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執(zhí)著于生命的意義和反抗絕望
        ——試析魯迅《野草》中的部分篇章

        2011-08-15 00:42:44??∈?/span>
        名作欣賞 2011年8期
        關(guān)鍵詞:青春意義

        ⊙??∈?/p>

        執(zhí)著于生命的意義和反抗絕望
        ——試析魯迅《野草》中的部分篇章

        ⊙??∈?/p>

        《野草》是魯迅先生最晦澀最難懂的作品,然而飽含著魯迅先生的深邃思想和生命哲學(xué)。與世界上其他偉大作品一樣,《野草》的思想龐雜,具有多向度的解釋的可能性。其中部分篇章體現(xiàn)了魯迅反抗絕望的不屈意志和追求人生本真意義價(jià)值的探索精神。本文即對此做一分析說明。

        《野草》 反抗絕望 生命價(jià)值的探索

        《野草》收錄了1924年至1926年間的23篇散文詩,是魯迅特殊時(shí)期下的作品。在這個(gè)時(shí)期,“五四”運(yùn)動的高潮正經(jīng)低落,新文化運(yùn)動的陣營已經(jīng)分裂,再加上周氏兄弟關(guān)系失和乃至決裂,都使魯迅處于消沉抑郁之中。然而正是這樣的境遇,才成就了這部思想性和藝術(shù)性瑰麗多姿的集子,即使魯迅晚年也不再寫如此美麗的作品。魯迅的《野草》,波德萊爾的《惡之花》,泰戈?duì)柕摹都村壤泛屯栏衲虻摹稅壑贰房胺Q世界文學(xué)史上四部經(jīng)典的散文詩(此觀點(diǎn)據(jù)《世界文學(xué)首選書推薦》)。

        魯迅曾謙虛地說:“有了小感觸,就寫些短文,夸大點(diǎn)說,就是散文詩,以后印成一本,謂之《野草》。”①但《野草》藝術(shù)上的精美和思想上的深邃有目共睹,絕不是隨便文字、粗糙之作。《野草》就像其他的優(yōu)秀作品一樣是說不完道不盡的。魯迅受西方達(dá)爾文的進(jìn)化論和尼采等存在主義先驅(qū)的影響是不爭的事實(shí),受傳統(tǒng)文化中儒釋道的影響更是根深蒂固,因此魯迅的思想具有繁雜性、多重性和分裂性。這也是魯迅文章多取向價(jià)值解釋可能性的根源。然而就《野草》的主題解釋來說,反抗絕望和對生命價(jià)值的探索是非常重要的主體。

        一、反抗絕望

        (一)反抗絕望的根源:對“美”和“愛”的追求

        《好的故事》顯示出作者對美的向往和追求。故事“很美麗,幽雅,有趣。許多美的人和美的事”。詩人用明朗的語句敘寫故事,引人入勝。如“瘦削的一丈紅”是“大紅花和斑紅花,都在水里面浮動,忽而碎散,拉長了,縷縷的胭脂水,然而沒有暈”。再如“大紅花一朵朵全被拉長了,這時(shí)是潑剌奔迸的紅錦帶。帶織入狗中,狗織入白云中,白云織入村女中……”這是一幅美麗而又韻味十足的田園風(fēng)景畫。詩人“真愛這一篇好的故事”,當(dāng)夢醒時(shí)還要“趁碎影還在”,“追回他,完成他,留下他”。這正說明了魯迅熱愛“美”,追求“美”,珍視“美”。這種“美”是“希望”,是“青春”,也是“生命”……大而言之是一切“美好的東西”或“愛”。故事的破碎消失表明了美只是絢麗卻易碎的夢的現(xiàn)實(shí),而美夢的破碎又象征著理想的幻滅和青春的流逝,同時(shí)與魯迅哲學(xué)里的存在的虛無感和希望如同絕望的虛妄感相印證吻合,這又證實(shí)了魯迅哲學(xué)中的懷疑精神——雖然詩人喜愛“美”,追求“美”,但“美”卻是虛幻的,難以把握?!暗铱傆浀靡娺^這一篇好的故事,在昏沉的夜……”是對虛幻的反抗,容易讓人聯(lián)想到《希望》中的詩句:“這以前,我的心也曾充滿過血腥的歌聲:血和鐵,火焰和毒,恢復(fù)和報(bào)仇。”那充滿“希望”的理想的反抗是不是詩人曾經(jīng)的“好的故事”呢?

