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蹇廬氏
干部“風流”不是小事
■蹇廬氏
“日記門”、“開房門”、“艷照門”……這“門”那“門”的頻發(fā),以及個別干部數人淫亂、染上性病等等丑聞不時被披露,至于包養(yǎng)情婦,乃至嫖娼宿妓,竟然也常有所聞。少數干部風流成性、生活荒淫已成嚴重問題。
其實,風流成性、生活荒淫,凸顯的是嚴重的作風問題,反映了個別干部道德滑坡所形成的道德危機。難以想象,一個私德不修、游戲人生的干部,會是一名克己奉公、公正廉明的公德楷模!
生活作風,是干部作風的重要內容。
這些年來,一些干部錯誤地認為,思想作風、工作作風重要,而生活作風“無關宏旨”,甚至認為生活問題只關個人,而且屬于隱私,想怎么“活”是個人的“自由”。
在這種思想的誤導下,一些干部不講道德、不講操守、不講品行,肆無忌憚地放縱自己,花天酒地,驕奢淫逸,甚至生活糜爛。這種腐化的生活所反映的就是生活作風的嚴重畸形,必然極大地影響干部隊伍的形象。事實上,從近年來查處的干部違紀違法案件看,一些人淪為腐敗分子,大多是從道德品質上出問題開始的,他們因貪圖享樂,沉溺花天酒地、聲色犬馬,最終難以自拔,深陷泥潭。
表現在生活“細節(jié)”上失德失品的生活作風問題,關鍵是一些干部缺乏健康的人生追求,從而導致缺乏正確的思想、高尚的情趣和完美的人格。說到底,則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問題,因為一個人有什么樣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就有什么樣的生活觀。如果把生活作風當小事,不加注意,也不加防范,不良的生活作風就會導致世界觀發(fā)生變化,世界觀的變化又促使生活作風進一步惡化。社會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誘惑,有的人抵擋得住,有的人抵擋不住,所反映的正是每個人不同的世界觀。而且,生活作風是各種作風中最薄弱的地方,因為它與人的本能需求最接近,一個人如果理智戰(zhàn)勝不了本能,這一薄弱之處就很容易垮塌,人也就會是非不分、美丑不辨,于是思想逐漸蛻變,甚至腐化墮落,貪賄腐敗,大搞權錢、權色交易。這與中央提出的社會主義榮辱觀背道而馳,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格格不入。
在當代社會,要造就良好的社會風氣,形成先進的價值體系,必須有全體社會成員共同遵循的價值標準。榮辱觀就是這樣的價值標準,它不僅是一個民族思想道德的基點,也是一個國家價值體系的基石。要落實這一基點、夯實這一基石,黨員干部必須率先垂范。黨員干部如何率先垂范?這就需要加強干部隊伍的作風建設。因為黨員干部的生活作風,是加強黨的作風建設的重要內容。黨員干部要把倡導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健康的生活情趣作為重要方面,培養(yǎng)高尚的道德情操,辨是非,明榮辱,分善惡,別美丑,從而樹立起良好的生活作風,促進黨風政風端正,引領社會風尚健康。
黨中央高度重視干部的作風建設。胡錦濤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大力加強干部隊伍作風建設,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
我們的工作,成在干部作風,敗也在干部作風;干部的形象,好在作風,壞也在作風;人民群眾對干部,敬佩的是作風,不滿的也是作風。大而言之,一個政黨的干部作風好,在人民群眾中的凝聚力和號召力就強,其執(zhí)政基礎就穩(wěn)固;反之,就會脫離群眾,失去民心,其執(zhí)政基礎就會逐漸瓦解。
從這個意義上說,干部“風流”絕不是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