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禮 郭一峰
(西安政治學院 陜西西安 210068)
淺析當前國防教育面臨的問題及對策
楊 禮 郭一峰
(西安政治學院 陜西西安 210068)
國防教育是國防動員的重要內容,是有效國防動員的思想基礎和理論前提。目前我國國民對的國防教育的認識還存在不足,國防教育的法制還不是很完善,國防教育的內容還不完善,還缺乏必要的人力資源的支持。有效提高國防教育質量對提升國防總體實力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國防教育;問題;對策
國防教育是為捍衛(wèi)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安全,防御外來侵略、顛覆和威脅對全民傳授與國防有關的思想、知識、技能的社會活動。是為國防建設的思想基礎服務的,是國防建設打好理論基礎和思想基礎的重要前提。推進新時期國防教育對提高國民國防意識,提高國民應對新時期多種安全威脅能力,及提高國防整體能力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1、國民對國防教育地位認識不足。在對大學生的調查中,回答“您不報考軍校的動機是什么”時(指那些沒有填寫軍校志愿的學生) ,選“怕打仗”和“軍校管得太嚴”的占42%;即使國防生,他們在回答畢業(yè)后到部隊的意向時,希望到作戰(zhàn)部隊的也只有19 % ,其他選擇“科研院所”、“機關”、“后勤部門”的分別占45 % 、22 % 和11% 。社區(qū)關于國防教育的調查顯示,67%的人認為,國防教育就是人在各個受教育不同階段受到的軍訓。17%的人認為,國防教育沒有必要,我們有愛國主義的傳統(tǒng),在民族危亡的時刻,大家都會挺身而出的。11%的人認為,我們已經有足夠強大的,國防教育可以不搞。3%的人認為,在受教育階段所涉及的軍事知識就是國防教育的內容??梢娢覈駠酪庾R還停留在一個比較低的層次,比現(xiàn)代化國家國防教育應該達到的水平還有很大的差距,通過國防教育強化公民的國防意識,提高公民尚武精神已迫在眉睫。
2、國防教育法制不完善,機制、機構不健全。盡管《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動員法》已經出臺,但與該法對國防教育的相關配套措施還沒有給出完善的機制和制度保證,國防教育的效果沒有評估機制。地方政府或者相關的企業(yè)單位和個人對于國防動員令發(fā)出以后,對自身的任務內容和具體的動作缺乏系統(tǒng)規(guī)范,結合生產實際制定的相關規(guī)定還不夠完善,對于教育的組織、執(zhí)行、監(jiān)督都還沒有完善的法規(guī)保障。相當多的人認為武裝部的任務就是進行國防教育,至于武裝部進行國防教育的收獲他們并沒有充分認識到,對于整個社會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沒有足夠的認識,國防教育的重任應該由全社會共同承擔。
3、國防教育的內容還不夠系統(tǒng)。《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規(guī)定,每年9月份第三個星期六為全民國防教育日。盡管對時間進行了規(guī)定,但國防動員的內容還不完善,沒有形成相應的學科系統(tǒng),國防動員實踐就缺少系統(tǒng)的理論支撐。首先,是目前國防教育尚未真正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而是掛靠于其它學科,致使從事國防教育的研究力量在申請課題和開展研究等方面困難重重,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國防教育課程的建設和發(fā)展。其次,是教學方法上缺乏交流和研究,尤其是缺乏社會與軍隊有關部門之間有效的學術交流活動和渠道溝通。這些因素導致教育內容空乏、凌亂,教育方法單一、呆板,難以使公民以更高的熱情來參與國防課程的學習。
4、執(zhí)行國防教育師資力量難保證。目前,我國的國防教育沒有專門的人才,國防教育的組織實施主要靠地方武裝部門組織進行。我們對武裝部干部的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140 名武裝部人員中, 大專以下學歷占64.3%,本科占33.2%,碩士研究生占2.5%,博士和博士后為零,年齡最大的58歲,最小的27 歲,平均年齡41歲。職稱評定情況為:初級職稱15人,占10.7%,中級職稱22 人,占15.7%, 副高級職稱4人,占2.9%,正高級職稱為零,無職稱者98人,占71.5%,取得省部級以上學術成果的僅1人,地方武裝部門的干部主要是部隊退役軍官,雖然具備比較完備的軍事素質,但是大部分軍官不具備專業(yè)國防教育的能力。建立相應的師資力量的培訓系統(tǒng)和專業(yè)骨干力量是實現(xiàn)有效國防教育的重要因素。
