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文清
(梧州學院,梧州 543002)
模具工業(yè)廣泛使用CAD/CAM軟件進行模具的設計與加工,以達到提高模具的設計與制造速度。Pro/E軟件是一款優(yōu)秀的CAD/CAM軟件[1]。熟練的技術人員利用它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模具產(chǎn)品的設計與制造,極大地提高工作效率?,F(xiàn)以變壓器硅鋼片為設計實例,介紹基于Pro/E的沖壓模具設計過程。
該零件為變壓器硅鋼片如圖1所示。材料:硅鋼片;厚度:0.5mm; 生產(chǎn)批量:大批量生產(chǎn)。要求設計沖壓模具生產(chǎn)該零件。
圖1 零件圖
該沖裁件的材料是硅鋼片,該沖裁件結構具有對稱性,零件圖上所有未注公差的尺寸,屬自由公差尺寸。特點是小孔多,孔邊距小。凸模容易被損壞[2]。
該工件包括沖孔、落料、二個基本工序。如果采用復合模具生產(chǎn),只需一副模具即可成型,模具結構緊湊,沖出的制件的精度及生產(chǎn)效率都比較高,適合大批量生產(chǎn)。制件質量由于壓料沖裁同時得到校平,制件平正不彎曲。沖裁件內孔和外緣的相對位置精度容易保證。綜合以上情況,決定采用落料沖孔復合模具生產(chǎn)該零件。
總沖壓力包括落料力、沖孔力、卸料力、頂件力的總和[3]。落料件周邊長度L1=24.7×2+50+7×3+10×4+15×2=190.4mm。沖孔件周邊長度L2=4×3.14×3.2=40.2 mm。
沖裁力:F=1.3Ltτ
式中:F1為沖裁力(N);L為沖裁件周長(mm);t為材料厚度(mm);τ為材料抗剪強度(MPa)。材料的抗剪強度(MPa)查沖模設計手冊得 τ= 510MPa。
1)落料力 F1= 1.3Ltτ= 1.3×190.4×0.5×510=63117.6N
2)沖孔力:F2=1.3Ltτ= 1.3×40.2×0.5× 510=13326.3N
3)卸料力:F3=F卸=F卸F=0.05×63117.6=3155.9N
4)頂件力:F4=F頂=K頂F=0.08×63117.6=5049.4N
總沖壓力:
故選取公稱壓力為100KN的開式雙柱可傾式壓力機設備。
當間隙較大時,材料所受拉伸作用增大,沖裁完畢后,因材料的彈性恢復,沖裁件尺寸向實體方向收縮,使落料件尺寸小于凹模尺寸,而沖孔件的尺寸則大于凸模尺寸。當間隙較小時,凸模壓入板料接近擠壓狀態(tài),材料受凸、凹模擠壓,壓縮變形大,沖裁完畢后,材料的彈性恢復使落料件尺寸增大,而沖孔件的孔徑則變小[4]。所以間隙要取得合理。
本模具所沖裁的材料為硅鋼片,材料厚度為0.5mm,按沖模設計手冊取最小間隙Zmin=0.06mm,最大間隙Zmax=0.08mm。
沖裁件的尺寸精度主要決定于模具刃口的尺寸精度,合理的間隙的數(shù)值也必須依靠模具刃口尺寸及公差來保證。
3.3.1 落料
由于本零件形狀復雜及料薄,因此采用凸模與凹模配合加工。
沖裁模初始雙面間隙Zmin=0.06mm,Zmax=0.08mm。未注公差的毛坯尺寸按照IT14級精度計算[5]。
其中,δp——凸模偏差;δd——凹模偏差
落料應以凹模為基準然后配做凸模。凹模磨損后分為以下三種情況進行分析:
1)凹模磨損后,尺寸變大為A類。2)凹模磨損后,尺寸變小為B類。
3)凹模磨損后,尺寸不變?yōu)镃類。磨損系數(shù)都是x=0.5。
A類尺寸有:
尺寸Ad1= (500-0.62) mm
該零件落料時凸模刃口各部分尺寸按上述凹模的相應部分尺寸配制,保證雙面間隙值Zmin~Zmax=0.06~0.08 mm。
3.3.2 沖孔
以凸模為基準,配做凹模。
該零件沖孔時凹模刃口各部分尺寸按上述凸模的相應部分尺寸配制,保證雙面間隙值Zmin~Zmax=0.06~0.08 mm。
如何提高凸模的強度與剛度是該模具設計的關鍵。因為需要特別保護小凸模,所以沖孔凸模采用臺階固定在固定板中的形式。凸模與固定板用H7/g6配合。由于凸模特別細長,必須進行凸模承壓能力和抗縱向彎曲能力的校驗。
