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傳鵬
【向日葵族】
向日葵族會善于發(fā)現(xiàn)微小幸福,在“向日葵”族的概念里,敏感與細膩不完全代表著多愁善感,對微小快樂的敏感其實是幸福的來源之一。并不是每個人的生活都能比戲劇更精彩,蘊藏在平淡里的小幸福才更值得珍惜。向日葵族沒有太大野心,“知足常樂”一定是他們信奉的座右銘之一。他們相信欲望越少,越容易快樂。無法掌控的事情,帶來的壓力只能選擇承受;可以掌控的事情,他們往往不會主動給自己加壓力。
【草莓族】
現(xiàn)今的“草莓族”,多用來形容1981年后出生的年輕人像草莓一樣,盡管表面上看起來光鮮亮麗,但卻承受不了挫折,一碰即爛,不善于團隊合作,主動性及積極性均較上一代差。開始投入職場的“草莓族”,最大的特色之一,就是工作時往往沒什么定性,只要有更好玩的工作,或是較高的薪水,就會見異思遷。
【鼠族】
指靠租地下室來生活的一群人,他們大多像老鼠一樣生活在地下。因為收入不高,又為了在大城市生活,只能待在地下室。另有同名漫畫作品《鼠族》,作品講述了阿特父母從納粹大屠殺中逃生的真實經(jīng)歷,曾獲得普利策獎項。
【蟻族】
并不是一種昆蟲族群,而是“80后”一個鮮為人知的龐大群體——“大學畢業(yè)生低收入聚居群體”,指的是畢業(yè)后無法找到工作或工作收入很低而聚居在城鄉(xiāng)結合部的大學生?!跋佔濉?,是對“大學畢業(yè)生低收入聚居群體”的典型概括。他們是有如螞蟻般的“弱小強者”,他們是鮮為人知的龐大群體。同名圖書《蟻族》就是描述這一群體的讀物。
【恐歸族】
是對那些在外地工作、不愿意回家過春節(jié)的人的概稱。在常人眼里,甚至在自己的父母親人眼里,“恐歸族”有那么一點冷血,甚至還容易和不孝牽連在一起,但對“恐歸族”來說,恐懼回家實在有太多的理由,其中回家要做的事情太多,假期永遠太短;年底各種開銷加大,回家過年無疑又是一次“大出血”以及現(xiàn)在過大的春運壓力等等都造成了外地工作的人們不愿意回家的主要原因。
【裝忙族】
生活在大都市里朝九晚五的的白領們,每天的生活主旋律就是忙碌,似乎不忙就是異類。忙是對自己的一項標榜和包裝。“裝忙族”是一些表面上看起來很忙、實際上卻能把偷懶進行得神不知鬼不覺的人們。70%以上的人有過裝忙經(jīng)歷,或因要保飯碗,或因面子問題,或因躲避某些人。
【麥兜族】
意指購房階層的弱勢群體。麥兜族的主體是80后的年輕一代,是草根階層的代表。身為麥兜族,在期待房價降低、政府出臺優(yōu)惠政策的同時,也不能坐等房子,而是要開動腦筋,多想辦法,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提高自己的經(jīng)濟實力,實現(xiàn)自己的購房夢想。
【時彩族】
指的是一群有著相同愛好的網(wǎng)友,通過網(wǎng)絡溝通聯(lián)絡的他們從事著各種各樣的工作,其中多數(shù)為公司白領,這些網(wǎng)友大都利用上班工作的閑暇時間干著同樣的事情,聊同樣的話題,也通過網(wǎng)絡購買可以時時開獎的彩票等,除了調節(jié)工作狀態(tài),也可以算是一種賺取外快的好方法。但因為這個彩票玩法很多,中獎幾率比較高,游戲性很強,有些白領反而把應該做的工作放到了一邊,嚴重影響辦公效率。老板們直接封殺“時彩族”。
【代排族】
指代人排隊并收取一定報酬的人的總稱。代排服務多集中在公共服務部門,排隊幾乎成了中國消費者去銀行時的家常便飯。排隊現(xiàn)象,說到底是資源有限的一種無奈選擇,不是出臺什么措施就能夠有效解決的。而“代排族”的出現(xiàn),并不是造成“排隊難”的根本原因,恰恰相反,正是“排隊難”導致了“代排族”的出現(xiàn)。
【打工族】
應改革開放而出現(xiàn)的一個區(qū)別于農(nóng)民、國企職工、公務員、商人、官員等職業(yè)群體的新型人群。即打工的人的統(tǒng)稱,主要指從一個地方到另外一個地方務工的人,是指利用自身的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的能力與企業(yè)老板、機關、政府等建立勞動關系的人,但不屬于老板、機關、政府等。
