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 校,任治國
山東省煙臺市公安消防支隊萊陽大隊,山東萊陽 265200
對于任意一起火災事故原因的調查,詢問都是主要的工作內容之一。
首先,讓駕駛員自由詳細地敘述他所知道的大客車火災相關信息。然后,火災調查人員有目的地提問具體問題。重點詢問發(fā)現(xiàn)起火的整個過程以及起火前客車是否有不良跡象等情況。起火的整個過程包括起火時征象、起火時間、主要燃燒物質等情況;起火前客車是否有不良跡象包括發(fā)動機供油系統(tǒng)工作是否正常,有無跑、冒、滴、漏現(xiàn)象,大客車是否進行過維修等情況。
首先,讓乘客分別自由詳細地描述大客車火災發(fā)生前后的情況。如發(fā)生火災之前,駕駛員或其他的乘客有無異常行為表現(xiàn);車上所載物品性質,是否有人攜帶易燃易爆物品等。然后,以乘客描述情況的不一致為突破口,重點詢問描述不一致的內容。
救援人員、目擊證人可能是最先發(fā)現(xiàn)起火的人,對他們的詢問有助于起火時間以及起火點的認定。詢問他們發(fā)現(xiàn)火災時,車上有哪些人,是否有可疑人員以及物品情況,起火時的車輛行駛速度,氣象狀況等。
對于大客車火災,對可疑的部位或機器部件進行拆解檢查或勘驗被燒毀的客車殘體時,始終要注意發(fā)現(xiàn)和收集火災原因證據(jù)。
調查人員在繪制火災現(xiàn)場簡圖時,應能夠準確地表示出大客車在被拖動之前所停放的位置、周圍的環(huán)境情況,標明目擊者的位置及其與大客車的距離等。拍照與記錄應能夠反映火災現(xiàn)場全貌,包括周圍的建筑物、植被情況、路面坡度彎度以及物體的燒損情況、大客車零部件的掉落狀況和燃料的流淌痕跡等。通過一組照片,能夠整體反映出大客車外部燃燒殘留的痕跡特征。從不同的角度對大客車內部燒損和未燒損部位進行有針對性的拍攝和記錄。
在轉移后現(xiàn)場對大客車進行勘驗之前,應查看大客車火災原始現(xiàn)場的照片,包括起火時間、地點、駕駛員、乘客和目擊者的筆錄,大客車當前的存放位置和被轉移的方式等。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應完整收集從火災車輛上掉落的大客車零部件殘留物或外來物品燃燒殘留物等,確定起火原因的重要物證信息很可能就在其中。
當懷疑處于靜止狀態(tài)的大客車發(fā)生火災是人為放火時,應重點勘驗四個輪胎或保險杠附近,因為這是最方便放火人作案的位置,勘驗是否存在放火嫌疑。重點勘驗客車底盤下地面燃燒情況,檢查是否有干草其他可燃物夾帶在排氣管或催化轉換器上以及是否發(fā)生過熱燃燒現(xiàn)象等情況。當大客車超載且長時間行駛或下坡長時間制動時,會使制動鼓過熱,勘驗是否存在輪胎過熱起火的痕跡。
發(fā)動機機體設置在發(fā)動機艙的中心位置,因此可以通過比較外表面的燒損、變色、熔融程度來推斷火災燃燒蔓延的方向。電氣設備主要包括電瓶、開關、保險器、儀表、起動器、燈、空調器等。如果是大客車電氣設備引起的火災,就要找到短路點或故障點。電瓶電源線和儀表線和空調線易造成短路或接觸不良,對于經常與導線摩擦的部件也是易發(fā)生故障的地方。
通常情況下,需要先對大客車前后左右各個輪胎和車身外殼的燒損程度進行勘驗,初步認定火災起于車的什么部位。然后,根據(jù)車內外燃燒狀態(tài)的比對分析,判斷火災首先起于車內還是車外。
勘驗大客車外部殘留的火災燃燒痕跡,特別是火焰作用于不同位置的風擋玻璃形成的殘留痕跡。通過風擋玻璃掉落路徑不同,有助于確定起火點在車廂哪個部位。如果推測起火部位是輪胎,則需要比較各個輪胎的燒損狀態(tài),通常情況下燒損最嚴重的輪胎應為起火點。同時,考慮因燃料、機油等參與燃燒的因素,以及艙內空氣濾清器、進氣管、塑料油罐等安裝位置的影響,比較機艙蓋外表面和內表面。查清因電氣線路燒損而斷掉的保險絲,利用電路圖確認從蓄電池引出的各線路的鋪設路徑,從短路部位推斷發(fā)動機艙內客車用電線路的燒損路徑和早期發(fā)生火災的部位。因此,勘驗電路保險裝置有助于判斷起火點。
3.2.1 根據(jù)實際情況,排除不可能的火災原因
根據(jù)調查詢問以及環(huán)境勘驗所得到的信息,結合火災發(fā)生時當?shù)氐奶鞖?、發(fā)生時間及其它火災相關情況,排除不可能的火災原因。如通過詢問駕駛員以及乘客是否在車上亂扔煙頭、詢問司機車廂內本身是否有可燃物存在、詢問乘客是否攜帶可燃物上車等,可排除因為遺留火種導致火災的可能性。
3.2.2 根據(jù)車內外破壞程度、煙熏痕跡,經勘驗和詢問確定起火部位
最先發(fā)現(xiàn)火災的部位往往是起火部位。因此,通過詢問乘客、駕駛員或目擊證人可以獲得起火部位相關的信息。要重點詢問最早發(fā)現(xiàn)客車起火的人,詢問他們最先看到火光從哪個部位發(fā)出,向哪個方向蔓延等。此外,燃燒破壞程度最嚴重的部位也往往是起火部位。
3.2.3 針對起火部位的具體情況有重點地進行細項勘驗
如果起火部位是電氣線路或設備發(fā)生故障的部位,在進行細項勘驗時,要提取金屬熔珠或者熔痕;如果起火部位是發(fā)動機艙內過熱部位,在進行細項勘驗時,應對附著在其表面液體殘留物進行提取;如果起火部位是油箱,應檢查是否有跑、冒、漏油現(xiàn)象,查明漏油點。
3.2.4 提取物證,進行相應的鑒定分析
在電氣線路或電氣設備發(fā)生故障的部位提取的金屬熔珠或者熔痕,送到專業(yè)物證技術鑒定機構,利用宏觀檢查和金相分析等技術方法進行痕跡物證的鑒定。根據(jù)鑒定結果,得出一次短路或火前電熱等結論。
大客車本身是個復雜的整體,存在多種可能引發(fā)火災的因素,加之外來原因就更加復雜和多樣,在實際火災認定過程中要善于抓住各自特征和特點,特別要重視詢問調查工作,重視并合理利用網絡資料,從中快速、準確地找到可能的突破口,初步判斷可能的起火因素,進而有目的地開展調查分析工作。
[1]李吉偉.汽車火災事故調查[J].消防技術與產品信息,2006(1):8-9.
[2]趙伯海.客車火災原因調查分析[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2006:28-29.
[3]金河龍.火災痕跡物證與原因認定[M].吉林: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