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宗林,黃小華,張小明,楊 林,翟昭華,周立綏
(醫(yī)學影像四川省重點實驗室;川北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放射科,四川 南充 637000)
胰腺疾病常見,其位置特殊,毗鄰空腔臟器,臨床輔助檢查主要依賴于超聲、CT和MRI等影像學檢查[1,2],超聲由于氣體干擾僅作疾病篩選,MRI效果好但價格昂貴,同時受呼吸限制,CT雖然有輻射劑量的弊端[3],但由于掃描速度快,密度分辨率高以及各向同性的特點,仍是目前檢查胰腺疾病常用的重要工具之一,尤其是多層螺旋CT。胰腺的形態(tài)改變、密度差異以及強化特點是CT診斷胰腺疾病的基礎,圖像質量是診斷的關鍵。影響CT圖像質量的因素很多,濾波函數(shù)是其重要的因素之一,不同的濾波函數(shù)影響結果不一樣,為了更進一步了解濾波函數(shù)對圖像質量的影響,作者采用三類濾波函數(shù)對同一圖像進行濾波,測量圖像的噪聲值,旨在選擇胰腺掃描最適合的濾波函數(shù)。
無臨床自覺癥狀,自愿體檢的受試者;胰腺血、尿淀粉酶原及其它胰腺相關的生化指標正常;無胰腺炎及胰腺占位性病變;胰腺周圍臟器未見惡性腫瘤。
隨機收集我院2010年6月-2010年12月行上腹或全腹增強CT并符合納入標準的40例患者,男25例,女15例,年齡53±15歲(±SD),體重63±16kg±SD)。患者檢查前1小時分段飲水300-500ml后,于肘前靜脈團注碘海醇對比劑行胰腺多期(動脈期、胰腺期和平衡期)掃描,所有檢查均在醫(yī)院倫理委員會的監(jiān)督下進行。
40例患者均采用同一掃描參數(shù)行多期掃描,均以2.0ml/kg 注射量,(3.0 -3.5)ml/s的注射速度于肘前靜脈團注碘海醇對比劑(300mgI/ml),并于團注對比劑后25s、60s和120s行胰腺動脈期、胰腺期和平衡期掃描。機型:日本東芝Toshiba Aquilion 16層螺旋CT;掃描范圍:膈頂平面至十二直腸水平部。掃描條件:125mAs,120kv,矩陣 512 ×512,準直器1mm ×16,螺距15(0.986),0.5s/r,DFOV:4040cm。掃描結束后,固定其它重建參數(shù)(重建層厚3mm,重建間隔3mm),由同一名副高職稱人員對胰腺動脈期原始數(shù)據(jù)均采用濾波函數(shù)FC10、FC21和FC30重建而得到相應的A、B、C三組圖像,三組圖像均選擇同一位置對胰腺動脈期頭、體和尾中心層面進行三點感興趣區(qū)(ROI,半徑為r=0.5cm)CT值與標準差測量(測量時避開胰腺周圍組織干擾)(圖1-6),其三點標準差的平均值等視同胰腺圖像噪聲值(表1),A、B、C三組噪聲值行統(tǒng)計學分析。
A、B、C三組圖像噪聲值,其差異采用隨機區(qū)組設計的方差分析,如有統(tǒng)計學意義,則進一步兩兩比較。
A、B、C 三組噪聲值分別為12.67 ±1.95、12.48±1.80 和55.71 ±8.00(表1)。統(tǒng)計結果顯示 A、B兩組間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C組與A或B組有明顯統(tǒng)計學差異(p<0.01)(表2)。說明軟組織濾波函數(shù)(FC10)和標準濾波函數(shù)(FC21)對正常胰腺掃描所得噪聲值無差異,骨濾波函數(shù)(FC30)與軟組織濾波函數(shù)(FC10)或標準濾波函數(shù)(FC21)對正常胰腺掃描所得噪聲值有差異。
表1 A&B&C三組所測胰腺噪聲值
表2 A&B&C三組所測胰腺噪聲值的比較
胰腺屬于腹膜間位器官,毗鄰肝、胃、腎和腸道等實質臟器和空腔臟器,由于其位置特殊,加上胃腸道氣體的干擾,常規(guī)檢查易于遺漏病灶。臨床上,胰腺病變的輔助檢查主要依賴影像學檢查,包括US、CT、MRI和ECT等,其中多層螺旋CT是最常用、最有效的檢查手段之一[1,2],雖然CT存在輻射劑量的不足,但由于其具有掃描速度快、采集層厚薄、密度分辨率高、數(shù)據(jù)各向同性以及具有強大的圖像后處理功能等優(yōu)點,臨床上胰腺檢查仍然首選多層螺旋CT,但是CT對胰腺疾病的診斷有賴于胰腺圖像質量的高低,胰腺圖像質量好,所得信息量大,診斷準確性高,反之所得信息量低,容易導致漏、誤診。從影像技術角度來看,影響胰腺圖像質量的因素很多,但主要包括密度分辨率、空間分辨率、部分容積效應、噪聲和偽影等幾個方面,其中之一的噪聲是影響胰腺圖像質量較為重要的因素。
