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旭升
江蘇省南通市腫瘤醫(yī)院二十七病區(qū),江蘇南通 226006
消化性潰瘍是一種常見的消化系統(tǒng)慢性疾病,具有易復發(fā)、起病緩慢、病程長、病程中發(fā)作期與緩解期交替出現(xiàn)等特點,因而患者在接受藥物治療時的良好依從性是達到理想治療效果的必要前提[1]。本文對影響消化性潰瘍藥物治療依從性的相關因素進行Logistic回歸分析,并探討預防對策,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03年1月~2009年12月在我院門診及住院部就診的經(jīng)胃鏡和病理檢查確診患有活動性消化性潰瘍的患者240例,其中,男130例,女 110例;年齡 16~83歲,平均(48.59±13.43)歲;病程最短 1 個月,最長 16 年,平均(15.34±12.78)個月;胃潰瘍80例,十二指腸潰瘍120例,復合潰瘍40例。
根據(jù)依從性評判標準(參考Mofisky-Green測評表[2])對240例患者進行依從性評判,對依從性差和依從性好的患者進行性別、年齡、就診條件、用藥指導、教育水平、經(jīng)濟收入、消化性潰瘍疾病知識、潰瘍類型、病程、治療藥物種類、藥物不良反應、醫(yī)療費用支付方式12個變量的差異比較。
采用SPSS 11.0統(tǒng)計軟件包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計量資料數(shù)據(jù)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將χ2及t檢驗中P<0.05的變量進行Logistic回歸分析。
對240例消化性潰瘍患者隨訪12個月~6年,平均(2.05±0.53)年;依從性差者 110 例(45.83%),經(jīng)單因素檢驗分析,其中11個變量是影響依從性的相關因素(P<0.05),潰瘍類型與依從性無關(P>0.05)。見表1。對11個變量進行Logistic回歸分析,有4個變量最終進入回歸方程,為影響依從性的因素。見表2。
表1 影響依從性相關因素的單因素比較(例)
表2 影響依從性的相關因素的Logistic回歸分析
依從性是各種慢性疾病治療的關鍵,但本研究結果顯示有110例(45.83%)潰瘍患者不按照醫(yī)師要求進行藥物治療,影響因素復雜[3]。本文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11個變量是影響藥物依從性的相關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可在多種因素共存的情況下綜合分析各因素對依從性的影響[4],從而有效控制混雜因素,本研究結果顯示潰瘍疾病知識缺乏、藥物不良反應、自費醫(yī)療、年齡大是影響消化性潰瘍藥物治療依從性的獨立因素。
消化性潰瘍醫(yī)學知識缺乏的患者依從性差的發(fā)生率是具有一定消化性潰瘍醫(yī)學知識患者的3.45倍(OR=3.45)。缺乏消化性潰瘍的基本知識,對消化性潰瘍的復發(fā)及并發(fā)癥均缺乏充分認識,常在狀緩解后自認為痊愈而終止治療[5]。因此,應加大宣傳力度,利用宣傳欄、板報、宣傳單、畫冊進行消化性潰瘍醫(yī)學知識傳播;加強健康教育,包括病因和誘因的教育;進行用藥原則指導,包括加強對降低胃酸藥物、保護黏膜藥物、根除Hp治療藥物的用藥指導;強調不依從導致久治不愈的的嚴重后果,促進患者改變不合理的思維方式,關心自己的病情變化,提高自我保健意識。
藥物治療是消化性潰瘍的主要治療措施,包括抑酸藥物、保護黏膜藥物、根除Hp治療藥物等。常規(guī)服藥2~3 d患者癥狀明顯改善,但部分患者因為擔心藥物治療過程中的不良反應,擅自停藥從而對依從性產(chǎn)生影響(OR=3.32)。因此,在藥物使用前醫(yī)師應向患者充分交待相關不良反應及注意事項[6]:如抗Hp藥物阿莫西林主要副作用是胃腸道反應、皮疹等,宜在飯后服用以減少胃腸道反應;制酸片劑(碳酸氫鈉、碳酸鈣、氫氧化鋁等)應研碎或咬碎在餐后1~1.5 h服用;保護胃黏膜的藥物(鉍劑、硫糖鋁等)應在飯前服用;抗膽堿藥宜在飯前半小時和睡前服用,觀察有無口干、視力模糊、尿潴留等副作用,青光眼、幽門梗阻、前列腺肥大患者禁用;禁用或慎用非甾體消炎藥物。
自費醫(yī)療患者依從性差(OR=2.85)。消化性潰瘍患者需要長期藥物治療,隨著進口、合資藥物的增多,藥品的價格日趨昂貴,藥物價格昂貴限制了自費群體的治療[7],因此,臨床醫(yī)師在治療時應考慮患者的經(jīng)濟狀況,盡可能的簡化給藥方案,使用價廉、高效的藥物,同時醫(yī)師應從藥品經(jīng)濟學的角度對患者進行解釋,從而提高依從性。
高齡患者依從性差的發(fā)生率是非高齡患者的2.59倍(OR=2.59)。老年人記憶和認知能力下降,對用藥時間、方法、劑量易遺忘,易發(fā)生誤服、漏服、多服等現(xiàn)象[8]。同時老年患者身體行動不便,限制了其遵醫(yī)復查等行為[9]。因此,針對老年患者認知能力差等特點,醫(yī)師除需反復向患者本人講述用藥方法外,還需向家屬交待清楚,加強家庭支持與監(jiān)督。
[1]葉曉芬,蔡建庭.消化性潰瘍復發(fā)的原因及防治策略[J].國際消化病雜志,2008,28(2):130-123.
[2]雷鎮(zhèn)海.消化性潰瘍病人的醫(yī)囑依從性與療效的關系[J].浙江實用醫(yī)學,2004,9(3):173-174.
[3]嚴四海,李昭華.消化性潰瘍的病因分析[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08,46(19):135-136.
[4]孫桂琴,隋秀娟,左智慧.對消化性潰瘍患者實施健康教育的體會[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0,4(3):3232-3233.
[5]林文勇,林偉萍,劉云,等.我院2004年~2007年抗消化性潰瘍藥應用分析[J].海峽藥學,2009,21(2):118-119.
[6]吳云敏,張妙瑛,林晶.淺談消化性潰瘍的合理用藥[J].海峽藥學,2010,22(3):178-179.
[7]袁濱,胡明新,屠嬌.消化性潰瘍患者服藥依從性的調查與分析[J].實用藥物與臨床,2006,9(3):202-203.
[8]李應蓮,錢玲.老年消化性潰瘍90例臨床分析[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0,7(24):68-69.
[9]李彩.健康信念模式在消化性潰瘍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0,23(9):1141-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