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占線
摘 要:射頻識別(RFID)系統(tǒng),由于其智能、快速、耐久、記憶容量大等優(yōu)點,擁有廣闊的應用發(fā)展前景。主要研究了UHF頻段RFID閱讀器接收電路的設計,分析了其零中頻接收電路結構,解決了由RFID系統(tǒng)自身特殊性所帶來的零點問題和直流漂移,最終通過仿真驗證了該電路結構的可行性。
關鍵詞:超高頻射頻識別; 閱讀器; 零中頻; 濾波
中圖分類號:TN92-34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373X(2011)09-0183-03
Design About Receiver Circuit of UHF RFID Reader
LIU Zhan-xian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Shaanxi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Xian 710100,China)
Abstract: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has wide application prospect because of its intelligence,high-speed,durability,extended memory and some other advantages. The receiver circuit of UHF RFID reader is designed. Zero-IF architecture is analyzed,and DC offset produced by RFID is presented. The feasibility of the architecture is validated by simulation experiment.
Keywords: UHF RFID; reader; zero-IF; filter
0 引 言
閱讀器主要由控制單元、高頻收發(fā)模塊、天線以及其他與后臺設備相連的接口組成。應答器,又叫作標簽,是RFID讀取數(shù)據的來源,主要由天線和微電子芯片組成。RFID系統(tǒng)的關鍵部分是閱讀器,實現(xiàn)閱讀器的核心技術是接收電路。本文主要分析和構造了UHF無源RFID閱讀器接收電路。
1 基本架構
組成RFID閱讀器的電路結構如圖1所示,其上半部分為發(fā)射鏈路,而其下半部分為接收鏈路。
采用UHF頻段的閱讀器首先針對基帶信號實施PIE編碼,同時實施80%~100%ASK調制過程。在接收電路部分需支持PSK或ASK形式的解調,同時可以實施對基帶信號的米勒或FM0副載波解碼。系統(tǒng)的發(fā)射信號如下:
f(t)=A(1+m(t))cos(ωct)
(1)
式中:f(t)代表標簽接收的信號;m(t)代表基帶信號;載波頻率則用ωc表示。
而在標簽反向散射過程中,接收端接收到信號如下:
g(t)=B(1+m′(t))cos(ωct+φ)
(2)
式中:g(t)表示接收端接收到的信號;m′(t)表示標簽端基帶信號。
最終在接收電路中進行下變頻,解調過程和結果如下:
B(1+m′(t))cos(ωct+φ)cos(ωct)
=12B(1+m′(t))[cos(2ωct+φ)+cos φ]
LPF12B(1+m′(t))cos φ
(3)
式中:LPF代表通過低通濾波器后的結果。
圖1 RFID閱讀器電路結構
圖1中的環(huán)行器隔離器件,通常能夠實現(xiàn)20~30 dB的隔離效果。此外,利用兩個獨立的天線分別負責接收與發(fā)射的任務,也能夠實現(xiàn)較好的隔離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在接收過程中,一定要同時發(fā)射同頻載波,所以能得出以下結論,系統(tǒng)中的噪聲分以下幾種:周圍環(huán)境因素干擾噪聲,發(fā)射端耦合接收端的同頻泄漏以及電子器件自身噪聲,此外還需關注器件接口間的損耗。
依據雷達方程:
Pr=PtGtArσ(4π)2R2tR2r
(4)
式中:Pr,Pt分別表示接收與發(fā)射功率;Gt表示發(fā)射增益;Ar表示接收天線的面積;σ表示雷達截面積;Rr,Rt分別表示接收與發(fā)射路徑長度。
根據雷達方程,能推導得出對數(shù)形式的通信方程,如下所示:
Pr=Pt+Gt-Lc-Lcs+Gr
(5)
也就是說,接收功率等于發(fā)射天線增益、發(fā)射功率以及接收天線增益之和,再減去系統(tǒng)損耗、空間損耗,所以空間損耗Lc可以用如下算式得出:
Lc (dB)=32.45+20lg R(km)+20lg f (MHz)
(6)
如果無調制載波是f(t)=Acos(ωct),標簽發(fā)射的信號是g(t)=B(1+m(t))cos(ωct+φ),而且環(huán)行器發(fā)射端至接收端的泄漏(即TX-RX Leak)和f(t)有關聯(lián),是l(t)=Ccos(ωct);s(t)=cos(ωct)表示時鐘信號,那么l(t),g(t)分別和s(t)混頻之后結果如下:
g(t)*s(t)=B(1+m(t))cos((ωct)+φ)*cos(ωct)
LPF12B(1+m(t))cos φ
(7)
