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英 劉新芳
(石家莊市委黨校 河北石家莊 050071)
社會轉型期領導干部應著力塑造五種形象
王紅英 劉新芳
(石家莊市委黨校 河北石家莊 050071)
十二五規(guī)劃確定了未來五年中國將開啟經濟與社會的雙重轉型,由此帶來的經濟體制改革、社會結構變動、利益格局調整、思想觀念變化等,給我們的社會發(fā)展注入了巨大活力的同時,也沖擊著社會的方方面面。在這場空前的社會變革面前,領導干部的思想觀念、工作作風、行為方式等也無例外地受到影響和沖擊。如何積極適應新的形勢和任務的要求,按照“靠得住、有本事”的標準塑造新時期領導干部形象,是擺在各級領導面前緊迫而又重大的課題。當然,塑造新時期領導干部新形象涉及諸多因素,是個系統(tǒng)工程、長期工程,但就主要方面來說,在社會轉型期領導干部應塑造好五種形象。
從本質上說,領導干部形象是其自身修養(yǎng)的外在表現(xiàn),是社會公眾對其內在素質和外在表現(xiàn)的總映象和總評價,這個總映象和總評價如何,對于人心向背、事業(yè)成敗都會產生深刻影響。春秋時期儒家對領導干部的要求有三條:“作之君、作之親、作之師”,這是最早關于領導形象的表述。這三條標準對于今天加強領導干部隊伍建設仍具有借鑒意義,尤其是在當前國際、國內大背景下,特別需要品德高尚的好人、一專多通的能人、開拓進取的強者、博學多才的學者、勤政為民的公仆等這樣一大批優(yōu)秀領導干部。
好人不一定是好官,但好官必須是個好人。所謂好人不一定是好官,主要是指那些沒有原則的好好先生,這些人被孔夫子稱為“鄉(xiāng)原”。好人,就是必須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對事業(yè)忠誠、對人民熱愛。人民群眾對好人壞人的評價往往以道德品行為標準,這就要求新時期領導干部不僅要有作官的能力素質,還要有做人的道德素養(yǎng):一要私德好,持已以恭。就是要慎獨,要“吾日三省吾身”,注重自身修養(yǎng),做一個“高尚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二要公德好,待人以誠。象古之君子那樣“須如一片春陽,無人不暖。”要誠實守信,言行一致,親切待人,時時處處做弘揚優(yōu)良傳統(tǒng)美德的模范。三要官德好,敬事以敏。要常修為官之德,居之無倦,行之以忠,率先垂范,認真履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神圣職責。
1939年毛澤東在延安干部教育動員大會上指出:“我們隊伍里邊有一種恐慌,不是經濟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領恐慌,……學習本領,這是我們許多干部所迫切需要的。”這一教導對于今天加強干部隊伍建設仍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在社會轉型期,一些領導干部思想僵化,跟不上時代潮流,有的在工作方法上因循守舊,只會發(fā)號施令,與人民群眾形成了嚴重對立情緒。面對新的機遇和挑戰(zhàn),廣大領導干部要多一些清醒,多一些憂患意識,在公眾中樹起“長、寬、高”豐滿的立體形象,“長”就是要有一技之長,有勝任本職工作的專長;“寬”就是要眼界開闊、思路開闊,各方面知識扎實寬厚;“高”就是政治覺悟、思想水平、理論素養(yǎng)、道德水平要高。
新的形勢和任務要求領導干部應該具備積極開拓、銳意進取的品格,樹立起具有時代風采的強者形象。一是要有開闊的視野。面對全球化、信息化的形勢,領導干部要有開明開放、海納百川的胸襟,立足本地本部門實際,放眼全球,統(tǒng)攬全局,研究新矛盾、新思路,制定和推行新的戰(zhàn)略舉措。二是要有戰(zhàn)勝風險和困難的氣魄。激烈競爭和復雜多變的國際國內環(huán)境,要求領導干部要強化現(xiàn)代公共關系意識,要有對待危機的敏銳性,要有“卒然臨之而不驚”的氣魄,要有妥善化解各種危機的能力。三是要善于培養(yǎng)和使用人才。培養(yǎng)、領導和使用優(yōu)秀人才不僅是對領導素質能力的要求,也是領導魄力的具體體現(xiàn)。
溫家寶總理給人的印象是學識淵博、思維敏捷,在一次出訪德國時,一位記者突然問道:“你晚上睡覺前思考最多的問題是什么”?溫總理不假思索地回答說:“我可以用馬克思、雪萊以及我國的鄭板橋等六位偉人和詩人的話來回答你的問題”,當他準確回答后全場報以熱烈掌聲,無不為溫總理的博學多才、博聞強記所折服,顯示了卓越的學者風范,也為新時代的領導干部樹立了光輝榜樣。當今社會新情況、新問題、新知識日新月異,各種思潮相互激蕩,在這一大背景下,領導干部只有具備良好的文化素質,成為學者型領導,才能適應時代要求,也才能優(yōu)質高效地勝任新時期領導工作。
胡錦濤總書記要求黨的領導干部要“情為民所系、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這三條就是勤政為民公仆形象的本質要求,也是新時期領導干部最突出、最本質的特征之一。“吏不畏吾嚴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廉則吏不敢欺,公則民不敢慢,公生明,廉生威。”這一為官箴言對于加強領導干部廉政建設具有很強的警示意義。領導就是服務,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從根本上要求領導干部要始終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設身處地地急人民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幫人民之所需、解人民之所憂。水可載舟,也可覆舟,群眾公論是領導干部形象好壞的晴雨表,那些清正廉潔、真心實意為人民謀利益的領導干部,必然會受到人民的擁護支持,那些只會發(fā)號施令、只為自己謀私利的人必然被人民群眾所淘汰。
