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波,楊 樂,李 志,鄧文玲(貴陽中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肛腸科,貴陽市 550002)
潰瘍性結腸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種慢性非特異性炎癥性腸病,其發(fā)病可能與環(huán)境、遺傳、感染、免疫、精神及過敏等因素有關。雖然目前UC的發(fā)病機制還未完全明確,但免疫機制異常被公認為在其發(fā)病中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1]。我院臨床采用苗藥枳稿倒煎劑保留灌腸治療UC,效果明顯。為提高有效藥物濃度并利于直腸吸收,現(xiàn)將枳稿倒粉末制成納米制劑,并比較其與西藥水楊酸柳氮磺胺吡啶(SASP)治療UC的優(yōu)劣。
本試驗入選的80例UC患者均為2007年11月-2009年11月就診于貴陽中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肛腸科門診患者。其中,男性46例,女性34例;年齡(49±14)歲;病程(2.6±1.2)年。采用隨機單盲法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各40例。患者癥狀:腹痛、腹瀉、黏液血便。參照結合2000年中華醫(yī)學會消化病學會《炎癥性腸病診斷標準》[2],排除嚴重心、肝、腎疾病患者。
治療前抽取患者肘靜脈血3 mL,以便與治療后作對比。試驗組:使用枳稿倒納米制劑保留灌腸,并采用直腸滴入的方法,以減少藥劑溢出和減輕患者的不適感。每日晚上進行1次,3周為1個療程。對照組:予SASP(北京雙鶴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1020818,規(guī)格:0.25 g/片)口服治療,每次4片(1 g),bid,3周為1個療程。1個療程后抽肘靜脈血3 mL,以觀察2組患者治療后體內(nèi)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白細胞介素-1β(IL-1β)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表達情況。
按1993年“全國慢性非感染腸道疾病學術會議”的判定標準[3]評價治療效果。顯效:臨床癥狀基本消失,大便常規(guī)正常,腸鏡復查黏膜正常,停藥或僅用維持量藥物;有效:臨床癥狀基本消失,大便常規(guī)紅、白細胞明顯減少,腸鏡復查腸黏膜輕度炎癥反應;無效:癥狀及大便常規(guī)無明顯好轉,腸鏡檢查無改善。
所有統(tǒng)計學處理均采用SPSS17.0統(tǒng)計軟件進行t檢驗和直線相關分析。以P<0.05代表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數(shù)據(jù)表達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
2組治療前后SOD、TNF-α水平對比見表1。
表1 2組治療前后SOD、TNF-α水平對比Tab1 Comparison of the content of SOD and TNF-α between 2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治療前2組均無明顯差異(P>0.05);試驗組治療后與治療前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對照組治療后與治療前比較亦有顯著性差異(P<0.05);治療后試驗組與對照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提示枳稿倒納米制劑保留灌腸能顯著提高患者血清SOD水平,改善患者氧自由基代謝,同時可以顯著降低患者血清中TNF-α水平。
2組治療前后IL-1β水平與MDA含量對比見表2。
表2 2組治療前后IL-1β水平與MDA含量對比Tab2 Comparison of the content of IL-1β and MDA between 2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治療前2組均無明顯差異(P>0.05);試驗組治療后與治療前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對照組治療后與治療前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治療后試驗組與對照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提示枳稿倒納米制劑保留灌腸能顯著降低患者血清IL-1β水平,改善患者IL代謝,同時顯著降低患者血清MDA含量。
試驗組40例患者中,顯效4例,有效29例,無效7例,總有效率82.5%;對照組40例患者中,顯效2例,有效25例,無效13例,總有效率67.5%。2組總療效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
