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靜 胡 瀅 (臺州學院藝術(shù)學院 浙江臺州 317000)
我們都知道鋼琴是高貴、典雅象征,而鋼琴演奏是將高貴典雅的氣質(zhì)和藝術(shù)的魅力展現(xiàn)出來的一種形式?,F(xiàn)在,越來越多的學生都在學習鋼琴,他們都想通過完美的演奏把這種魅力釋放出來,但是,很多學生一到登臺表演時,平常在臺下彈得非常熟練的樂曲都會出錯,甚至都無法把整首樂曲完整地彈下來。大家都知道這是心理緊張的表現(xiàn),那演奏時產(chǎn)生心理緊張的原因是什么呢?
正所謂,藝高人膽大,精湛的技巧是擁有良好心理素質(zhì)的先決條件。如果演奏者對即將登臺表演的樂曲中的技術(shù)難點還有些不自信,那樣就很容易產(chǎn)生緊張心理。因此,只有通過科學有效的練琴方法,以及對所演奏作品的深刻領(lǐng)悟,做好充分的準備,演奏時才能做到“胸有成竹”,這樣才能增強現(xiàn)場心理承受能力。如果說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是“軟件”的話,那么充分的準備就是“硬件”。在鋼琴練習中“硬件”比“軟件”更為重要,沒有非常扎實的基本功、音樂修養(yǎng),再好的心理素質(zhì)也無濟于事。因此,充分的練習是完美演奏的前提和基礎,但是充分的練習不單單是盲目的重復練習,更要練得精,練得到位,選擇科學有效的練琴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1.慢速練習
許多學生都喜歡從頭到尾快速的練習曲子,認為只有快速的演奏才會使曲子聽起來很好聽。甚至有些學生認為,只要彈得快即使有點小瑕疵也不容易被發(fā)覺。但是,如果一味的只注重快速練習,那么練琴的質(zhì)量永遠不會提高。因此,在練琴的時候要學會慢速的練習。慢練是鋼琴演奏的根基,是貫穿鋼琴練習的全過程、保證練琴質(zhì)量不斷提高的一種重要的方法。
慢速練習猶如用放大鏡看東西一樣,可以把對像觀察得更深入,感受得更深切,捕捉住在快速當中容易被忽略的而又很重要的細節(jié);慢速練習還可以將手指觸鍵動作做得更充分,有利于發(fā)展手指的獨立性和力度,而這是靈活性的基礎。
2.變速練習
當然,也不能每一遍都是慢速練習,也應該適當?shù)母淖兯俣龋淖児?jié)奏。例如,把一樣長的兩個音符變成前附點或者后附點的節(jié)奏;把四個十六分音符變成前兩個八分音符后兩個十六分音符或者相反的節(jié)奏;也可以在節(jié)拍器的幫助下對各種速度進行練習。持續(xù)這種練習,那么對于演奏中節(jié)奏穩(wěn)定性的把握都有很大幫助。
3.不加踏板練習
在練習過程中,為了讓耳朵能仔細聽辨每一個音符的音質(zhì),手指能不斷感覺觸鍵狀態(tài),可以不加踏板,使每個音符的音質(zhì)完全體現(xiàn),這樣耳朵才能準確的把握各種不同音色,通過音色調(diào)整觸鍵感覺,提高演奏水平。
1.單手練習
鋼琴的彈奏是由雙手的相互協(xié)調(diào)與緊密配合來共同完成的。在彈奏鋼琴的時候,要做到雙手的這種相互協(xié)調(diào)與緊密配合,必須以單只手良好的彈奏作為保證。單手練習的目的是可以減輕大腦的一部分負擔,使人的精力更為集中,便于對每一只手的彈奏進行細心地檢查。有的學生貪圖省事,不進行單手的練習,以為這樣可以加快練習進度。事實上,這樣做的結(jié)果卻是事與愿違。從表面上看,單手練習好像是需要多一些時間,但是從整體的練習效果上看,它卻是節(jié)省了很多時間,使練習更加高效。單手練習不僅僅用于一首樂曲的開始練習階段,而是要貫穿始終。
2.分句分段練習
大部分學生都習慣性地喜歡將曲子一遍一遍從頭彈到尾,這樣的練習方式難以得到真正的提高,因為從頭至尾的練習不僅花費時間,對樂曲印象模糊,而且無數(shù)細節(jié)被忽略。所以要提高演奏水平,需要把樂曲分解去練習。在識譜階段,用分句分段的方法練習可以迅速對音樂旋律和手指動作產(chǎn)生記憶,能更快熟悉樂譜。在識譜完成后,耐心的一句一句仔細磨練,能更快提高整體演奏水平。