        魯迅對“絕望”的反抗,是因“希望”的渺茫,而“希望”的根源是對“美”和“愛”的渴望。魯迅思想里的存在或虛無的成分也基于此,即“愛”和“美”的幻滅感。故對“美”和“愛”的追求是魯迅“反抗絕望”追求“青春”拋卻“遲暮”的根源和動力。

        (二)反抗絕望的性格:獨(dú)立的精神和不屈的意志

        魯迅在《〈野草〉英文譯本序》中說:“因?yàn)橹S刺當(dāng)時(shí)盛行的失戀詩,作《我的失戀》。”②我從文本的閱讀中感到了“失戀”的原因是交往的不對等性,是詩人行為的不合時(shí)宜。四節(jié)詩中雙方互贈的物品分別是:百蝶巾,貓頭鷹;雙燕圖,冰糖壺盧;金表索,發(fā)汗藥;玫瑰花,赤練蛇。貓頭鷹是魯迅喜愛之物,冰糖壺盧是魯迅愛吃的食物,發(fā)汗藥是魯迅經(jīng)常用的藥物,赤練蛇是魯迅作品中時(shí)常提到的動物,③而這些作為愛情交往的饋贈品卻不合時(shí)宜,勢必會招致不被理解,從而造成了個(gè)體生命的孤獨(dú)。魯迅從不為了迎合他人的意愿而發(fā)違心之論,他追求的是精神上的獨(dú)立。正因獨(dú)立的精神,才會“有我所不樂意的在天堂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樂意的在地獄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樂意的在你們將來的黃金世界里,我不愿去。”“然而你就是我所不樂意的。”“嗚乎嗚乎,我不愿意,我不如彷徨于無地。”(《影的告別》)李歐梵在《鐵屋子里的聲音》中指出:“‘影’的形象顯然是以自喻的手法創(chuàng)造的詩人的另一自我的代表。”魯迅精神上的獨(dú)立及在此基礎(chǔ)上思想本身的游弋彷徨感、內(nèi)心里無所歸宿的流離感和“荷戟彷徨”的孤獨(dú)感,于此彰顯無疑。過客說:“回到那里去,就沒一處沒有名目,沒一處沒有地主,沒一處沒有驅(qū)逐和牢籠,沒一處沒有皮面的笑容,沒一處沒有眶外的眼淚。我憎惡他們,我不回轉(zhuǎn)去!”這兩處都有獨(dú)立精神對外界奴役的反抗和無地可去的悲哀??拖蛭髅妗獕灐靶校噲D反抗或超越“死亡”?!坝啊薄安辉羔葆逵诿靼抵g”,要在“黑暗”和“光明”的兩難的“絕境”中抉擇,與“死火”在“凍滅”和“燒完”之間抉擇一樣?!八阑稹边x擇了“燒完”,是對積極的生命方式做出的抉擇,是對崇高理想做出的抉擇,這抉擇的基調(diào)就是“反抗絕望”。“影”選擇了“黑暗”,因?yàn)椤昂诎怠辈攀恰坝啊背恕疤摕o”之外的實(shí)質(zhì)?!坝啊毕M约旱馁浧贰爸皇呛诎怠被颉爸皇翘摽铡保梢灾毁洝昂诎怠倍в凇肮饷鳌被蛑毁洝疤摽铡倍安徽肌笔苜浾叩摹靶牡亍?,之后“獨(dú)自遠(yuǎn)行,不但沒有你,并且再沒有別的影在黑暗里。只有我被黑暗沉沒,那世界全屬于我自己?!豹?dú)立的精神意志和享受孤獨(dú)的抉擇都體現(xiàn)著反抗者的韌性和不屈意志。

