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沁縣縣委常委、紀委書記 韓曉紅
關于開展黨務公開工作的實踐和思考
■中共沁縣縣委常委、紀委書記 韓曉紅
今年5月份紀委換屆以后,沁縣在搞好紀檢監(jiān)察全面工作的基礎上,突出抓了黨務公開和縣委權力公開透明運行工作,探索出一些貧困縣開展黨務公開的基本經驗,同時也對如何進一步搞好此項工作作了一些粗淺的思考。
在開展黨務公開和縣委權力公開透明運行工作中,沁縣嚴格按照“積極動員、穩(wěn)步推進、規(guī)范操作”的原則,采取“示點先行、以點帶面”的方式,大膽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做到既抓全面,又抓重點,點面結合,整體推進,取得了較為明顯的成效。
以點帶面,為全縣黨務公開奠定了堅實基礎。將基礎條件較好的5個鄉(xiāng)鎮(zhèn)黨委、10個縣直單位黨組及10個農村支部作為全縣推進黨務公開示范點,縣紀委、縣委組織部聯(lián)合派出專人下鄉(xiāng)蹲點指導。一是幫助確定公開內容,將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轉化成黨務公開的“亮點”。公開欄主要公布本年度黨建目標和廉政建設重點工作、黨委成員分工及聯(lián)系點、上年度發(fā)展黨員情況等七項內容。二是指導制定工作程序:填寫《黨務公開事項申報表》;呈報單位支部、黨委審核;按照批準的公示形式,通過公示欄、陽光農廉網(wǎng)、文件等形式公開;公示期滿后收集匯總民眾意見;有意見的寫出書面報告呈報支部、黨委進一步商定;公示底簿分類歸檔。三是在總結示范點經驗的基礎上制定了工作方案。根據(jù)示范點工作情況,邊干邊學邊總結,并根據(jù)每次公示的黨員群眾提議,逐漸完善工作,探索規(guī)范化、制度化的黨務公開模式。
強力推進,確保黨務公開工作全面有序開展。把黨務公開、政務公開和“陽光農廉”工程有機結合起來,克服了資金不足等重重困難,投資100多萬元公開招標采購了電腦等設備,并制作相關版面、發(fā)放《黨務公開征求意見卡》,督促全縣各相關單位和部門把黨務、政務、鄉(xiāng)務、村務輸入電腦,實現(xiàn)了縣、鄉(xiāng)、村三級聯(lián)網(wǎng)公開。在實施過程中,我們注意了認識上高度,措施上力度,手段上硬度,堅持三包同上抓落實,即縣委政府班子成員包鄉(xiāng)鎮(zhèn)、包部門、包聯(lián)系點,一桿子插到底,一把尺子量到邊,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
率先垂范,縣委權力公開透明工作運行良好。縣委率先把班子成員的各自職權、運行流程及全縣干部群眾密切關注的熱點、焦點問題、重大事項決策等,都及時“曬”在黨務公開欄及新聞媒體上,接受群眾監(jiān)督,得到社會各界的充分肯定。從5月份開始,我縣在召開縣委常委會研究干部、確定表彰對象等重要工作時,均采取無記名投票的方式,并由縣有線電視臺進行了全程錄播。特別是為了充分發(fā)揚民主,拓寬干部選拔任用渠道,加大競爭性選拔干部工作力度,縣委面向全縣干部“公推直選”空缺的次村鄉(xiāng)黨委書記、鄉(xiāng)長,為縣委權力公開透明運行工作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其程序分發(fā)布公告、民主推薦、資格審查、廉政談話和承諾、公開演講及專家評分和票決、直接推選等六步,確保全程公開、公平、公正。目前,此項工作已順利完成了前五個環(huán)節(jié),進入直接推選階段。
盡管取得了一些成績,積累了一些經驗,但從總體上看,我縣黨務公開和縣委權力公開透明運行工作還存在一些不足。一是由于領導重視程度不同和經濟實力強弱不等,公開的質量參差不齊;二是部分單位存在應付現(xiàn)象,公開的內容不夠深入、廣泛、及時;三是公開的途徑不夠寬廣,手段比較滯后。針對以上問題,今后我縣將重點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真抓實干,進一步擴展黨務公開內容。按照“黨員有所呼,組織有所應”的原則,對黨員群眾普遍關心的敏感性問題,只要不違反保密規(guī)定,都要最大限度實行公開。一是重大決策要及時公開。對于地方黨委作出的關于經濟社會發(fā)展和黨的建設的重大決策,黨委全委會、常委會討論決定可以公開的重大事項等,及時向社會公開。二是基本情況要長期公開。對于地方黨委領導和工作機構設置、職責分工及聯(lián)系點、黨建工作規(guī)劃、基層黨組織與黨員基本情況等,堅持長期公開。三是重要工作要全程公開。重要干部的提名、考察結果、票決結果、任免的理由,黨員評先表彰,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執(zhí)行情況,行政與事業(yè)編制情況,黨費收繳及管理、使用情況等,都應嚴格按照程序全程公開。
結合實際,努力拓展公開的形式。進一步探索貧困縣黨務公開工作方法。在黨務公開的形式上,要突出科學、節(jié)約、快速、全面、方便、明了的原則。采取靈活多樣的形式,以黨員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將黨務公開的內容公之于眾。一是媒體公開。通過廣播電視、報紙、網(wǎng)絡等新聞媒體,及時發(fā)布黨務工作信息。二是專欄公開。在各單位和鄉(xiāng)鎮(zhèn)、村以建立和完善黨務公開欄、黑板報、發(fā)放宣傳單等形式,將日常事務進行公示。條件較好的地方和單位還可以設立電子觸摸屏,方便群眾查詢。三是文件公開。將黨委及其工作部門適宜公開的現(xiàn)行文件集中向社會公開,讓群眾免費查閱“紅頭文件”。四是會議公開。主要是通過黨委會、黨代會、形勢通報會、聽證會等多種會議形式向黨員群眾公開黨委決策及工作進展情況。
加強監(jiān)督,完善黨務公開的長效機制。一要完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進一步健全和完善由各級黨委主要領導牽頭、黨委統(tǒng)一領導、部門各司其職、群眾廣泛參與的工作機制。二要健全考評機制。將黨務公開納入黨建工作責任制、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和年度工作目標考核范疇,通過量化標準進行考核獎懲和責任追究。三是加強監(jiān)督。紀檢機關應當充分履行監(jiān)督職責,切實加強監(jiān)督檢查;完善黨員群眾意見反饋處理機制,充分發(fā)揮黨員群眾的監(jiān)督評議作用;發(fā)揮各種新聞媒體的作用,強化輿論監(jiān)督。通過多種渠道督查,促使黨務公開及縣委權力公開透明運行工作逐步走上常態(tài)化、科學化、制度化的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