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寧縣農科所 678100 熊守志
昌寧縣農科所從云南省農科院糧作所引進武運粳8號(嘉48/香糯912/丙815)進行品種試驗。1998年昌寧縣農科所和云南省農科院糧作所在昌寧縣九甲辦事處試驗,共同從武運粳8號中選得一個株型中等、中穗型清秀健壯的變異單株。1998年將其臨時編號為汰優(yōu)2號品種,2001~2004年在昌寧縣農科所試驗田進行系統(tǒng)法選育。2004年獲得一個穩(wěn)定株系,編號為汰優(yōu)2號選2,暫定為昌優(yōu)1號。2005年參加昌寧縣品比試驗,產量居10個參試品種第一位。生產試種表現抗稻瘟病和白葉枯病能力強,產量高,品質優(yōu),米飯軟、不回生。2006~2007年參加保山市水稻粳稻區(qū)域試驗,兩年平均產量均居10個參試品種之首,綜合平均畝產達698kg,比對照合系41增16.6%。2008年正式定名為昌粳10號,2010年9月通過云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其編號:滇特(保山)審稻2010023號。
粳型常規(guī)水稻,株型緊湊,劍葉直立,全生育期171.3d,株高104.6cm,穗長18.2cm,穗總粒數137.2粒,實粒數112.0粒,空秕率17.6%,千粒重24g,中等落粒。品質檢測:出糙率83.4%、精米率73.4%、整精米率49.9%、粒長4.8mm、粒型(長寬比)1.7、堊白粒率38%、堊白度2.3%、透明度2級、堿消值7.0級、膠稠度86mm、直鏈淀粉(干基)13.8%、水分11.9%,色澤正常??剐栽u價:抗稻瘟病,高抗白葉枯病。適宜海拔1 400~1 700m稻作區(qū)中上等肥力田塊種植。
2005年昌寧縣農科所在試驗基地單本繁殖水稻新品種昌粳10號,實收畝產842.2kg,較合系41畝產583.5kg增44.3%。2006年該品種參加保山市水稻品種區(qū)試,昌寧試點畝產935.8kg,比對照合系41畝產648.3kg增287.5kg,增44.3%。2006~2007年參加保山市兩年一輪中海拔粳稻品種區(qū)試,綜合平均畝產698.4kg,比對照品種合系41增產99.5kg,增16.6%,增產達極顯著水平。在兩年12點次中,比對照增產點有10個點次,占83.3%。
在選育過程中,實行系統(tǒng)選育,經過2001~2004年的選育,該材料基本穩(wěn)定,2005年在昌寧縣壩區(qū)、山區(qū)進行多點鑒定,并示范種植12.47hm2,表現高抗稻瘟病、白葉枯病、稻曲病,抗倒伏,高產、穩(wěn)產、生育期適中等特性。
1)2005年昌寧縣農科所分別在右甸鎮(zhèn)、達丙鎮(zhèn)、漭水鎮(zhèn)、溫泉鄉(xiāng)進行多點試種示范,面積 12.47hm2,平均畝產683.6kg,增12.0%。表現抗稻瘟病、高產、穩(wěn)產、品質好等特點(生產示范每畝大田用種2.0kg,全部采用旱育秧、稀植、條栽等措施)。其中右甸鎮(zhèn)示范種植5.8hm2,經測產,平均畝產為680.7kg,較推廣品種昌粳8號增12.8%。達丙鎮(zhèn)示范種植2.2hm2,平均畝產681.4kg,比推廣品種昌粳8號增13.5%。漭水鎮(zhèn)示范種植2.33hm2,平均畝產 673.8kg,比推廣品種昌粳8號增10.2%。溫泉鄉(xiāng)示范種植2.13hm2,平均畝產 698.5kg,較粳雜品種88187增產11.6%。
