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振華 余忠海 李亞明 趙明星 肖世源 (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yī)院中醫(yī)???,上海 200040)
輕度認知障礙(MCI)是介于正常老化與癡呆之間的一種過渡狀態(tài),主要表現(xiàn)為記憶減退。對MCI的深入研究,有利于癡呆的早期干預,延緩癡呆的發(fā)展,符合中醫(yī)學“治未病”的理論。本研究通過神經(jīng)心理學量表觀察銀杏葉片G對MCI患者記憶功能的影響。
1.1 資料
1.1.1 入選標準 參考Petersen等〔1〕提出的MCI診斷標準,制定本研究MCI入組診斷標準:(1)年齡60~85歲,存在由患者自己、家屬或知情人提供的記憶減退主訴;(2)記憶測驗成績低于年齡和文化程度匹配的正常對照1.5個標準差,簡易精神狀態(tài)檢查(MMSE)〔2〕評分 24~27分(排除文盲),總體認知分級量表輕度異常,即總體衰退量表(GDS)2~3級;(3)一般功能仍保存,日常生活方面的困難可能有所增加,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ADL)分值<26分。
1.1.2 研究對象 納入試驗病例來自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yī)院中醫(yī)認知障礙??崎T診、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yī)院中醫(yī)門診、上海市楓林街道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共113例,均符合MCI診斷標準。隨機分為治療組和空白對照組,治療組58例,男17例,女41例,年齡62~83〔平均(72.78±5.03)〕歲,高中及以上學歷21人,初中12人,小學25人;對照組55例,男23例,女32例,年齡61~84〔平均(73.53±5.97)〕歲,高中及以上學歷13人,初中10人,小學32人。兩組年齡、性別構成、文化程度比較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治療方法 治療組和對照組在給予同一基礎保健支持〔四方面:一般健康宣教(積極調(diào)治舊疾、保持心情舒暢)、適度運動(散步:1 000 m,早晚各1次)、肢體運動(手球:30 min/d,2次/d)、一般合理的營養(yǎng)支持等〕治療上,治療組給予口服斯泰隆(19.2 mg,上海杏靈科技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生產(chǎn))每次1粒,每日3次,連服1年;對照組除給予一般健康宣教和對癥治療外不給予任何治療。治療期間兩組均不使用其他具有擴血管、增智能作用的中西藥物。
1.2.2 觀察指標 采用MMSE、邏輯記憶(LM)評價患者治療前后的記憶功能變化。有關測試人員進行臨床前技術培訓和神經(jīng)心理學評價一致性檢驗。
1.2.3 安全性評價 治療前后均進行血、尿常規(guī)及血生化(肝腎功能、血糖、血脂),血壓及心電圖檢測。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16.0統(tǒng)計軟件,所有數(shù)據(jù)采用±s表示,組內(nèi)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計量資料用獨立樣本t檢驗。
2.1 兩組治療前后MMSE分值比較 與治療前比較,治療組治療半年期和一年期的MMSE分值明顯提高(P<0.01),但治療半年期與治療一年期MMSE分值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對照組比較,治療組半年期、一年期MMSE分值的凈增值差異有顯著性(P<0.01)。見表1。
2.2 兩組治療前后MMSE各分因子分值比較 與治療前比較,治療組治療半年期地點定向、延遲回憶分值明顯提高(P<0.05,P<0.01),治療一年期地點定向、注意與計算力、延遲回憶分值明顯提高(P<0.05,P<0.01),但治療半年期與治療一年期各分因子值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對照組比較,治療組半年期、一年期時間定向、延遲回憶、視空間分值的凈增值差異有顯著性(P<0.05,P<0.01)。見表2。
2.3 兩組治療前后LM分值比較 與治療前比較,治療組治療半年期和一年期的LM分值明顯提高(P<0.01),但治療半年期與治療一年期LM分值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治療半年期LM分值較治療前明顯提高(P<0.01),但治療一年期LM分值較治療前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與對照組比較,治療組半年期、一年期LM分值的凈增值差異有顯著性 (P<0.01)。見表1。
表1 治療前后MMSE分值比較(分±s)
表1 治療前后MMSE分值比較(分±s)
與治療前比較:1)P<0.01;與對照組比較:2)P<0.01,3)P<0.05
組別 n MMSE治療前 半年期半年 凈增值一年期半年 凈增值LM治療前 半年期半年 凈增值一年期半年 凈增值治療組 58 25.78±1.20 27.08±2.271)1.31±2.042)27.62±2.181)1.84±1.892) 7.33±2.84 9.93±3.111)2.60±2.443)9.86±2.661)2.63±2.452)對照組 55 25.62±1.24 25.44±3.49 -0.18±3.03 25.27±3.18 -0.35±2.68 6.86±2.73 8.36±3.471)1.50±2.79 7.27±3.38 0.41±2.57
表2 兩組治療前后MMSE各分因子分值比較(分,±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MMSE各分因子分值比較(分,±s)
與治療前比較:1)P<0.05,2)P<0.01;與對照組比較:3)P <0.05,4)P <0.01