1、社會尚武風氣弱化。由于長期的和平環(huán)境,也使得一些人特別是廣大青少年產生了種種松懈和麻痹思想,似乎天下太平了,可以“刀槍入庫,馬放南山”了,產生輕視國防、放松國防建設的情緒和現(xiàn)象。社會現(xiàn)實的消極方面不利于現(xiàn)代化戰(zhàn)爭背景下國防教育宏觀氛圍的優(yōu)化,尚武精神難以養(yǎng)成。
2、長期的和平環(huán)境使軍人社會地位下降,職業(yè)榮譽降低。近些年來,國家發(fā)展了,但軍隊的社會地位卻降低了。孩子們從上幼兒園開始被強烈灌輸?shù)挠^念只有“考大學”、“掙大錢”,因此,在廣大青少年的心目中很少有為國防效力的概念,很少有人會想到保衛(wèi)國家是自己的責任,只有那些高考落榜生、打工回鄉(xiāng)者以及在社會上“混不好”的人才會考慮選擇軍營。
3、國防教育資源投入不足。目前,在國防動員的投入中,關于國防教育占國防動員投入量的比例還沒有設定,有的國防教育投入缺乏專項經費,國防教育需要的社會資源因而不能得到充分的挖掘和調用。目前社會上無論是國防教育的師資力量,還是國防力量教育的有效物質保障作用還沒有得到充分的發(fā)揮,加強國防教育投入勢在必行。
1、完善國防教育配套法規(guī)。國防動員的對象和內容是非常豐富的,涉及的面也是非常廣泛。成立相應的國防教育的專門機構,對國防動員涉及的不同領域,結合該領域的特點,以提高國民對國防的總體認識和國防意識培養(yǎng)為目標,針對性的設置教育內容,完善教育制度,從而整體提高國防能力。提高相關法規(guī)的獎懲力度,使得國防教育的配套法規(guī)更有效益性。各配套的法規(guī)制度應該對民防組織機構、培訓、裝備和費用作出明確規(guī)定。完備的法令即是國防動員必要的動作規(guī)范,也是國家意識對國防動員的重視具體表現(xiàn)。國防動員最有效的國家瑞士有相當完備的國防法規(guī),與瑞士國防相關的法律有40余部,而且每部法律都十分注重其可操作性。例如,對民防設施的使用方式和使用費用的保障,以及國民參加國防訓練勞務費用的保障,業(yè)主損失的賠償,交通保障以及餐補的費用瑞士法律都做出了非常明確的規(guī)定,具有很強的操作性。
2、完善國防教育的相關學科內容,切實保證國防教育的效果。雖然我國的國防教育課程已經開設了近20 年,但國防教育還不是一門獨立學科。目前國防教育成果的宣傳和推廣平臺只有《國防報》、《國防教育》等不超過十類的報刊雜志,由于很多學報、雜志等不接受國防教育類的論文,使得從事國防教育的相應人員在發(fā)表論文時的選擇余地很小,很多教育力量不得不評其他學科的職稱。高校一些國防教育者表示,鑒于職稱評定等,只能將軍事理論課教學當作“副業(yè)”。大部分地方國防教育部門與其他行政部門合并,使得國防教育者處于半教學、半行政的尷尬境地,這些都嚴重影響了國防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積極性。
3、豐富國防教學的方式方法。國防教育不能僅僅停留在簡單的隊列訓練,基本軍事理論的簡單說教。可將傳統(tǒng)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結合在一起搞好國防教學。愛國主義宣傳,愛國教育是我國長期堅持的教育傳統(tǒng),中國近現(xiàn)代史是國民愛國主義教育的生動課本,結合愛國主義教育進行國防教育是加強國民國防意識的有效途徑。軍事技能培養(yǎng)也是國防教育的重要內容。瑞士國民每年都要進行射擊訓練和考核,考核不通過的要自費購置子彈繼續(xù)訓練,直到考核合格,一個具有良好軍事素質的民族武裝起來就是可怕的國防力量。在民國時期,桂系軍閥白崇禧要求廣西全民習武,盡管當時近身搏擊不是主要的作戰(zhàn)形式,但是尚武之風的培養(yǎng)在后來的軍閥戰(zhàn)爭中,使得桂系軍閥成為比較有戰(zhàn)斗力的一支。國防動員演練是國防教育最有效的方法和檢驗手段。有質量的國防動員還能有效提升對抗非傳統(tǒng)安全威脅的能力。
4、有效發(fā)揮好高校設在當?shù)伛v軍、政府機關、企事業(yè)單位和科研機構的各類實踐、實習基地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精神文明教育基地的育人作用。將學校的課堂講授與校外的實踐活動緊密結合, 將原有的軍事技能和軍事理論講授拓展為引導教育學生,從政治、經濟、軍事、科技、能源、文化和網(wǎng)絡等多方面、多視角地觀察和思考我國的國家安全形勢,以及維護國家利益對大學生國防意識培育提出的具體要求;將學生所學專業(yè)的學習與國家安全的維護相結合, 使學生帶著科學的國家安全觀和強烈的愛國意識、責任意識去學習自己的專業(yè)知識, 促使學生的專業(yè)技能和國防意識在相互促進中得到最大限度地提升。
[1]白華,張騫文. 基于素質教育的國防教育模式[ J ]. 長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7 (6) : 54 - 56
[2] 宋效峰. 和諧世界觀與新安全觀的內在聯(lián)系[J ]. 中共南寧市委黨校學報, 2006, (2) :729.
楊禮,西安政治學院碩士研究生,上尉。郭一峰,西安政治學院碩士研究生,中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