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利
1764年的一天深夜,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火籠罩哈佛大學,院內火光沖天,來勢洶洶,著名的哈佛樓頃刻間化為灰燼。
哈佛樓是一個圖書珍藏館,這里的圖書都是哈佛去世后捐贈給學校的,為了紀念哈佛先生,學校成立了珍藏館,可這場大火卻讓圖書館成了永恒的記憶。為此,全校師生都扼腕嘆息。
在眾多人群中,一個叫約翰的學生更是陷入無盡的糾結之中,因為發(fā)生在火災前的那個下午的事情,讓他進退兩難。
那時17歲的約翰剛考入哈佛大學,平日最癡迷的事情就是讀書,幾乎所有的課外時間都扎在圖書館里。這在當時學習氛圍尚不濃厚的美利堅,非常難能可貴。
書上的知識浩如煙海,約翰可謂如魚得水,但唯一讓他感到遺憾的是,圖書館有個硬性規(guī)定:只能在館內閱讀,而不能攜帶出館,否則將受到嚴厲的處罰。
當日下午5點,閉館的時間到了,可約翰被《基督教針對魔鬼、世俗與肉欲的戰(zhàn)爭》這本書的懸念深深地吸引了,他很想馬上就知道故事的結局。于是,他偷偷地將書放在衣服兜里帶了出來,晚上在宿舍里大飽眼福??墒?,他完全沒有料到,圖書館居然遭遇火災,館內的所有圖書都被焚燒成灰,只剩下他手里的一本。
“我到底把書交出來,還是隱瞞起來?”約翰不停地問自己。經過一番思想斗爭后,他還是敲開了校長霍里厄克的辦公室,羞愧地說:“校長先生,我私自帶出了哈佛先生的一本書,請收回吧。”霍里厄克聽到約翰的話,驚訝地站了起來,用顫抖的雙手接過圖書,語氣緩慢地說:“謝謝你為學校保留了這份寶貴的遺產,你出去聽候安排吧?!?/p>
學校其他領導聽說此事后,都感到慶幸不已,甚至有人提議表揚約翰的品德??墒?,兩天后,令人大跌眼鏡的是,學校張貼了一份告示,上面寫道:約翰同學因違反學校規(guī)定,被勒令退學。
勒令退學?這個消息對約翰來說無異于五雷轟頂。很多師生對此也表示難以接受,一再勸說校長:“這可是哈佛先生捐贈的所有書籍中僅存的孤本了啊,再給他一次機會吧?!?/p>
霍里厄克校長表情凝重,對提出異議的人說:“首先我要感謝約翰,他很誠實地把圖書返還給學校,我贊賞他的態(tài)度,但我又不得不遺憾地說,我要開除約翰,因為他違反了校規(guī),我要對學校的制度負責?!?/p>
話語擲地有聲,眾人鴉雀無聲。
就這樣,霍里厄克校長做事的態(tài)度和風格,成為哈佛世代傳頌的佳話,他的話也成為哈佛的辦學理念:讓校規(guī)看守哈佛的一切,比讓道德看守哈佛更完全有效。
更讓人想不到的是,約翰被哈佛開除以后,為校長的話所折服,翻然醒悟,第二年又考入哥倫比亞大學,專攻法理學,并且成績斐然。畢業(yè)后,約翰當了律師,美國獨立戰(zhàn)爭開始后,他加入托馬斯·杰斐遜的團隊,成為他的私人助理,為杰斐遜起草《獨立宣傳》出謀劃策,儼然一部法理活字典。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約翰雖然是被哈佛開除的學生,但卻成為踐行哈佛精神的優(yōu)秀代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