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網(wǎng)絡,讓我們知道,人們也可以這樣面對災難:沒有口號,只有提示;沒有哄搶,只有秩序;沒有群情激奮,只有默默行動。所謂“每臨大事有靜氣”,不過如此吧。此次日本的地震、海嘯、核爆炸,令人震撼,但比災難震撼更具沖擊力的,是身處災難毫無喧嘩、人流如織卻秩序依然所伴隨的寂靜。
突如其來的巨災,是對一個國家政府的考驗,也是對一個民族人性的考驗。這種考驗,何嘗不值得我們深思?在自然的力量面前,對生命的尊重是不以國家和政治為衡量標準的。不管是“當事者”還是“旁觀者”,學會尊重人類普遍意義上的生命,才能懂得尊重自然和敬畏自然。
地震發(fā)生后的第四天,日本著名漫畫家、《灌籃高手》的作者井上雄彥在微博上發(fā)布了超過60張“微笑”面孔的速寫,一張張筆觸簡單但卻十分傳神的笑臉,涵蓋男女老幼,甚至還有狗的表情,溫暖飽滿的水墨色畫面,讓人倍感溫馨。這些笑臉仿佛在傳遞日常生活中的種種安寧和快樂,讓人們不由自主回到災難發(fā)生之前的時刻。
災難總是猙獰慘烈的,但當堅強的人從苦難的海水中抬起臉,你會看到,他的微笑如櫻。(邵樂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