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秀國
京滬高速鐵路土建二標段的噴涂聚脲防水層施工為德禹特大橋DK330+092.96—DK384+834.5,線路長54.74 km。橋面聚脲施工范圍為:橋面防護墻內(nèi)側(cè)(凈寬8.8 m),底座板鋪設區(qū)域為兩層噴涂(底膠層、聚脲彈性防水涂料),底座板以外為三層噴涂(底膠層、聚脲彈性防水涂料、脂肪族聚脲面層)。
噴涂(純)聚脲(俗稱純聚脲)防水涂料是一種A、B雙組份,無溶劑,快速固化的彈性防水材料。A組份是由端羥基化合物與異氰酸酯反應制得的半頂聚物;B組份是由端羥基化合物和端氨基擴鏈劑組成的混合物,并不得含有任何羥基成分和催化劑,但允許含有少量顏料及分散助劑。A、B組份在專用噴涂設備的噴槍內(nèi)混合噴出,快速反應固化成彈性體防水膜。京滬高速鐵路德禹特大橋聚脲防水層施工主要包括基層處理(局部修補→拋丸施工→打磨)、底涂施工、噴涂聚脲防水層、裸露部位噴涂脂肪族面層。
噴涂聚脲防水層的施工流程:原材料檢驗→基層處理→底涂施工→噴涂聚脲防水涂料施工→脂肪族聚脲面層施工→養(yǎng)護→試驗檢測(見圖1)。
噴涂聚脲防水層的施工,首先要進行原材料檢驗,包括必須經(jīng)過檢測的聚脲雙組份原料(或提供每批原料原產(chǎn)地證明或第三方檢測證明),以證實施工采用的原材料確實為合格的聚脲產(chǎn)品。防水層施工前要進行基層驗收,做到表面平整、清潔,坡度棱角分明、無尖銳異物、不起砂、不起皮、無蜂窩麻面、無凹凸不平等。不同基層表面粗糙度對噴涂聚脲防水的影響很大,基層表面粗糙程度太小,聚脲防水層與基層黏結(jié)力將會減弱;基層表面粗糙程度太大,則表面平整度不好,厚度不均,影響整體防水層質(zhì)量。梁面基層處理滿足要求是保證防水層黏結(jié)性能的基礎(chǔ),也直接影響防水層表面平整度、厚度不均和整體抗剪切性能,因此基層處理尤為重要。界面劑施工采用輥涂工藝,邊角溝槽輔以刷涂施工。表面均勻無漏涂、堆積和明顯缺陷,驗收合格后進行下道工序施工。
界面劑施工前,梁面溫度不小于5 ℃。檢測梁面含水率應不大于7%,采用1 m2的塑料薄膜鋪在待測梁面上,四周用膠帶密封,3~4 h后掀開薄膜,觀察薄膜及待測梁面表面,如有水珠或梁面顏色加深,則含水率較高,視為不合格;反之,含水率較低并視為合格。界面劑輥涂要求人工少量使用材料,反復用力擠壓輥涂,使界面劑溶液能夠均勻較薄滲透到拋丸后的梁面上。界面劑一般在2~3 h內(nèi)表干后經(jīng)驗收合格,進行第一遍修補膩子的刮涂。
由于梁面拋丸完成后存在諸多大氣孔、針眼、小坑洞等缺陷,底涂施工只能處理極小毛細針眼和氣孔,對大氣孔、小坑洞必須采取修補膩子進行刮涂,溫度宜控制在9 ℃以上。首先將配制好的修補膩子分批分量傾倒在梁面上(根據(jù)每次刮涂量適量傾倒),人工采用后退的方式進行刮涂,盡量控制抹板速度,左右反復增加抹板次數(shù)(抹板面積還是摻半),盡可能使膩子滲透填滿每個氣孔、針眼等缺陷位置,刮涂完成后嚴禁人員在上邊行走,在溫度作用下,氣孔和小坑洞內(nèi)氣體膨脹將會頂起修補好的膩子形成鼓泡,此時人工鏟除氣泡,用同樣的方法再次修補膩子進行刮涂,待膩子實干后認真檢查梁面缺陷,對局部較大坑洞采用點補的方法進行修補,這樣處理一方面將梁面還存在的氣孔和針眼徹底封閉,另一方面進一步增加聚脲和基層粘結(jié)力,促使聚脲和基層更好的結(jié)合。需要注意的是,底涂和膩子施工時盡量刮涂越薄越好,從而達到預期效果。經(jīng)過上述基層處理基本上可以消除氣泡、針孔等質(zhì)量通病。
