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 雙,張成輝,仝運科,史曉麗
南陽市中心醫(yī)院腫瘤科三病區(qū),河南南陽 473009
我國胃癌患者確診時大多為進展期或晚期,目前晚期胃癌規(guī)范化治療多推薦以化療為主的多種治療手段綜合應用。國外資料報告較多的ECF方案取得了良好療效,但毒性大,耐受性差,用藥療程長;國內外學者將ECF方案改良為EOF,毒性下降,耐受性提高,但骨髓抑制仍較嚴重。我們觀察化療后Ⅲ/Ⅳ度白細胞下降發(fā)生率為29.1%[1]。為減少重度骨髓抑制發(fā)生率,初治晚期胃癌患者采用改良EOF方案同時聯(lián)合地榆升白片化療,觀察對化療后白細胞下降的預防情況,結果顯示地榆升白片防治骨髓抑制療效良好,現(xiàn)報道如下:
采用前瞻性隨機對照的方法,入組自2008年3月~2010年3月完成,共80例資料完整晚期胃癌患者,均衡有可比性。所有病例為初治,經(jīng)胃鏡檢查活檢病理確診為胃癌,且完善檢查后行TNM分期列為晚期。試驗入組條件:①胃鏡活檢病理學確診的胃癌,分期為晚期的初治患者;②患者年齡大于18歲,小于75歲,KPS評分≥60分;③預計生存期超過3個月;④患者無同時患有另一種惡性腫瘤;⑤入組本試驗之前無骨髓抑制病史,且未接受任何刺激骨髓造血的治療;⑥患者知情同意,能配合治療及隨訪。實驗排除標準:①嚴重難以控制的內科疾病及臟器功能衰竭,體力評分低于60分;②明確的精神病患者;③難以配合治療及隨訪要求;④其他不符合全身化療標準的患者。分為實驗組40例與對照組40例。實驗組中,男 26 例,女 16 例;年齡 55.3(34~75)歲;對照組中,男 23 例,女 15 例;年齡 54.6(35~75)歲;兩組病例各項指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化療方案為 EPI50mg/m2,1 次/d,靜推;OXA130mg/m2,1 次/d,靜滴,2 h;5-Fu 3.0 g/m2,iv,120 h,1 次/d,1 次/3 周。 其中試驗組全療程同時口服地榆升白片(成都地奧天府藥業(yè)公司)4片,3次/d;對照組僅采用以上方案常規(guī)化療;血常規(guī)WBC低于2.0×109/L時給予重組人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療,直到WBC高于10×109/L,及時處理感染等并發(fā)癥。兩組常規(guī)止吐化療,期間做好宣教,每周復查血常規(guī)、肝腎功能,化療至少2個療程。
①觀察血常規(guī)外周血象變化:按骨髓抑制分級標準[2]分為四度:0 度:>4.0×109/L;Ⅰ度:(3.0~3.9)×109/L;Ⅱ度:(2.0~2.9)×109/L;Ⅲ度:(1.0~1.9)×109/L;Ⅳ度:<1.0×109/L。 ②觀察rhG-CSF使用量。③白細胞減少繼發(fā)感染發(fā)生情況繼發(fā)感染發(fā)生例數(shù)。
采用SPSS 13.0軟件處理,計數(shù)資料項目以百分率表示,組間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化療后血象均明顯下降,實驗組出現(xiàn)重度(Ⅲ~Ⅳ度)白細胞下降百分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高度統(tǒng)計學意義(χ2=3.79,P<0.01),見表 1。 但隨訪化療后 1周外周血象主要指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260),試驗組化療后14、21 d隨訪白細胞計數(shù)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治療后白細胞減少程度比較(例)Tab.1 Comparison of leukopenia degree after treatment in two groups(case)
治療組重組人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里亞金)用量人均(2.35±1.08)支;對照組人均為(5.32±1.76)支。兩組比較,試驗組重組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用量顯著減少,差異有高度統(tǒng)計學意義(t=-4.21,P<0.01)。
化療后粒細胞減少合并感染病例試驗組共出現(xiàn)3例,對照組8例,但是經(jīng)過抗感染及對癥治療后痊愈,未發(fā)生嚴重不良反應及死亡。
目前大多數(shù)化療藥物不具備靶向性,對增殖活躍的人體組織細胞無選擇性普遍殺傷,如造血干細胞,黏膜上皮細胞、毛囊等均有很強的殺傷抑制作用[2],常用化療方案的限制性毒性多為骨髓抑制,多年來試圖應用各種化療保護劑或拮抗劑,以期減少化療對人體的毒副反應,降低化療毒性,尤其是嚴重的毒副反應,改善化療的耐受性,擴大化療適應證,為部分特殊患者帶來治療機遇,因此保護骨髓是重要的化療治療對癥措施,但未有突破性進展。
祖國醫(yī)學對化療藥物有獨特詮釋:細胞毒藥物為外邪寒毒,治療后引起脾腎功能損害,脾腎主骨生髓和氣血化生,脾虧腎虛是化學治療引起骨髓造血能力下降的重要原因[3],國內學者有試驗證實地榆升白片可以改善骨髓造血環(huán)境,提高骨髓微循環(huán)能量血氧供應,有利于造血祖細胞向造血干細胞分化增殖成熟及向外周循環(huán)釋放,減少化學治療對骨髓造血組織的抑制,促進骨髓成熟血細胞向外周釋放,有利于改善循環(huán)血細胞數(shù)量,減少粒細胞缺乏的相關并發(fā)癥出現(xiàn)[4]。另有實驗提示地榆有效成分地榆皂甙可以刺激骨髓粒單系CFU-GM集落數(shù)顯著升高于對照組[5]。
本組試驗結果中,試驗組42例發(fā)生Ⅲ~Ⅳ度骨髓抑制共10例,發(fā)生率為23.8%;對照組38例中有18例出現(xiàn)重度骨髓抑制,發(fā)生率為47.4%,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使用顯著減少。白細胞減少繼發(fā)感染情況治療組較對照組少。另外化療后隨訪中觀察到試驗組骨髓抑制程度及持續(xù)時間均好于對照組,隨訪中試驗組體力評分生活治療好于對照組。
本研究提示地榆升白片常規(guī)應用可防治化療所致的骨髓抑制,且未觀察到出現(xiàn)明顯不良反應,安全性好,造價低,值得臨床推廣應用,并組織多中心前瞻性隨機對照研究。
[1]惠雙,萬里新.FOLFOX6方案與改良EOF方案治療晚期胃癌Ⅱ期臨床隨機對照研究[J].中國實用醫(yī)刊,2010,7(9):216-217.
[2]周際昌.實用腫瘤內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3:29.
[3]灑榮桂.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腫瘤的回顧與展望[J].中國腫瘤,2003,12(6):324-326.
[4]黃國鈞.宋浩亮.羅華菲等.升白片對小鼠骨髓造血機能損傷的保護作用[J].中藥藥理與臨床.2002,18(6):44-45.
[5]高瑞蘭.地榆皂甙對正常人白細胞生成的研究[J].浙江中醫(yī)學院報。1998,6(1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