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朋友一直打算做個丁克族,他是個非常有原則的人,我們相信他肯定言出必行,但有一天,他突然說,最近正在考慮是否要一個孩子。此言一出,我們紛紛笑他終于頂不住來自家庭和社會的壓力了,他沒有解釋,但當晚我在網(wǎng)上遇到他的時候,他告訴我,其實想要一個孩子的原因很簡單,但當眾解釋的話,這個理由好像有點矯情。
“前不久的某一天,我正在家里看書,突然聽到樓下有個小孩在叫爸爸,稚嫩清脆的聲音中先是帶一點喜悅,渴望中還帶有一點撒嬌的成分。一聲接一聲地叫了一陣后,那個爸爸并沒有回答他,他還是叫,只是每聲間隔拉長了一些,聲音里還多了一點失望,不安,可還是沒人回答他。最后他的聲音轉(zhuǎn)成了哭腔,又多了害怕和委屈。當時我扔開書,心里竟然恨恨地說,這個爸爸死哪去了,這么叫都不回答。聽那孩子嗚嗚咽咽地一邊哭一邊叫,恨不得替他答應一聲算了……”
我笑了,不再丁克的原因是因為一個孩子在窗外喊爸爸而觸動了他心底父愛的那柔軟情愫。
另一個朋友常說起當年在廣東打工時住在城中村的一件事。剛?cè)r租住在一幢農(nóng)民房的一樓,當時老婆正懷著孕,一樓的大門是自動回彈上鎖的鐵門,關(guān)門聲巨大,有時候拍得整幢樓都跟著顫動起來的感覺。樓上是一個工廠員工的宿舍,住的是幾班倒的流水線工人,上早班最早的五點,最晚下班的則不知道凌晨幾點。他說自從搬過去之后,兩人都沒睡好過,老婆開始大把大把掉頭發(fā),整個人變得煩躁易怒。
想搬家,無奈經(jīng)濟條件不允許,最后他抱著試試看的態(tài)度,寫了一張紙條貼在門上,大致內(nèi)容是:“各位鄰居,我是住一樓的某某,我老婆正懷孕,每天因為太吵,狀態(tài)變得特別不好,請關(guān)門的時候輕點,謝謝!”
夫妻倆都認為這是個節(jié)奏很快、人情淡薄的城市,更別說從內(nèi)心覺得素質(zhì)普遍不高的鄰居們了,像這種字條,多半是個擺設(shè)。然而,沒想到很快,字條就起到了作用,那種巨響明顯少了很多,關(guān)門聲也輕了很多。有一次,他從外面回來,看見一個黃頭發(fā)的小青年,大概是上晚班要遲到了,一只手擋著門緩緩帶上,而身體的其他部分,卻擺出了就要飛奔的樣子。后來他有了條件搬離了那里,但偶爾想起那字條和那黃發(fā)小伙兒,仍然有點感動。
他說到現(xiàn)在為止,對那個城市還有那些人的看法,仍沒有很大的改觀,但覺得不管是誰,內(nèi)心都有柔軟的地方吧……
(編輯 鄭儒鳳Zrf911@sina.com,西米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