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區(qū)農業(yè)局蠶桑站 655000 劉瓊花
方格蔟上蔟技術是在麒麟區(qū)推廣應用較廣、應用效益較好的實用技術,我區(qū)常年養(yǎng)蠶2.8萬張左右,蠶農全部使用方格蔟上蔟技術,大幅度提高了我區(qū)蠶繭品質?;剞D式方格蔟上蔟法與其他幾種上蔟法相比較有以下優(yōu)點:一是熟練掌握后花工較少;二是蔟具利用率高;三是省蔟室。現將回轉式方格蔟上蔟技術要點總結如下,以供各地在推廣方格蔟時作為參考。
用2cm×2.5cm的木方條,制作一個長136cm,寬64cm的外框和一個長131cm,寬64cm的內框,在內外框兩端木條中心,用2只蝶形螺絲將內外框連接,使內外框能以螺絲為軸而自由活動。在內外框的每條長柱的內則,裝上12只鉛絲固蔟夾,夾距為10cm,用于組合和固定蔟片。一般每張蠶需準備12個蔟架,140片蔟片(方格蔟是156孔/片)。
一是掌握適熟上蔟,不能捉未熟蠶上蔟;二是掌握適當密度;將方格蔟展開一半左右平放在干凈的地上,均勻地撒上150頭左右熟蠶,等放好4~5片時,熟蠶在蔟片上爬穩(wěn)后,按先后次序將方格蔟片插到蔟架上(蔟架先直放,方格蔟插到5~6片時再橫放),固蔟夾夾緊方格蔟長邊上第2孔格,插滿后移到空地上。如要吊掛必須固定蔟架,不使轉動,以防落蠶,上蔟3~4h后,將回轉蔟架吊掛在掛繩的下部,使蔟架回轉,再在地面上放一層稻草預防落地蠶受傷,如多層掛蔟,先上的掛上,后上的掛下,上下層蔟片對齊,以防上層蠶尿污染下層,吊掛蔟架要保持水平。
蔟中管理是提高蠶繭質量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有了先進的蔟具,如果蔟中管理不良,同樣不能生產優(yōu)質蠶繭。蔟中管理應注意以下要點:
1)適時清場:當大部分蠶進孔營繭后,將未入孔的蠶捉出另行上蔟(一般用折蔟上)。春蠶一般上蔟20~24h,夏秋蠶一般上蔟16~20h進行一次清場,清場5~6h后再檢查一次,及時捉出漏清蠶。
2)保持光線均勻:熟蠶有背光性,易向暗的方向密集,為提高熟蠶進孔率,上蔟時要適當關門避光,保持光線暗淡均勻。
3)加強通風排濕:在單位空間里熟蠶的頭數多,排出的尿量大,糞便也多,容易造成室內濕度增大。因此,在熟蠶大部分進孔營繭,到上蔟72h前都應開門窗通風排濕,這對提高蠶繭解舒作用很大。
4)溫度調節(jié):蔟室標準溫度以掌握24℃為宜。
新蔟片有異味,為提高入孔率,可在使用前用洗帚蘸新鮮桑葉搓揉的汁液灑在蔟片上或用清潔的蠶沙撒在展開的蔟片孔內,經攤曬后使用能提高入孔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