        (三)反抗絕望的哲學(xué)意義:“希望”與“絕望”

        社會的黑暗,新文化陣營的分裂,兄弟的反目及受過魯迅幫助的青年的“反噬”等,無疑將魯迅的思想認(rèn)知繼續(xù)甚至完全推向絕望?!拔覍⑾蚝诎道镝葆逵跓o地”凸顯了魯迅在實(shí)有和虛無問題上的掙扎的痛苦。

        “這以前,我的心也曾充滿過血腥的歌聲:血和鐵,火焰和毒,恢復(fù)和報(bào)仇?!边@是反抗黑暗社會的青春的希望的歌聲??呻S著與現(xiàn)實(shí)的抗?fàn)?,青春和希望在逝去?!耙娺^辛亥革命,見過二次革命,見過袁世凱稱帝,張勛復(fù)辟,看來看去,就看得懷疑起來,于是失望,頹唐得很了?!雹苁麤_擊著詩人的心靈,他終于感到“我大概老了”,“我的心分外地寂寞”,“然而我的心很平安:沒有愛憎,沒有哀樂,也沒有顏色和聲音”。原來的青春的希望的歌聲“都空虛了,但有時(shí)故意地填以沒奈何的自欺的希望”。這便是絕望。絕望中選擇妥協(xié)還是抗?fàn)帲q如“死火”選擇“凍滅”還是“燒完”。魯迅選擇了“燒完”。“希望,希望,用這希望的盾,抗拒那空虛中的暗夜的襲來,雖然盾后面也依然是空虛中的暗夜?!北M管這種反抗的基礎(chǔ)不盡殷實(shí),這種反抗的結(jié)果可能仍是沒有一絲希望,但依然要悲壯且執(zhí)著地反抗。

        魯迅在《〈野草〉英文譯本序》中說:“因?yàn)轶@異于青年之消沉,作《希望》?!笨墒囚斞敢琅f寄希望于青年,認(rèn)為“身外的青春固在”,即使“是悲涼漂渺的青春罷,然而究竟是青春”。但“希望”是什么呢?“絕望之為虛妄,正與希望相同?!薄敖^望”和“希望”同為“虛妄”!否定了“希望”,情感卻沒有自然地歸屬于“絕望”,相反“絕望”也被否定了。這種否定既不是非此即彼的二者擇一,也不是兩者之間的中間物,而是“虛妄”。對“希望”和“絕望”的否定建立在“虛妄”之上?!敖^望”和“希望”本為很真實(shí)很確切的感覺,此時(shí)卻被認(rèn)為是不切實(shí)際的虛幻。真實(shí)的感覺變成了虛幻的,被認(rèn)為不存在,那么“虛妄”的本身意義也同樣被消解,因?yàn)椤疤撏币彩且环N感覺。這是世界的虛無和非理性存在。存在還有什么意義?反抗又有什么意義?身外的青春“悲涼”而又“漂渺”,這又不能不使“我的心分外地寂寞”。既然要去不抱任何希望地反抗絕望,那么悲涼漂渺的青春還需尋求,“但不妨在我的身外”。青春和遲暮都是建立在時(shí)間基礎(chǔ)之上的,倘若青春消逝,遲暮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礎(chǔ)——時(shí)間——而不能獨(dú)存。作者感到了“身中的遲暮”,想必身外存在固然的“青春”。這似乎是一種希望?!叭欢F(xiàn)在沒有星和月光,沒有僵墜的胡蝶以至笑的渺茫,愛的翔舞。然而青年們很平安?!薄扒啻骸贝_實(shí)存在,但“青年”卻失去了本色。這是又一次的絕望,是對現(xiàn)實(shí)中“青春”的絕望,也是對中國前途的絕望?!拔抑坏糜晌襾砣獗∵@空虛中的暗夜了,縱使尋不到身外的青春,也總得自己來一擲我身中的遲暮。”魯迅在黑暗、虛無、痛苦和絕望中發(fā)出反抗的聲音。對絕望的倔強(qiáng)的反抗畢竟是孤獨(dú)的,因?yàn)槿鄙僦就篮系呐笥?,這便是棗樹的意象。被“凍得紅慘慘地,仍然瑟縮著”的細(xì)小的粉紅花是被摧殘的美好的事物的象征?!靶》奂t花的夢,秋后要有春”說明了希望還在,然而“落葉的夢,春后還是秋”則意味著絕望依舊。具有獨(dú)立人格的棗樹“理解這個(gè)世間的‘希望’與‘絕望’,他不去委身于哪一個(gè),而是頑強(qiáng)地執(zhí)著于現(xiàn)在”⑤。這種反抗就需要不妥協(xié),不屈服,執(zhí)著地戰(zhàn)斗的“這樣的戰(zhàn)士”。

