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巖鋒 ,陳冬金 ,孫世坤,謝喜平 ,劉 景 ,王麗輝 ,鄭真珠 ,謝愷舟 ,吳信生
(1.福建省農業(yè)科學院畜牧獸醫(yī)研究所,福州 350013;2.福州市農業(yè)局畜牧站;3.福州市玉華山種兔場;4.揚州大學動物科學與技術學院)
福建黃兔是福建省地方優(yōu)良兔種,具有適應性廣、抗病力強、繁殖率高、胴體品質好且具藥用功能等優(yōu)點,素有“藥膳兔”之稱,成為福建省肉兔養(yǎng)殖的主要品種之一[1],并已列入國家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品種名錄[2]。家兔因其高繁殖性能在發(fā)展中國家的肉品業(yè)中具有重要地位,兔肉更以其“四高”(高蛋白質,高氨基酸,高磷脂,高消化率)、“三低”(低脂肪,低膽固醇,低熱量)而被譽為“美容肉”[3]。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兔肉將成為人們的時尚消費食品。兔肉品質一直是國內外兔肉生產者、消費者和科研人員關注的重要問題。國內外學者對不同品種、性別、年齡、部位以及不同營養(yǎng)條件下兔肉肉質指標進行了評定,分析了氨基酸、脂肪酸組分、組織學特性等[3-4],但對肉質研究的深度和廣度依然落后于對豬禽的研究,對肉兔地方優(yōu)良品種的肉質特性亦少見報道,為此本研究開展地方良種福建黃兔的肌肉營養(yǎng)特性的測定與分析,為揭示地方優(yōu)良兔種的肉質營養(yǎng)特性提供理論依據。
1.1 材料 福建黃兔來源于福州市連江玉華山種兔場,試驗兔飼養(yǎng)于平頂式、水泥地面、磚混結構的兔舍內,飼養(yǎng)密度:3只/籠,金屬兔籠規(guī)格為0.6 m×0.4 m×0.4 m。試驗兔飼喂全價顆粒飼料,每天喂料2次,乳頭式自動飲水。全價顆粒料營養(yǎng)水平:消化能10.5 MJ/kg,粗蛋白質16.0%,粗纖維12.0%,鈣1.0%,磷0.5%。采用常規(guī)飼養(yǎng)管理和免疫程序,自然采光、通風。13周齡時隨機抽取6只(公母各半)進行屠宰,剝離后大腿肌肉和背最長肌,分袋包裝標記,在-20℃冰箱速凍后送農業(yè)部肉及肉制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和揚州大學動物科技學院測定。
1.2 測定項目及方法 水分、蛋白質、氨基酸、灰分、膽固醇、煙酸、鐵取后腿肌測定;脂肪、脂肪酸組分和肌苷酸取背最長肌測定。測定方法:肌肉氨基酸按GB/T5009.124—2003,水分按 GB/T9695.15—2008,蛋白質按GB/T5009.5—2003,灰分按 GB/T9695.18—2008,鐵按GB/T9695.3—2009,煙酸按 GB/T9695.25—2008,膽固醇按 GB/T22220—2008,粗脂肪按 GB/T9695.7—2008,脂肪酸組分按GB/T17377—2008方法測定;肌肉肌苷酸采用Waters高效液相色譜法。
1.3 統(tǒng)計分析 數據以平均值±標準差表示。
2.1 肌肉常規(guī)營養(yǎng)成分、膽固醇、煙酸、鐵和肌苷酸含量 由表1可見,福建黃兔肌肉水分含量76.92%,蛋白質20.28%,粗脂肪0.98%,粗灰分1.15%,膽固醇39.87 mg/100g,煙酸 4.41 mg/100g,鐵 10.03 mg/kg,肌苷酸含量3.54 mg/g。
表1 福建黃兔常規(guī)營養(yǎng)成分、膽固醇、煙酸、鐵和肌苷酸含量
