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李勝基 常馨予
有特色出實效得民心
———遼陽市『五 管齊下』強力 推進后進村黨組織整頓建設
文/本刊記者 李勝基 常馨予
年初以來,遼陽市把后進村黨組織整頓建設工作作為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重中之重,本著“造血為主,輸血為輔”的原則,精心組織,“五管齊下”,使一些后進村迅速改變了落后面貌。
第一管:強化組織領導,四級聯動,“管”出良好氛圍。按照省委的要求,遼陽市在最短的時間里徹底摸清了后進村底數,共確定后進村黨組織44個,占全市村黨組織的8%。
“心中有數,立做立行”。遼陽市建立了科學的領導機構和責任體系:市、縣、鄉(xiāng)分別成立整頓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及辦公室,市委與縣(市)區(qū)委、縣(市)區(qū)委與鄉(xiāng)鎮(zhèn)(街)黨委及駐村指導組層層簽訂責任狀,市、縣、鄉(xiāng)、村實行“四級聯動”,市委擔負組織領導責任;縣(市)區(qū)委擔負第一責任,縣(市)區(qū)委書記為第一責任人;鄉(xiāng)鎮(zhèn)(街)黨委擔負直接責任,鄉(xiāng)鎮(zhèn)(街)黨委書記為直接責任人;村黨組織擔負目標責任,村黨組織書記為具體責任人。遼陽市14名市級領導干部分別與14個后進村建立了聯系點,100多名市直部門主要領導和縣(市)區(qū)副縣級以上領導干部與后進村建立聯系點,45個市直部門和單位與后進村結成幫扶對子。此外,市委組織部領導班子成員每人幫扶一個黨組織軟弱渙散村,每個鄉(xiāng)鎮(zhèn)(街)至少有一名主要領導進行包扶。遼陽市還成立了1個指導組和2個督導組,進行巡回指導和督察,確保工作落到實處。
第二管:建立激勵機制,比學趕超共進步,“管”出特色。為了促進44個后進村盡快轉化,遼陽市建立了后進村整頓轉化激勵機制,市、縣財政投入資金近200萬元,對檢查驗收合格的村給予獎勵,作為發(fā)展村集體經濟、加強村級黨建、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的專項資金。而對于工作不力的鄉(xiāng)鎮(zhèn)(街)黨委主要負責人和村黨組織負責人則加大問責力度,及時進行調整,真正實現“不換思想、不出成果就換人”。遼陽市每兩年進行一次“三級聯創(chuàng)”活動總結和表彰,對被評選為“五個好”鄉(xiāng)鎮(zhèn)(街)黨委標兵、基層單位和農民群眾滿意的縣(市)區(qū)涉農部門標兵、“五個好”村黨組織標兵、基層單位和農民群眾滿意的鄉(xiāng)鎮(zhèn)(街)站所標兵,分別獎勵5000元、3000元、2000元和1000元。
第三管:“思想整頓+組織整頓”,“管”出黨員干部的好形象。在思想整頓上,遼陽市針對每個后進村黨組織班子思想、工作、作風實際,制定不同的措施,限期整頓提高。同時,采取舉辦培訓班、先進村介紹經驗等形式,進一步提高黨員干部的思想認識。截至目前,各級黨組織已舉辦培訓班45個。
在組織整頓上,遼陽市以選優(yōu)配強村黨組織書記為重點來進行。年初以來,遼陽市已先后選派多名鄉(xiāng)鎮(zhèn)干部擔任后進村黨組織書記,注重在科技示范戶、致富帶頭人和青年農民中發(fā)展黨員、培養(yǎng)村干部,明確了農村黨組織后備干部隊伍建設目標,保證每個村有3名以上后備干部。
第四管:硬件建設、軟件建設并舉,“管”出實效。在硬件建設上,遼陽市全力整合各類資源,把幫扶重點放在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農村基礎設施、鄉(xiāng)村公路、村級組織活動場所、村級醫(yī)療站建設,農民飲水困難問題和村容村貌整治等農民群眾最迫切盼望解決的問題上。
在軟件建設上,遼陽市著力加強鄉(xiāng)風文明建設,深入推進群眾性精神文明創(chuàng)建活動,積極開展了文明村鎮(zhèn)、文明家庭創(chuàng)建工作,嚴厲打擊“法輪功”等邪教組織和賭博活動,普及農業(yè)科技知識,開展群眾文體活動,大力興建“農民書屋”。近一段時期以來,遼陽市先后為每個村投入1萬元購置圖書,舉辦科技培訓班15期,培訓農民群眾420人次。
第五管:分類指導,健全規(guī)章制度,“管”出長遠發(fā)展。遼陽市對后進村分別建立了整頓建設工作臺賬,堅持因村制宜,分類指導,一村一策。例如,道路問題和致富項目問題多年來一直困擾著太子河區(qū)接官村的村“兩委”班子,市委副書記郭輝聯系該村后,立即協調相關部門解決了道路問題,聯系農技專家與村內養(yǎng)殖戶對接……截至目前,全市已向后進村投入資金近1000萬元,新上致富項目58個,解決難題50多個。
目前,遼陽市已為后進村建立完善了村務公開、黨務公開、村干部民主評議、民主監(jiān)督和經濟責任專項審計等16項符合農村實際的工作制度。下一步,為了鞏固整頓建設成果,遼陽市決定在完成省委安排的整頓建設任務后延長時間,繼續(xù)對后進村黨組織進行為期8個月的深入整頓建設,堅持整頓一個,見效一個,鞏固一個,提高一個。
后進村黨組織整頓建設工作“療效”顯著。據記者調查,經過前一段的工作,遼陽市后進村的整頓建設取得了較好效果。一是促進了農民增收致富,實現了農村的和諧穩(wěn)定和“民富村強”。各級黨組織和幫扶部門在后進村整頓建設中,積極幫助村里培育支柱產業(yè),發(fā)展特色產業(yè),還通過“村村聯建、村企聯建、村社聯建、城鄉(xiāng)聯建”等方式,在為村民提供就業(yè)機會的同時,農民群眾的收入得到了不斷提高,開創(chuàng)了“民富村強”的喜人局面。二是黨和國家的政策在農村得到了較好的貫徹和落實。各級黨組織、幫扶部門和駐村指導組在后進村大力宣傳黨和國家有關方針政策,結合實際幫助他們制定發(fā)展目標和發(fā)展規(guī)劃,積極爭取有關部門的政策支持和資金扶持。三是加強了村級黨組織建設,加快了新農村建設的步伐。遼陽市通過后進村轉化,“化”出了農村干群關系新氣象,廣大村黨組織在群眾中的威信明顯提高,黨員干部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信心進一步增強,切實推動了農村基層創(chuàng)先爭優(yōu),加快了新農村建設的步伐,推動了全市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發(fā)展,為“十二五”開局打下了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