臨床上所指的噪聲,往往就是統(tǒng)計噪聲,即影像噪聲,常用 CT值的標準差來表示[5-7],是指均勻物體的影像中CT值在平均值上下的隨機漲落,圖像呈顆粒性,主要影響密度分辨率。噪聲大,密度分辨率下降,圖像對兩種組織最小密度差別的鑒別能力降低,病灶組織和正常組織差別很大才能區(qū)別;噪聲小,密度分辨率增加,非常小的密度差異就能夠在圖像上顯示出來。胰腺腫瘤相對于胰腺本身是乏血供組織,病變組織和正常組織密度差別不大,因此對于胰腺病變的顯示,降低噪聲、提高密度分辨率就顯得尤為重要。影響胰腺噪聲的因素很多,包括體素大小、采集層厚、輻射劑量以及濾波函數(shù)等。增加輻射劑量是降低噪聲最重要的因素,但劑量的增加作為一種基因毒素容易誘發(fā)組織細胞的凋亡,同時還嚴重地影響人類的遺傳性[6]。而濾波函數(shù)是影響噪聲最直接的因素,在不增加輻射劑量的前提下,改變?yōu)V波函數(shù)往往會增加或減少圖像的噪聲,不同類型的濾波函數(shù)對噪聲的影響不一樣。本研究將濾波函數(shù)分為三組,即FC10、FC21和FC30,以此分別代表軟組織函數(shù)、標準函數(shù)和骨函數(shù)對正常胰腺進行重建,繼而對圖像噪聲進行分析,結果顯示軟組織函數(shù)和標準函數(shù)之間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說明在胰腺濾波函數(shù)的選擇中,兩種函數(shù)重建均可,而骨函數(shù)與軟組織函數(shù)或標準函數(shù)間有統(tǒng)計學意義,說明在胰腺濾波函數(shù)的選擇中,使用骨函數(shù)所致的噪聲高于軟組織函數(shù)或標準函數(shù)的噪聲。因此在臨床胰腺掃描中,應盡可能選擇軟組織函數(shù)或標準函數(shù),避免使用骨函數(shù)重建。
胰腺CT是X射線對胰腺進行不同角度反投影轉換獲得原始數(shù)據(jù),原始數(shù)據(jù)通過不同的重建算法獲得胰腺各像素點的吸收系數(shù),不同的吸收系數(shù)相對應不同的CT值,不同的CT值對應不同的灰階,各種灰階加在一起就形成胰腺CT圖像。在形成過程中,CT圖像是通過圖像的平滑或模糊來減小圖像噪聲,其核心是圖像噪聲的相關性[8,9],所謂相關性,即一個像素點的噪聲與圖像中的其它像素點是相關的,雖然權值不一樣,但CT中的每個衰減測量值對每個像素點都有影響。三種濾波算法中,軟組織函數(shù)或標準函數(shù)是提高各個像素點之間的相關性,使每個像素點與它周圍的像素點有交融,結果使噪聲的隨機結構趨于平滑,從而降低了噪聲,而骨算法則是提高各個像素點之間的非相關性,雖然邊緣銳利,但噪聲也隨之增加。本研究結果也證實了在胰腺方面,軟組織函數(shù)或標準函數(shù)能降低胰腺噪聲,骨函數(shù)增加胰腺噪聲,與理論相符合。至于軟組織函數(shù)和標準函數(shù)在胰腺方面為何噪聲基本一致,有待進一步研究。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客觀條件原因,本研究采用三個確切濾波函數(shù)值來代表軟組織函數(shù)、標準函數(shù)和骨函數(shù)來對胰腺噪聲的研究,勢必有單一片面因素,因為不同的類型的濾波函數(shù)包含一定范圍不同的確切濾波函數(shù)值,不同的濾波函數(shù)值對胰腺噪聲值的變化可能不盡相同,至于差異如何,是否對每個類型產生影響,也有待進一步研究。
總之,胰腺疾病常見,尤其是惡性腫瘤,發(fā)病率高,中晚期手術切除率低,五年生存率更低,早期診斷胰腺疾病非常重要。在臨床胰腺CT掃描中,為了降低噪聲,提高圖像質量,在不增加輻射劑量的前提下,選擇合理的濾波函數(shù)就顯得非常重要。
[1]Fenchel S,Boll DT,F(xiàn)leiter TR.Multislice helical CT of the pancreas and spleen[J].European Journal of Radiology,2003,45(1):59-72
[2]Tunac M.Multidetector row CT of the pancreas[J].European Journal of Radiology,2004,52(1):18 -30
[3]閔祥強,武愛勤,孟祥福,等.減少CT掃描輻射劑量的方法探討[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影像學雜志,2004,2(4):298-300
[4]黃小華,敬宗林,張小明,等.胰腺多層螺旋CT照射劑量與噪聲的關系分析[J].放射學實踐,2010,25(6):688 -690
[5]Lin P-JP,Beck TJ.Borras C,et al.Specification and Acceptance testing of Computed Tomography Scanner[G].New York:AAPM REPORT,1993.No.39
[6]國家質量技術監(jiān)督局,衛(wèi)生部.X射線計算機斷層攝影裝置影像質量保證檢測規(guī)范[GB/T17589-1998].[1999-01-04]
[7]姜樹勛.CT噪聲的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醫(yī)學裝備.2007,4(8):36-37
[8]胡 斌,徐文堅,張 通,等.16層螺旋CT重建層厚影響圖像噪聲的試驗分析[J].2008,23(8):26-27
[9]董寶玉.EM算法在X射線CT重建中的應用研究[J].無損探傷,1671-4423(2007)06-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