4.1.1 承壓能力的校核
凸模材料允許的壓應力[σc]=1000 (Mpa)
據(jù)產(chǎn)品要求設計的凸模最小直徑為3.25mm。大于1.33 mm 故凸模的承壓能力滿足要求。
4.1.2 抗縱向彎曲能力的校核
為了凸模在沖裁時不致發(fā)生縱向彎曲失穩(wěn),凸模的自由長度必須受到限制。設計凸模為有導向的圓形凸模。
設計凸模的細長部分為12mm。因為12<25.6,符合沖孔凸模的抗縱向彎曲能力。
根據(jù)以上的計算,沖孔凸模設計成圖2所示的結構:
圖2 設計圖
在Pro/E中[6],首先繪制出凸模特征的二維截面,然后對截面進行基本特征的操作:旋轉。以完成凸模的基本特征創(chuàng)建。再由現(xiàn)有的三維零件選取一個邊,輸入圓角的半徑值,產(chǎn)生倒圓角。以完成凸模的工程特征創(chuàng)建如圖3所示。
圖3 Pro/E中對凹模工程特征的創(chuàng)建
在Pro/E中,首先繪制出落料凹模特征的二維截面,然后對截面進行基本特征的操作:進行4次拉伸。以完成落料凹模的基本特征創(chuàng)建。再由現(xiàn)有的三維零件選取一個平面作為鉆孔平面,按孔工具的圖標,由圖標板選擇圓孔的中心軸定位方式,指定圓孔的直徑與深度,完成工程特征圓孔的創(chuàng)建。再對圓孔進行鏡像。最后完成落料凹模的零件創(chuàng)建如圖4所示。
圖4 Pro/E中凹模零件的創(chuàng)建
在Pro/E中,首先繪制出凸凹模特征的二維截面,然后對截面進行基本特征的操作:拉伸。以完成凸凹模的基本特征創(chuàng)建。再由現(xiàn)有的三維零件選取一個平面作為鉆孔平面,按孔工具的圖標,由圖標板選擇圓孔的中心軸定位方式,指定圓孔的直徑與深度,完成工程特征圓孔的創(chuàng)建。創(chuàng)建兩種不同直徑的圓孔,再對兩種不同直徑的圓孔進行鏡像。最后完成凸凹模的零件創(chuàng)建如圖5所示。
圖5 Pro/E中凸凹模零件的創(chuàng)建
用Pro/E進行模具設計時,在完成了各個零件的設計后,可創(chuàng)建一個新的組件,在組件的模塊中進行零件的裝配。在進行零件的裝配時,圖標板會顯示使用的裝配約束條件,本模具用到的約束條件包括:貼合,對齊,插入,兩個零件的坐標系重疊。
圖6是用Pro/E設計的總裝配圖。
圖6 Pro/E中的總裝配圖
結合產(chǎn)品的特點,在模具設計過程中,利用Pro/E強大的零件設計與零件裝配功能,設計了一套復合模具。大幅度提高了復合模具設計的自動化程度,極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實現(xiàn)了快速設計的現(xiàn)代設計理念。降低模具設計成本,提高模具設計精度。為企業(yè)的產(chǎn)品更新?lián)Q代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持。
[1] 毛衛(wèi)平, 肖愛民, 袁鐵軍.Pro/E沖壓模具設計與制造[M].北京: 化學工業(yè)出版社, 2008.
[2] 丁松聚.冷沖模設計[M].北京: 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1999.
[3] 成虹.沖壓工藝與沖模設計[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10.
[4] 李雙義.冷沖模具設計[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
[5] 張正修.沖壓技術實用數(shù)據(jù)速查手冊[Z].北京: 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2009.
[6] 馬希青, 李石妍, 李河宗, 等.基于Pro/E的400t冷剪機的飛輪優(yōu)化設計[J].機械設計, 2010(6): 7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