        (四)反抗絕望的孤獨(dú)行動:執(zhí)著地前行

        過客不知道自己的稱呼,不知道自己從哪里來,也不知道自己向哪里去,說明人生存在的虛無和荒謬及人生本身的無目的性。毫無意義地不停地機(jī)械地前行是一種救贖,也是對絕望而又無意義的人生的反抗。只有不停地前行,才能體味到自身生命的存在和這些存在的意義與價(jià)值。魯迅在給趙其文的信中說:“《過客》的意思不過如來信所說那樣,即是明知前路是墳而偏要走,就是反抗絕望,因?yàn)槲乙詾榻^望而反抗者難,比因希望而戰(zhàn)斗者更勇猛,更悲壯?!雹耷懊婢烤故鞘裁礃拥乃冢瑒≈腥宋镉胁煌恼J(rèn)知。老翁是絕望與麻木,失去了追求理想的激情,靈魂低沉而黯淡;小女孩懷著美好的希望,充滿了活潑和生機(jī),顯得天真卻幼稚;過客明了生命的希望和絕望,仍企圖在絕望中追尋希望。老翁單知道南邊、北邊和東邊,可對西邊——過客前行的墳的方向——一無所知,說明他對自己和他人的過往的熟悉而對未來的無知,且暗示著死亡的無法超越性。

        過客得到小女孩的布施時(shí),說了一段莫名其妙的的話:“倘使我得到了誰的布施,我就要像兀鷹看見死尸一樣,在四近徘徊,祝愿她的滅亡,給我親自看見;或者咒詛她以外的一切全都滅亡,連我自己,因?yàn)槲揖蛻?yīng)該得到咒詛。但是我還沒有這樣的力量;即使有這力量,我也不愿意她有這樣的境遇,因?yàn)樗齻兇蟾趴偛辉敢庥羞@樣的境遇。我想,這最穩(wěn)當(dāng)?!濒斞冈诮o趙其文的信中說:“這種反抗,每容易蹉跌在‘愛’——感激也在內(nèi)——里,所以那過客得了小女孩的一片破布的布施也幾乎不能前進(jìn)了。”⑦魯迅給許廣平的信中也曾說:“我正相反,同我有關(guān)的活著,我倒不放心,死了,我就安心,這意思也在《過客》中說過?!雹嗾且?yàn)榈玫搅瞬际票〉亩Y物——而心存感激,有了牽掛,勢必會阻滯前行的腳步和消解反抗的行動,故才要咒詛她的滅亡或“她以外的一切全都滅亡”。感激和咒詛間的矛盾又?jǐn)D壓著他,唯有拋卻布施才能沒有感激,才能沒有背不動的重負(fù),才能不至于丟失反抗絕望的勇氣。然而這份感激應(yīng)拋在哪兒呢?不能是絕望的墳地,只能是美麗的充滿希望的野百合、野薔薇上?!懊馈睉?yīng)當(dāng)留存,卻不是反抗者應(yīng)享的留戀,孤獨(dú)才是永恒的繼續(xù)。過客在前面的聲音呼喚中不停前進(jìn)來反抗絕望。前方的聲音來自靈魂深處,是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是打破鐵屋的責(zé)任意識,是超越死亡和絕望的心靈呼喚。