【悲催族】
在天涯雜談上,有網(wǎng)友用“悲催”一詞形容自己目前的生活狀態(tài)。在一篇名為“物價猛漲,北京上海廣州等地驚現(xiàn)悲催哥”的網(wǎng)帖中,描述了游走在“北上廣”大城市所謂“悲催族”的“囧境”——都市“待不住”,家鄉(xiāng)也“回不去”,處于一種煎熬的狀態(tài)。
【途書族】
指的是越來越多的人習慣在乘坐地鐵、公交、火車、飛機時看書。他們隨身攜帶的書,這些人被稱為“途書族”。
【恐剩族】
關于“剩女剩男”、“敗犬”甚至“圣人”等字樣滿天飛,說的都是大齡青年的單身情況。背后傳達的也是一種對于單身狀態(tài)的焦慮。現(xiàn)在其中的部分人也不再掩飾,直接將自己稱為“恐剩族”,表達的是擔心自己步入剩女剩男行列。不僅大齡青年有這種焦慮,一些年紀不大的人也開始被這些方面的情緒困擾。
【吝享族】
是指城市中一類掙錢不多卻會享受生活的一類人群,掙錢少,但旅游、購物、時尚生活一樣不少,和有錢人一樣活得瀟灑自在。
【新返鄉(xiāng)族】
大城市生存壓力引發(fā)了一波一波的“返鄉(xiāng)潮”,農(nóng)民工的的現(xiàn)實生活也同時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沖擊,新的返鄉(xiāng)之潮已經(jīng)出現(xiàn),甚至已經(jīng)涉及到了企業(yè)中高層領導崗位的人。
【選秀趕場族】
指的是一些選秀選手出現(xiàn)在不同衛(wèi)視的選秀節(jié)目中,轉戰(zhàn)于各種選秀節(jié)目以提高出鏡率及成功率。大部分網(wǎng)友認為是選手想炒作自己,選秀選手則稱選秀是他們的捷徑。
【恐會族】
青年漸成“恐會族”,53.6%的人表示日常參會過多。中國政法大學郎佩娟教授指出,當前會風反映出官本位、形式主義、缺乏行政成本意識。
【喜會族】
一些“恐會族”白領感慨接二連三的會議已成職場“隱形宿敵”,但是也有論調稱不少人其實暗地里喜歡開會帶來的“被重視感”,是為“喜會族”。專家認為,宜豐富會議形式、建立合理的會議機制以提高會議效率及員工參與感。
【都市冷感族】
在城市里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喜歡看四格漫畫,喜歡說冷笑話,開口必“冷”的一族人。他們從愛說冷笑話起家,一路搜尋最冷的笑話,并且把這些笑點融入了自己的DNA。凡事都能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找到最冷的一面。喜歡玩無厘頭的游戲,說起“誰比誰更冷”的話題,他們倒是顯出了熱情。
【職玩族】
是指白領從事第二職業(yè)但把該職業(yè)當做一種興趣來做的一類人群。在一份穩(wěn)定工作之外謀求第二份感興趣的職業(yè)已經(jīng)成為白領們的一種生活方式。職業(yè)之外,他們選擇了各種“把玩”的副職:既是高科精英,又是娛樂DJ;既是企業(yè)職員,又是小店的老板……
【考空族】
指的是那些想考取空姐的一類人群,廈航選的就大多比較漂亮,南航感覺喜歡大氣、干練、成熟穩(wěn)重的,東航的個子不要求高但一定要有親和力,國航愛招國字臉的大氣女孩,雖然條件比較高、培訓費用高,但眾多女孩還是一門心思要入圍城,被稱為考空族。
【自由失業(yè)族】
“自由失業(yè)族”的出現(xiàn),是對朝九晚五工作方式的一種挑戰(zhàn),是對傳統(tǒng)就業(yè)模式的一種革命,它的出現(xiàn)為現(xiàn)代就業(yè)找到了另外一種詮釋。
【悔丁族】
是指當初的丁克族在大齡時又想懷孕,不得不踏上了尷尬又艱辛的備孕生活。她們曾經(jīng)是丁克族,后來后悔又想要孩子,她們無一例外地錯過了最佳生育年齡。
【自給族】
指通過自己動手,以自給自足的方式來滿足某些生活需求的人。他們在家做饅頭面包,發(fā)豆芽,做豆腐,做酸奶等。這種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正在一些家庭悄然流行。在一些美食論壇和群中,一種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正在一些家庭悄然流行。