底涂施工采用輥涂工藝,邊角溝槽輔以刷涂施工。底涂施工前,梁面溫度不小于9 ℃,且梁面溫度應高于露點溫度3 ℃,在第二遍修補膩子施工24 h內(nèi),完全實干的條件下進行輥涂。對涂刷區(qū)域進行墨線彈劃,盡量慢推輥筒。首先輥筒一側(cè)沿墨線在縱向分界線的位置進行涂刷,保證底涂區(qū)域?qū)挾群途€形;其次在墨線范圍內(nèi)即底座板范圍內(nèi)進行縱向涂刷,每次涂刷保證輥筒摻上次涂刷面積的50%,縱向涂刷完成后再次調(diào)整輥筒方向,從梁端開始,在已涂刷梁面的基礎(chǔ)上改用橫向涂刷,這樣縱橫涂刷基本上使底涂均勻覆蓋,此次底涂完全浸入梁體封閉混凝土基層水分、氣孔能達80%以上。要求人工盡可能少量使用材料,反復用力擠壓輥涂,使底涂溶液能夠與修補膩子相容。底涂采用環(huán)氧或聚氨酯2種材料,一般可分為低溫(0~15 ℃)、常溫(15~35 ℃)和高溫(>35 ℃)型,施工時應根據(jù)所處地域環(huán)境的氣候條件確定,并能夠適用于潮濕基層,即底涂施工宜在基層含水率<7%的條件下進行,如含水率≥7%,則應按潮濕基層條件施工,選用潮濕基層底涂料進行處理,但基礎(chǔ)表面不能出現(xiàn)明水。底涂用量不宜低于0.4 kg/m2。
噴涂聚脲防水層一般在底涂施工完成2 h后進行,24 h前進行噴涂聚脲彈性防水涂料。
噴涂聚脲防水層施工結(jié)束后,若發(fā)現(xiàn)涂層有鼓泡、遺漏等缺陷,需要對涂層缺陷進行修補。如缺陷部位噴涂時間較短(≤6 h),則可對缺陷涂層表面進行打磨、清理后直接進行二次噴涂聚脲防水材料;如果缺陷部位噴涂時間較長(>6 h),則應在缺陷涂層表面、并向外擴展5~10 cm,打磨清理后,施作專業(yè)粘結(jié)劑,然后采用專用修補設備噴涂聚脲修補、刮平,使整個涂層連續(xù)、致密、均勻。
聚脲噴涂施工完成后,按照施工時的溫度養(yǎng)護24 h后,逐漸緩慢降溫到環(huán)境溫度10 ℃以上,梁面溫度5 ℃以上,養(yǎng)護7 d。
最后進行試驗檢測。首先是材料檢查。噴涂聚脲防水涂料、底涂、脂肪族聚氨酯面層、搭接專用黏接劑的檢驗項目和檢驗頻次按規(guī)定進行;其次進行現(xiàn)場檢驗,對基層處理、底涂、聚脲防水層外觀、厚度、黏結(jié)強度、不透水性等進行檢測和脂肪族聚氨酯面層的檢驗。
噴涂聚脲施工常見質(zhì)量問題有鼓泡(局部鼓泡、大面積鼓泡、層間鼓泡)、防水層基層脫落和針孔。鼓泡的產(chǎn)生原因和解決方法見表1;防水層基層脫落的原因是基材處理不當或底涂問題,解決方法為返工重做,同時加強施工過程和基材控制;針孔產(chǎn)生的原因是底材孔洞多,解決方法是修補孔洞,并多道薄層施工。
噴涂聚脲施工的質(zhì)量控制要點包括:
(1)加強噴涂聚脲A、B組份原材料的運輸、存儲保溫措施,確保溫度達到10 ℃以上。