        二、對生命本真意義的探尋

        “過去的生命已經(jīng)死亡。我對于這死亡有大歡喜,因?yàn)槲医璐酥浪?jīng)存活。死亡的生命已經(jīng)腐朽。我對于這腐朽有大歡喜,因?yàn)槲医璐酥浪€非空虛?!濒斞笧樽约荷某鋵?shí)且豐富的存在而大歡喜,這是重視生命意義的人生態(tài)度?!爱?dāng)我沉默的時(shí)候,我覺得充實(shí);我將開口,同時(shí)感到空虛。”魯迅渴望擁有深沉思考的人生,不想與無聊者做無意義的口舌之爭。魯迅深沉的思考形諸文字,就把這種理想外化為《野草》?!耙安?,根本不深,花葉不美”,然而頑強(qiáng)地生存“直至于死亡而腐朽”,寓意著魯迅在生命意義上與社會和自我做頑強(qiáng)的抗?fàn)?。《野草》是給“友與仇,人與獸,愛者與不愛者”的獻(xiàn)禮,是魯迅生命實(shí)存的目的和依據(jù),也是它自身價(jià)值意義所在。

        (一)對死亡和生命形態(tài)(無聊和麻木為例)的思考

        魯迅在《〈野草〉英文譯本序》中說:“因?yàn)樵鲪荷鐣吓杂^者之多,作《復(fù)仇》第一篇?!雹狒斞干類号杂^者精神的無聊和靈魂的麻木,對此有過深刻的表達(dá):“北京的羊肉鋪前常有幾個(gè)人張著嘴看剝羊,仿佛頗愉快,人的犧牲能給他們的益處,也不過如此。而況事后走不幾步,他們并這一點(diǎn)愉快也就忘卻了?!雹怍斞笇纯偷拿鑼?,形象地表述了這個(gè)世界的可怕。世界的可怕并不在于它本身,而在于當(dāng)你認(rèn)清了它時(shí)發(fā)現(xiàn)自己身在其中,且永在其中,不可逃離,更無法改變。魯迅的深刻有時(shí)顯得很殘酷,就像用雙手生生地撕開你的胸膛,挖出你的心臟,暴于太陽底下,讓你看到它已經(jīng)變質(zhì)了一樣。這無疑同時(shí)也加劇了魯迅自身的痛苦。

        《復(fù)仇》的第一段寫“相愛”(擁抱或欲望),第二段寫“相殺”(殺戮或仇恨)。“愛”和“恨”是人類所具有的兩種對立的極端感情,而由相殺導(dǎo)致的“給以冰冷的呼吸,示以淡白的嘴唇,使之人性茫然,得到生命的飛揚(yáng)的極致的大歡喜”——死亡。死亡作為人生的終點(diǎn),生命共同的歸宿,一直是魯迅思考的問題。魯迅的不懈求索追求的就是對“絕望”和“死亡”的超越。死火抉擇燒完揚(yáng)棄凍滅就是魯迅認(rèn)為的死亡的意義——對死亡的超越??纯退吹摹皳肀А被颉皻⒙尽倍际俏拷迤鋬?nèi)心無聊和空虛的東西?!翱础钡谋旧硎チ藨?yīng)有的價(jià)值成為看客生命存在的無意義的意義。因?yàn)楸M管為了“慰其無聊”的“看”的結(jié)果仍是無聊,但至少證明他們內(nèi)心好奇的存在,由此又說明了他們生命的存在。這就是看客自身的悲劇意義?!八麄円呀?jīng)豫覺著事后的自己舌上的汗或血的鮮味”,只是所預(yù)想的男女相愛或殺戮的結(jié)果沒有發(fā)生,因?yàn)槟菍δ信耙膊粨肀?,也不殺戮,而且也不見有擁抱或殺戮之意”。看客完全失望因此更覺無聊。魯迅在給鄭振鐸的信中說:“我在《野草》中,曾記一男一女,持刀對立曠野中,無聊人競隨而往,以為必有事件,慰其無聊,而二人從此毫無動作,以致無聊人仍然無聊,至于老死,題曰《復(fù)仇》,亦是此意。”?看客的無聊根源于他們的無目的無意義的生存所造成生命厚度的單薄和價(jià)值取向上的畸形??纯汀皬乃拿姹紒?,而且拼命地伸長頸子,要賞鑒這擁抱或殺戮”到“覺得喉舌干燥,脖子也乏了;終至于面面相覷,慢慢走散;甚而至于居然覺得干枯到失了生趣”:這就是男女對看客的“無血的大戮”,快意的復(fù)仇——使其用以慰藉無聊心靈的預(yù)期的希望落空,干涸的靈魂得不到滿足,復(fù)歸于“無聊”。可這樣的復(fù)仇是有代價(jià)的,那就是自身的“干枯”。這是魯迅向社會復(fù)仇向絕望反抗而內(nèi)心異常痛苦的曲意表達(dá),也是他認(rèn)為的反抗絕望生命的必然歸宿。