2組治療后均未見不良反應發(fā)生。
UC是一種慢性非特異性炎性疾病,病變主要于結腸的黏膜層,以潰瘍?yōu)橹?,多累及直腸和遠端結腸,也可遍及整個結腸。UC病因與發(fā)病機制尚不十分明確,但與宿主遺傳易感性、機體免疫應答及腸黏膜免疫識別失調(diào)密切相關[4]。一般認為本病主要是因環(huán)境因素(特別是感染因素)作用于遺傳易感人群,因而促發(fā)免疫反應亢進[5]。UC是易感性患者腸黏膜系統(tǒng)免疫調(diào)節(jié)性疾病,免疫反應異常是其發(fā)病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6]。貴州苗藥枳稿倒,又名“紫參”、“拳參”,始載于《本草圖經(jīng)》,為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拳參的根莖,性味苦、涼,歸肝、大腸經(jīng),具有清熱解毒、鎮(zhèn)肝熄風、涼血止痢的功效[7]。有關資料證實,拳參具有很強的抗突變(抗腫瘤)作用,且具有止血、保護皮膚、促進潰瘍愈合的作用[8]。
IL-1誘導內(nèi)皮細胞活化,刺激中性粒細胞釋放炎癥蛋白和炎癥介質(zhì),直接參與炎癥發(fā)生過程。國內(nèi)有研究發(fā)現(xiàn),細胞因子IL-1β和TNF-α在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RA)的骨損傷中起重要作用[9]。這些研究均提示細胞因子IL-1β、TNF-α在炎癥的發(fā)病機制中發(fā)揮重要的病理作用。經(jīng)枳稿倒制劑治療后可顯著降低這2個指標。SOD是機體防御新陳代謝及其他生命活動中氧自由基損傷和破壞的抗氧化酶,可阻止缺血損傷部位的氧自由基損傷。正常生理的細胞富含SOD,能特異性滅活、清除超氧自由基,使體內(nèi)的自由基代謝保持相對平衡。當受到各種傷害性刺激時,機體內(nèi)的防御機制被激活,血清及局部SOD水平將升高,以清除各種超氧離子。研究自由基清除劑是治療UC一個有效途徑。MDA是生物大分子膜多聚未飽和脂肪酸(PUFA)在超氧化反應中的過氧化產(chǎn)物。SOD的測定常常與MDA的測定相互配合,SOD活力的高低間接反映了機體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而MDA含量的高低又間接反映了機體細胞受自由基攻擊的嚴重程度。經(jīng)枳稿倒制劑治療后患者血清中SOD活性明顯強于對照組,MDA含量明顯低于對照組,說明枳稿倒納米制劑保留灌腸是優(yōu)于SASP口服的一種治療方案,值得臨床進一步大樣本深入研究。
[1]Ameho CK,Adjei AA,Harrison EK,et al.Prophy lacticeffect of dietary glutamine supple mentation on interleukin 8 and tumour necrosis factor a production intrinitrobenzenesulphonic acid induced colitis[J].Gut,1997,41(4):487.
[2]中華醫(y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對炎癥性腸病診斷治療規(guī)范的建議[J].中華消化雜志,2001,21(4):236.
[3]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學會消化系統(tǒng)疾病專業(yè)委員會.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中西醫(yī)結合診斷、辨證和療效標準(試行方案)[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1994,14(4):239.
[4]鄭家駒.我國潰瘍性結腸炎發(fā)病機制研究[J].中華消化雜志,2005,25(10):637.
[5]Merger M,CroitoruK.Infeetions in the immuno Pathogenesis of chronic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J].Semin Immunol,1998,10(1):69.
[6]巫協(xié)寧.炎癥性腸病的發(fā)病機制新解[J].國外醫(yī)學消化系統(tǒng)疾病分冊,2004,24(6):323.
[7]雷載權編.中藥學[M].第1版.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5:67-68.
[8]梅全喜,畢煥新.現(xiàn)代中藥藥理手冊[M].第1版.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1998:129-130.
[9]常 艷,魏 偉.類風濕關節(jié)炎中PGE2與IL-1的關系及其藥物研究[J].中國新藥雜志,2006,15(23):1 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