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志成
如何救助歐元區(qū)高負債國家?歐盟領導人一次次提出要建立歐元區(qū)統(tǒng)一債券市場。雖然德法兩國堅決反對,但近期該方案仍然會被拿到歐盟峰會討論。為什么倔強的歐盟領導人要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顯然具有戰(zhàn)術意圖,即逼迫德法兩國讓步。在什么地方讓步?歐洲人都盯上了歐洲央行——讓歐洲央行更大膽地購買“歐豬五國”(PIIGS,即葡萄牙、意大利、愛爾蘭、希臘及西班牙五國)債券,并為私人購買者提供擔保。
必須承認,歐盟的這一招雖然不能說是最壞的方案,但應屬于很壞的方案,因為它必然使歐元區(qū)經濟陷入長期滯脹。最后不僅歐豬五國的債券成為垃圾,連德法兩國的債券都可能沒有人買。但是,為什么如此拙劣的招數也能登上歐盟峰會的大雅之堂呢?沒有辦法,急病亂投醫(yī)。如果現在宣布歐洲央行不能再買歐債,很可能意大利第二天就宣布違約,更別說希臘等小國。
歐盟領導人的如意算盤需要破除的第一道關卡是“歐盟穩(wěn)定條約”,該條約明確地規(guī)定歐洲央行具有超強的獨立性,不能直接買入歐元區(qū)具體國家的國債包括企業(yè)債、銀行債。歐債危機爆發(fā)以來,歐盟救助方案授予歐洲央行買入歐債的權力,但僅僅限于短期國債,長期持有仍然不合法,而且買入量一直受到德國反對黨的指控?,F在歐洲央行想借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來買,它在后面提供資金。但這又涉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組織程序——中美兩國不同意,很難!于是只能想到最后的“爛招”,逼迫德國同意廢除“歐盟穩(wěn)定條約”關于不許歐洲央行買國債的條款。
很顯然,一旦廢除該條款,“歐盟穩(wěn)定條約”也就不能稱之為穩(wěn)定條約了,歐元區(qū)也將陷入長期的不穩(wěn)定。
容許歐洲央行大量買入歐元區(qū)國家債券的直接結果是什么呢?高通脹。央行買國債就是變相地發(fā)行貨幣,比如美聯(lián)儲和英國央行的QE計劃。買得越多,貨幣貶值越快,通脹率越高。當然,我們可以有一種假設,即歐洲央行會將購買量控制住,不至引發(fā)高通脹。但歐元區(qū)最大的問題,本質的問題,并非債務危機,而是負增長。為了應對負增長,歐洲央行必須降息。于是歐元區(qū)的宏觀經濟環(huán)境必然出現這樣的怪圈:高通脹、低增長、負利率。也就是經濟學家教科書上經常提及的滯脹。
歐元區(qū)最近公布的經濟數據非常恐怖地顯示:除了德法兩國仍然維持極低的正增長之外,其他國家全都處于負增長狀態(tài)。德法兩國比較,德國大約1.2%,法國則來到負增長的邊緣。法國9月GDP嚴重下滑,環(huán)比增長率只有0.2%,同時出口額大幅度減少,經常賬呈現赤字,且超預期。這還不是最讓人擔心的,法國最大的問題在金融系統(tǒng),它的銀行業(yè)持有大量的“歐豬五國”債券和衍生金融產品,當意大利等國真的出現債務違約危機之后,很快將牽連到法國銀行業(yè)。屆時,很多商業(yè)銀行的流動性將枯竭,哪有資金去支持本國虛弱的實體經濟,于是法國經濟很可能陷入負增長。正因為此,法國才竭力地主張,歐洲央行必須承擔起最后貸款人的責任,不能容許意大利、西班牙國債收益率大幅度攀升。
11月以來,意大利國債收益率兩次突破7%的風險關口。歐洲央行大約買了150億左右意大利債券,勉強將該國債券收益率打回到6.5%左右。但市場人士很清楚,當月意大利發(fā)行的新國債總計也就150億左右,明年則幾乎每個月都有幾百億要賣,老鼠拖木锨,大頭在后面。還要加上另外幾個高負債國家,甚至還要加上法國。法國上周拍賣10年期國債,已顯現“被燒包”狀態(tài),其國債收益率較德國之差走寬至197個基點,創(chuàng)歐元問世以來新高。雖然新債拍賣還沒有出現讓法國政府極其尷尬的局面,但那是因為歐洲央行在護盤。明年歐元區(qū)新債發(fā)行量要比今年翻一倍以上,這意味什么?即使容許歐洲央行無限度地買入高負債國家的債券,它也不敢買。
歐債危機的唯一解決方案就是歐元一路下跌,通過高通脹化解債務。但在高通脹環(huán)境下,歐元區(qū)經濟很可能失控,人民將失去耐心——他們忍耐負利率的能力可不能跟中國人比。(作者為知名經濟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