        (二)對自身生命意義的深入思考

        在《墓碣文》一詩中魯迅將自身分裂為兩部分,即作為敘述者的膽小怯懦的“我”和無畏困難地探求生命本真意義的墓主——死尸。敘述者的“我”只是為了表達(dá)技巧上的需要不是魯迅精神上的真實(shí),死尸則是魯迅承認(rèn)且激賞的,是其精神的象征?!拔摇迸c“死尸”的對立是魯迅從外面對自己思想和靈魂的審視和拷問,體現(xiàn)了魯迅對內(nèi)在精神的觀照和探求生命本真意義的不斷自省。“……于浩歌狂熱之際中寒;于天上看見深淵。于一切眼中看見無所有;于無所希望中得救?!边@句碣文彰顯了魯迅悲觀絕望的人生態(tài)度和反抗絕望的無畏的人生勇氣。在絕望的境遇中孤獨(dú)的“游魂”倘要只身反抗絕望,必須做“不以嚙人,自嚙其身”的殘酷自省??扇绱俗允?dǎo)致了“終于殞顛”的悲劇命運(yùn)。這正是“我”“窺見死尸,胸腹俱破,中無心肝”的原因。墓碣的陰面的文句是“……抉心自食,欲知本味。創(chuàng)痛酷烈,本味何能知?……”“……痛定之后,徐徐食之。然其心已陳舊,本味又何由知?……”“……答我。否則,離開!……”魯迅在《寫在〈墳〉后面》中寫道:“我的確時(shí)時(shí)解剖別人,然而更多的是更無情地解剖我自己。”?這幾句墓碣文正是魯迅關(guān)于解剖自己的形象表達(dá)?!熬裥淖允?,欲知本味”,然而本味終不可知的悖論是魯迅解剖自己探求生命本真意義而不可得的矛盾境遇的形象寫照。這種“欲知本味”而“抉心自食”的悲壯行為所體現(xiàn)的追求人生本真意義的精神是魯迅“解剖自己”戰(zhàn)勝自己的根基?!半x開”是對懦弱者和不理解者的鄙視和驅(qū)逐。當(dāng)“我”離開時(shí)“死尸已在墳中坐起,口唇不動,然而說——‘待我成塵時(shí),你將見到我的微笑!’”“微笑”即徹底的毀滅,就擺脫了“欲知本味”卻不可得的痛苦糾纏,帶有人生虛無的悲涼。

        三、結(jié) 語

        魯迅的“絕望”來自于“希望”,而“希望”卻來自于對“美”和“愛”的理解和追求。正是有了對“美”和“愛”的理解和追求這一深層的原因,魯迅心中才產(chǎn)生了“希望”的光芒。然而看客的麻木、庸眾的無聊、“青年的消沉”及社會的虛偽和殘忍等,都將他引向了“絕望”的境地。但他深愛著民眾和國家,并努力地“較永久地悲憫他們的前途,然而仇恨他們的現(xiàn)在”。如果想要擺脫絕望的束縛追求生命的超脫并對現(xiàn)實(shí)的責(zé)任進(jìn)行擔(dān)當(dāng),就必然要正視黑暗的現(xiàn)實(shí)且努力地“反抗絕望”。這種覺醒和“反抗”注定是一種孤獨(dú)的承擔(dān),是不被理解而遭遺棄甚至遭屠戮的原因。例如送他上“十字架”的正是他所欲喚醒卻仍未喚醒的愚昧且頑固的民眾,甚至他們還要“慶賀他”“打他”“吐他”“拜他”“戲弄他”。這無疑是“絕望”的又一層深深的“悲涼”。