2)2006年昌寧縣農科所在昌寧縣5個鄉(xiāng)鎮(zhèn)示范種植面積143.87hm2,平均畝產650.6kg,增10.1%。其中右甸壩示范種植68hm2,平均畝產657.2kg,較推廣品種合系41畝產601.5kg增9.3%。漭水鎮(zhèn)示范種植32.2hm2,平均畝產653.5kg,較推廣品種昌粳8號增12.2%。翁堵鄉(xiāng)示范種植16.67hm2,平均畝產645.3kg,較推廣品種昌粳8號增11.9%。溫泉鄉(xiāng)示范種植15.47hm2,平均畝產698.5kg,較粳雜品種88187增11.6%。更戛鄉(xiāng)示范種植11.5hm2,平均畝產598.6kg,較推廣品種預110畝產558.4kg增產31.2kg,增5.6%。
3)2007年昌寧縣示范種植1 166.67 hm2,平均畝產656.3kg,其中縣級水稻高產樣板示范種植66.67hm2,經科技人員測產,昌粳10號平均畝產達669.8kg,比推廣品種楚粳26畝產618.7kg增產51.1kg,增8.2%。施甸縣、騰沖縣和鳳慶縣示范種植413.33hm2,平均畝產620kg以上。
4)2008年昌寧縣示范種植1 906.67hm2,平均畝產650.8kg。施甸等縣示范種植780hm2,平均畝產620kg以上。
5)2009年昌寧縣示范種植2 310.33hm2,平均畝產716kg。昌寧縣實收最高畝產857.8kg,昌寧縣農科所基地實收畝產850.6kg。施甸縣、騰沖縣和鳳慶縣引種示范種植880hm2,平均畝產640kg以上。
6)2010年昌寧縣示范種植 3 000 hm2,平均畝產765.6kg。施甸縣、騰沖縣和鳳慶縣引種示范種植1 033.33hm2,平均畝產650kg以上。
昌寧縣農科所育種基地歷年水稻良種繁殖田昌粳10號實收產量統(tǒng)計如下:
2004年單本繁殖0.033hm2,實收畝產836.1kg。
2005年示范種植0.067hm2,實收畝產842.2kg。
2006年原種繁殖1hm2,平均畝產755.6kg。
2007年原種繁殖1.07hm2,平均畝產765.6kg。
2008年原種繁殖1.8hm2,平均畝產710.5kg。
2009年原種繁殖3.33hm2,平均畝產850.6kg。
2010年原種繁殖2.4hm2,平均畝產768.8kg。
水稻良種昌粳10號在昌寧縣已示范種植6年,累計示范種植1.16萬hm2,平均每畝比其他推廣品種增產41.8kg,累計新增稻谷產量727.8萬kg。昌粳10號水稻良種已成為保山市昌寧縣、施甸縣、騰沖縣和臨滄市鳳慶縣主要推廣的水稻品種。
1)種子處理:用浸種靈泡種48~72h,預防惡苗病和干尖線蟲病,種子吸足水分后催芽。
2)旱育稀植培育壯秧:一般4月10~20 日播種,秧齡 35~40d,每畝大田用種量1.5~2.0kg,秧田施足基肥,增施磷鉀肥。
3)合理密植:畝栽 2~2.5 萬叢,每叢2苗。
4)合理施肥:畝施有機肥 1 000~1 500kg作底肥,重施中層肥,巧施穗粒肥,N、P、K 配合施肥,70%作中層肥,20%作分蘗肥,10%作穗粒肥,或60%作中層肥,20%作分蘗肥,20%作穗粒肥,全生育期施純氮 10~14kg,磷肥 30kg,鉀肥15kg。
5)拉線單行條栽,行距 20~25cm,株距13.3cm,淺水栽秧,寸水活苗,栽后35d左右,總莖蘗數達到35萬左右,曬田5~7d,控制無效分蘗。
6)加強病、蟲、草、鼠害預防。
7)做到九黃十收,顆粒歸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