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世耀
初聞資教是在今年4月份,當時,我的母校武漢工程大學下發(fā)了《關于組織參加省教育廳“播種希望與未來——農村教師資助行動計劃巡回報告會”的通知》。我心懷敬意走進了報告會現場,會上5位資教生用質樸的語言和生動的故事詮釋了教師精神,描繪了自己的夢想?!跋裎业睦蠋熞粯尤リP愛農村的留守孩子!”——那一刻,蟄伏在我心底多年的夢想復活了。
在我16年的求學經歷中,幾位恩師對我的成長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小學時有教無類的吳老師,對差生毫無歧視并給予積極鼓勵;初中的班主任,課外仍孜孜不倦地輔導我,且在生活上給予我細致入微的關懷;高中的李老師耐心地引導我融入班集體……沒有他們全方位的培育,或許我只能與夢想漸行漸遠。每每憶及他們,溫暖就洋溢在心中,他們用人格魅力把當教師這粒夢想的種子播撒在我的心田。
由于高考填報志愿失誤,我與師范專業(yè)失之交臂。大學臨近畢業(yè)時,面臨生活與夢想的抉擇,曾以為“生”“活”才是人生,于是去年9月我與浙江的一家企業(yè)簽訂了就業(yè)協(xié)議。匆匆做完選擇后,我開始安心享受最后的校園生活,自由自在地去聽想聽的課、去欣賞每一位老師,欣賞他們在三尺講臺上談古論今、旁征博引、指點迷津、揮斥方遒。那一刻,授者與受者的靈魂都在升華,世界與人生都濃縮在這三尺見方的舞臺上!曾幾何時,最愛唱的歌就是《長大后我就成了你》;現如今,夢想卻在角落里為灰塵掩蓋!
所幸,實現夢想的途徑并非只有一條。聽完報告后,我立刻在網上搜集了大量關于資教的信息。了解詳細情況后,我發(fā)現夢想不再遙不可及,生活與夢想也可以和諧統(tǒng)一。在同學的詫異和親人的不解中,我把承載著夢想的資教申報資料遞交上去。有志者事竟成,我終于取得了資教的資格,得以成為“人類靈魂工程師”中的一員。
爾后的培訓,更讓我在對夢想的追逐中看到了自我實現的希望。7月14日是培訓報到的日子,輔導員親切的接待讓逐夢的我倍感溫馨。早操中資教生一起高喊“教書育人,播種希望”,響亮的口號堅定了大家投身教育事業(yè)的決心,也堅定了大家“三年經歷,終身財富”的信念!
幾位專家的講座也讓我耳目一新。葉平老師對農村和農村教育做了大量的調查和嚴密的數據分析,指出農村教育應為“三農”服務的方向;黎水生老師關于教師的職業(yè)形象和職業(yè)語言的講座深入淺出,引人入勝;張才生老師關于資教生職業(yè)規(guī)劃的講座讓我們醍醐灌頂,對自己未來的發(fā)展有了更清晰的設計;有武漢大學“四大名嘴”之稱的尚重生老師更是名不虛傳,關于教育公平和農村發(fā)展的講座發(fā)人深省。他們的講座,讓我對教師這一職業(yè)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也讓我越來越迫切地希望能盡快勝任農村教師這一光輝職業(yè)。
學習之余,每天的活動給了大家一個展示自己才華的舞臺,也讓被選為班長的我有了更多鍛煉組織能力、策劃能力的機會。班上表演“三句半”的五人團隊從最開始的策劃到準備再到排練,臺詞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仔細斟酌,道具自己想辦法制作,以桶做鼓、以盆當鑼,其樂融融!
“三人行,必有我?guī)?。”我從往屆資教生的言傳身教中慢慢學會了如何做好一名農村資教者,如何面對農村、如何解決問題、如何創(chuàng)新……最讓我感動和欽佩的是在神農架資教的胡飛老師,一個身材單薄的女孩子能在大山深處資教,讓我更多了一份實現夢想的勇氣和力量。
培訓已經結束,資教的路才剛開始。未來將是一條艱辛之路,也將是一條輝煌之路,更是一條升華之路。資教,是我靈魂得以升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