        基于絕望之上又如何選擇生命方式呢?追求希望反抗絕望。過客明知前面沒有路只是“墳”且又無法超越,仍要“遺棄了身后一切的冷罵和毒笑”以及無知的同情(老翁)和對美麗幻想的布施心的感激(女孩),依然無畏地前行。然而對絕望的反抗的基礎(chǔ)殷實(shí)嗎?反抗的效果又如何呢?“希望,希望,用這希望的盾,抗拒那空虛中的暗夜的襲來,雖然盾后面也依然是空虛中的暗夜?!痹诮^望中寄希望于希望而反抗絕望。可他所追求的希望存在嗎?不存在,剩下的只是對絕望的反抗。盡管他“默默地鐵似的直刺著奇怪而高的天空”地反抗,盡管他不懈地追尋著“身外的青春”,“然而現(xiàn)在沒有星和月光,沒有僵墜的胡蝶以至笑的渺茫,愛的翔舞。然而青年們很平安。”“我身中的遲暮”固在,可是“身外的青春”卻已經(jīng)“凋零”。這是更徹底的絕望。因此對希望與絕望的認(rèn)知達(dá)到了最痛切的哲學(xué)的頂峰:“絕望之為虛妄,正與希望相同?!碑?dāng)絕望和希望同為“虛妄”,人的意義是什么呢?過客不息地機(jī)械而無目的地前行只是證明了自身生命的存在,充實(shí)了生命存在的無意義的意義?;蛟S這種生命要徘徊在“明暗之間”甚至要訣別存在而奔向“無地”,但它無意義地追求意義和價(jià)值本身就是一種反抗,一種對絕望的反抗。

        在“得不到布施,得不到布施心”的社會里充滿的是“銅和銀”,“布和綢”,“官和民”以及“主和奴”的鮮明的區(qū)別。愚昧的民眾只是在“慰藉其無聊”的“看”的過程中得到的是更極度的“無聊”中活著。想要“既不謊人,也不遭打”地生存,必須說不置可否的“阿?。」?!Hehe!he,hehehehe!”或“我想,你總會好起來……”諸如此類的話。世界便是如此“地獄”般地存在。那么居此情況之下生命的本真意義是什么呢?

        對生命本真意義的探究就必須做“自嚙其身”的殘酷無情的自我解剖。這種解剖得到的結(jié)果是要摒棄潛意識里的膽小怯懦的柔弱的靈魂、冷漠麻木的黯然的心智、茫然無知的畸形的知性、幻想希冀的無知的追求、不思改變的奴性的人格以及不置可否的虛假道學(xué)等,要“舉起了投槍”向如此地存在于人們集體意識中的“無物之物”擲去。但是孤獨(dú)的戰(zhàn)士不能抗衡“無物之物”組成的強(qiáng)大的“無物之陣”,必須呼喚反抗“怯弱”的“上帝”的“叛逆的猛士”共同戰(zhàn)斗,去做“死”的抗?fàn)帯F鋵?shí)死亡并不可怕,重要的是選擇要“燒完”還是要“凍滅”。當(dāng)選擇了“燒完”這種抗?fàn)幍姆绞?,超越了生存的困境和絕望的存在時(shí),就得到了生命的本真的意義。這種不妥協(xié)不畏懼的對生命本真意義的追求將用“廢墟和荒墳”埋葬世間所有的黑暗和“淡淡的血痕”,將會迫使“造物主,怯弱者,羞慚”而“于是伏藏”。

