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國建 徐奎善
食管及胃底靜脈曲張出血常常會引發(fā)上消化道出血,通常是由于肝硬化并發(fā)癥而引發(fā),特點是出血量大,病情惡化速度快,而且死亡率高。當前的治療措施是通過內(nèi)鏡下套扎術(shù)以及硬化療法,但條件差些的醫(yī)院開展起來還有困難[1]。因此,內(nèi)科保守治療在大多數(shù)醫(yī)院仍然被廣泛采用。內(nèi)科保守治療主要是通過減少門靜脈的血流量,降低門靜脈的壓力,以達到止血的目的。以往常用垂體后葉素以及三腔二囊管壓迫療法進行止血,該療法較經(jīng)濟并且操作簡單。然而使用垂體后葉素的缺點是副作用大,止血效果一般。隨著新藥物的開發(fā),生長抑素被用于臨床后,顯示出了理想的療效,副作用小,明顯能夠提高治愈率。我院自2006年12月至2010年12月應用垂體后葉素與善寧通過設置隨機對照,研究其對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大出血的治療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我院于2006年12月至2010年12月期間收治患者50例,進行隨機分組。其中善寧組25例,包括男18例,女7例,年齡為(55±11)歲,20例為乙肝肝硬化,3例酒精肝硬化,2例為其他類型肝硬化。垂體后葉素組也為25例患者,男19例,女6例,年齡(53±11)歲,20例為乙肝肝硬化,1例為酒精肝硬化,4例為其他類型肝硬化。根據(jù)Child-Pugh標準分級,善寧組與垂體后葉素組包含A級各6例,B級8例和7例,C級11例和12例,根據(jù)食管靜脈曲張程度進行劃分,其中中度分別為11例和12例,重度為14例和13例,兩組在性別、年齡以及靜脈曲張程度等方面差異不顯著(P>0.01)。
1.2 治療方法 兩組病例均采用常規(guī)治療方法,例如通過禁食、補充血容量、預防肝性腦病、通過上三腔二囊管壓迫止血、保肝等措施,必要情況下可輸同型濃縮紅細胞。善寧組應用善寧0.1 mg進行靜脈注射,然后以0.7 mg溶解在50 ml生理鹽水中,使用微量泵24 h,進行3~5 d,止血1~2 d后即停藥。垂體后葉素組應用垂體后葉素80 U溶解于500 ml生理鹽水中,行靜脈滴注,滴速控制在0.2~0.4 U/min,3~5 d,止血1~2 d后可停藥?;颊叱霈F(xiàn)無繼續(xù)出血的臨床癥狀,且其血壓與心率穩(wěn)定,胃管抽液無血液或咖啡狀胃液即為出血停止的標志。統(tǒng)計學處理數(shù)據(jù),均通過χ2檢驗進行比較,兩組治療后的12 h、24 h、48 h、72 h時間段的止血率、不良反應發(fā)生率、72 h后再出血率以及死亡率進行比較。
善寧組與垂體后葉素組的治療效果比較見表1。兩組的72 h再出血率、不良反應發(fā)生率 以及死亡率的比較情況見表2。
表1 兩組不同時間段的止血率比較(例,%)
食管與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被認為是肝硬化或肝癌等肝病較為常見的并發(fā)癥,也是主要的致死原因,該病在消化道大出血造成死亡的病例中居首位。通常來說,急診外科手術(shù)的風險較大,很少作為首選的治療手段,一般以非手術(shù)治療為主[2]。保守的治療方法是通過垂體后葉素靜脈點滴加三腔二囊管壓迫進行止血,但垂體后葉素的弊端是其副作用大。本組結(jié)果表明,三腔二囊管壓迫聯(lián)合垂體后葉素進行治療的效果一般,24 h的止血率僅為40.0%,72 h再出血率卻高達60.0%。善寧又被稱為奧曲肽,為一種通過人工合成的8肽的環(huán)狀化合物,其與天然內(nèi)源性生長抑素具有非常類似的作用[3]。善寧的作用強、藥效持久,能夠選擇性收縮內(nèi)臟血管,使門脈血流量明顯減少,而且也可抑制胃酸分泌,使胃內(nèi)的pH值上升,使血小板更容易聚集、在治療胃腸道出血方面具有較好的止血作用,目前已經(jīng)被用于治療門脈高壓引發(fā)的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和應激性潰瘍等原因造成的消化道出血。此外,善寧還能抑制胰酶分泌,對急性胰腺炎與胰腺損傷都有效果[4]。本組研究顯示善寧治療組在不同時間段的止血率顯著高于垂體后葉素對照組、再出血率、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以及死亡率顯著低于善寧組。垂體后葉素的副反應有頭暈、惡心、心悸、腹痛、腹瀉等癥狀,并且副反應明顯,患者很難耐受??傊诜鞘中g(shù)療法中,善寧較垂體后葉素治療效果明顯,是治療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的理想藥物。
表2 兩組再出血率與不良反應以及死亡率比較(例,%)
[1] 葉任高,陸再莫.內(nèi)科學.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2001:465-466.
[2] 劉厚鈺,姚憶慶.現(xiàn)代內(nèi)鏡學.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120-128.
[3] 劉海林,霍立,張哲永,等.加倍與常規(guī)劑量奧曲肽治療肝硬化食管靜脈曲張破裂出血.中國新藥與臨床雜志,2002,9:570-572.
[4] 諸琦,江曉華,乙芳,等.奧曲肽對肝硬化門脈血流動力學的影響.中華內(nèi)科雜志.2004,1:16-18.