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華
根據(jù)用人單位對商務翻譯能力的要求,我們對我校英語專業(yè)大學三、四年級學生做過多次測試,現(xiàn)隨機抽取其中的一次測試。該測試是從英語專業(yè)四年級中隨機抽取30人作為被測試者,要求他們將一封商務信函譯成漢語。
我們重點討論下文中劃線句子的漢譯。
Dear Lily,
The Trailer Mudguards should be a separate part.Here attached is a Drawing of the trailer. They are both the same just different format. Please e-mail me back and let me know that you could open at least one of them. Please price me on a 20’ and a 40’.I think a 20’ would be the safe option to start with till we are satisfied with the quality, Please give me your best price, the reason I need the best price is because there are a lot of other Chinese brands over here now.
John
測試結果分析:
第一,30人中有7人能夠?qū)⒌谝痪涞膯卧~“part” 準確地譯作“配件”,既符合產(chǎn)品技術常識,又忠實了信函發(fā)出者的原意。而其余的23人,則將“part”譯作“部分”,表明被測試者缺乏最基本的關于產(chǎn)品的技術知識,沒有掌握多義詞在不同語境下的含義。
第二,第二個劃線句子的漢譯,3 0人中有6人將“format”正確地譯作“格式”。信函發(fā)出者的本意是:附件中的圖紙內(nèi)容是一樣的,只是格式不同,目的是方便收件人至少能夠打開其中一個格式的附件,以便按照圖紙報價。而其余24人,有5人將“format”譯作“形式”的,反映出被測試者沒有正確理解“format”在不同語境中的不同的含義。而其他19人,有譯成“規(guī)格”、“結構”、“制造方式”等,這些錯譯表明被測試者對原文的理解是錯誤的。同時,也表明被測試者沒有掌握最基本的計算機專業(yè)術語。
第三,第三個劃線句子的漢譯,30人中,只有12人把“a 20’ and a 40’”正確地翻譯成“一個20英尺集裝箱和一個40英尺集裝箱”。其余18人中,僅有4人能夠識別英尺的符號“’”,但是,不知道該符號表示的是國際標準中的集裝箱的尺寸,其余的14人,則完全不知所云。 雖然,30名被測試者都修過國際貿(mào)易實務,學習過集裝箱的規(guī)格,但是,卻沒有把所學的知識有效地應用到漢譯中,反映出被測試者英文符號知識欠缺,國際貿(mào)易知識不扎實,同時,對商務來往中數(shù)量與價格之間的關系——采購量大,價格可優(yōu)惠的基本商務理念沒有認識。
第四,我們來看一看“your best price ”的翻譯,30人中有18人翻譯完全正確,譯作“最優(yōu)惠的價格”,有2人翻譯錯誤,譯作“最高的價格”,錯誤地從賣家的角度去翻譯,有3人譯作“最便宜的價格”,而其余7人的漢譯都沒有忠實地反映原意。
根據(jù)測試結果,我們發(fā)現(xiàn):要想客觀、真實地反映教學與培養(yǎng)效果,必須改革閉卷考核方式。傳統(tǒng)的考試方式只重視學生的卷面成績,這種由筆試所強化的標準答案意識抑制了發(fā)散思維,使學生的理論知識、常識知識、專業(yè)知識不能轉化為判斷能力、翻譯能力。在繼續(xù)推行閉卷考核方式的同時,教師應從平時的課堂討論、口筆譯實踐鍛煉、寫作訓練上,盡量采用實踐性強的、真實的商務情境下的素材,只有理論與實踐結合,才能提升學生的翻譯能力。
在每次實習、實訓結束后,應該要求實習單位給出客觀的實習成績。另一方面,學校還應該對學生實習、實訓前后的翻譯實戰(zhàn)能力和水平進行測評。 這樣做的兩個積極作用:其一,有助于比較學生們在實習、實訓前后翻譯實踐能力的差異,進一步確定教學、培訓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以便逐步改進、完善。 其二,有助于學生了解自己的弱項,有意識、有目的地去改進。使學生的學習更加有目的性、主動性,為將來順利地勝任工作崗位打下良好基礎。
綜上所述,要提高商貿(mào)翻譯測試的信度和效度,必須改革考核形式,同時,商貿(mào)翻譯的考核內(nèi)容應該是來自真實的商務語境,將學與做結合起來,既能提高學生在校的學習積極性,又能夠切實提高工作能力。
[1] Ellis M. , Johnson C. Teaching Business English[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2] 車麗娟,賈秀梅.商務英語翻譯教程[M].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出版社,2007.
[3] 陳冬純. 商貿(mào)翻譯的若干問題探討[J].廣東商學院學報,2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