        筆者認(rèn)為:《野草》中魯迅最突出的思想彰顯是反抗絕望和探求生命本真意義的終極價(jià)值。魯迅在這方面走得很深、很遠(yuǎn),足可以稱得上是世界一流的思想家或哲學(xué)家。魯迅作為中國現(xiàn)代文學(xué)的領(lǐng)軍人物,用文學(xué)向社會和自身做努力抗?fàn)幍木?,豐富了中華民族精神,必將激勵一代又一代的學(xué)人們無畏地前行。

        從以上對《野草》中部分篇章的淺析可以看出,《野草》是一部思想性和藝術(shù)性都絕佳的作品,是世界文學(xué)史上不可多得的藝術(shù)瑰寶。魯迅十分珍視《野草》,還曾說自己的全部哲學(xué)都包含在《野草》里面,由此可知《野草》的巨大價(jià)值。若沒有《野草》,魯迅的作品便不完整。

        ①④ 《〈自選集〉自序》,《魯迅全集》第四卷,第469頁,第468頁,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2005年11月第1版,以下《魯迅全集》各卷均出自本版本,不再注明?!兑安荨返囊氖谴税姹镜诙怼兑安荨废嚓P(guān)篇章,下文所引不再注明。

        ②⑨ 《魯迅全集》第四卷,365頁。

        ③ 詳見李天明《難以直說的苦衷》,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第125頁。

        ⑤ 丸尾喜常:《〈野草〉解讀》,《文學(xué)評論》1999年7期。

        ⑥⑦ 《致趙其文》,《魯迅全集》第十一卷,第477頁,第478頁。

        ⑧ 《兩地書·二四》,《魯迅全集》第十一卷,第81頁。

        ⑩ 《娜拉走后怎樣》,《魯迅全集》第一卷,第170頁。

        ? 《340516致鄭振鐸》,《魯迅全集》第十三卷,第105頁。

        ? 《寫在〈墳〉后面》,《魯迅全集》第一卷,第300頁。

        作 者:??∈铮?008年畢業(yè)于焦作大學(xué),現(xiàn)在北大旁聽。

        編 輯:張晴 E-mail:zqmz0601@163.com

        猜你喜歡
        青春意義
        一件有意義的事
        新少年(2022年9期)2022-09-17 07:10:54
        有意義的一天
        續(xù)寫青春
        火花(2020年9期)2020-09-21 02:25:16
        生之意義
        文苑(2020年12期)2020-04-13 00:54:10
        青春睡不著
        大灰狼(2019年11期)2019-12-17 08:01:18
        “k”的幾何意義及其應(yīng)用
        埋線:1厘米提升的青春
        Coco薇(2017年10期)2017-10-12 19:26:55
        青春獻(xiàn)禮
        青春不打烊
        Coco薇(2016年8期)2016-10-09 16:46:39
        詩里有你
        北極光(2014年8期)2015-03-30 02:50:51
        亚洲乱码中文在线观看| 中国产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人妻夜夜爽一区二区| 91精品国产色综合久久| 亚洲成a人无码|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秋霞电影影院| 久久久久久岛国免费网站| 一区二区亚洲精品国产精| 欧美丰满少妇xxxx性| 亚洲av第一页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 精品国内自产拍| 开心激情网,开心五月天| 一二三四区中文字幕在线| 日日摸天天摸人人看|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网曝| 色婷婷一区二区三区四| 又硬又粗进去好爽免费| 国产亚洲精品aaaa片小说| 亚洲黄色尤物视频| 亚洲精品女人天堂av麻| 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蛋壳| 久久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综合|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精品密臀| 狼狼综合久久久久综合网| 免费现黄频在线观看国产| 国产精品亚洲婷婷99久久精品|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黄色| 亚洲一区 日韩精品 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在线日韩| 青青草视频在线观看视频免费| 欧美激欧美啪啪片| 中文字幕乱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美女裸体无遮挡免费视频国产| 国产一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毛片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激情五月婷婷综合| 国语自产啪在线观看对白| 国产爆乳美女娇喘呻吟| 亚洲国产理论片在线播放| 日本一极品久久99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