福建黃兔肌肉蛋白質含量20.28%,與黎英測定的黑毛福建兔(19.30%)[5]、孫世坤等測定的福建黃兔(21.93%)和黑毛福建兔(21.74%)[2]、邢華等測定的12周齡新西蘭白兔(21.10%)[6]、李夢云等測定的90日齡八點黑獺兔(21.16%)[7]相接近,兔肉的蛋白質含量均明顯高于黎英報道的豬肉(15.54%)和羊肉(16.35%)[5],說明兔肉具有蛋白質含量高的共性。
福建黃兔肌肉粗脂肪含量0.98%,與黎英測定的黑毛福建兔(2.82%)[5]、孫世坤等測定的福建黃兔(1.77%)和黑毛福建兔(0.09%)[2]雖有一定差距,但均小于李夢云等測定的90日齡八點黑獺兔(16.04%)值[7],也明顯低于豬肉(26.73%)、雞肉(7.80%)、牛肉(15.58%)、羊肉(17.98%)[5]的粗脂肪含量。
福建黃兔肌肉膽固醇含量39.87 mg/100 g,高于黑毛福建兔(13.8mg/100g)[5],但明顯低于普通兔(65mg/100g)及豬肉(126 mg/100 g)、雞肉(78 mg/100 g)、牛肉(105 mg/100 g)、羊肉(60 mg/100 g)[5]等其他動物肌肉的膽固醇含量;肌肉煙酸含量4.41 mg/100 g,明顯低于黑毛福建兔(25 mg/100 g)[5];肌肉鐵含量 10.03 mg/kg,高于孫世坤等測定的福建黃兔(6.54 mg/kg)[2]。
福建黃兔肌肉肌苷酸含量3.54 mg/g,明顯高于陳國宏等[8]測定的地方雞(肖山雞1.95 mg/g、白耳雞2.48 mg/g、狼山雞1.85 mg/g、泰和雞2.62 mg/g、油雞2.47 mg/g)、郭建鳳等[9]測定的長白豬(2.57 mg/g±0.59 mg/g)、大約克豬(2.54 mg/g±0.21 mg/g)、杜洛克豬(2.51 mg/g±2.06 mg/g)和陶勇等[10]測定的小梅山豬(2.08 mg/g±0.27 mg/g)、大約克×小梅山豬(2.23 mg/g±0.47 mg/g)、長白×(大約克×小梅山)豬(2.10 mg/g±0.24 mg/g),但略低于朱榮生等[11]測定的地方豬種萊蕪豬(3.99 mg/g±0.34 mg/g)。
2.2 肌肉氨基酸含量 由表2可知,福建黃兔肌肉氨基酸總量18.45%,與孫世坤等[2]測定的福建黃兔(18.46%)相似,低于黎英[5]和孫世坤等[2]測定的黑毛福建兔肌肉氨基酸總量(分別為19.01%和20.07%);必需氨基酸(纈氨酸、亮氨酸、異亮氨酸、蘇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蛋氨酸和賴氨酸,其中色氨酸未檢出)6.50%,低于孫世坤等[2]測定的福建黃兔(7.38%)、黑毛福建兔(8.03%);鮮味氨基酸(丙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甘氨酸、精氨酸)9.20%,其中,谷氨酸含量高達2.79%,谷氨酸可增加肉的鮮味和香味,使福建地方兔肉鮮味美,口感好。
表2 福建黃兔肌肉氨基酸含量
2.3 肌肉脂肪酸組分 由表3可見,福建黃兔肌肉中的脂肪酸主要由含16、18、20個碳原子的脂肪酸組成,其中含16、18個碳原子的脂肪酸占90%以上,不飽和脂肪酸(UFA)含量59.87%,高于飽和脂肪酸(SFA)含量(40.13%),不飽和脂肪酸和飽和脂肪酸比值為1.49,不飽和脂肪酸中亞油酸含量最高,為34.49%,亞油酸是人體必需脂肪酸的重要來源。
表3 福建黃兔肌肉脂肪酸組分%