表1 鼓泡的產(chǎn)生原因及解決方法
(2)噴涂聚脲前,對聚脲A、B組份進行2 h的加熱和保溫。
(3)界面劑、修補膩子、底涂輥涂和刮涂越薄越好,達到完全封堵梁面氣泡的目的。
(4)如果溫度允許,底涂施工盡可能超前施工,因為底涂實干時間較長,這樣便和聚脲形成一個周期差,不但提高施工效率,又能保證質(zhì)量。
(5)嚴格控制底涂實干時間,如果底涂未能達到實干,噴涂出聚脲防水層會形成鼓包,大片起皮,黏結(jié)力達不到要求。
(6)對剪力齒槽和側(cè)向擋塊、防護墻等暫時不噴涂聚脲區(qū)域采取彩條布等進行遮擋,保證不被污染。
(7)施工過程中,應加強監(jiān)測和試驗檢測,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以便針對性采取有效措施,有效控制防水層施工質(zhì)量。
(8)聚脲施工工序要嚴格控制,每道工序必須在上一道工序完全表干后進行,否則拉拔力不夠。
(9)涂層有漏涂、鼓泡、針孔及損傷等缺陷時,應進行修補。面積小于250 cm2的應采用涂層修補料進行修補;面積大于250 cm2時宜采取二次噴涂的工藝進行修補。針孔應逐個用涂層修補材料修補,修補后的涂層厚度不應小于原涂層厚度。
噴涂聚脲施工時因噴涂的物料溫度較高(一般在60 ℃左右),又存在飛濺,基層處理劑、面漆一般均含有可揮發(fā)的溶劑,同時噴涂作業(yè)時物料將被霧化,若安全防護措施未做好,霧化物料很容易落在體表或吸入呼吸道,引發(fā)嚴重安全問題。因此,施工過程中進場人員必須穿防護服、佩戴護目鏡和防毒面具、塑膠手套、穿好安全鞋。具體防護措施應做好以下幾點:
(1)眼睛保護:噴涂過程中可能接觸氣霧,應佩戴化學安全護目鏡。眼睛一旦接觸原料,應立即用流動水沖洗15 min以上,沖洗時撐開眼簾。如果發(fā)炎不消除,應反復沖洗,并立即接受藥物治療。現(xiàn)場噴涂施工時可使用全封閉式防護眼罩。
(2)呼吸系統(tǒng)保護:施工人員佩戴經(jīng)認證的呼吸防護設備,可選用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有效保護鼻腔、口腔等呼吸器官。
(3)皮膚保護:現(xiàn)場噴涂人員佩戴化學品手套和腳套;身體防護應穿一般的連體式防工作服,同時也可以保護頭部。
(4)密閉部位施工注意防火防爆,進入現(xiàn)場要戴好安全帽。杜絕火源:噴涂時必須做到嚴禁吸煙,禁止攜帶火種,嚴禁任意使用明火和易于燃燒的用具及裝置,同時施工現(xiàn)場保證良好的通風(冬季施工),每次噴涂完畢都應采用特定的清洗劑對噴槍進行清洗。空氣壓縮機的安全閥不能隨意調(diào)節(jié),壓力必須在允許范圍內(nèi),停噴時應及時將安全閥鎖住。任何情況下噴槍槍口都不能朝向人體。
[1]建設部[2005]160號 客運專線鐵路橋涵工程施工質(zhì)量驗收暫行標準[S]
[2]科技基[2009]54號 京滬高速鐵路橋梁混凝土橋面噴涂聚脲防水層暫行技術(shù)條件[S]
[3]科技基[2009]117號 客運專線鐵路橋梁混凝土橋面噴涂聚脲防水層暫行技術(shù)條件[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