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天寶,熊朝瑞,范景勝,劉進遠,俄木曲者
(四川省畜牧科學研究院,成都 610066)
在不同的粗飼料條件下,羔羊舍飼育肥所需補充的精料應該不一樣。本研究通過試制并開展不同備選配方補充精料的飼養(yǎng)試驗,研制在農(nóng)區(qū)舍飼條件下,粗飼料以秸稈為主的羔羊育肥補充精料的較佳配方,為農(nóng)區(qū)作物秸稈舍飼養(yǎng)羊的推廣應用提供科學的營養(yǎng)方案。
1.1 羊只 在簡陽石盤羊場隨機選擇波雜羔羊(波爾山羊公羊×簡陽大耳羊母羊的雜交一代)3月齡健康羔羊18只(其中公羔6只、母羔12只),簡陽大耳羊4月齡健康羔羊54只(其中公羔12只、母羔42只),參試羔羊在試驗前15 d進行疫苗注射、驅(qū)蟲、編號等。
1.2 分組 波雜羔羊分成 B1、B2、B3、B4、B5及對照6個組,每組 3 只;簡陽大耳羊分成 D1、D2、D3、D4、D5 及對照共6組,每組9只。每組公母羔比例相同,起始平均體重基本一致。
1.3 日糧
1.3.1 補充精料配方[1-3]補充精料Ⅰ~Ⅴ的配制和養(yǎng)分含量詳見表1、表2。試驗羊B1~B5、D1~D5組分別依次對應使用配方Ⅰ~Ⅴ的補充精料,對照組使用試驗羊場配方精料。
1.3.2 粗飼料 秸稈粉由玉米稈、糊豆稈、紅苕藤、豌豆藤、花生藤等粉碎混勻,青飼料主要有黑麥草、鮮雜草、菜葉等。
1.3.3 日糧準備 秸稈粉一次備料2 000 kg,精料按每一備選配方一次備料各200 kg,青飼料100 kg/d。
1.4 飼喂方式 全舍飼,每日將精料、秸稈粉、水按1∶1∶1的比例混合均勻,上午9:00和下午3:00分組足量供給,青飼料每日下午5:30分組足量供給,均讓其自由充分采食,吃飽為止。供給充足清潔水源,自由飲水。
1.5 試驗期 預試期7 d,即2008年3月29日至4月4日。正試期30 d,即2008年4月5日至5月4日。
表1 補充精料配方%
表2 補充精料養(yǎng)分含量
1.6 測定項目和方法
1.6.1 體重 正試期初始日早晨空腹稱重為始重,正試期末次日早晨空腹稱重為末重,并做好記錄。
1.6.2 采食精料與秸稈粉 每次飼喂時,分組稱重給料,采食后余料在下午2:00和5:00分組收集,并稱重記錄。飼養(yǎng)員定時觀察羊只采食狀況,對不到60 min內(nèi)采食完的,添加一定量的料,并做好稱重記錄。給料重減去余料重,即為采食量,當天2次采食量的和為日采食精料與秸稈粉的量。
1.6.3 青飼料采食量 每次飼喂時,分組稱重給料,采食后余料在次日8:00分組收集,并稱重記錄。飼養(yǎng)員定時觀察羊只采食狀況,對不到90 min內(nèi)采食完的,添加一定量的料,并做好稱重記錄。給料重減去余料重,即為當天青飼料采食量。
1.6.4 數(shù)據(jù)處理 采用EXCEL進行統(tǒng)計和多重比較。
2.1 大耳羊羔羊增重效果分析 由表3可知,在全舍飼條件下,秸稈粉和青飼料一致,飼喂方法相同,Ⅰ~Ⅴ組及對照組試驗期簡陽大耳羊平均每只增重分別為4.04、3.43、4.17、3.48、3.16、3.65 kg,平均日增重分別為 134.58、114.44、138.89、115.93、105.19、121.67 g。配方Ⅰ、Ⅲ組平均日增重分別比對照組提高10.61%、14.15%,差異均顯著(P<0.05)。配方Ⅱ、Ⅳ、Ⅴ組平均日增重均低于對照組。
表3 大耳羊飼喂不同精料配方的增重效果
2.2 波雜羔羊增重效果分析 在全舍飼條件下,秸稈粉和青飼料一致,飼喂方法相同,精料配方Ⅰ~Ⅴ組及對照組試驗期波雜羔羊平均每只增重分別為4.37、3.90、5.43、3.83、4.27、3.75 kg,平均日增重分別為 145.56、130.00、181.11、127.78、142.22、125.00 g。配方Ⅲ組平均日增重比對照組提高44.89%,差異極顯著(P<0.01)。配方Ⅰ、Ⅴ組平均日增重分別比對照組提高16.45%、13.78%,差異顯著(P<0.05)。配方Ⅱ、Ⅳ組平均日增重分別比對照組提高4.00%、2.22%,差異不顯著(P≥0.05)。詳見表4。
表4 波雜羊飼喂不同精料配方的增重效果
3.1 對參試的5個補充精料配方的羔羊育肥增重效果分析表明:在全舍飼條件下,秸稈粉和青飼料一致,飼喂方法相同,補充精料配方Ⅰ、Ⅲ組的4~5月齡簡陽大耳羊平均日增重分別達到134.58 g和138.89 g,3~4月齡波雜羔羊平均日增重分別達145.56 g和181.11 g,明顯優(yōu)于配方Ⅱ、Ⅳ、Ⅴ組及對照組。
3.2 在農(nóng)區(qū)全舍條件下,粗飼料以秸稈為主,5個羔羊育肥補充精料參試配方中,配方Ⅲ增重效果最佳,其次為配方Ⅰ。
配方Ⅲ:玉米(CP 7.8%)45.00%,大豆粕(CP 43%)22.70%,小麥(CP 12.96%)10.00%,小麥麩 10.00%,棉籽粕(CP 40%)4.30%,菜籽餅(CP 35.7%)5.00%,碳酸鈣1.20%,磷酸氫鈣0.80%,預混料1.00%。
配方Ⅰ:玉米(CP 7.8%)46.00%,大豆粕(CP 43%)25.00%,小麥麩 19.00%,菜籽餅(CP 35.7%)3.00%,碳酸鈣2.50%,磷酸氫鈣2.00%,食鹽1.00%,酵母粉1.05%,AD3粉0.05%,含硒微量元素0.40%。
[1]四川農(nóng)業(yè)大學動物營養(yǎng)研究所.國內(nèi)外畜禽、魚、經(jīng)濟動物飼養(yǎng)標準及飼料營養(yǎng)價值表匯編[M].1992:188-191.
[2]趙有璋,岳文斌,張利平,等.羊生產(chǎn)學[M].北京:中國農(nóng)業(yè)出版社,2002.
[3]楊鳳,周安國,王康寧,等.動物營養(yǎng)學[M].北京:中國農(nóng)業(yè)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