3.1 從試驗結果可以看出,福建黃兔肉中蛋白質含量較高,達20.28%,脂肪含量低,僅為0.98%,膽固醇含量為39.87 mg/100 g,與豬肉、牛羊肉、雞肉比具有蛋白質含量高、脂肪和膽固醇含量少的明顯特點。其膽固醇含量低于普通兔及其它動物(兔肉44~50 mg/100 g,牛肉45~140mg/100g,豬肉 45~105mg/100g,禽肉 75~90mg/100g)[12]。膽固醇在血管上的沉積導致動脈粥樣硬化,是心血管系統(tǒng)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膽固醇含量低可有效降低血脂,避免一系列心腦血管疾病。
3.2 一些研究表明,肌肉中氨基酸總量、鮮味氨基酸含量和必需氨基酸含量與肌肉的營養(yǎng)水平和肌肉的鮮美度有很大關系。本研究共檢測了福建黃兔17種氨基酸的含量,結果表明,福建黃兔肌肉氨基酸總量18.45%,必需氨基酸和鮮味氨基酸分別為6.50%和9.20%。其中氨基酸總量和必需氨基酸含量與孫世坤等[2]報道的福建黃兔氨基酸總量、必需氨基酸(分別為18.46%、7.38%)相接近。
3.3 脂肪酸是脂肪的主要組成部分,必需脂肪酸對人體有重要的生理意義和很好的保健作用,是人體生長和腦組織發(fā)育的必需物質 (Conno et al,1992;Crawford ,1993),并可有效預防心血管疾病(Fermandes,1993)[13]。脂肪酸的種類和組成是決定脂肪組織理化性質、影響肉質風味的重要化學成分,也是評定肌肉營養(yǎng)價值高低的重要指標之一[14]。飽和脂肪酸可使血液中血脂、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最早被確認的致動脈粥樣硬化脂蛋白)濃度升高,被認為是致動脈粥樣硬化的脂肪酸[15]。不飽和脂肪酸中單不飽和脂肪酸不會造成血清膽固醇濃度升高,多不飽和脂肪酸對人體有很好的營養(yǎng)保健作用[15]。福建黃兔肌肉中的脂肪酸主要由含16、18、20個碳原子的脂肪酸組成,其中含16、18個碳原子的脂肪酸占90%以上,不飽和脂肪酸含量(59.87%)高于飽和脂肪酸含量(40.13%);福建黃兔肌肉亞油酸組分為34.49%,對人體而言,亞油酸是必需脂肪酸,亞油酸在體內還能代謝為另一種必需脂肪酸——花生四烯酸[15],雖然不飽和脂肪酸對肉品的貯存不利,但亞油酸能降低血清中膽固醇的含量,其在人類保健方面的作用已日益受到關注[16]。
3.4 肌苷酸是畜禽肉中重要的鮮味物質,其增加鮮味的能力比谷氨酸鈉強40倍[17]。目前,國際上把肌苷酸作為衡量肉質鮮味的一項重要指標(Suzuki et al,1994;Dubois et al,1993;Fuijmura,1998)[11,17]。大量文獻表明,肉質鮮味的主要物質基礎主要由ATP(三磷酸腺苷)降解而產生的肌苷酸,肌苷酸和糖蛋白在水中或脂肪中加熱能產生明顯的肌肉鮮味[18-19]。品種、屠宰日齡和方法、貯藏和加熱、飼料對畜禽肌苷酸含量存在影響[11]。本試驗中福建黃兔背最長肌肌苷酸含量3.54 mg/g,比陳國宏等[8]測定的我國地方雞種高,也高于外來豬種測定值[9],說明福建黃兔肉質鮮味好于一些雞肉和豬肉。
4.1 本試驗對福建黃兔肌肉(后大腿肌肉和背最長?。┑某R?guī)營養(yǎng)成分、煙酸、鐵、膽固醇、氨基酸、肌苷酸、脂肪酸等組分含量進行了測定,結果顯示:福建黃兔兔肉不僅具有高蛋白質、低脂肪,低膽固醇、高肌苷酸的特性,而且在粗脂肪、膽固醇含量等方面都表現出比其它肉兔更加突出的品種特性。
4.2 肉質特性除了與品種有關外,也與年齡、性別、組織部位、環(huán)境、營養(yǎng)、應激(屠宰時間、屠宰前處理)等因素有關。因而,福建黃兔肌肉營養(yǎng)特性與其他品種的比較還需嚴格控制試驗條件,進一步擴大樣本數量。
[1]謝喜平,陳巖鋒,孫世坤,等.福建黃兔微衛(wèi)星標記的遺傳多樣性分析[J].福建農業(yè)學報,2008,23(3):239-243.
