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濤
自1954年當選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至今,82歲的山西省平順縣西溝村黨總支副書記、全國女勞模申紀蘭已連續(xù)參加了十一屆全國人代會。2010年全國人代會上,她“從未投過反對票”的話語在網(wǎng)上引起熱議。2011年3月9日,申紀蘭回應說,她是一個平平凡凡的農(nóng)民,能當一屆人大代表就了不得了,沒想到連續(xù)當了十一屆。作為人民代表大會的見證人,內(nèi)心擁護的事,她就贊成,不擁護的,她就不投票(《京華時報》2011年3月10日)。
2010年,申紀蘭一句“當代表就是要聽黨的話,我從來沒有投過反對票”,與倪萍委員稱“在大的會議上舉手表決時我從來沒有反對過或棄權過”,“我是(考慮)國家利益的,我熱愛這個國家”相呼應,引發(fā)坊間無數(shù)爭議。也許正是為了回應這些爭議,申紀蘭才會再次對記者稱,“作為人民代表大會的見證人,內(nèi)心擁護的事,就贊成,不擁護的,就不投票。”
不投票或者投棄權票與投反對票有明顯的區(qū)別,不投票只是表明對某個法律、某個決策不表態(tài),其法律效果是既不反對也不贊同,而投反對票則明確地表示對某一法律或者決策表示反對,如果反對票達到一定程度,就可能否定某個法律或者決策。盡管,我并不贊同“為反對而反對”,無中生有地投反對票,但我同樣注重代表履職的態(tài)度與責任心。代表是由選民選舉產(chǎn)生,肩負著選民的期盼,其職責就是要代表選民對關系國計民生的事項進行決定和監(jiān)督政府依法履行職責,某種程度上講,一個善于發(fā)現(xiàn)政府問題和敢于監(jiān)督政府的代表,才是優(yōu)秀的代表。因此,一個連續(xù)十一屆當選的全國人大代表,從來沒有投過反對票,確實不可思議,哪怕她可能有過不投票的時候。
但是,無論申紀蘭代表的表態(tài)還是倪萍委員的“自豪”,至少我們還是看到了她們的真誠,至少我們還是從中窺見了她們在履職過程中投票的情況。相對于許多代表、委員來說,這又是一種難能可貴。因為,許多代表和委員,雖然每年一次例行參加會議,但我們既不知他們提了什么提案、議案,也不知他們作了什么調(diào)研,更不知他們在對法律、“一府兩院”報告中的投票情況,甚至選民連他們聯(lián)系方式都無法獲取。對于這樣的代表、委員,選民們根本無從知道他們是否認真履職,更無從監(jiān)督其是否存在瀆職、失職。
事實上,公開代表、委員對法律、“一府兩院”的報告及其他決策的投票情況,對于選民監(jiān)督代表、委員來說,至關重要。因為,選民對于法律、“一府兩院”報告和各種決策有自己的基本判斷,他們通過了解代表、委員對某一法律、報告投贊同票、反對票還是棄權票,了解代表、委員對于這些法律、決策的基本態(tài)度,從而確定其是否代表了自身的利益,進而來決定是否繼續(xù)選舉其為自身的代表。在許多國家,議員在議會的投票是有記錄的,并且對社會公開,選民由此來判斷議員的政治態(tài)度,這種記錄對其今后的選情也有重大影響。
所以,盡管我并不同意申紀蘭代表、倪萍委員“從不投反對票”的表態(tài),但我還是贊賞她們敢于將自己投票情況公之于眾的勇氣,而且,正是因為她們的這種勇氣,才讓越來越多的人更為深刻地反思代表應當如何更好地履職。我希望,有更多的代表、委員通過博客或者網(wǎng)站,公布自己對于每個法律和報告、決策投票的情況,自覺接受選民的監(jiān)督,并以此為契機,進一步公布自己的各項履職情況。只有公開、透明,選民才有機會監(jiān)督代表、委員,并督促他們監(jiān)督政府,才能讓我們政治更文明、法治更完善。
(作者單位:江西省贛州市人民檢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