【哈證族】
指那些為了考取語言能力或者計算機技能的證書等而投入大量時間的人。他們會考取各種各樣的證書來為自己的簡歷增加砝碼。
【堅果族】
被圈定的是年輕、富有朝氣、年齡在24-35歲之間的精英階層,這群人敢沖、敢闖、堅韌,一如堅果外殼的特質;擁有獨到的氣質與思想,如同殼上的棱角,鋒芒畢露且擁有智慧;好享受美好事物的本性,猶如堅果的內心,與其外表相反,柔軟可品。
【職場裝老族】
如今,年紀大的扮嫩,年紀輕的裝老,職場中人有些讓人年齡莫辨了,很多同事的真實年齡完全猜不出。大量白領都道出這一同感,當很多年長的職場人還在羨慕年輕人的朝氣和活力時,一些年輕人卻要竭力標榜超越自身年齡的成熟,我們把他們稱為“裝老族”。
【烏魂族】
2011年衍生的新詞,指的是學歷上含金量很高。雖然學歷上含金量很高,但是由于睡眠質量不好,每天給別人看到的樣子都是非常不精神,對數(shù)字不敏感。是上司不重要的人群,可能是被炒或者炒老板的白領人群。
【偷聽族】
網(wǎng)絡上年輕人風行“偷聽族”,他們熱衷于將生活中“偷聽”來的內容貼在“偷聽論壇”或者“偷聽網(wǎng)站”上。
【獨一族】
“一個人去看電影,一個人去購物,一個人的旅行”的獨立生活理念越來越多被年輕人所接受。他們被稱為“獨一族”。
【曬愛族】
指的是把過去那些或真或假陳年情事虛構杜撰拿出來反復炫耀,以此來證明自身魅力。曬愛族有性情派、感覺派、風流派、情圣派,這些曬愛族體現(xiàn)了他們不自信的心理狀態(tài)。
【背黑族】
來源于“背黑鍋”一詞,指的是代人受委屈、替人受冤屈并以此獲利的族群。“你亂說,我替你背黑鍋”,一些博主在其微博內打出了“為名人不當言論背黑鍋”的廣告。近來越來越多的名人“微博危機”讓他們產(chǎn)生了借此賺錢的“靈感”,不過業(yè)內人士表示“背黑”一族的市場可能并不大。
【假婚族】
一般是指只舉辦了婚禮而沒領結婚證的事實婚姻。但在21世紀的今天,主要是指為了規(guī)避高房價引發(fā)的房貸新政而進行房屋買賣的族群。
【背房族】
是指借用自己的名義幫他人按揭買房,并從中收取一定報酬的人。這種行為不受法律保護,容易引起法律糾紛。
【4050族】
指的是年齡在40歲—50歲之間的人群,特點是年齡偏大、體力偏弱、學歷偏低、存款偏少、工作難找,在勞動力市場許多4050族農(nóng)民工表示招聘企業(yè)大都嫌他們年齡大,使得這部分人失望而歸。
【恐聚族】
與同學老友聚會,和同事家庭聚餐,各種各樣的“相聚”隨著春節(jié)的腳步悄然而至。而近年來以往聚會中輕松愉悅的氣氛逐漸被互相攀比所吞噬,眾多職場人對聚會越來越心灰意冷,甚至產(chǎn)生了恐懼的心理。職場人在進一步變成畏懼高密度春節(jié)聚會的職場“恐聚族”。
【玫瑰族】
是指長期未能就業(yè)的畢業(yè)生隨處可見,他們學習成績優(yōu)異卻找不到工作,就像玫瑰一樣,外表華麗但內藏荊棘。
【騎墻族】
是指手握數(shù)家用人單位的錄用意向通知,卻難以決斷何去何從,于是在網(wǎng)上發(fā)出令人眼紅的“求助帖”以求幫助決斷的一個群族。教育界人士認為,這樣的求職騎墻族缺乏清醒的自我認知和職業(yè)規(guī)劃,適合自己的工作才應該是最好的。
【媚皮族】
是Mappie的音譯,形容社會上正在崛起的一部分五六十歲、仍然活躍的、追尋樂趣的人們。
【反上班族】
是一種新興的自主創(chuàng)業(yè)群體——勞動者主要依靠自己的能力、信息、技術、經(jīng)驗以及其他資本因素自己創(chuàng)辦實業(yè)。他(她)們自己當老板,倡導“能活就好”的職業(yè)理念,通過另一途徑實現(xiàn)自我價值。
【蹭校族】
近年來,到大學里“蹭飯”的校外人員越來越多。有專家稱,“蹭飯”現(xiàn)象是物價飛漲的產(chǎn)物。高校食堂的菜價相對較低,對校外人員有很強的吸引力。其實,“蹭校族”不僅僅去高校里“蹭飯”,蹭課、蹭宿舍、蹭操場、蹭自習室的社會人員也不少。
【孤族】
是日本社會產(chǎn)生的一個新的社會族群——他們由眾多離異或喪偶、乃至一直未婚的中老年組成,有的為了能找到余生的伴侶而不懈地尋找婚介信息,更多的則是在沒人知道的地方孤獨地離開人世。
