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彩霞
(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qū)人民醫(yī)院婦科 廣東 佛山 528200)
異常子宮出血在婦科門診病人中占有較大在比例,雖然大多數(shù)病情不嚴重,但常常病程較長,影響患者的健康與生活。異常子宮出血的病因眾多,明確診斷對準確治療十分必要。2008年10月1日至2009年9月31日在本院婦科門診因為異常子宮出血行宮腔鏡檢查患者611例,分析如下。
2008年10月1日至2009年9月31日期間,在本院婦科門診因為異常子宮出血來診患者中611例進行宮腔鏡檢查,檢查前均行B超檢查。均排除陰道、宮頸疾病。癥狀主要為月經期延長、月經量增多、周期不規(guī)則陰道流血、性交后出血、經期間出血、絕經后出血等。年齡15~82歲,平均40.9歲。其中,15~19歲,2例;20~29歲,62例;30~39歲,176例;40~49歲,248例;50~59歲,93例;60~69歲,25例;70~79歲,4例;80~82歲,1例。
應用O1ympus公司生產的直徑3.5、4.5mm的30°硬管型電視宮腔鏡。以5%葡萄糖液作為膨宮介質,膨宮壓力為100~150mmHg。宮腔鏡檢查時間一般為經后3~7d。不規(guī)則陰道流血者,最好用止血治療使其陰道流血量減少或止血后檢查。宮頸緊張閉合者行1%利多卡因宮頸注射局部麻醉,情緒緊張者靜脈緩慢注射氯丙芬靜脈麻醉(按全麻要求監(jiān)護),96%無需擴宮。先觀察宮頸、宮頸管、宮頸內口、宮腔全貌,宮底、宮腔前后壁、輸卵管開口,在退出過程中再次觀察宮頸內口和宮頸管。宮腔鏡下發(fā)現(xiàn)異常者,行定位活檢、診刮、分段診刮、活體組織病理檢查。反復多次、長時間子宮出血患者可酌情使用抗生素。
子宮內膜增厚86例,子宮內膜不均勻34例,子宮內膜息肉39例,子宮肌瘤38例。B超檢查發(fā)現(xiàn)宮腔異常者占32.24%。
發(fā)現(xiàn)宮腔病變374例,發(fā)現(xiàn)異常率61.20%。其中,子宮內膜增生過長120例,占19.63%;子宮粘膜下肌瘤46例,占7.53%;IUD63例,占10.31%;老年性子宮內膜33例,占5.40%;子宮內膜炎32例,占5.24%;宮頸管息肉23例,占3.76%;子宮內膜息肉20例,占3.27%;絨毛及蛻膜19例,占3.12%;子宮內膜癌11例,占1.80%;宮頸管炎癥6例,占0.98%;輸卵管口息肉1例,占0.16%。11例子宮內膜癌均為絕經后婦女,絕經年限9~20年。
宮腔鏡檢查時間5~50min,平均38.5min。無一例發(fā)生子宮穿孔、出血、過度水化綜合征、泌尿系或腸管損傷、心腦綜合癥等并發(fā)癥。1例患者因為過度緊張而又不愿意使用全身麻醉,術前1d陰道穹隆放置米索400ug,次日宮頸容受性好,順利手術。
子宮內膜增生過長是異常子宮出血的主要原因,其次是子宮粘膜下肌瘤、IUD、子宮內膜息肉、絨毛及蛻膜等;老年性子宮內膜是絕經后子宮出血的主要原因;11例子宮內膜癌均為絕經后婦女,絕經年限9~20年。
單純B超不能發(fā)現(xiàn)<5mm的宮內占位病變;子宮內膜息肉質地柔軟,表面光滑,常<10mm,其密度接近子宮內膜,尤其子宮內膜厚度>5mm時,B超很難發(fā)現(xiàn)異常;刮宮時刮不到或者只刮到碎片而使病理檢查無法作出準確判斷,宮腔鏡就能對其作出準確判斷,降低了因為子宮內膜息肉出血導致的子宮切除率[1]。宮腔鏡檢查可以直視下觀察宮頸管、宮頸內口、宮內膜及輸卵管開口,直接窺視宮腔內的生理與病理變化,了解子宮腔內病變部位、大小、形態(tài)、范圍等情況,可以發(fā)現(xiàn)B超(陰道B超)無法顯示的微小病變,針對病變組織直觀準確取材,為病理檢查提供良好的標本,提高異常子宮出血原因的確診率。尤其易于發(fā)現(xiàn)子宮內膜增生、宮腔內多發(fā)性的、直徑<5mm的占位,遠遠優(yōu)于B超檢查法[2]。電視宮腔鏡使操作更加準確而且輕松方便。另外,由于宮腔鏡檢查有造成子宮內膜癌細胞播散的危險,應該盡量縮短檢查時間、調整膨宮壓力與液體流量[3]。
在不損傷子宮的前提下,宮腔鏡檢查結合病理組織學檢查診斷異常子宮出血是可行的,相比B超來說擁有更加優(yōu)越的發(fā)現(xiàn)異常陽性率。對于B超檢查陰性、保守治療無效者,宮腔鏡檢查有其必要性,可以準確指導調整治療方案、縮短療程、確保療效,減少誤診、漏診,大大減輕患者的痛苦。
[1]袁慧琴,錢曉燕.宮腔鏡診治絕經后子宮出血的136例臨床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08,23:849~851.
[2]凡艷麗.宮腔鏡檢查異常子宮出血的臨床價值[J].實用醫(yī)藥雜志,2008:25(2):178~179.
[3]樂杰.婦產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419~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