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豪移民是是非非》
(2011年47期)
教育、空氣、食品、環(huán)境等等現(xiàn)在是主要矛盾,既然國外有更好的水平,那就先劃出幾塊試驗田,試驗國外的教育體 制、綠化與城市規(guī)劃、生態(tài)種植(無轉基因)在試驗田試驗。蘇州的園區(qū)至少是個成功的例子吧,與新加坡合作,試驗他的城市規(guī)劃,不僅取得了巨大的GDP也創(chuàng)造了綠化覆蓋率較高的城市環(huán)境。如果試驗成功就開始推廣,畢竟含有巨大的利益,推廣阻力應該小很多。至于有些人說試驗田杯水車薪,至少聊勝于無吧,讓人們看到希望總是好的。
網友勇者vs餓龍
就像山里的孩子和農民進城一樣,無論是讀書出來的,還是出來打工的,最后他們留在了城市里,但并非他們不愛自己的家鄉(xiāng),而是希望生活在一個更好的環(huán)境中而已。所以移民并非什么壞事,只有你的國家更能留得住人的時候,才有更多的人選擇留下。網上絕大多數(shù)罵人的,如果給他們一個移民的機會,絕對有超過一半的人選著移民。只要他不損害別人的權益,任何人都沒有指責權利。
網友評論專用號
《昂貴的空氣》
(2011年第46期)
我是過敏性鼻炎患者。這種病在中國很常見,如果病情不是非常嚴重,醫(yī)生就抱著無動于衷的超然態(tài)度——換句話說,他們覺得此病無藥可治。這大大增加了病人的痛苦,也使得很多人轉而到病友身上尋找安慰。我有位病友,后來出國讀書去了,聽說他的病情在異國他鄉(xiāng)大有好轉,但只要一回國,這毛病就會重犯。夸張的時候,他甚至來不及走出首都機場,就開始涕淚橫流,這讓同機乘客又驚奇又慚愧——如此故土情深又愛動感情的返鄉(xiāng)場面,以前中國人都只在課本上讀到過。
至于我周圍的人,他們把知情權建立在我的痛苦上,拿我的病情作為判斷霧與霾的偏方。如果我突然噴嚏連連,呼吸困難,甚至連眼都睜不開,就說明迷蒙的空氣是霾而不是霧,我們生活在十分迫近的骯臟和危險當中。有個北京的病友告訴我,他的過敏性鼻炎自今年八月就沒有痊愈過。說這話的時候,他周圍的人都在感嘆空氣一天不如一天。可見,在中國,過敏性鼻炎患者是一種常見的空氣質量檢測指標。
上海老夏
(對本刊刊登的任何文章有批評或建議,請致信xmletters@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