【PL族】
一個隨著生活水平的發(fā)展逐漸衍生出來的新族群,P代表完美(perfection)、L代表休閑(leisure)與慢生活(low life)。他們有著聰明的頭腦、堅強的意志和豐富的工作經(jīng)驗,是社會的中流砥柱;他們非常注重休閑的慢生活方式并力求精致完美;他們追求倡導的生活品質是時尚、奢華、智能、舒適、休閑。
【比薪族】
到了年底一些白領在網(wǎng)絡論壇上匿名“揭秘”自己一年來的收入狀況,羅列包括基本工資、職務補貼、工資津貼、獎金、通訊補貼等信息,一股“比薪風暴”悄然橫掃寫字樓,相伴而來的是一些白領因“心理不平衡”而引發(fā)辭職沖動。
【愛堵族】
有人一遇堵車就著急火攻心,俗稱“路怒族”;有人一堵車就興高采烈,這些人被稱為“愛堵族”?!伴_車+iphone”、“邊開車邊微博”、“堵車+打僵尸”,很多網(wǎng)友表示堵車時曾做過這樣的事。
【團居族】
在某些城市,親朋好友們?yōu)榱嘶ハ嘤袀€照應、多增加來往,而同擇一地段或者同一小區(qū)互相挨在一塊兒居住,形成一個團隊,一個聚居區(qū)域,這種現(xiàn)象被稱作“團居”現(xiàn)象。
【211蟻族】
畢業(yè)于“211”重點院校的畢業(yè)生成為蟻族,由10.8%上升到28.9%,占到近三成。這一數(shù)據(jù)說明,重點院校的畢業(yè)生成為“蟻族”的幾率加大,原來人們印象中的“好學生”,找工作也變得愈發(fā)艱難,研究生學歷的“蟻族”由2009年的1.6%,增加到2010年的7.2%。從專業(yè)分布看,“蟻族”大多分布在工學、醫(yī)學、經(jīng)濟、管理等近年被認為相對熱門的專業(yè)。
【鐵丁族】
鐵丁族,即堅定的丁克族。指堅決不生養(yǎng)子女的人。
【傍傍族】
“傍”是依靠的意思,廣義上社會是由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組成的,人不能離開“關系”而獨立存在,在現(xiàn)實生活和工作中,人們也確實需要彼此依賴于各種社會“關系”,從這個角度而言,“傍傍族”的行為無可厚非,但如果人人都要去傍,事事都要去傍,那么還有誰會去奮斗和創(chuàng)新?
【零家務族】
是指因為工作忙無暇顧及家務,或者因自小被父母嬌慣,在成長過程中將許多時間與精力用之于學習,沒有做家務習慣的群體,一般以80后居多。隨著工作時間越來越長,80后花錢雇人做家務這種現(xiàn)象越來越普遍,并且越來越受到青年人的追捧,進而成為一種新時尚。比較起收入,花費在家務助理身上的錢是很小的一部分,而節(jié)省下來的時間可以進修、交際、娛樂、健身,為以后的工作做積累。
【掏空族】
是指隨著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和社會生活的加快,越來越多的都市白領為了保住自己目前的職位,不得不將智慧、激情、創(chuàng)意、動力等“內存”消耗在職場上,全身心地奮力打拼,迫于生活節(jié)奏無暇及時“充電”,而慢慢地瀕臨被社會淘汰的人。都市“掏空族”就是如今快節(jié)奏社會生活下的精神犧牲品。
【慢旅族】
他們講究一種放松的心態(tài),追求閑庭信步中的精神的愉悅,與通常的旅行者不同的是,他們有計劃地選擇較慢的交通工具旅行,放棄搭乘飛機旅行,也不會選擇去遠途的地方做短暫停留。他們更愿意選擇火車、公交車、貨輪甚至自行車等慢條斯理的旅行工具。他們想要充分享受沒有壓力的自由旅途,不喜歡匆忙趕赴某一目的地的感覺。
【慳錢族】
“慳錢”在粵語中即省錢的意思,隨著市民的生活必需品“漲價進行時”正齊齊上演,催生了“慳錢族”。
【御宅族】
御宅原指熱衷及博精于動畫、漫畫及電腦游戲(ACG)的人,而現(xiàn)在一般泛指熱衷于次文化并對該文化有極深入的了解的人。該詞目前在日本已普遍為各界人士使用而趨于中性,其中也有以自己身為御宅族為傲的人。而對于歐美地區(qū)的日本動漫迷來說,這詞語的褒貶感覺因人而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