學生的求異思維常處于活躍狀態(tài),從而使個性永葆鮮明的特色。正是有了尊重學生個性的前提,才能在評價學生作文優(yōu)劣的過程中去保護學生習作中難得的異彩奇葩。
怎樣突出文章中的個性呢?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從題材或表現(xiàn)對象的選擇上突出個性
題材或表現(xiàn)對象,對于個性有制約作用。比如具有柔婉氣質的作者,選擇“小橋流水”、“牧歌短笛”的題材更能突出其個性。魯迅正是在一系列重大政治斗爭題材中,充分展示了冷峻、犀利、凝重的個性,朱自清則在一系列寫景抒情題材中,體現(xiàn)出熱情、真摯、細膩的個性。你寫一個風趣的人,一件尷尬的事,自然有助于突出你的幽默詼諧的個性,你揭露批判一種丑惡現(xiàn)象,自然更能突出你的尖銳潑辣的個性。總之,為了在文章中突出適合于你的某種個性,首先要盡量在題材的選擇上與你行文的個性相適應。
二、從感受和表現(xiàn)生活的角度上突出個性
即使同樣的題材,反映類似的生活內容,但由于作者對生活感受的角度不同,表現(xiàn)的主題便有別,而反映出來的個性也就有明顯的差異。不同思想性格的作者往往在同一事物身上看到的是不同的側面;反過來,選擇不同的側面或角度來表現(xiàn)事物,便有助于突出相應的個性。魯迅的《藤野先生》和魏巍的《我的老師》都寫的是老師,都寫到老師對自己的關懷和幫助。但是魯迅筆下,突出環(huán)境的惡劣和老師的無奈,文章顯示出沉郁、悲涼的個性。魏巍筆下,則強調了對老師的喜愛、懷念,一派孩提般的真摯、純真。
三、從語言特色和風格情調上突出個性
文章是語言的藝術,所以文章的個性主要從語言的運用上表現(xiàn)出來,或者說也就是語言的個性。我們說白居易的作品顯示出平易親切的個性,主要是他的語言通俗平易,老嫗皆懂;而李賀詩歌瑰麗奇崛的個性也是由相應的語言特征表現(xiàn)出來的。李白的浪漫,杜甫的質實無不如此。所以,要突出自己文章的個性,就要充分使用個性化的語言,也就是帶著你個性特色的語言。在文章中,要充分使用你在生活中常用的詞匯和表達方式??傊?,你在生活中怎么想,怎么說,在文章中就怎么寫,逐漸形成自己的語言風格,那么文章的個性也就形成了。
四、從強化真情實感的表達上突出個性
文章的個性是作者思想性格特征的反映,而真實性格的流露則借助于說真話,寫真情。世界上本來沒有兩個人的經歷是完全相同的,因而也就沒有兩個人的感情和性格是相同的。個人的經歷和經驗儲存在腦子里本來都是個性化的記憶,把這些“個性化”的經驗和記憶如實地寫出來,文章就自然會帶上個性化的特征。我們強調“我手寫我口,我口道我心”,就是指不但要嘴上怎么說,筆下怎么寫;而且要心里怎么想,口里怎么說??傊獙懗鲎约旱恼媲閷嵏?。文章反映生活感受、表達思想感情越真實越真誠,個性化也會越鮮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