[2]孫世坤,謝喜平,陳巖鋒,等.福建地方家兔肉質特性的比較研究[J].福建農業(yè)學報,2009,24(5):429-432.
[3]蔣楠.家兔胴體品質和肉質性狀的比較研究[J].楚雄師范學院學報,2003,18(6):114-118.
[4]龍繼蓉,蔣必光.兔肉品質特性的研究進展[J].中國養(yǎng)兔雜志,1996(7):36-39.
[5]黎英.黑毛福建兔肉營養(yǎng)成分分析[J].肉類工業(yè),2005(10):44-46.
[6]邢華,吳云霞,章世元,等.肉兔肌肉品質的研究[J].中國畜牧雜志,1995,31(2):25-26.
[7]李夢云,薛幫群,劉冬玲.八點黑獺兔肌肉營養(yǎng)特性的研究[J].畜牧與飼料科學,2009,30(6):117-118.
[8]陳國宏,侯水生,吳信生,等.中國部分地方雞肌肉肌苷酸含量研究[J].畜牧獸醫(yī)學報,2000,31(3):211-215.
[9]郭建鳳,呼紅梅,武英,等.長白豬、大約克及杜洛克肌肉品質研究[J].家畜生態(tài)學報,2009,30(1):34-39.
[10]陶勇,劉宗華,張牧,等.不同組合豬肌肉肌苷酸含量的分析[J].黑龍江畜牧獸醫(yī),2001(10):17.
[11]朱榮生,呼紅梅,韓紅,等.萊蕪豬肌肉肌苷酸和肌內脂肪含量研究[J].家畜生態(tài)學報,2008,29(6):63-65.
[12]王衛(wèi).兔肉性能與肉質[J].四川草原,1995(3):55-57.
[13]李必勝,楊正德,謝應才,等.黎平黃牛肉質營養(yǎng)特性研究[J].中國牛業(yè)科學,2008,34(4):21-23.
[14]林樹茂,李海華,鐘賽意.不同禽類肌肉脂肪酸組成的比較研究[J].中國畜牧雜志,2004,40(12):18-20.
[15]張藝,劉培瓊,羅愛平.香豬肌肉中的脂肪酸分析及其營養(yǎng)價值評價[J].養(yǎng)豬,2008(6):39-40.
[16]徐廷生,雷雪芹,史學藝.斗雞及其雜交后代肌肉脂肪酸的組成[J].中國家禽,1999,21(10):9-10.
[17]呂東坡,呂廣磊,石振興,等.肌苷酸的生成降解機理探討[J].中國調味品,2009,34(6):36-40.
[18]張學余,李慧芳,蘇一軍,等.烏骨雞肌肉肌苷酸含量研究[J].云南農業(yè)大學學報,2003,18(2):167-169.
[19]曹振輝,楊林楠,葛長榮,等.畜禽肌肉肌苷酸的研究進展[J].動物科學與動物醫(yī)學,2003,20(12):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