l(t)*s(t)=Ccos(ωct)*cos(ωct)LPF12C
(8)
由功率的比較可以得知,系數(shù)C,即TX-RX Leak解調之后的幅度遠大于標簽返回信號的幅度,且可以看出是一個很大的直流分量,所以解調過程中產生的直流偏移是一個棘手的問題。因此可以得出結論,發(fā)射端耦合到接收端的同頻泄漏是最主要的干擾,如何抑制這種干擾則需進一步的研究。對抑制干擾的方法研究較多,各解決方案也不盡相同。通過式(3)及式(7)能夠看出,系統(tǒng)接收到的信號與時鐘信號具有特定的相位差φ,因為標簽的位置不同,cos φ也會隨之變化,所以在接收電路中,使用正交結構。
2 系統(tǒng)仿真與理論驗證
實施Simulink仿真,構造了系統(tǒng)收發(fā)鏈路的結構,如圖2所示。圖2中上半部分為標簽接收信號與發(fā)射鏈路,下半部分為環(huán)行器收發(fā)耦合信號和標簽返回信號相互疊加的結果,并在接收端實施下變頻過程。根據ISO18000-6C協(xié)議標準,標簽返回信息使用Miller副載波調制或FM0編碼調制,再實施ASK調制,在仿真環(huán)境里使用重復的“1101001101”序列的FM0編碼。因為Miller編碼或FM0編碼的頻譜具有較小的直流分量特性,因此在濾波時,把它和下變頻過程中生成的較大的DC直流漂移過濾掉。如果閱讀器至標簽距離為1 m,經計算空間損耗是18 dB,其中環(huán)行器隔離度可設置成20 dB。
圖2 RFID系統(tǒng)Simulink仿真
經過接收機解調之后,獲取的標簽返回信息時域波形如圖3所示,上下兩個波形分別表示標簽端發(fā)射的基帶信息,以及接收機解調后信息。圖4表示的是在接收鏈路中,濾除DC前后的信號頻譜,上圖為濾除DC后的信號頻譜,而下圖為濾除前的頻譜,其含有較大的DC分量。
圖3 閱讀器接收電路解調輸出結果
圖4 閱讀器接收電路解調輸出信號頻譜分析
圖4中能夠看到,需要在接收機混頻器后端,插接一個可以過濾直流的濾波器,由于對FM0信號的
完整性沒有影響,所以可以滿足系統(tǒng)需求。同時可以看出,因為環(huán)行器反向泄漏等影響,造成接收端的收發(fā)同頻干擾比較大,容易導致接收機阻塞。
3 結 語
綜上所述,本文基于ISO18000-6C協(xié)議,研究設計了UHF RFID閱讀器接收電路,并對于零中頻接收結構實施了理論分析,對其優(yōu)缺點也進行了分析。通過仿真,得出零中頻結構的信號波形和頻譜特性,能夠看出其可以實現(xiàn)RFID系統(tǒng)的要求。
參考文獻
[1]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射頻識別協(xié)議-第1類第2代UHF RFID 860兆赫~960兆赫通訊協(xié)議[S].北京: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2000.
[2]石榮,陳錫明,唐南,等.通信方程與雷達方程的統(tǒng)一性分析[J].電子對抗,2006(5):15-17.
[3]KIM Wan-Kyu,LEE Moon-Que,KIM Jin-Hyun. A pa-ssive circulator for RFID application with high isolation using a directional coupler [C]// 36th European Microwave Conference. Manchester: [s.n.],2006: 196-199.
[4]CURTY Jari-Pascal,DECLERCQ Michel.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of passive UHF RFID systems [M]. [S.l.]: Springer,2007.
[5]黃群.圖像比對技術在偵察破案中的應用[J].影像材料,2002(1):23-24.
[6]張津,萬振凱.基于數(shù)學形態(tài)學的圖像二值化算法[J].儀器儀表用戶,2008(2):80-81.
[7]OUYANG Sen,WANG Jian-hua. A new morphology method for enhancing power quality monitoring system [J]. Electrical Power and Energy Systems,2007(29): 121-128.
[8]李曉飛,馬大瑋,粘永健,等.圖像腐蝕和膨脹的算法研究[J].影像技術,2005(1):37-39.
[9]楊淑瑩.VC++圖像處理程序設計[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
[10]宮海波,武岳山,劉奕昌.一種2.45 GHz頻段RFID讀寫器天線[J].現(xiàn)代電子技術,2010,33(7):59-63.
[11]田徑,儲海兵.RFID讀寫器的設計[J].現(xiàn)代電子技術,2009,32(1):54-57.
[12]公磊,周聰.基于Android的移動終端應用程序開發(fā)與研究[J].計算機與現(xiàn)代化,2008(8):85-89.
[13]韓青.以商業(yè)級Linux抓住Android帶來的商機[J].現(xiàn)代電信科技,2008(1):24-26.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