看譜練習其實就是讓學生學會養(yǎng)成看譜的習慣。通常很多學生都可能會有這樣的情況,拿到一首新樂曲的時候,看譜從頭到尾摸了幾遍后,曲子還彈不熟,譜子倒已經(jīng)基本背下來了。這種情況會導致學生在練習中僅憑自己的記憶去彈奏,這樣一來,不僅不清楚樂曲的處理,而且容易在演奏中忘譜,。所以說在對于整首樂曲沒有完全掌握的情況下,一定要養(yǎng)成邊看譜邊彈奏的習慣。
背譜有動作記憶、圖像記憶、旋律記憶和音符記憶。通常學生是依靠手指不斷的重復練習不知不覺養(yǎng)成的動作習慣來背譜演奏的。一遇到情緒緊張,手指的動作習慣就很容易出現(xiàn)臨時性的失誤。所以,在練習時要加強音符的記憶。
在練習一首音樂作品中,我們總會遇到一些有難度的地方,這就需要我們把難點抽出來,反復、耐心的練習,直到能融入到整首作品的演奏當中去。任何一個作品哪怕有一個難點沒能克服,也會破壞樂曲的完整性。
音樂作品的藝術(shù)處理是鋼琴演奏和練習中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之一。而對于樂曲的處理并不是只要做出強弱對比就可以的,一首好的樂曲令人百聽不厭,這正是演奏者很好的詮釋了作曲家樂曲內(nèi)容而形成的。了解作曲家生活時代背景、寫作意圖正是處理樂曲的關(guān)鍵所在。然而有的學生拿到一首新的樂曲后,只是一味地去彈奏音符,對樂曲的理解只停留在譜面的表情記號上,經(jīng)過這樣機械的練習后,即使能完整地彈奏,也如一篇內(nèi)容空洞的文章,令人聽來索然無味。
調(diào)整心態(tài)自信心是首要的,充分的自信心才是成功演奏不可少的心理保證,要相信自己一定能演奏出最美好的音樂。上臺前可以調(diào)節(jié)一下呼吸,這是消除緊張是最簡單、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還有,就是要融入到音樂中,要求學生在奏響音樂之前,可以先在內(nèi)心歌唱所要演奏的音樂,讓思維先進入音樂,再開始演奏,努力把種種注意力的不集中投入到演奏曲目的情感交流中。
平時學生都是在封閉的小琴房中練習鋼琴,練習者對自己的小天地非常熟悉。鋼琴的型號、琴鍵的觸感等等,這些對演奏者來說已形成習慣。而公開演奏則不同,突然來到一個全新的環(huán)境,就會心情緊張導致自己演奏水平不能正常發(fā)揮。
因此,平時在練琴的時候,可以嘗試把自己琴房的門打開,讓自己適應在公開的環(huán)境下來演奏;也可以多叫一些同學來聽自己的演奏,讓自己適應緊張的環(huán)境;為了更好的適應鋼琴等不同硬件設備,也可以同學之間相互的交換著琴房來彈奏,讓自己能在不同的環(huán)境,盡快習慣適應不同的鋼琴。教師也可以盡可能多的在平時為學生提供演出機會,讓學生親身感受臨場感,使學生逐漸適應由于演奏環(huán)境的改變造成的種種不適應。
在每一次的正式演出中,都難免會受到來自外界的影響。如臺下有人拍照,或臺下秩序混亂等等一些突發(fā)因素,這很難使演奏者不分心。演奏者必須極其靈敏的作出反應,不要為意外事件所影響,并保持內(nèi)心的平靜??傊?,演奏者要以不變應萬變,全神貫注的投入到音樂的情感中,直到音樂終止。
會“彈”并不代表會“練”,光會彈鋼琴而不能用正確的方法去進行練習的話,那么鋼琴演奏技術(shù)永遠只會停留在原地,不會有任何的提高。而掌握了正確的練習方法,不僅可以提高演奏者的演奏技巧,而且可以提高演奏者的自信心。自信心對于一個演奏者來說是至關(guān)重要的,因為一臺演出的成功與否就在于演奏者對自己的能力是否有信心。而自信心并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通過在平時的練習中形成的。因此,會“練”比會“彈”更重要,一次成功的、完美的演奏并不是為了展現(xiàn)演奏者多么地會炫技,而是對于演奏者學習方法的見證和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