組別 n 時間定向記憶 地點定向記憶 瞬時記憶 注意力與計算力 延遲回憶 語言功能 視空間記憶治療組 58 治療前 4.55±0.71 4.74±0.52 2.74±0.52 3.78±0.97 1.91±0.92 3.59±0.56 4.43±0.68半年期 半年 4.69±0.73 4.91±0.281) 2.84±0.37 3.90±1.07 2.50±0.762) 3.67±0.54 4.55±0.65凈增值 0.14±0.693) 0.17±0.60 0.10±0.61 0.12±1.31 0.59±0.883) 0.09±0.66 0.12±0.903)一年期 一年 4.71±0.62 4.93±0.262) 2.84±0.41 4.22±1.071) 2.58±0.592) 3.76±0.57 4.55±0.60凈增值 0.16±0.724) 0.19±0.58 0.10±0.61 0.45±1.48 0.67±1.004) 0.17±0.60 0.12±0.944)對照組 55 治療前 4.46±0.80 4.82±0.43 2.73±0.49 3.95±1.01 1.95±0.91 3.45±0.57 4.31±0.78半年期 半年 4.44±0.90 4.74±0.54 2.70±0.52 3.58±1.34 2.00±0.91 3.49±0.72 4.24±0.86凈增值 -0.02±0.75 0.02±0.45 0.02±0.65 -0.36±1.47 0.05±1.13 0.04±0.69 -0.07±0.94一年期 一年 4.43±0.86 4.71±0.35 2.68±0.50 3.84±1.26 1.90±0.76 3.41±0.72 4.22±0.80凈增值 -0.03±0.77 0.09±0.40 0.05±0.62 -0.11±1.46 -0.05±1.08 0.17±0.60 -0.09±0.95
2.4 臨床安全性 本研究未發(fā)現(xiàn)死亡及嚴重不良反應病例,治療組治療前后血尿常規(guī)及生化無明顯變化,提示銀杏葉片G無明顯毒副作用。
MCI患者轉化為阿爾茨海默病(AD)患者的速率(每年10% ~15%)〔3〕大大超過正常老年人(1% ~2%),目前 MCI被認為是可識別且可干預的癡呆前狀態(tài),因此早期干預MCI,尋找到治療癡呆的最佳時間,對于減少癡呆的發(fā)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和減輕家庭和社會負擔具有重大的意義。
記憶損害是MCI患者認知障礙的核心表現(xiàn),記憶是人類重要的心理功能,記憶的分類從不同角度衍生出不同的分類方法,如按信息存儲時間長短和容量大小分為長時記憶和短時記憶,長時記憶根據(jù)信息提取過程中意識參與的程度不同又可分為陳述性記憶和程序性記憶,陳述性記憶又可根據(jù)內(nèi)容分為情景記憶和語義記憶;按刺激材料的不同可分為聽覺詞語記憶和視覺空間記憶;按識記策略不同可分為機械記憶和LM等。在MCI的診療過程中,恰當選擇合理的神經(jīng)心理記憶測驗對其記憶缺損的評估尤為重要。本文在選擇神經(jīng)心理測驗時涉及了上述記憶測驗的多個層面。MMSE由Folstein〔2〕1975年發(fā)表,用于評價定向記憶、即刻記憶及延遲記憶等認知記憶功能的量表,具有敏感性好,易操作等優(yōu)點,可作為流行病學大樣本調(diào)查的篩查工具。LM〔4〕是韋氏記憶量表的一個分測驗,近年常常單獨使用,作為MCI和AD的檢測工具。各個版本的韋氏記憶量表都包含了LM的測驗內(nèi)容。LM是語義連貫的小故事,被認為是與日常生活要求的記憶功能最相似,故事由開頭、人物、情節(jié)和結局組成,意義鮮明,容易編碼加工,較不易遺忘。由于情節(jié)記憶是MCI最突出的認知損害領域,情節(jié)記憶中言語性情節(jié)記憶損害,是記憶障礙最敏感和最早出現(xiàn)的癥狀,是早期診斷AD的敏感預測因子,因此,本文采用LM反映MCI的言語性情節(jié)記憶損害的神經(jīng)心理特征。
本研究觀察銀杏葉對MCI患者記憶損害的影響,發(fā)現(xiàn)治療半年期及一年期,銀杏葉片G能夠提高MMSE和LM分值;但治療半年期和一年期MMSE和LM分值無明顯的統(tǒng)計學意義;提示銀杏葉片G能夠一年期持續(xù)性改善MCI患者的記憶障礙;空白對照組半年期和一年期MMSE和LM分值較治療前變化不大。治療組治療半年期地點定向記憶、延遲回憶分值明顯提高,一年期地點定向記憶、注意與計算力、延遲回憶分值明顯提高,但治療半年期與治療一年期各分因子值無統(tǒng)計學意義;提示半年期銀杏葉片G對記憶功能已經(jīng)有一定的改善,一年期仍可保持療效,但較半年期療效未見更明顯的提高,是否半年期后患者對斯泰隆的敏感度較前降低,或MCI的自然發(fā)展截斷了藥物的療效,這需要更長時間的隨訪。與對照組比較,治療組半年期、一年期時間定向記憶、延遲回憶、視空間記憶分值的凈增值差異有顯著性。情節(jié)記憶損害、定向力障礙、延遲回憶損害是MCI患者早期認知下降較為敏感的指標,這些測試分值提高提示銀杏葉片G能改善MCI患者較為敏感的記憶功能,對MCI記憶功能有一定的積極治療作用。
本研究初步通過MMSE和LM心理量表觀察銀杏葉片G對MCI患者的記憶損害的療效,表明其對記憶障礙有一定的改善,MCI患者LM能力、定向記憶能力、延遲回憶能力均有提高。今后還需尋找全面涵蓋MCI認知特征的神經(jīng)心理量表來評估MCI,從而進行大規(guī)模的臨床流行病學篩查研究盡早干預。
1 Petersen RC,Smith GE,Waring SC,et al.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clinical characterization and outcome〔J〕.Arch Neurol,1999;56(3):303-8.
2 Folstein MF,F(xiàn)olstein SE,McHugh PR.“Mini-mental state”A practical method for grading the cognitive state of patients for the clinician〔J〕.J Psychiatry Res,1975;12(3):189-98.
3 Petersen RC.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transition between aging and Alzheimer's disease〔J〕.Neurologia,2000;15(3):93-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