領導形象具有雙重性特點,它既是領導干部本人形象的體現(xiàn),又是所在社會組織形象的象征,這就需要每個領導干部要根據(jù)黨和人民的要求,根據(jù)國際國內新的時代背景,根據(jù)自己的工作崗位等情況綜合思考,塑造豐滿鮮活的新時代領導干部形象。
清末國學大師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古今之成大事業(yè)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边@第一境界用以比喻一個人對事業(yè)和學問的追求,要像盼望情人歸來那樣望眼欲穿。當代國學大師季羨林先生從另一個角度解釋為,人要放眼遠方,放眼未來,確立遠大的目標,但這個目標是模糊的,不具體的,隨著不斷努力,越來越清晰地呈現(xiàn)在你的面前。新時期的領導干部應該確立這種登高望遠的開闊視野和博大胸懷,確立遠大的目標,明確努力方向;第二種境界借以比喻做大事業(yè)大學問的人要把整個身心投入進去,雖身體消瘦也無怨無悔。對于新時期領導干部來說,就是要具有強烈的責任心、事業(yè)心,要耐得住寂寞,對事業(yè)不懈追求;第三種境界比喻一個人做事業(yè)、做學問,經過千百次的努力,一旦獲得成功其成就感會使人感到無比喜悅。王國維的“三種境界論”,也是加強修養(yǎng)、提升自我的根本之策。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边@是南宋理學家朱熹的《觀書有感》,意為只有不斷學習新知識,才能保證思想常新不僵化。當前國際國內形勢異常復雜,新情況新問題瞬息萬變,只有不斷加強學習,才能適應信息時代的要求。首先,在學習內容上,一要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樹立科學發(fā)展觀,政治上靠得?。欢獙W習市場經濟知識、法律知識、管理知識、金融知識等,特別要弄懂弄通與本職工作相關的知識,工作上有本事;三要學習傳統(tǒng)文化知識,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知識博大精深,做人、做官、做事的學問盡在其中。其次,在學習方法上,要把學習科學理論同學習業(yè)務知識結合起來,把學習上級指示要求同思考本單位工作實踐結合起來,把學習外部經驗同本單位具體情況結合起來,把學習其它相關知識同提高自身修養(yǎng)結合起來。這樣既讀有字之書,又讀無字之書,長期堅持,勤奮學習,對提高領導素質大有益處。再次,在學習效果上,要堅持實踐的觀點,要學以致用,堅持學習實踐,再學習再實踐,促進理論素養(yǎng)和實際工作能力不斷提高。
言談舉止和鮮明的個性是新時期領導干部形象的重要組成部分,對領導力和執(zhí)行力具有重要的影響。衣著整潔,儀表端莊,精神飽滿,積極進取的領導必然會受到公眾的擁護和愛戴,相反不修邊幅、不拘小節(jié)的人,不會給公眾留下好印象。從儀表角度看,古之君子的容貌有三種變化:“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這是《論語》中對君子儀表的描述。其實歷朝歷代對領導干部的儀表都非常重視,唐宋時期選拔干部的基本標準是:“身、言、書、判”,身不正無以振官威,言不辯有礙治事,書寫要工整利于上級觀看,判案要公正不能誤事害人。社會發(fā)展到今天,尤其是各種傳播手段越來越先進,領導形象與社會組織形象的關系越來越密切,公眾對領導干部形象的審美要求也越來越高,在這樣的形勢面前,注重儀表修飾,樹立良好形象顯得尤為重要。從個性方面看,一個領導干部的個性特征與他的領導力和執(zhí)行力也有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有人說:“性格決定事業(yè)成敗”,這話有一定道理,縱觀古今中外成大事業(yè)者無不具有獨特鮮明的個性特征?!妒酚洝せ袀鳌吩谖奈仓姓f:“子產治鄭、民不能欺;子賊治單父、民不忍欺;西門豹治鄴、民不敢欺”。能夠讓民眾不能、不忍和不敢欺騙、欺負,一方面說明管理藝術達到相當高的境界,另一方面是這三個人的性格使然。
唐太宗李世民是盛唐時期的一代開國明君,他的“三面鏡子”之說可謂至理名言。推而廣之,當今社會形勢下照官也有“三面鏡”:第一面鏡是以媒體為鏡可以知表里。今之媒體猶如古之銅鏡,它會如實地映射出領導干部的客觀形象,當今社會各種傳播手段十分發(fā)達,各級領導干部與媒體接觸的機會較過去要多得多,樹立良好的媒體形象也是對現(xiàn)代領導的必然要求;第二面鏡是以公論為鏡可以知好壞。領導者的個體形象是領導思想和領導行為的綜合反映,這個綜合反映對公眾來說是多層次全方位的,甚至包括言談舉止、衣著打扮等也會成為人們議論的焦點;第三面鏡是以實績?yōu)殓R可以知成敗。為官一任振興一方,作為領導干部,你是不是踐行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是不是履行了領導干部的光榮職責和神圣使命等,這一切要靠實績檢驗,靠實績說話,實績是檢驗領導干部成敗的重要標準。
王紅英——(1968-),女,石家莊市委黨校,法學碩士,主要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理論與社會發(fā)展。劉新芳—(1961),男,石家莊市供銷總社,從事思想政治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